<p class="ql-block">编辑/沈楚山</p><p class="ql-block">影像/沈楚山</p><p class="ql-block">音乐/《洗衣歌》</p> <p class="ql-block"> 你到过延安,肯定知道延安有宝塔山、延河、延河大桥、延安窑洞。但你知道中央红军在整个延安时期的历程吗?你知道“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和事变过程吗?本人这次参观了延安和西安事变旧址,收获多多。</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黄土高坡育华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滚滚延河唤人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宝塔巍巍忆往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边区火种神州艳!</span></p> <p class="ql-block"> 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保安县<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吴起镇</span>(今延安市吴起县吴旗镇)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从此开始了中央红军在延安时期的历程。</p><p class="ql-block"> 1936年10月10日,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三军长征的胜利完成。</p><p class="ql-block"> 随后,红军在今延安市子长市的瓦窑堡和延安市志丹县的保安等地驻扎,直至1937年1月7日迁往延安市内。</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延河</p> <p class="ql-block">王家坪延河大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党中央进驻延安的首个驻地是宝塔区的凤凰山</span>,也是毛主席在延安的第一个家,在这里住了1年零10个月,1938年11月,主席迁居杨家岭。</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20日,日本飞机轰炸延安城,中央机关迁往城外的杨家岭。杨家岭是一处狭窄的山沟,中央在这里继续指挥抗日战争敌后战场并领导了解放战争,召开了党的七大和延安文艺座谈会。</p><p class="ql-block"> 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枣园位于城区的东南部,毛主席也于1943年10月由杨家岭迁居枣园,枣园是延安市内的第三个驻地,也是毛主席在延安时期的主要居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毛主席迁居王家坪,王家坪位于延安西北部,1937年8月至1947年3月期间,这里曾是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司令部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34个旅23万军队向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并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延安。</p><p class="ql-block"> 1947年3月18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王家坪出发,离开了延安,开始了为期一年的转战陕北,从此再也没回到延安。</p><p class="ql-block"> 1948年5月26日,毛主席到达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的西柏坡,这里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所在地。西柏坡是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指揮中心,直至1949年3月,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赶京。</p><p class="ql-block"> 中央军在延安时期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吴起镇一凤凰山一杨家岭一枣园一王家坪</span>历时13年。虽是先后迁移,但几个驻地之间往来不断,从不失联。</p><p class="ql-block"> 中央主要负责人从一地迁居另一地时间也不同,本文是以毛主席的迁居时间来写的。</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p><p class="ql-block"> 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吴起镇;</p><p class="ql-block"> 1937年1月迁往延安凤凰山;</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迁往延安杨家岭;</p><p class="ql-block"> 1943年10月迁往延安枣园;</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迁往延安王家坪;</p><p class="ql-block"> 1948年3月迁往河北西柏坡;</p><p class="ql-block"> 1949年3月迁往北平(北京)。</p> <p class="ql-block">凤凰山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枣园革命旧址</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杨家岭革命旧址</span>,依杨家岭路分为南北二部分,南边是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北边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的故居窑洞。杨家岭还有毛主席种菜的菜园,原中央招待所,中央办公厅等。</p><p class="ql-block"> 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毛泽东在杨家岭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大礼堂,环境嘈杂,毛主席等领导人和中央机关搬到枣园居住,1942年又搬回杨家岭,1943年毛主席等领导人再陆续搬住枣园。</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大礼堂隆重召开了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出席大会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党121万党员。</p><p class="ql-block"> 1946年8月,毛主席在杨家岭窑洞前小石桌旁,会见了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针对当时流行的“恐美病”,毛主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种菜的莱园</p> <p class="ql-block">大会堂当时场景</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现保存场景</p> <p class="ql-block">出席七大的中央委员及后补委员</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中央礼堂,七大会址。</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主席旧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毛泽东旧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朱德旧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周恩来旧居</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刘少奇旧居</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斯特朗谈话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枣园革命旧址</span>,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由杨家岭迁驻枣园。</p><p class="ql-block"> 中共中央书记处在此居住期间,继续领导全党开展整风运动和解放区军民开展大生产运动,筹备了党的“七大”,领导全国军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p><p class="ql-block"> 枣园有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等同志旧居,都是“七大”选出的中央核心领导人。</p><p class="ql-block"> 枣园原是一家地主庄园,这里四季景色秀丽,环境清幽,风光迷人。在枣园建有:主席办公厅、会议厅、小礼堂、图书馆、展览馆、纪念碑等。</p><p class="ql-block"> 枣园期间,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毛泽东、周恩来赴重庆谈判,由刘少奇代替中共中央主席职务,主持中央工作。</p><p class="ql-block"> 1944年9月18日,毛泽东在枣园后沟西山脚下,出席了张思德烈士追掉大会,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讲话。</p><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毛主席迁住王家坪,这里也是朱德、彭德怀、叶剑英、王家祥等领导同志及八路军总部所属机关负责同志住过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枣园王稼祥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枣园朱德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枣园毛泽东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枣园左边周恩来旧居,右边张闻天旧居</p> <p class="ql-block">枣园任弼时同志旧居</p> <p class="ql-block">枣园小礼堂</p> <p class="ql-block">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机要局</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行政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中央军委枣园作战室</p> <p class="ql-block">枣园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安事变</span>: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不久,1936年10月22日,蒋介石由南京飞往西安,逼张学良、杨虎城率部“进剿”红军,张学良多次荐言蒋介石,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均遭到蒋的拒绝和斥责。蒋强令张、杨剿共,否则就要把张学良的部队撤到东边去。</p><p class="ql-block"> 12月10日,张学良带领白凤翔去华清池见到蒋介石,蒋正在召开会议,正式通过发动第六次“围剿”计划,决定12月12日宣布动员会。</p><p class="ql-block"> 12月11日晚,蒋介石邀请张学良、杨虎城、蒋鼎文、陈诚、朱绍良等晚宴,期间,蒋宣读蒋鼎文为西北剿匪军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为晋陕绥宁四省边区总指挥等换将任命书,命令中央军接替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巢共任务。</p><p class="ql-block"> 宴会后当日晚间,张学良、杨虎城分别召见东北军和十七路军高级将领,宣布12月12日清晨进行兵谏。</p><p class="ql-block"> 12月12日5时,东北军奉命到华清池捉拿蒋介石,蒋介石从卧室窗户跳出,向后山逃跑,摔伤后背,躲在一块大石头缝里,被发现活捉。同时,十七路军扣留了陈诚、邵力子、蒋鼎文、卫立煌、朱绍良等国民党军政要员。西安事变正式爆发。</p><p class="ql-block"> 经20余天的多方协调,1936年12月23日,双方在张学良公馆正式谈判,宋子文代表国民政府,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代表西安方面出席坐谈会,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议。</p><p class="ql-block"> 1936年12月26日,蒋介石飞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即当年的华清池</p> <p class="ql-block">五间厅,蒋介石在华清池居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华清池蒋介石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时发生枪战的弹孔</p> <p class="ql-block">西安事变枪战弹孔</p> <p class="ql-block">抓蒋介石的地方,兵谏厅</p> <p class="ql-block">亲蒋派当年留下的石刻</p> <p class="ql-block">下面石刻都是当年亲蒋派留下的。</p> <p class="ql-block">蒋介石躲藏的石缝</p> <p class="ql-block">抓蒋介石过程</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延安圣火耀乾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领袖挥手指航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抗日反蒋挽狂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西安事变举世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窑洞精神传万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千秋伟业铸丰功!</span></p><p class="ql-block"> 二0二四年五月十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