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随感(2024.4)

老谢

<h3>2021年5月赴汉扫墓,恰逢《长江日报》诞辰,应邀聚会。<br>其时武汉新冠危机已过,疫情平缓,人心从容。亲朋相会,多有大难不死的欢欣。<br>不知不觉,又过三年。<br>今年四月赴汉扫墓,早已有计划了。<br>所幸老病平稳,得以从容推进。<br>扫墓,探病,访友,逛街,<br>从4月10日赴汉,至26日返禅,<br>在江城生活整整半个月。<br>旧地重游,多有感触,分地述之。<br><br></h3> <h3>清明已过,樱花落尽。<br>树木枝头,新绿欲滴。<br>杜鹃吐朱,玫瑰争艳,<br>另是一番春意。<br>曾居武汉廿年,没有专注武汉之春。<br>这次,从终年笼苍的南国北上,<br>对江城市井郊外随处可觅的新绿,颇感新鲜。<br>春风和煦,春雨润物。<br>虽也乍雨乍晴,空气中少了南国的潮湿,<br>显得干爽宜人。<br>时闻岭南气候反常,狂风暴雨冰雹作祟,心里添了“逃过一劫”的庆幸。</h3> <h3>老街的法国梧桐,粗大的躯干显示岁月的苍霜。那满树的新绿,把整条街区都染上春意。<br></h3> <h3>这是昔日嘈杂的南京路,<br>没有了30年前杂货店、粮店、肉菜店的烟火气。<br>那座古老的“市二医院”,<br>升格为大楼高耸的“武汉中心医院”。<br>唯有那路边的法桐,<br>粗大的树干和满树新叶,<br>渲染街区的古老、幽深。</h3> <h3>法桐依然是武汉的行道树。<br>这种大城市绿化的传统树种,<br>在中国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多有它的身影。<br>然而,春天花开,飘絮扰人,<br>成了城市绿化的“痛”,<br>记得几十年前有条“好新闻”,<br>就是写绿化创新,攻克法桐飘絮危害。<br>桂海园门口的新路,又种法桐,<br>新树续古韵。</h3> <h3>路边的公园,绿满“山岗”。<br>这个汉口解放軍王家墩机场旧址,<br>几年前成了中央商务区——武汉CBD<br>高楼以88层438米的高度雄居华中第一。<br>四周泛海高层住宅区环绕,<br>这个王家墩的公园成了历史的记忆。<br>这可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的地方,<br>那年共青团武汉委员会举办青少年活动,<br>得到武汉空軍的支持,<br>让参加活动者坐机在空中打个转。<br>作为报道的记者,<br>我也开了葷。</h3> <h3>新绿中的红枫格外惹眼。<br>嫩嫩的朱红洁净明亮,<br>不同于秋日的红黄斑驳,<br>微风中如串动的火苗,满树生气。</h3> <h3>热烈,高贵的红玫瑰,<br>这种在欧美王家园林中常见花卉,<br>成了武汉新秀。<br>古老的中山公园,新辟的沙湖公园,<br>还有昙华林的街边花圃,<br>都有她的身影。<br></h3> <h3>长江汉水交汇处,<br>武汉三镇一望收。<br>長江从西向东,<br>汉水从北向南。<br>在汉口龙王庙”握手”。<br>这是大自然千百年来的演变,<br>在明代成化年间形成的地理。<br>这电视塔高耸的江中的绿州,<br>就是汉阳。<br>龟山山下江畔的晴川阁,<br>远望南岸蛇山上的黄鹤楼。<br>武汇長江大桥凌空飞渡。<br>近处是汉口汉江碧波平缓<br>江汉桥如虹交通汉阳汉口。<br><br></h3> <h3>我最熟悉的长江汉水,<br>是江上的轮渡。<br>半个世纪前在武汉当记者,<br>坐骑是一辆“永久”自行车,<br>推车上轮渡,人车一角二,便从汉口到武昌。<br>汉口至汉阳,汉江的渡口在集家嘴,<br>人少船小更便宜。<br>那些年,骑车到武大,是常事。<br>到喻家山华工,也不稀奇。<br>80年代,武汉邮电科学院攻关光纤通讯。<br>经常早出晚归去采访。<br>当年赵梓森们的努力,<br>成就了今天的武汉光谷。</h3> <h3>龙王庙地处汉口,早闻其名,<br>却从未渴拜,更不知供何处神仙。<br>汉口1860年开埠,成为通商口岸,<br>上世纪20年代,便有东方“芝加哥”之称。<br>经济发达,不以庙宇取胜。<br>而今,龙王有庙有神有公园,<br>可惜,低俗的铜臭味,<br>掩没了香火,少了神秘,更无尊严。<br>令人兴奋的是,我发现了汉口原点,<br>一方小井水深深。<br></h3> <h3>江汉关雄踞江汉路长江边,<br>上面的大钟是昔日汉口的脉搏。<br>钟声悠扬,城市平安。<br>这是自从1862年建成之后,江城市民的认知。<br>1972年2月的一个下午,<br>我第一次来到江汉路“红旗大楼”,<br>江汉关便走进了我的日常生活。<br>那时,这座用花岗石构筑的建筑十分神秘,<br>不可走近。<br>直至这次返汉,才有机会登临。</h3> <h3>今时的江汉关已是开放的博物館。<br>二楼大厅还原了当年的工作场景。<br>武汉历史悠久,汉口居明清四大名镇之一。<br>1860年汉口被逼开埠,江汉关随之问世。<br>江汉关向北延伸的大街,名之江汉路。<br>这是历来商业繁荣的街区,名列三镇第一。<br>而今是全国闻名的网红街,可惜多是楼在店非。<br>充斥商店的是满足青年游客的各种服务,<br>再也没有往日那种高档商业街的地气和富贵气。</h3> <h3>这是我工作19年的大楼,容颜依然。<br>据悉建成于1949年之前,<br>物主还未进驻,就“解放”了。<br>楼内尽现奢华,<br>地版,百叶窗,电梯……<br>后来成了报社驻地。<br>文革中,各派占领报社,窗口尽插红旗,<br>俗称“红旗大楼”。<br>这座大楼,是我的新闻搖篮。<br>我以见习美术编辑的身份第一次走进大楼,<br>14年后的我以通讯,《同志,您做到文明行车吗?》,<br>斩获当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而扬名。<br>1991年我以主任记者、正处干部的身份,<br>自愿辞职南下谋生,以尽人子之责。<br>当年楼下大堂,<br>是职工自行车修理工场。<br>现在成了咖啡厅之类的消闲场地。<br></h3> <h3>同在江汉路上的洞庭街口,<br>这座原为省药材公司大楼卖起了“小龙虾”。<br>当年每天6时许,我总得骑车到附近菜市买菜,<br>记得花楼街口的“大闸蟹”,<br>每斤3角6分,却少有人买。<br>哪有“小龙蝦”这种异类?<br>时过境迁,江汉路中多少名店无处可寻,<br>多少网红招搖兜售。<br>最不解的,还开了两间成都“掏耳店”。<br>往来行人,多为男女青年,外埠游客。<br>古稀翁嫗,是少有的另类。</h3> <h3>滋美“西点”,位于江汉路花楼街口。<br>当年逛江汉路,<br>孩子的最爱是,买个“三角蛋糕”解馋。<br>今日“滋美”不见了,花楼街成了摩天楼。<br>这里的“新华书店”和古旧书店也消失了,<br>难闻书香。<br>地铁2号线迎来送往,<br>川流不息,热闹非凡。</h3> <h3>和中山大道交汇处的黄金宝地,<br>尽展黄金輝煌。<br>楼上露台有时髦女郎,<br>搔头弄姿,逗引行人。<br>当年的绸缎店,布店,妇女商店,<br>统统让位于手信特产店,燒烤小食店……<br>往北的江汉北路,<br>稍有不同,中心百货的旧楼让位于“璇宫”,<br>新建的高楼耸立,<br>“百货”虽存,却没有举目皆是的食肆富有活力。</h3> <h3>中山大道上的人行天桥已成往事。<br>那个古香古色的汉口水塔也被绿树掩盖。<br>似乎到处都是游人和兜售商品的小贩。<br>再也找不到昔日都市大馬路热闹又有品位的情调。</h3> <h3>沿东行走,人稀车少,多了几分安宁。<br>南京路口的武汉美术馆,<br>就是昔日的儿童图书馆。<br>这是我们发起首届武汉“楚才”作文比赛的场所。<br>谁曾想到,当年为培养写作人才的尝试,<br>一路走下数十年,<br>今天成了具有国际影响的赛事。</h3> <h3>这个安静的街区,就是中山大道分叉处,<br>武汉荣宝斋的所在地。<br>只要路过这里,我总要进去观摩装裱的作品,<br>这次也依然而进。<br>店堂依旧,正展出本地老画家邓少峰的书画。<br>邓老舌耕为业,当年教肓工会多次组织活动,<br>曾见老人揮毫作画。</h3> <h3>江汉路往东,在中山大道和沿江大道之间,是汉口租界区。<br>这是西方列强19世纪至20世纪初遗留的各国风格旧楼房,<br>依次为英租界、俄租界、法租界、德租界、日租界和比利时租界。<br>汉口近代建筑群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先来看看那些洋楼吧。<br>今日已经打包上挡:<br>“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汉口近代建筑群”<br>这是鄱陽街上青島路口的景明大楼。<br>历史有“景明楼事件”,<br>1948年8月7日20多名美军军官在这座楼里集体强奸、轮奸中国名媛。<br>当局息事宁人,引发国人义愤。<br>大楼依旧静悄悄,<br>过往匆匆游客,几人知晓?</h3> <h3>沿青島路到江边沿江大道西侧,<br>都是旧时的外国银行区。<br>有日本横滨银行、上海汇丰银行汉口分行等等,<br>现时多为金触单位进驻。</h3> <h3>南京路江边的这间洋行,<br>几十年前有我和孩子的活动轨迹。<br>夏夜消暑,<br>江边是纳凉的去处。<br>这里没有江汉关附近码头林立的噪杂,<br>又有江风徐来,<br>坐在洁净的石阶看街景,<br>颇有意思。</h3> <h3>租界的民居,是身份的标饰。<br>胜利街上的咸安坊,就是民国的名流住宅区。<br>商界大享,梨园名角都留有踪影。<br>这里封闭修缮多年,至今才部分开放。<br>我从南京路口一个敞开地带,随意进去的。<br>里面红墙齐整,小巷纵横,整洁典雅。<br>装饰布置似乎围绕俊男倩女的主题,<br>多有妙龄男女拍照。<br></h3> <h3>抬头望去,一幢大楼高耸,<br>这是南京路上市二医院(中心医院)的新楼。<br>是当年多有交集的地方——<br>孩子们都在这里来到人间,<br>多少次在这里问医求诊。<br>最有时代色彩的是,我在这里当“义工”。<br>那是1976年9月9日伟人逝世。<br>我正在医院陪护住院治疗的女儿。<br>突然病区范主任跟我“换工”,<br>帮助在病区“大字报拦”写标语,<br>表达悼念之情意。</h3> <h3>咸安坊后门一路之隔,<br>鄱阳街南侧就是我昔日栖居地——洞庭村。<br>租界的住宅,是那个时期民居的天花板。<br>上个世纪多为房管局的“公产房”,居住者多为“老同志”。<br>报社宿舍是其中的另类。<br>位于“洞庭村”而无“租界房”的标配,<br>一栋几十户的三层楼挤身“洞庭村”南口,<br>也许是上世纪50年代占得空地,“見缝插针”的自盖房。<br></h3> <h3>岁月的风雨让“洞庭村”老态龙钟。<br>随意拉扯的电线是满脸皱纹,<br>布满青苔的路面是粗糙的肌肤,<br>長报宿舍乱搭乱开的丑像完全不修边幅。<br>巷口那横七竖八的垃圾桶显示,<br>这里是今日“租界景区”的暗处,时代的弃儿。</h3> <h3><br></h3> <h3>洞庭街上的“洞庭村”口,<br>左右的小食摊和副食店倒老当益“壮”。<br>小食摊挤走了旁边的公厕,<br>有了店内的工作间和店堂,<br>经营的还是当年的豆皮、面窝,油条、热干面,<br>还有饭菜。<br>在我眼里,还是缺少了烟火气。<br>那排队取食的热闹,那随做随食的锅香气。<br>这次在武汉吃了几次豆皮,<br>都是缺少那口气。</h3> <h3>从鄱阳街往东,<br>青島路、北京路、天津路依次而来,<br>这已成了“老黄历”。<br>北京路不见了,北京路小学也不见了,<br>天津路中学不见了,天津路似还有标识。<br>修建天津路过江隧道,这里面目全非,<br>多了许些花圃、食肆和广场。<br>原先天津路中学对面的房管所场地,<br>露出了这座别致的教堂,<br>周边是花木扶疏的花圃。<br>刚到这里,怎么也分不出东西南北,<br>记忆中的地标,全都失灵。<br></h3> <h3>鄱阳街小学以新的面貌镇守原地,<br>显得大气而宁静。<br>在鄱阳街上,除了这个大门,<br>还有个别致的小铁门,<br>露出花木春意。<br>这所当年的名校是否扩建?</h3> <h3>过了兰陵路口,<br>路的北侧就是“八七”会议旧址。<br>依今的纪念馆,<br>有往时的多个店铺门面。<br>那家以“哈斗”扬名的西点店“邦果”,<br>不见门面。<br>附近多有男女青年,外场游客,<br>高举手机,摆出姿势。</h3> <h3>昔日的“上海理发厅”,<br>成了网红打卡地。<br>挤挤的人群,带动商机,<br>初来乍到的我,一时懵懂,莫衷一是。<br>这是洞庭街,鄱阳街,黎黄陂路的交汇点,<br>附着众多历史故事,<br>也许,没有多少游客在意。</h3> <h3>健康幼儿园曾是我早晚必到的打卡地。<br>上世纪七八十年代,<br>她同“育才”都是汉口孩子启蒙“圣地”。<br>缘于供职市直单位,<br>孩子入园没费心机。<br>又缘于报道文教,<br>孩子入鄱阳街也颇顺利。<br>当年我们夫妇的工作和生活,<br>定格在江汉路和黎黄陂路之间的街区,<br>骑车大约十几分钟,<br>走路约模半个小时。<br>在拥有三镇的大武汉,<br>实属便利!</h3> <h3>汉口天门墩,<br>在上个世纪80年代,<br>那是边远的郊区,<br>《长江日报》为了解决职工宿舍,<br>在这里拿了几亩地。<br>于是1987年我家有了小三室一厅的新居。<br>那时的建设大道虽然开通,建筑寥寥无几。<br>右边这座农行大楼,是最高建筑。<br>每天随报社班车,早出晚归。<br>尔后,长江日报又在附近征地筹划报社搬迁,<br>我也参加了大楼奠基……<br><br></h3> <h3>探望老邻居,是每次返汉的“文中之义”。<br>从“洞庭村”到“天门墩”,<br>我家与谢大姐一家的交往从未间断,<br>老人的担当大气令人尊敬。<br>这次,年近期颐的谢大姐虽住院疗养,<br>清瘦的容颜,敏捷的思维,<br>精气神令人高兴。<br></h3> <h3>武汉杂技厅1987年动工,<br>是当年最大工程。<br>今日建设大道高楼林立,<br>地下地铁四通八达。<br>更没想到的当年开发不久的鄂城墩整体拆建。<br>成了新型购物中心“万象城”。<br>谢苏刘实姐妹在这里招待我们,<br>品尝台湾风味的美食。<br><br></h3> <h3>真不知这个“万象城”未见一“象”,<br>却有三只大“猫”?<br>“象”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物?<br>“猫”呢?温顺,婉约……<br>西方传统?今日潮流?<br>恕我浅薄,不懂时髦。<br>无所谓,猫前留影!</h3> <h3>武汉饮食服务似乎多了变异,<br>吸取“茶餐厅”的精致、简约。<br>我们曾在有“湖北头名藕汤”的“来菜”待客,<br>发现菜牌品种有限。<br>专精吸引盈门食客,引领今日服务潮流?</h3> <h3>记得在天门墩的新居,<br>武汉六中副校长曾上门“先声夺人”。<br>那年,从“七一”中学毕业的女儿升高中,<br>升学考的成绩受到重点高中关注。<br>武汉六中领导同我熟悉,捷足先登,如愿以偿。<br>女儿自此每天骑车到球场街上“百年老校”。<br></h3> <h3>武汉六中的历史上溯于1903年,<br>是初名德华学堂的德国教会学校,<br>那是报社联系的重点单位,<br>每有应急报道任务,总能如愿完成。<br>那时校园多有西式建筑,掩映于树木之中。<br>记忆犹新是主楼门口那两棵高大桂花树,<br>每当开花时节,香气袭人。<br>今次偶过六中,举目搜索,<br>又是一翻景象。</h3> <h3>古德寺对“老武汉”而言,也许知者不多。<br>近年来却名声大振。<br>这个光绪三年才建的寺庙,当年在三镇丛林中并不出众。<br>缘于僧众支持辛亥革命的义举,民国得到扩建。<br>缘于寺庙突破传统风格,熔世界各种宗教建筑于一寺。<br>现在,古德成了游客的打卡地。</h3> <h3><br>上个世纪80年代,我曾应邀参观这个被占为照相机厂的古寺,便感到希奇。<br>这次,張老师的少年同窗,又邀她践“古稀之约”。<br>而今,古德寺以全国重点文宝,跻身武汉四大丛林之中。</h3> <h3>建于1910年的中山公园,<br>是汉口历史悠久的纪念公园。<br>比起居家附近的武汉青少年宫,<br>当年这里显得“高大上”。<br>也是昔时带娃必到的游乐园。<br>这次造访出乎意外,<br>应友人之约到此相会。<br>依稀可觅往日景点,<br>大手笔的包装也不失时髦悦人。</h3> <h3>盛开的红玫瑰十分惹眼,<br>心里似乎呼唤,<br>“来张合影!”<br>今春恰好是江城结缘50年,<br>倒也是,花随人愿,机缘巧合。<br><br></h3> <h3>原先的武汉展览馆是武汉的地标,<br>上世纪50年代的苏联援助项目。<br>当年每有喜庆或大事,<br>都会在那里举行集会游行,表达民众心声。<br>我刚进入长江日报,<br>曾被派到展览馆值班,<br>整整干了四个月,对闹中有静的环境心有独钟。<br>上世纪90年代,<br>不分青红皂白推倒重建,<br>这片馆舍赢得的“骂名”不断。<br>这次随意参观一个“服装展”,<br>原来是衣物加土产的大杂烩。<br>叹息中来到门前广场,拍下360度的视频。</h3> <h3>武昌历史上是武汉政冶文化区,是湖北省委所在地,<br>也集中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br>沙湖位于市区中心地带,是仅次于东湖的武汉市第二大湖。<br>沙湖附近有湖北大学(原武汉师范学院),水运工程学院等大学。<br>几十年前,并无“公园”之谓,这是近年开辟的新公园。<br>据说园中有园,由多个功能不同园区构成。<br>应居湖北大学的朋友之约,<br>我们来到该校附近园区漫步。</h3> <h3>湖大岸长人稀,<br>尽管投入巨资修园造路,公园随处可见野趣。<br>没有黄鹤楼一类的名胜古迹,也未见东湖的园林庭院。<br>更无纷至沓来们游客,偶有附近居民健身。<br>不同树木不同的碧绿,不同的花卉不同的英姿,<br>倒也是不失时赏时新的好景致。<br></h3> <h3>昙华林于我并不陌生,当年昙华林小学和市14中是我常到的采访地。<br>骑车在那古老又残破的街道穿行,当年没有发现这片街不同凡响的意义。<br>晚清贤臣,西方列强,辛亥首义,国共前辈都在这里留下踪迹,<br>众多的教堂,学校,民居都隐藏新奇和秘密。<br>今天拂去历史尘埃的昙华林洁净精致,洋溢浓浓的温情,满足游人“小资”的兴致。<br>禁烟的火焰,首义的砲声和大革命斗争的酷烈,<br>无处寻觅。<br><br></h3> <h3>市十四中和湖北中医学院,<br>都在昙华林占有显赫的一方之地。<br>我记忆犹深的昙华林小学,却无从寻觅。<br>那可是武昌区教育局新闻报道的先进,<br>通讯员都是热心的语文教育资深人士。<br>记得该校一度出版《小学生作文》,<br>还用了女儿的文稿《南方的树》。<br>那是她三年级那年夏天,随我到潮州探家的习作,第一次变成铅字。</h3> <h3>唯有这张宝通寺的照片,粗看和前些年大同小异。<br>这是武汉人心中有故事的“圣地”,<br>除了宗教信仰,宝通寺素菜,洪山菜苔……<br>我们拜访小洪山,事出有因:<br>小洪山附近的武汉軍区总医院“李院长”,<br>曾是我们劳动的军垦农场首长“李主任”。<br>我们从北京、上海、武汉高校来到钟祥柴湖农场,用劳动书写同解放军的“柴友”情谊。<br>应武汉“柴友”之邀看望老首长,<br>有幸赶上这次因疫情而多年未能实现的聚会。</h3> <h3>老人家年近期颐,在这群七八十岁的当年“学生兵”面前神采奕奕。<br>尽管多年未有见面,老人认知能力敏捷如前。<br>他逐一和拜候的“柴友”握手寒暄,<br>还坚持要送大家到楼下庭院。<br>我祝福老人家健康快乐,”茶”寿可期。<br>心中却为同龄“柴友”着急——<br>几年未见,不仅老态明显,<br>甚至步履蹒跚,行走乏力。<br>更有因病因事失约,<br>力不由己。</h3> <h3>汉阳是历史上的工业区。<br>晚清的兵工厂的“汉阳造”,是近代的好武器。<br>蔡甸原是汉阳县城,上世纪70年代,一条直行走到底。<br>而今四通八达的地铁,拉近了城乡之隔,蔡甸成为新市区。<br>也许占尽地多人少的便利,新区更多生活的趣味。<br>这个后官湖公园宽广无比,湖里的鲜鱼独具美味。<br>还有养老院和陵园墓地,舒适方便独树一帜。</h3> <h3>到扁担山为父母扫墓,是这次“武汉行”的主旨。<br>扁担山偏居汉阳一侧,多年来却是武汉市民的归宿地。<br>地少墓多引发的“乱”,是扫墓者的第一难题。<br>记得有一年为寻找坟茔,在乱葬群中寻觅多时。这次陪我们前往扫祭扫的军军坦言,清明节人多墓乱寻之不得,只好在路边拜祭。<br></h3> <h3>庆幸老母天堂有灵,<br>本世纪初便向彼岸的外孙女梦诉——<br>住地又暗又挤,身不由己……<br>女儿的梦境,引发我们迁坟之举,<br>现在祖茔就在道旁,祭拜便利。<br>点烛烧香献纸帛,寄托多年的哀思。<br>人生易老,不知不觉我们已逾古稀,<br>望八有期,<br>清明扫墓也成了“有心乏力”的大事。<br>终有一天未能亲临祭拜,<br>只能翘首北望,遥寄哀思。</h3> <h3>其一,有家心安。<br>武汉泛海桂海园新宅虽小。毕竟是自家,坐卧随意,煮食方便,居之心安。半月之行,多是大半天出访,小半天休息,基本生活节律有序,避免过度劳累。<br>年老病多,稍为大意,皆易不适。去秋华东之行小有感冒,今次抵汉,便染唇部溃疡。幸得扬教授指点,以康复新液治之。<br>泛海植化,可圈可点,逢春更加出彩;武汉仲春,温暖少湿,略胜南粤。有生之年,若能自理走动,多作候鸟之飞,也不失提为高生活质量之举。</h3> <h3>其二,时不我待,多点“自我”。<br>此次远行,主要任务是扫墓,其次是看望老人。余者,皆随意而行。如此下来,我没会见多少熟人了。也无多少遗憾。<br>现在这个年纪,是多事之秋。若身体无大毛病,必做,想做之事,争取去做,才能少留遗憾。其他可做可不做者,随意即可。<br>因之,处事考量,多点“时不我待”的紧逼感;多一点从“自我”需要考虑。这种“利我”,从长计议,也是“利他”。<br><br></h3> <h3>其三,武汉变化,今非昔比。<br>武汉的市政建设多有大手笔,在三镇林立的高楼大厦之下,是四通八达的地铁网,是绿树成荫的公园,其中不乏有环湖的大公园。武汉的地铁不论密度和舒适度,似乎比广州、上海更胜一筹,和“大武汉”名符其实。<br>在公园徜徉,看到那精心种植的树木,那洁净的小径和不多的游人,我不禁自问,“效益呢?”当看武汉商务区的那些空置大楼,这个问号放大了。<br>我不知这座超大城市的背后,“市场”之手和“计划”之手谁强谁弱。但愿当年任性折毁武汉展览馆的悲剧,不再重演。</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