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华清宫

孔勇丽

<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30日下午三点半我们坐地铁来到了西安著名的华清宫,人们习惯称华清池,映入眼帘的是一派青山绿水,虽是暮春时节,但却绿意葱葱,春意盎然,头一天下了一天雨,这天空气更显得舒适,好像觉得是身在江南,没有一点大西北的味道。时隔38年那时的记忆现在已经对不上号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指示牌快步来到华清宫的入口,游人还不是最多,65岁老年人免票凭身份证即可进入。</p><p class="ql-block">望着高处的骊山由衷的感到它的高大,可清晰的看到山上的索道车一个个飘过。</p> <p class="ql-block">唐华清宫,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别宫。 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 区。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后反拍一张上面是:津阳门。</p> <p class="ql-block">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问了导游这些房子是什么时候盖起来的,说是九零年,我是1986年来过当时是没有的,所以感觉变化太大了。</p> <p class="ql-block">台歌楼</p><p class="ql-block">华清文创服务中心</p> <p class="ql-block">亭台楼阁引来不少穿汉服的姑娘拍照</p> <p class="ql-block">华清池的海棠汤是杨贵妃沐浴的地方,海棠汤的由来:海棠汤是专为杨贵妃设计的御用汤池,因其形状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这个汤池的设计独特,形状近似椭圆,池壁全由青石拼砌而成,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p><p class="ql-block">这些房子是1990年又重建的,八十年代来时这御用汤池都是露天开放的。</p> <p class="ql-block">莲花汤又名"九龙汤",专供玄宗李隆基沐浴,是唐华清宫遗址中最有气势、最具代表性的汤池。汤池东西长10.6米, 南北宽6米,深约1.5米。其造型奇特, 上部平面四角有一定的曲线变化,略似莲花;下部平面为规整的八边形,池底及四周均用青石铺砌,池内有两层台, 池底南有两个圆形水口。</p> <p class="ql-block">专供唐太宗李世民沐浴的星辰汤</p><p class="ql-block">星辰汤建于贞观十八年(644),是唐太宗沐浴的汤池,也是我国目前发现最大的皇家御用汤池。星辰汤平面呈"北斗七星"状,分为"斗池"和"魁池"两部 分。"斗池"呈东南、西北走向,全长 16.8米,南端东西宽4.75米,北端东西 宽1.45米,与北斗七星中的斗三星的走向、形状类似,故名;"魁池"呈东西长方形,长16.49米,南北最宽处4米,残深0.72米,与北斗七星中魁四星的布局相像。到玄宗时,此池改为蓄水池,易名星辰汤,以求上合天意,保佑李唐王朝帝位永固。</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夕佳楼</p> <p class="ql-block">温泉古源二号出水口</p><p class="ql-block">听导游说已有六千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来从兵谏亭到了华清宫广场,巨大的温泉铭石刻上站满了些小朋友,没有拍照下来那漂亮的文字,旁边有个温泉铭介绍。</p> <p class="ql-block">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骊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 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p><p class="ql-block">文字来源于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