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马克思

熊啊雄

<p class="ql-block">  2024年5月5日,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马克思诞辰206周年。</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1999年底,时逢世纪之交和千年之交。英国广播公司(BBC)和国际互联网联合进行千年伟人评选活动。 </p><p class="ql-block"> 投票结果显示:上一个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的票数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第三,达尔文第四。 </p><p class="ql-block"> 随后,英国路透社又邀请各界名人再次评选,爱因斯坦以一票之多领先于圣雄甘地和马克思。于是,马克思与爱因斯坦并列为最有影响的千年伟人。 </p><p class="ql-block"> 对此,路透社在评论中特别指出: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对过去一个多世纪资本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思想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影响。 </p><p class="ql-block"> 2018年5月4日上午,习近平同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说(节选):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同志们: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系统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所指明的历史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  马克思17岁时进入德国著名的波恩大学研习法律。 一雄摄于德国波恩大学校园</p> <p class="ql-block">德国柏林市政厅前的马克思广场。</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和恩格斯形影不离地在这里注视着世界。</p><p class="ql-block"> 他们相信自己创立的科学理论和伟大思想将与人类共存。</p><p class="ql-block"> 一个西方强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居然让号召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敌”神情自若地稳坐在这里,这足以彰显马克思在推动世界进步和发展中的历史地位。</p><p class="ql-block">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在俩位伟大历史巨人的身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   这几天,又将关于马克思的一些著作重新翻阅、流览了一遍。</p><p class="ql-block"> 对于马克思这样的世界级名人,国内外关于他的传记数不胜数,其中良莠不齐。</p><p class="ql-block"> 我印象最深刻的有两本,分别是梅林的《马克思传》和麦克莱伦的《马克思传》,后者出版较晚,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前者的材料和观点。 </p><p class="ql-block"> 这本《马克思传》的作者弗兰茨·梅林(1846-1919年)是德国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杰出的理论家、政论家、历史学家和文艺评论家。</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传》是梅林的主要著作之一,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他逝世以后(1919年)才出版。这部著作是梅林长期收集、研究、校印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遗著的总结。在这部著作里,梅林叙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经过;叙述了马克思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创立和活动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以及第一国际建立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本书首次由人民出版社1965年发行的中文版是根据1957年出版的俄文译本转译的,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狄茨出版社1960年德文原本。(樊 集译)</p><p class="ql-block"> 为便于读者阅读起见,译者对书中的一些历史事件、组织、掌故等做了注释,全部附在书后。脚注是从俄文版摘译的。全书831页。</p><p class="ql-block"> 1971年“九、一三”林彪叛逃事件后,毛泽东主席要求全党“<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span>”人民出版社于1972年发行第二版,本书购阅于1972年7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p><p class="ql-block"> 要成就如此伟大的事业,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特别是要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和发展上实现新的飞跃。 </p><p class="ql-block"> 中国正在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p><p class="ql-block">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基本原理,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可以,而且必然对经济领域的改革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上层建筑领域的这些改革要想持续坚持下去,也必须要有经济领域的成功改革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中国改革的许多重大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其提供理论指导。</p><p class="ql-block"> 早在1954年9月和1948年11月,毛泽东主席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的表述就有两个十分精辟的论断:</p><p class="ql-block"> 其一,“<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span>其二,“<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没有一个革命的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此,对马克思最好的纪念就是了解马克思,认知马克思,重温伟大的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雄图文记于2024年5月5日</p><p class="ql-block"> 发布分享于5月11日</p><p class="ql-block"> (全文约2000字)</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