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复旦,师恩难忘

郁有满

<p class="ql-block">师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历史系送的伴手礼包,里面有巴教授送的礼品</p> <p class="ql-block">当班内同学发起到上海母校聚会时,我与同学们积极响应。离开复旦大学已整整四十年了,多么想回去看一看,聚一聚。在上海同学何惠明的实地踏看后,安排在离校不远的五角场蓝天宾馆住宿。一些同学十分兴奋、激动,约好5月9日碰头,7日、8日上午就出发前往。我与老同学、老同事钱建中一起于8日下午到达。从前,从北站到邯郸路复旦校区很远,现在乘地铁快捷方便。五角场,1937年,曾是八一三淞沪抗战的重要战场,异常激烈。我们读书时曾去看电影,电影院的座椅是木板做的,还不如无锡的和平、大众电影院软椅好。如今,原本属宝山县的农村小镇,已是高楼林立,完全不认识了,细细辨认,才认出方位未变。夜晚,五角场灯火灿烂一片,已完全是城市风貌。</p> <p class="ql-block">在五角场蓝天宾馆俯看</p> <p class="ql-block">五角场高架桥标志性建筑物,下面是地下商场与地铁网</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五角场</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5月9日,我们在地下商场吃过早餐,就前往约一站路远的母校。同学们纷纷在校区拍照合影。上午9点,在复旦大学光华楼西主楼2001号会议室,举行复旦大学历史系方志进修班结业四十周年聚会。老同学相见,亲切热情。会议由巴兆祥教授主持。巴教授是复旦1984届毕业业,是我们老师黄苇的研究生,曾在黄老师指导下,与我的同学们编过《中国地方志词典》。如今他已是全国知名的方志大家,是中国地方志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我听过他的课,博大精深。他也是我编著《无锡近代史》的序一作者。他的办公室就在会议室斜对面,我到他办公室,留下了照片。这次会议就是由他精心组织安排的。他自费送给我们每人一份伴手礼,使我们非常过意不去。系主任黄洋教授、分党委书记盛晓蕾出席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黄洋教授是1986届毕业生,与我办同事顾洪兴是同届不同班,应与我们一起上过公共大课,现在是研究古希腊、罗马史的权威。盛晓蕾略年轻,还担任校党委委员、组织部副部长。他们对我们的到来,非常欢迎,对学校有我们这样一批出色的老学生感到新奇与骄傲,说明年是历史系成立一百周年,欢迎我们“回家”参加活动。“回家”一词,我听了感到分外亲切、感动。继由我们的班主任李孔怀老师致辞。他今年88岁,脑梗已6年,右手、脚僵硬不便,可他却用右手写了一幅隶体,是自己作的诗词,赠送给班级。他还坚持弹钢琴,使我们肃然起敬。班长葛向勇代表同学们发言,表达了我们对母校、恩师的感激之情,正是母校给我们打下了学术基础,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知识。蔡爱玉同学特地展示了当年的一叠课程提纲,纸已发黄。那套材料我也保存着。会场上不时响起掌声,气氛隆重而又热烈。同学们始终沉浸在激动与兴奋的情绪中。师生们在此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校外马路上就能看到复旦双子楼:光华楼</p> <p class="ql-block">校园外墙栏杆上的“复旦”徽记</p> <p class="ql-block">校门口毛泽东石雕像,读书时就有</p> <p class="ql-block">合影,缺2人</p> <p class="ql-block">部分男生合影</p> <p class="ql-block">安徽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广西韦海舟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前与韦海舟合影,与他正是有缘啊,那时多年轻,“青年才俊“!</p> <p class="ql-block">老同学,老同事钱建中</p> <p class="ql-block">两个始终年轻人</p> <p class="ql-block">同宿舍的</p> <p class="ql-block">光华楼</p> <p class="ql-block">在20楼巴教授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左一李新民,二严从怀,三蔡爱玉</p> <p class="ql-block">与巴教授合影</p> <p class="ql-block">两个上海同学,左为浦东的李健敏,右为松江的何惠明,为聚会付出辛劳。</p> <p class="ql-block">2001会议室.内</p> <p class="ql-block">巴教授主持</p> <p class="ql-block">系主任黄洋致辞</p> <p class="ql-block">盛晓蕾书记致辞</p> <p class="ql-block">李孔怀老师用生硬的手书写条幅,赠予班级</p> <p class="ql-block">李老师发言,并展示作品</p> <p class="ql-block">葛向勇代表同学们发言,非常到位。</p> <p class="ql-block">吃着历史系送的水果</p> <p class="ql-block">珍贵的会议时间一瞬间就结束了。巴教授让自己的博士生小张做向导,带我们参观校区。校区大变样。原有的历史系与资料室已拆。一些学生宿舍也被拆,建起了高高的双子办公楼即光华楼。校区十分干净,林阴密布,甚至有小桥流水,各个教学大楼里十分宁静。路上有学生急匆匆地骑着共享车去教室,我们当初全是步行。在这优美环境里读书,真是一件十分幸福、惬意的事情!</p><p class="ql-block">中午,李老师夫妇与我们在学校附近用餐。他小时候的奶妈是无锡人,他竟能用无锡话与我交流,使我感到意外与惊喜。我早知道他与无锡赵永良老师是1960届的复旦同学,还有他夫人阮老师也是。讲起赵老师编的《无锡名人词典》,说是功德无量。我向他敬酒,告诉他会转告赵老师。席间,同学们互相祝福,我为同学们深厚的情谊、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态而感到欣慰。</p><p class="ql-block">下午,葛向勇再次去复旦校园,念念不忘要去寻找以前的学生宿舍楼,终于找到,还拍了抖音。而我与另两位同学去外滩,看如梦如幻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校园内树阴密布</p> <p class="ql-block">到处是掩映在树阴下的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老校长陈望道雕像</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进口</p> <p class="ql-block">在图书馆门口留影</p> <p class="ql-block">日本研究中心旁的小桥流水</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许多以人物冠名的教学楼馆</p> <p class="ql-block">在相辉堂前,左一何惠明,左二我,二三翟屯建,四李新民</p> <p class="ql-block">在相辉堂前合影</p> <p class="ql-block">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走道</p> <p class="ql-block">中餐</p> <p class="ql-block">与李老师用无锡话交流</p> <p class="ql-block">外滩和平饭店,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下榻处</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外白渡桥,上海大厦</p> <p class="ql-block">翟屯建</p> <p class="ql-block">韦海舟</p> <p class="ql-block">游船过黄埔江</p> <p class="ql-block">这次到上海,我与几十年前的同室同学韦海舟又住同室。第二天早上,我与他再次返校。我俩马不停蹄地在校园里转了个遍。先去看葛向勇找到的老宿舍楼1号楼,已改为女生宿舍,也是任重书院所在地。“任重”为老校长陈望道的字。青砖老楼已只剩七八幢了。记得当年有几次去找谭其骧老师的博士生周振鹤,他与研究生们住10号楼,也是青砖楼,是与我们一样的上下床统铺,光线微暗,较为简陋。青砖楼附近原来是球场,现在拆掉被围档。2000年左右新翻建的都是四五层的红砖楼。更新的是建在老校区马路对面的多幢教学大楼。不过,老校区内的所存老楼房基本都重新装修过,也保留着青瓦屋脊的中式古建筑模样。问起历史系以及资料室那两幢小楼原来的位置,几乎没有人能准确答得上来。我与韦海舟的回忆也稍有差异,只能说大体在校史馆附近。校史馆里有历任校长、一级教授、院士等介绍,群星熣璨。当年的登辉堂已改名为相辉堂,走进去看了一下,反觉不如以前的宏伟宽敞。昨日同学们在此合影。老图书馆的阅览室以前觉得非常宏大,这次看也似乎狭小了,电子屏显示最大容量是900人。不过,在校外宿舍区另有规模很大的图书馆。一路上看到了当年“王牌”物理系、新闻学院、外文系等楼房,更有现代尖端的大数据研究院、微电子系、材料科学系等楼房,数不过来。印象最深的是有许多以复旦某些学科领域著名科学家、领军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教学楼,以前是没有的,这说明复旦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大量的学术领袖,也说明非常重视科学思想、人文思想的传承。我俩从东到西、从前到后,边走边看边回忆,既曾相识却又有点不相识。我本想再去看校园外国定路上的第二次宿舍,可不让参观。总记得,每天凌晨,我与同学廖盛春一同长跑,出宿舍区,绕五角场一圈,从邯郸路回,约1万多米,当时的国定路两旁还是种水稻的田野,路边是小树。廖盛春是广西人,其速度、体能与我差不多,他跑完后洗冷水浴,我则到操场边练站桩功,平复呼吸,动静结合。如今国定路已大变。每想起在复旦练长跑,我就想起廖同学。虽然曾与他有联系,却再也未谋面。</p> <p class="ql-block">邵力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原1号楼</p> <p class="ql-block">任重书院</p> <p class="ql-block">原1号楼内</p> <p class="ql-block">逸夫楼</p> <p class="ql-block">外文楼,有的说,这是原历史系所在</p> <p class="ql-block">校史馆,有的说,这是原历史系所在。应就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复旦培养的大学校长,其中有无锡堰桥村前人胡敦复,大同大学校长</p> <p class="ql-block">旁为小树林,读书之处</p> <p class="ql-block">老校区对面的新校区,史带楼</p> <p class="ql-block">国定路上的第二次宿舍</p> <p class="ql-block">门卫</p> <p class="ql-block">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谁曾想世间发生了多么大的变迁。不说我们当年青春小伙,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就是去世的同学也已不少。当年结业时,在校门口与我们合影的校、系领导和名教授们共15位,也已只剩下5位。没合影但教过我们的邹逸麟、魏嵩山也已去世。我们班连我至少有四位同学,是在复旦期间有了小孩,许多同学即使已有小孩也还小,大家珍惜学习机会,而让家人、妻子带孩子,吃了不少苦。想起来,我们读书也真不容易。但我们真的很努力,在班内,现有三个副厅职干部,有许多县级干部、研究员、副研究员等,最突出的是学有所长,术有专攻,很多人成为专家、学者或是文化人、诗人,从政的也有,都做出了贡献,我们没有让母校、老师失望。有人称我们是方志界的“黄埔一期生”,这在复旦是开创性的,在中国地方志现代发展史上也是开创性的。</p><p class="ql-block">当年的方志班是由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委托复旦大学历史系举办,经由谭其骧教授主持安排,由黄苇教授任方志学主课,黄世晔讲授中国通史,胡菊兴(还在)讲授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等,共一二十门课程。其时,校内学术氛围特别活跃与浓厚。每到晚上,各种讲座几乎排满,阶梯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我与同学们如饥似渴地求知,曾听过浙江大学陈桥驿、《历史研究》杂志主编庞朴等不少大教授的课。日间,我们总是听完了主课,又奔向其他教室去听副课,还有公共大课,忙得不亦乐乎。晚上,学校学生们都是去图书馆,或是在校园里朗读外语,连走道上、角落里也都是学生在读书。历史系则另有单独的资料图书室,可供老师和研究生、进修生阅览。我在那里读了不少书。</p><p class="ql-block">我至今还深深怀念着复旦的老师们。老师们扎实的学风和辛勤付出,对我们帮助极大。这也是我自己人生两大平台的第一个(还有一个是援藏)。黄苇教授被谭其骧教授称为当时 方志学界的“南黄北来”,“北来”是指天津南开大学的来新夏教授。某年,我参加全国学术会议,一位中国地方志办公室、来教授的研究生王某知道我是黄苇学生,特地来与我握手。黄苇教授对无锡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我本人的影响特别大。正是由于他及时指出《无锡市志》应与《无锡县志》分开编纂,而不是合编,才避免了弯路继续走下去。他数次来无锡指导。我当时想考黄苇的中国经济史研究生,可家庭实在离不开。我去西藏,他不放心,写了不少信关心我。直到他晚年临终前不久,还颤颤巍巍地写信给我。我至今还保存着他的信件与每年的贺年卡,以及与他的合影。我写的《听谭其骧老师讲课》和《追忆恩师黄苇》,发表在《上海地方志》杂志上。我后来一直心存感恩回报思想,所做的勤勉努力与一些成绩都与黄苇等老师的教诲、鼓励大有关系。可以说,我身上已烙下复旦老师们深深的印记。</p><p class="ql-block">当我走出校门时,望着即将离开的校园,对韦海舟说:“真的恋恋不舍,这一去还不知何时能回呢?”他与我同感。我念及此,自己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唉,终身难忘的母校恩师情呵!</p> <p class="ql-block">当年黄苇教授给我的信,贺卡。他时而叫我郁满有,时而叫我有满</p> <p class="ql-block">谭其骧助手之一胡菊兴教授所授《中国历史地理概论》提纲,她是常州人。</p> <p class="ql-block">当年在校门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今合影相比</p> <p class="ql-block">席位卡</p> <p class="ql-block">2018年,6年前,几位同学在蚌埠</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已垂垂老矣</p> <p class="ql-block">诗云:</p><p class="ql-block">魂牵梦萦四十载,相逢已是鬓毛衰。</p><p class="ql-block">一朝杏雨沐师恩,不负韶华成英才。</p><p class="ql-block">唤声“回家”暖心窝,激情顿时涌胸怀。</p><p class="ql-block">校园依稀见旧台,新貌盼君再归来。</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9日</p><p class="ql-block">感谢同学们提供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