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母亲的居委会工作经历

蜀州春晓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昵称:蜀州春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美篇号:99085012</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文原创</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二年五月初,我们全家跟随父亲工作调动从乐山县来到川北广元县以后,我们家住在县委、县政府对门的临街公租房里。那时候母亲早就已经没在单位工作了,纯粹就是一个家庭妇女。</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当地居委会知道母亲以前在单位时做过财务工作且有文化,因此居委会曹主任曾多次来我家邀请母亲去居委会工作。母亲拗不过曹主任的再三邀请,于是就免强答应了下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那个年代居委会就是一个做居民群众义务工作的机构,包括曹主任在内(曹主任是县缝纫社的裁缝师傅)大家都是尽义务劳动并没有一分钱的报酬。居民群众发生矛盾或打架吵嘴,邻里不和家庭纠纷等等就由居委会曹主任带领几个委员前去进行调解。</span></p><p class="ql-block"> 母亲对街道居委会调解民事纠纷这项工作非常认真,有时候吃过晚饭只要是有人来通知母亲去做调解工作,母亲马上就给我说一声:"毛儿你把碗筷洗了,在家照顾好弟弟们″就跟随来人走了,一直要工作到很晚了才回家来。</p> <p class="ql-block">  那时候县政府对于修公路、砸碎石子、植树造林、打扫街道卫生等等,凡是有需要义务劳动的事情就会提前通知在星期天安排全县各个街道的居委会动员居民前去参加。对于这种义务劳动当时是领导一呼百应,大家都积极争取参加,因为每次去的人都有三两大米或者给参加义务劳动的人发两个馒头。</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家,我和我弟弟每年都曾参加过居委会组织的许多次各种义务劳动。</p> <p class="ql-block">  有时候街道上那些吵架闹矛盾、纠纷的人还会找上门来在我们家里进行调解,母亲总是耐心听一方叙述完过程后又听另一方进行辩解,然后苦口婆心地做双方的思想工作,要大家都互相谦让。最后把双方都调解好了,让大家都满意而归。原本我们家里屋子就窄小,来人多了连坐的地方都没有,还好有一间阁楼我和弟弟们做作业就只有到阁楼上面去写了。</p><p class="ql-block"> 我父亲工作特别忙,而且经常要到下面工区去出差检查工作,几天以后才回家来。父亲整天忙单位的工作,很少管家里的事情,家里的事情都是母亲在管理。</p> <p class="ql-block">  母亲和邻居关系相处非常好,甚至连街道背后院子里的住户关系都相处得很好。每到我父亲单位发工资的时候,就有邻居来找我母亲借钱,三元、五元、八元、十元、二十元不等,反正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别人家男人发工资了一准送还过来,借钱时没见打过什么借条,全凭讲信用。在那个家家户户都有困难的年代大家都互相帮助,共度难关。我们家在广元居住了整整十年,后来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家就搬离了广元……</p><p class="ql-block"> 转眼几十年一晃而过。去年秋天国庆节前老邻居们商量要搞一次聚会,我得知消息以后专程回广元去了一趟,主要是想去见一见当年的小伙伴们。老一辈的人越来越少了,那么多叔叔、阿姨、婶婶,现在只乘下两三个了,她们一直都还记得那难忘的艰苦岁月,都还记得当年母亲曾经对她们有过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短文,怀念远在天堂的母亲愿天堂繁花似锦,愿母亲一切安好、快乐、幸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 谢谢您的关注阅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