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初夏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清新的花香,绿叶在阳光下摇曳生姿,处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来到了无为县红庙镇山水涧村,这里是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所在地,为铭记先烈们的革命意志,我们今天重走新四军第七师路,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重走七师路</p> <p class="ql-block">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原局整城江北游击纵队。1940年7月,中共无为县委及其所属武装,江北游击纵队第一团、第二团,巢湖地委机关返回巢无地区开展抗日工作。</p><p class="ql-block">为适应敌后抗日的需要,孙仲德所率的江北游击纵人部分抗日武装与无为县委领导的游击队合编为元为游击纵队,主要活动在皖中地区。1940年9月,和含巢元联合入李处成立、领导自地的政权建设、和、含、巢无等地抗日武装发展到3000多人,进一步充实了抗日队伍。</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无为游击纵队合编到新四军第七师,成为该师的有生力量。</p> <p class="ql-block">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p><p class="ql-block">之后,部分突出重围的新四军指战员在皖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冒着敌人前堵后追的艰险,开始零星化装过江(最多一批有200人左右),回到皖中游击区党组织的怀抱。</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二支队政委黄火星、第三支队参谋长黄序周、军特务团团长刘别生、新一团团长张链秀等率领皖南突围部队先后到达无为县(今无为市),陆续突围抵达皖中地区的共700余人。</p><p class="ql-block">这些从血泊中英勇突围出来的队伍是宝贵的革命种子,是创建新四军第七师和皖江抗日根据地的骨干力量。</p> <p class="ql-block">我在抗大十分校等您</p> <p class="ql-block">抗大十分校</p> <p class="ql-block">七师记忆</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老战士捐资建校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这里栽培了一大片的蓝莓</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七师司令部旧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七师师部旧址位于无为县红庙镇涧边自然村(原称三水洞),与相隔不远的皖江烈士陵园、七师纪念馆遥相呼应。师部旧址现有5间土墙茅草房,建筑面积为111平方米。此旧址原为一农户住宅,始建于民国初年,1941年5月七师成立后被借用作师部会议室、机要室以及师政委曾希圣同志的卧室。</p><p class="ql-block">"皖南事变"后,为了反击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进攻,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活动于皖江地区(安徽省境内长江南北)的无为游击纵队、新四军第三支队挺进团及皖南事变突围出来的部队编成的第十九旅及挺进团,于1941年5月1日在无为组成新四军第七师。师部就设在我县红庙镇海云行政村涧边自然村(原称三水涧),全师3000余人,张鼎丞任师长(未到职),曾希圣任政治委员。抗战期间,皖江区党委、皖江行署、七师司令部、皖江参议会等党、政、军、群首脑机关一直设在我县,领导着皖江军民创建抗日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和国民党顽固派,逐步使皖江地区成为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第七师也发展壮大成为拥有3万多人的革命武装力量。曾希圣、谭希林、傅秋涛、吕惠生、李世农、张恺帆、李步新等革命先辈们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我县共有2600多名革命烈士为国献身。而今,皖江烈士,陵园、新四军七师纪念馆、七师师部旧址等革命烈士纪念设施已成为社会各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是无为县红色之旅中的重要一景。</p> <p class="ql-block">周新武,曾希圣,李步新</p> <p class="ql-block">将军大道</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活动在皖江地区新四军主力部队,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炮火洗礼。一九五五年授衔的开国将领共二百五十二位,其中从七师共走出廿五位。</p> <p class="ql-block">迟浩田题词:新四军第七师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张鼎丞 曾希圣 谭希林 傅秋涛</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是一支在"皖南事变"的血泊中诞生的部队,他们揩干身上的血迹,冲破长江天堑的拍岸惊涛,与江北战友一起,用不屈的脊梁,支撑起新四军第七师的擎天大旗。</p><p class="ql-block">曾记否:挥戈西进的七师健儿,"艰难敌后开新宇",以叱咤风云的如虹气势,在皖西大地上席卷起同仇敌忾的漫天狂飚;跃马南征的七师将士。"南渡铜繁万仞山,轻骑直下赤沙滩",抗敌兴军,御敌皖南,打出了新四军的一路威风;开辟和含的七师指战员,"系驱寇之重任,扬军威之壮举",那条用血肉之躯开辟的与军部的通道,激荡起钢铁战士的豪气与雄风。</p><p class="ql-block">"金戈铁马,百战不殆",第七师创建的皖江抗日根据地成为侵略者不可逾越的屏障。 </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光辉业绩彪炳史册! </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死难烈士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自1941年至1945年间,日伪连续不断地向皖中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均被根据地军民粉碎,其中规模最大的反"扫荡"斗争发生在1943年。当年春,日伪军以为新四军军部已转移至皖中第七师地区,先后出动重兵两次突袭巢县、无为地区第七师领导机关。3月17日,日伪军6000余人分8路袭击严家桥、银屏山中心区。第七师师部及部队在转移途中,两次与敌遭遇,一部突围,一部在原地分散坚持。第七师外围各支队乘敌后空虚,攻克三官殿、汤家沟等敌据点,破击淮南铁路。日伪军被歼300余人,被迫于25日撤回原防地。4月30日,日伪军又集结2000兵力再次"扫荡"巢无根据地,第七师组织反击,收复槐林桥,歼高林桥日军一个小队,迫敌于5月6日回撤。</p> <p class="ql-block">傅秋涛(上将)</p><p class="ql-block">1907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代师长,建国后任中央军委人民武装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部长、中共中央纪委常委,1981年在北京逝世。</p> <p class="ql-block">金星璀璨</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开国将军录</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诞生在烽火弥漫的敌后抗日战场上,在漫长而严酷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中,第七师坚决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抗日统一战线的路线方针,致力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反"扫荡"、反摩擦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第七师挥师华东,成为华东战场上一支无往而不胜的英雄部队,建立了歼灭"天下第一团"的辉煌战例。</p><p class="ql-block">新四军第七师是一支在民族危亡之时由忠贞爱国的中华儿女组成的坚不可摧的铁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抗日劲旅。始建于日本帝国主义急欲灭亡中国、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日、伪、顽的夹击之中,这支部队浴血大江南北,成为华中抗日战场上的重要力量。新四军铸就的"铁军"精神永远是党和人民军队的宝贵财富,第七师作为铁军队伍中的一员,组建后历经多次重大整编,但铁军的光荣传统始终没有丢,并成为这支部队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新四军军歌</p> <p class="ql-block">重温入党誓词 ,我宣誓!</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了,让我们仿佛穿梭到了历史长河中 ,进行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接受了一次战斗的洗礼。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大量的新四军抗战的实物,在这里对新四军第七师的历史背景、战斗历程和英勇事迹,有了更直观深刻地了解;对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认识更加深刻。领悟到了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初心永远不变,牢记使命,勿忘国耻,才能使中华民族变得越来越强。让我们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