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长征期间的诗词作品大多是词,律诗只有一首,那就是1935年10月所写的《七律·长征》。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在致陈毅的一封信中说到,“我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又说:“我偶尔写过几首七律,没有一首是我自己满意的。”而其中的《七律·长征》则是毛泽东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诗,应该被视为其诗的代表作。说是不满意,固然体现了毛泽东过人的谦虚,也反映了他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一是比较了自己的诗作和词作之后,就两者的总体满意度而言,二是对于自己的律诗(包括这首《七律·长征》在内)反复修改较多。</p><p class="ql-block">今年恰逢红军长征出发90周年,让我们再来共同欣赏这首千古壮歌:</p><p class="ql-block">七律·长征</p><p class="ql-block">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p><p class="ql-block">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p><p class="ql-block">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p><p class="ql-block">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p> <p class="ql-block">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的创举。1934年8月,红军第六军团奉命西征,拉开了长征的序幕。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随后,红军第二十五军、红军第四方面军和红军第二方面军(原第二、六军团)也分别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踏上长征之路。在两年时间里,各路红军以无与伦比的英雄气概,粉碎了国民党上百万军队的围追堵截,克服了自然界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纵横驰骋14个省,跨越万水千山,终于相继到达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会宁城,宣告长征胜利结束。而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写于1935年10月,这是他率领的中央红军先期到达陕甘宁苏区的时间,诗的主要内容也取材于红军第一方面军的长征行动。</p><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魏巍为此专门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把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形象地比喻为“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记者、中国人民的好朋友埃德加·斯诺的笔下,长征则是“惊心动魄的史诗”;在毛泽东看来,“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我们胜利、敌人的结果而告终。”“长征一完结,新局面也开始了”。</p><p class="ql-block">毛泽东长征期间的其他词作,大多是写一场战斗,一景一地,一朝一夕,并就此一抒情怀,而这首七律,是写整个长征的经过与自己的感受,用八句五十六个字,高度概括了红军两万五千里征程, 抒发了红军和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史诗,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是革命英雄主义的宏伟乐章。</p><p class="ql-block">首联“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总写红军长征这一历史壮举。既讲清了是工农红军的远征,是为了抗日的北征,是历尽艰险的苦征,又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不怕”二字显英雄本色,“等闲”二字见豪迈气概,为全诗定下了革命英雄主义的基调,营造了辽阔的客观地理空间和宏大的主观心理空间。</p><p class="ql-block">颔联“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承接上文,先说红军征服“千山”。“千山”不能全都入诗,于是作者选择了“五岭”和“乌蒙”两大山脉作代表。“五岭”绵延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乌蒙”横跨云南省东北部和贵州省西部,都是红军长征翻越过的大山。两句的前四个字,“五岭逶迤”和“乌蒙磅礴”,是如实描写山脉的绵延不绝和高大雄伟,而后三个字笔锋一转,却接着写出了“腾细浪”和“走泥丸”,出人意料地形成强烈的对比:高低起伏的“五岭”群山,只不过像大海中腾起的微细的波浪,气势磅礴的“乌蒙”诸峰,只不过像斜坡上滚下来的泥丸。一个“腾”字和一个“走”字,把静止的群山画面,写成动态的活动场面,赋予了生命的无穷力量;把横跨数省的巨大山脉,写成微细的浪花和滚动的泥丸,更显示了红军的博大胸襟。此曲只应伟人有,凡人能得几回闻!正是:任你千山阻,我看只等闲!</p><p class="ql-block">颈联“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接着说红军征服的“万水”。征服“万水”,最典型的莫过于巧渡金沙江和强渡大渡河。金沙江水面宽阔,急流拍岸,渡船悉数被敌军掠到江北。1935年5月,中央红军先头部队以一天120里的急行军,抢占金沙江的皎平渡口,利用敌人停在此岸的两条侦察木船,奇袭彼岸守军一个连和一个保安队,在江北建立了渡江指挥部。然后,依靠7条木船,连续奋战7天7夜,确保中央红军第一、第二、第五军团3万多人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甩在了江南,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金沙江的拍岸惊涛,未能拦住红军的巧妙转移,五月的炎热加上胜利的喜悦,气候感知加上心理感受,觉得云崖也暖,可说毫不为怪。大渡河更是天堑。当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领的大军来到大渡河,恰逢山洪突然暴发,河水猛涨数丈,粮尽力疲的7千将士惨死在清军刀下。而红军也在此时渡河,17勇士组成突击队,驾一条从敌人手中夺下的小船,成功强渡安顺场渡口。因此处船少人多,急需开辟新的渡场。接着,主力红军先头又火速赶到距离安顺场320里的泸定桥,由22名英雄组成突击队,奋不顾身,沿着抽掉木板的铁索攀援过河,从火海中冲进泸定县城,引导大队人马渡过泸定桥。前面“水拍”,后面“桥横”,一动一静;前面“云崖暖”,后面“铁索寒”,一热一冷。30丈高的铁索空悬激流之上,寒光闪闪,令人不寒而栗;百里之外的雪山冰水汹涌而下,寒气袭人,也使常人胆寒。可见,用此“寒”字,恰到好处,并非杜撰。尽管如此,英雄的红军还是胜利渡过了河,没有成为石达开第二!正是:千山挡不住,万水又奈何?</p><p class="ql-block">尾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抒发红军征服大雪山之后的欢乐心情,胜利的喜悦溢于言表。开头讲“不怕”,结尾讲“更喜”,前有呼,后有应。也正如毛泽东在对《菩萨蛮·娄山关》一词批注中所说的那样:“过了岷山,豁然开朗”。作者以“尽开颜”收结全诗,主题得以强化,诗意到此升华。这是革命英雄主义的最强音,同时也预示了即将到来的长征的最后胜利。1958年作者对本诗作批注时曾说:“三军: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不是海、陆、空三军,也不是古代晋国所作上军、中军、下军的三军。”这一说法应视为作者后来的解释。毛泽东1935年10月所写的长征诗中说到的“三军”,应该是军队的通称。因为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通篇写的都是红一方面军长征的历程,他写作这首诗时,红四方面军由于张国焘推行错误路线,已下川康边境;红二、六军团尚未开始长征,而且至1936年7月才组建为第二方面军。三个方面军胜利会师,那是作者写这首诗一年后的事情。</p><p class="ql-block">这首诗屡经修改。对最后一次修改,毛泽东1958年12月21日在《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大字本书眉上曾经作过这样的批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这位不相识的朋友,指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建议毛泽东改诗是1952元旦的事。他读到毛泽东这首长征诗,看到第三句“五岭逶迤腾细浪”和第五句“金沙浪拍云崖暖”中都出现“浪”字,且含义相同,似欠妥当。他感到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应该特别考究,如果将第五句的“浪拍”改为“水拍”,就较为合适。这样即使与第二句“万水千山”中的“水”字重复,也比在对仗句中重复为好。于是他就在元旦这天给毛泽东写了信,讲了自己的建议。过了半个月,罗元贞收到毛泽东1月9日接受建议的复信,信中说:“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后来,毛泽东又把另一处“悬崖”改成了“云崖”。</p><p class="ql-block">从毛泽东这首诗不同时间的手书来看,在此之前,他还作过若干次修改。1937年12月上海出版的《宇宙风》第55期刊登的一篇报道,提到毛泽东1936年春天曾经抄录过这首长征诗,当时作者记录的是“红军不畏远征难,万水千山似等闲。五岭参差翻细浪,乌梁磅礴走泥丸。金沙浪迫悬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万重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大约写于三十年代的那件手书,“金沙水拍云崖暖”,原来为“金沙浪拍悬岩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原来为“最喜岷山千里雪”。</p><p class="ql-block">毛泽东为这首诗写的手书很多,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至少有八件。早在1936年10月,在宋庆龄帮助下来到延安已经连续采访了4个月的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 再次请毛泽东谈谈自己的革命经历。每天晚上九点多钟来到毛泽东住的窑洞,先与毛泽东一起就辣椒吃馒头,然后谈到凌晨两点多钟结束。一天晚上,当毛泽东讲完长征故事后,提笔书录了这首《七律·长征》,送给斯诺。斯诺接过墨宝,不禁脱口说:“你真是一位书法家!”毛泽东笑着摇摇手说:“我哪里称得上书法家!”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将自己的诗词书法送给外国人。1937年10月,斯诺出版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引用了这首诗。1938年出版中译本,更名为《西行漫记》,斯诺在该书结尾时写道:“我用毛泽东主席——一个善于领导征战又善于写诗的叛逆者——写的一首关于六千英里长征的旧体诗作为结尾。”接着抄录了毛泽东这首长征诗。</p><p class="ql-block">而我们最熟悉也是最值得称道的一件手书,是1962年4月毛泽东写给跟随自己十五年的卫士长李银桥的。李银桥将调到天津工作。他特地用一个月的工资从荣宝斋买了个最大最长的书法折子,请毛泽东题诗留念。4月21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游泳池住地设晚宴,饯别李银桥全家。合影后,毛泽东对李银桥说:“银桥,你让我给你写的字写了,近来没有新诗,写了一首旧诗给你吧。”李银桥拿起荣宝斋精致的折子,打开一看,是毛泽东手书的《七律·长征》。诗后落款为“毛泽东一九六二年四月二十日”。回家后,李银桥忽然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这句中,少写了一个“索”字,便说:“明天我去请主席再补上这个字。”第二天,他拿着折子去见毛泽东,毛泽东笑了笑,当即在“铁”右边字补写了一个六分之一大小的“索”字。李银桥看后非常满意,后又请许多中央首长在折子上题了词。郭沫若又推荐许多著名画家在折子上画了画。李银桥到了天津,这件手书最早由河北省委书记林铁介绍发表在省报上。1965年7月31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也刊登了毛泽东这件手书。</p><p class="ql-block">这件手书竖写横幅,行草书体,取大草气势。通篇加标点符号,与文字浑然一体。用笔以中锋为主,兼用侧锋,结字欹侧程度比从前减少,仍带有大小参差的风格。用笔圆润遒劲,稍带涩笔,气魄浩大,自然流美。是毛泽东书风成熟后杰出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