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 3月8日 晴<br>日行程:琅勃拉邦——僧侣布施——逛早市——倾听老挝旅游文化——参观老挝土特产馆——了解老挝民族风情——火车到达万荣——三八狂欢。住万荣。 琅勃拉邦可以说是老挝旅游的门面,这座被赋予了伟大历史朝代的历史使命又归于宁静的古城,有30多座镀金佛寺、披着藏红花僧袍的僧侣、褪色的印度支那别墅和特色的美食,它们赋予了琅勃拉邦在老挝任何其他城市都无法比拟的吸引力。 本篇介绍的其实都是购物店。<div>但,老挝人把琅勃拉邦的地理和老挝的民族文化结合在一起,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我们了解不到的民族文化。</div><div>认真看看文字、仔细听听视频的解说,对没来过老挝的国人来说,也是一次对老挝的深入了解,待有时机来老挝旅游,也许会有一点帮助。</div> 一、琅勃拉邦的旅游文化<div>琅勃拉邦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民俗浓郁的古城,是老挝历史和文化的象征。<br><div>记得该村主任(中国留学生)介绍:</div><div>琅勃拉邦首先是古都,其次是佛都,第三是古代亚洲象繁殖地。</div></div> 1、历代的王都。琅勃拉邦是老挝现存的最古老的一个城镇。<div>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是老挝一个部落的都城,当时称孟沙瓦,意为“王都”。<div>1353年,澜沧王国建立,首都设在琅勃拉邦,1560年迁都万象。</div><div>17世纪末、18世纪初,澜沧王国逐渐分裂成三个王国: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琅勃拉邦是琅勃拉邦王朝的首都。</div><div>从1893年老挝逐步沦为法国、美国的保护国,琅勃拉邦是老挝国王王宫的所在地。</div><div>直到1975年,老挝赶走美帝国主义。</div><div>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琅勃拉邦作为国王的统治中心,始终发挥着政治中心的作用。</div></div> <p class="ql-block">首都——图片中粉色为老挝国土,蓝色是湄公河,其上游是我国的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五个国家——缅甸、老挝、泰国、越南、柬埔寨。</p> 2、佛教的重地。<div>琅勃拉邦是老挝小乘佛教的发源地,这里寺庙、佛塔林立,仅市区内就有30多座寺庙,是名副其实的佛都。</div> <p class="ql-block">佛教之都</p> 3、象都<div>老挝古名澜沧王国,意为“百万大象之国”。</div><div>自古以来,大象在老挝的历史和老挝人的生活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div>亚洲象性格温顺,聪明乖巧,深得人类的喜欢。百万大象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栖息地。</div><div>然而,从19世纪开始,随着森林被破坏、象牙贸易和旅游业的增长,亚洲象数量急剧下降97%,目前已成为濒危动物。<br></div></div> <p class="ql-block">象都</p> <p class="ql-block">珍奇动物——犀牛</p> 这里是第一个购物店。<div>展示的商品主要是“牛黄安宫丸”、象牙饰品、宝石饰品等。</div> <div>二、老挝土产馆</div>主要介绍老挝当地动、植物原产地的分布、生长情况,及其制品的性能介绍。<div>主要展出的是:老挝原产地制品。<div>主要有,牛黄安宫丸等中成药,以及野生草药;象牙饰品;犀牛角;橡胶产品——乳胶床垫、枕头、被等。</div><div><br></div><div>参观后的感觉,好像是专门为中国游客设立的——介绍的文字只有中文,服务生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介绍产品的性能也很深入。不像在老挝购物,倒像是在国内的旅游地购物。</div></div> <p class="ql-block">土特产原产地分布</p> 看看这细小环节的介绍 但从这个店开始,了解到了牛黄安宫丸在老挝没有配方和制作工艺,是和朝鲜合作的产品——老挝主要提供犀牛角,朝鲜有中国的配方(不知道为什么中国的配方流入朝鲜)和制作工艺,制成功后再回到老挝销售。<div>牛黄安宫丸的包装盒上确实是朝鲜文字。</div> 3、民族风情文化园<div>在这个购物店,没去看展品。</div><div>但解说员将他们的民族风俗、文化、和中国的友谊讲的活龙活现。</div><div>这一段视频较多,但很生动形象,听听比看我写文字效果要好一些。</div> <p class="ql-block">民族风情文化园</p> 先在广场大联欢——热烈欢迎游客自由参加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老挝四邻</p> <p class="ql-block">讲解员介绍中老铁路为什么建设周期长</p> 老挝的织布机 两国元首的照片 <div>老挝的民族</div>过去习惯将老挝民族按照居住地势分为三大民族集团:<div><br></div><div>老龙族,居于海拔7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约占老挝69%的人口,是老挝第一大民族集团;</div><div>老龙族群的佬族,使用老挝语,佬族文化构成了老挝的主流文化。佬族是台语民族,和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中国的傣族文化相通,他们在公元第一个千年内自华南地区南下,来到东南亚定居。</div><div><br><div>老听族,居于海拔700至1000米的丘陵地区,约占老挝24%的人口,老听族大多使用孟-高棉语,是老挝土著民族。</div><div><br></div><div>老松族,居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地区,占老挝7%的人口,老松族中有许多白苗、青苗人口,此外还有瑶族、掸族和一些使用藏缅语的族群。</div><div><br></div><div>按照老龙、老听和老松划分民族的传统办法在近年来逐渐被老挝政府弃用;</div><div>2005年,老挝中央建国阵线民族局发布《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民族》,正式的将老挝民族划分为49个,并以母语归属划分族群,分为壮傣语族、孟-高棉语族、藏缅语族和苗瑶语族。</div></div> <p class="ql-block">老挝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咖啡</p> <p class="ql-block">老挝的犀牛角</p> <p class="ql-block">石斛花——石斛是老挝的特产</p> 石斛是附生在其他植物上的植物 老挝境内约有70%国土面积为山底和高原,森林茂密,植被类型多样,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的国家之一。<br><div>据讲解员介绍说,中国医学专家去老挝考察,老挝人用什么泡水当茶(我忘记了名字)招待中国专家。专家经了解,原来是老挝人根本不认识的名贵药材。</div><div>于是,在中国的建议下,为推广老挝传统民族药物,接受老挝政府委托,中国广西药用植物园与老挝传统医药研究院联合编写《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草药典》。</div><div>共遴选老挝产药材160种,以及40种用于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药材收入本版药典,全面完善了老挝的药用植物,造福广大老挝人民。</div><div>因此,老挝的野生药用植物也就成为了中国中药材主要进口货源地和消费国。</div> 讲解员<b></b>介绍时,还对比日本为老挝建造水库,将那片土地上的珍贵红木全部偷运到了日本,等老挝惊醒后已无法挽回。<div><br></div><div>在此彰显了我国对兄弟国家的真诚、友善。我们也为自己的祖国而自豪!</div> <p class="ql-block"><br></p> 解说员最后带我们看了一个少数民族村民的一个表演,据说是最后在山上发现的一个民族。<div>他的表演,像我们解放前在街头卖艺的那种很危险的特技杂耍。事后我们都给了点银子表示感谢!</div><div>看看吧!很惊怵!</div> 参观完这些展馆时间还早,在送站之前,地导安排我们又返回“土产馆”休息。<div>经征得土产馆同意,我们放肆的、平躺在展区的乳胶床垫上舒舒服服的、美美的睡了一个午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