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梁之想

石古不化

<p class="ql-block">在去凤阳之前查看地图,突然看到“濠梁”二字。莫非那就是著名的“濠梁之上”的“濠梁”吗?网上一查,还果然就是。</p> <p class="ql-block">“濠梁之上”的故事出自《庄子·秋水》,说的是庄子与惠施游于濠梁的高台之上,看见鱼儿悠然自得,庄子不禁感叹:“这些小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从从容容,这就是鱼儿的快乐。”而惠施却不同意他的观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施认为,事物之间的快乐是不可以传递的,所以庄子是无法知晓鱼的快乐的。由此,两人引起了一系列的争论。这段故事也叫做“濠梁观鱼”。</p> <p class="ql-block">“濠梁观鱼”与“白马非马”一样,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著名的辩论。庄子主张清静无为,而惠施却热衷于仕途。惠施持理性辨析的态度看待“鱼之乐”,而庄子观鱼心生快乐,化身为鱼,庄子快乐,鱼儿快乐。庄子与鱼是这样,与蝴蝶也是如此。这是惠施不能理解的。</p> <p class="ql-block">庄子和惠施这段公案之后,濠梁河边的那浅浅的河水,以及一群快乐的小鱼,与庄子那对蝴蝶的翅膀一样,成了自由和美好的象征,一直流淌着,滋润着中国思想界、文学界和美术界,也一直流淌在历代文人雅士的心里,“观鱼”成了他们山林之想,自由之想的意象符号。“鱼乐图”、“知鱼乐”是古今不少画家喜爱的题材。古代园林之中苏州沧浪亭“观鱼处”、杭州西湖“花港观鱼”、北海公园“濠濮间”,如今既是著名的观鱼胜地,又是心灵休憩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庄子和惠施大概属于相爱相杀的类型,相传惠施在梁国做国相时,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这次来,是想取代你做宰相。”吓得惠施让人在国都找了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叫鹓鶵的鸟,从南海起飞,要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就不栖息,不是甘甜的泉水就不喝。有一只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怕鹓鶵来抢食,嘴里发出‘喝!’的威吓声。你现在不也是用你的梁国相位在威吓我吗?”庄子通过这个比喻,让惠子放下戒备之心,也让他对名利追逐的狂热之心冷静下来不少。</p> <p class="ql-block">庄子和惠施之间的故事还有一些,如曳尾神龟、大葫芦与大椿树、鼓盆而歌等,记载在庄子的著作里。</p> <p class="ql-block">春秋诸子百家之中称“子”,是当时人们对学问思想卓著,且德高望重者的尊称。因为庄子,惠施后来成为“惠子”。关于他的思想言行,传世不多,仅能从庄子的故事里窥见一斑。惠子死后,庄子在他的墓前跟弟子说了这么一段故事:有个郢人在自己鼻尖上抹了苍蝇翅膀那么大一块儿白灰,让相熟的匠人用斧子削去。那匠人抡起斧子,呼呼地带着风,把白灰削去了,可郢人的鼻子一点也没伤着,而且面不改色。后来郢人死了,那匠人运斤的绝技也就成了绝版了。说完,庄子不无伤感地说:“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以为言之矣!”是啊,知己难得,惠子死后,庄子的“质”不存在了,他的运“斤”本事也没用了。在认识惠子之前,庄子对世道感到失望,如今庄子又回到了最初的孤单寂寞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濠梁观鱼”,我猜应该发生在惠子缷任国相之后,彼时两人早已冰释前嫌,相视一笑携手共游江湖,彼此虽心有灵犀但却抬杠依旧,这两个老头潇洒的背影引来后世多少人的羡慕。濠梁观鱼的故事不由让人痴想,濠梁的鱼那天是否真的像庄子所说的那样快乐呢?不管怎样,庄子和惠施的游玩应该是真的是很快乐的吧。</p> <p class="ql-block">车近凤阳时,翻手机时却不无沮丧地发现,经过2000多年的时光,沧海桑田,濠河改道,现存的“濠梁观鱼”如今已是荒野中的一抔土堆,那里既无台,也无水无鱼,更别提那对有趣的灵魂了。算了,濠梁就不去了,别让现实摧毁想象,让我继续保持一份对2000多年前那个思想自由年代的向往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