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春游(7)景德镇、龙游 2024-0419—0421

皆明

按照我们商定的计划,4月19日一早离开赣南抚州的流坑古村,直奔赣北景德镇。<div>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世界著名瓷都,以其悠久的瓷器制造历史和精湛的制瓷技艺闻名天下。</div><div>小时候我们都用过景德镇的瓷器,久闻景德镇的大名,但是没有到过景德镇。这一次就特地去看看。</div><div>4月19日中午到达景德镇。我们在景德镇只有当天下午半天时间,就选择了两个景点:</div><div><b>一是景德镇御窑厂博物馆,历史的景德镇;</b></div><div><b>二是陶溪川文创街区,现代的景德镇</b>。</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ed2308">29. 景德镇御窑厂博物馆</font></b></div><div>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4月19日下午,有雷阵雨。我们去参观御窑厂博物馆。这是一个以明代御窑厂遗址为基础的考古遗址公园,在这里领略到明代瓷器生产的盛况。 <b><font color="#167efb">明清御窑厂的精品</font></b> <div>回望历史长河,千年窑火生生不息。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无数匠人用炉火纯青的技艺烧造出绝世佳品,奠定了景德镇“瓷业高峰在此都”的地位。一千多年来,万里瓷路跨越山海,被称为“白色金子”的景德镇陶瓷沿着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走向世界,绘就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更让陶瓷文明赓续千年、延续至今!<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b><font color="#167efb"><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30.陶溪川文创街区</font></b><div><font color="#333333" style="">陶溪川是将原景德镇宇宙瓷厂老厂区改造而成的文创产品街区,</font>以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为根基,配置了展览、美术馆、餐饮、艺术工作室的业态。夜幕降临,这里的人流往来不息,精致丰富的陶瓷手工艺品与各地游客相遇。每到周末晚上,当温暖的黄色灯光亮起,排列整齐的各色帐篷小摊,就成了陶溪川文创街区最独特的风景。</div><div><br></div><div>4月19日是星期五,周末,华灯初上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陶溪川文创街区。</div> 媒体报道:一位年轻的原创设计师,10年前到景德镇创业“练摊儿”。如今,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创作的许多陶瓷作品在海内外受到广泛欢迎。像这样的青年创业者并不鲜见。近年来,6万多名“景漂”来到这里,其中“洋景漂”高峰时达5000多人。他们因瓷留下、因瓷结缘、因瓷圆梦,在景德镇人生出彩、梦想成真。“景德镇虽小,却是一个可以连接世界的地方。”<br> 据介绍:景德镇市文旅局为青年创客搭建了许多平台。比如创建国家文化和产业融合示范区,争取更多国家扶持政策;举办国际性大赛,为青年创意设计人才提供展示和交流机会;通过“旅游+”赋能,帮助青年创客的创意产品转化,让青年人“走得进”“留得住”。“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激发‘景漂’人才创业热情,把陶瓷产业做大做强,把‘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br><div><br></div><div><font color="#ff8a00"><b>浙江龙游</b></font></div><div><font color="#333333">今年是农历甲辰年,</font>龙年!人们怀着良好的愿望,期希龙年龙腾活跃,来一个龙年大发。</div>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希望出去旅游,借以驱除前三年疫情带来的晦气。这样,浙江的龙游就作为此次“甲辰春游”的最后一站。<div>浙江龙游离江西景德镇不远,4月20日上午,我们先到达龙游的郊区著名的景点”龙游石窟“。</div><div><br></div><div><b>31. 龙游石窟</b></div><div>龙游县,隶属于浙江省衢州市,位于浙江省西部。</div><div>春秋时期“姑蔑”古国建都于此。<b><br></b></div>龙游石窟,是我们龙游之行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当地村民偶然发现的。<div>在龙游县城北3公里的凤凰山下,衢江和灵山江交汇处,有个成年已久的巨型地下建筑群。在方圆0.38平方千米的山上似有规律地分布着不同大小、造型的24个洞窟(后来在其周围及沿江上下又陆续多用以现),窟内面积,从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高度约30米,已开采的石窟为滑梯竖穴,自上而下开采,窟顶状似天穹,由洞口呈45度缓缓向下延伸,四壁陡峭笔直,棱角分明。洞窟内均科学地分布着3~4根巨大的“鱼尾形”石柱,与洞顶浑然一体,其截面呈奇特的熨半形,尖头处棱角锋利。龙游石窟是我国古代最高水平的地下人工建筑群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底人造建筑。<div><br></div></div> <div>对于如此硕大精美的石窟,到底是谁建造的?引起了许多人的猜测,有陵寝说、屯兵说、仓储说、史前文明说等等,比较离谱的甚至还有外星人基地说。因为工程浩大,大多数人认为靠古代低下的生产力几乎无法建造这种洞窟。</div><div><br></div><div>从目前已开发的7个洞窟来看,最小有几百平方米,最大的有两千多平方米,最深的錾入地下30米,这得耗费多大的人力物力,才能建成如此浩大的工程,而史书中居然毫无记载,岂不怪哉?更令研究人员称奇的是,这些洞窟在布局上十分巧妙,洞窟彼此独立,却距离很近,或左右相邻,或上下相依。如1号窟与2号窟仅隔了一层薄薄的石墙,2号窟和6号窟上下只差50厘米。由此推测,龙游石窟的开凿是经过总体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的,工程有一个很长的延续周期,可能几年,也可能十几年、几十年。<br></div>再拿已开发的洞窟来说,它们均位于石窟群的中心位置。从测绘图上看,7个洞窟竟按北斗七星的形状排列,这是开凿前就做好的预案,还是纯属巧合?<div><br></div><div>由于没有史料记载,加上我们认知不足,龙游石窟确实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不管开凿石窟出于何种目的,它都是一项震古烁今的伟大工程,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反映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br><div>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不停地探索与研究,我们才会接近事物的真相与本源。<br></div></div><div><br></div><div><b><font color="#167efb">32.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font></b></div><div>大南门历史街区位于历史上龙游古城的南部,灵山江西岸,总体面积约18.96公顷,已建成的一期项目包含西湖片区、县衙片区、挑水巷片区等七个片区,重现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营造古韵气息的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空间。2023年9月建成开放的。<br>大南门是龙游历史文化变迁的重要见证、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4月20日的下午,我们到这里游览。</div><div><b><font color="#167efb"><br></font></b></div> 甲辰春游,4月20日到浙江龙游的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结束。<div>前面照片中的城门两边,彩龙飞舞,红红火火,给我们的龙年春游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br><div>4月4日离开苏州,先后经了过广西、湖南、江西和浙江四个省,游览了10个市(县)大小32个景点,收获满满!4月21日平安回到苏州。</div><div><b><font color="#ed2308">我回来后制作美篇影集7部。承蒙“美友”、亲友和老同学的抬爱,1—3集的阅读量都超过了6千;4、5两集阅读量超过9千。到5月8日,第5集(道县、郴州、炎陵)的阅读量突破了1万!九年前,我学会制作美篇影集,至今做了96集,阅读量破万是一个顶峰,我想都不敢想的。</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在此,感谢美篇这个平台, 给我提供了一个学习、表演和交流的舞台;感谢广大的“美友”,尤其是不少老师级的“美友”,经常前来指导、鼓励,是我不断向前的动力。希望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做好以后的美篇影集。</font></b></div><div><br></div><div>【附注】《甲辰春游》1—7集美篇影集,其中照片除(5)集的“高椅岭”部分有8张照片是亲友的之外,其余都是本人拍摄的。文字部分,大部分景点介绍摘自网络或者参考网络资料改写的。特此说明。</div><div><br></div><div><font color="#ed2308"><b>再次感谢光临指教!<br></b></font><div><br></div></div></div> <div><br><br></div><div><br></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