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美记忆

魅力泉州~文明影视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溪美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溪美简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溪美,古称溪尾,又称溪仔尾,别称柳城,今隶属中国福建省南安市溪美街道。</p><p class="ql-block">溪美地处东田蓝溪河流末端与西溪汇合之处,故称溪仔尾,简称溪尾,雅称为溪美,溪美因此而得名。</p><p class="ql-block">宋时、南安分八鄉统三十二里。</p><p class="ql-block">八乡:唐安、从政、德教、怀德、全鸡、归善、唐兴、太平。</p><p class="ql-block">溪美隶属南安县归善乡崇信里。</p><p class="ql-block">元明清时,溪美隶属三十一都,辖:溪美、顶溪尾、路水头、莲田、埔尾(普尾)、鹏洋(彭美)、崎口、长富、井园、潮塘(莲塘)。</p><p class="ql-block">南安县三十一都,古时有渡,曰岩头渡,与珠洲对渡。清时,溪美设置杨客渡(顶溪美渡与李西对渡,杨氏经营客船俗称杨客渡),后来溪美渡与李西对渡,再后来与美林对渡。</p><p class="ql-block">南安县三十一都,其山曰:南山、杨梅山、大帽山、平洋、龟脰、堆尾。其寺曰:鸿福寺、竹林寺、佛迹寺。</p><p class="ql-block">据说:溪美早在晋朝时代就形成集市。</p><p class="ql-block">据康熙版《南安县志》记载:当时溪美列为全县12个集市之一。</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溪美街只是南安县里一处普通的集市。那时,县城在丰州,那里才是南安县政治、经济、文化、贸易中心。</p><p class="ql-block">清时,南安县知名街市有丰州、洪濑、水头、官桥、石井、码头。那时、溪美还是一处小集市。</p><p class="ql-block">溪美古渡最早在岩头(今贵峰),那时,岩头和珠渊对渡。古时,因渡设市,促进经济繁荣。岩头靠水运,交通方便,促进文教发展。那时、贵峰人才辈出:“三进士六举人百秀才”。美林珠渊朝廷在此设置渡口和驿站,促进西溪北岸经济发展。</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溪美渡口,迁至溪美寨子(今美林大桥红绿灯路口),溪美码头和美林码头(美林松脚新街头)对渡。溪美渡先是庄顶周氏购置小客船经营两岸渡船。到民国中期,美林购置大客船,可以乘座二百多人,方便两岸人民来往。</p><p class="ql-block">清时、美林村本无街市,因有渡口和渡船,美林码头开始买卖(经商),从此,美林街诞生。民国初期,溪美街成为南安县中部最热闹的街市。</p><p class="ql-block">清末民初,北洋军阀,驻军溪美。民国时期,民军驻防溪美和美林。</p><p class="ql-block">1927年7月,溪美街发生火灾,商店尽焚。那时,房屋店面都是土木结构,怕火易燃。驻溪美的陈国辉部吴晋源保卫团重建街道。房屋建筑采用水泥钢筋结构,商店设计骑楼样式,又称五脚架。灾后重建以后,溪美街更加漂亮洋气。</p><p class="ql-block">民国17年,南安县划区,置4个区公所,下辖乡镇。一区驻溪美,二区驻码头,三区驻洪濑。</p><p class="ql-block">民国20年,南安县治迁至洪濑两个月,其后仍返驻丰州。泉南王陈国辉旅长,曾提议将丰州县城迁至洪濑。</p><p class="ql-block">1931年12月23日,陈国辉被十九路军枪决,迁城计划终止。</p><p class="ql-block">民国25年,福建省保安第一旅旅长陈佩玉(溪美莲塘人)提议,将南安县县城从丰州迁至溪美,得到官水石乡坤和溪美、美林官兵支持,而且省城批准实施。</p><p class="ql-block">民国25年(1936年)12月,南安县署从丰州迁到溪美。新县城,借用溪美私立平民医院作县署,西溪小学校舍为临时监狱。</p><p class="ql-block">1936年,南安县城建设,选定在建安山(睏狗山)兴建县署。</p><p class="ql-block">民国26年4月10日,南安县治自丰州迁至溪美,在后碧山崎,举行县署建设奠基典礼。</p><p class="ql-block">民国27年2月,创办南安县卫生院。</p><p class="ql-block">1937年7月,日寇侵占金门,金门县政府迁至南安合署办公,南安县长兼任金门县长。</p><p class="ql-block">1939年,在溪美创办县立初级中学。</p><p class="ql-block">1940年1月16日~19日,南安县在溪美县城体育场举行第一届全县运动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网球,参加运动会有九百多人。</p><p class="ql-block">1940年11月,召开中国国民党南安县第一届代表大会。1942年,实行乡、镇、保、甲制。</p><p class="ql-block">1943年,南安县政府在莲塘开办难侨纺织厂,在诗山创办华侨合作社。</p><p class="ql-block">1947年,县立中学增办高中部,为南安县第一所完中(南安一中)。</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20日,南安县城的县自卫队总团,325师警卫连,第50师149团搜索连,警察局等4支国民党武装队伍计350多人携抢起义,县城起义部队大队长黄栋梁,向共产党领导的泉州团队投诚,是夜在县城集合,开往榕桥与泉州城325师陈言廉起义部队会合。21日下午,起义部队1200余人枪在中共南安县工委书记,南安游击队教导员傅维葵,泉州团队代表颜嘉祥率领下进驻县城,和平解放南安县城。</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民国时期,南安县城溪美街只有三街四巷。三街:中山街、民主街(炭埔街)、井脚街,县城街道只有一公里。四巷:公洽巷、石头巷、庄厝巷、直街巷。有人说:旧时溪美街,抽一支烟时间,就可以走完全程。</span></p><p class="ql-block">1949年9月3日,全县解放。9月12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南安县划分为11个行政区。溪美区辖福川乡、榕桥乡。美林区辖崇仁乡、大宇乡。</p><p class="ql-block">1951年1月9日,千人土改队下乡,土改工作全面开始,分地主和富农田地。</p><p class="ql-block">1951年,南安在西溪两岸美林和溪美新建一座木桥,38孔,长247米。后被洪水冲垮。</p><p class="ql-block">1952年2月,全县划分为19区,下领199乡,6镇2街。第一区驻美林,辖溪美、美林、福溪、西洋、帽山、彭美、宣化、崎峰、莲塘等8个乡。</p><p class="ql-block">1952年,福建省考古工作队在丰州狮子山,东溪和西溪发现10多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p><p class="ql-block">1956年,全县私营工商业改造,建成生产合作社。</p><p class="ql-block">1958年2月,美林乡属溪美镇。10月溪美镇改为社关公社,美林属社关公社。</p><p class="ql-block">1959年,建造的南安县人民会堂(南安县电影院),设计以石砖木钢筋水泥结构,垮度20多米,外观雄伟,内部结实,受省专家好评。</p><p class="ql-block">1959年,南安县运输公司造船厂造出第一艘60座位汽艇。9月20日,首航西溪,为南安~泉州客运班船。</p><p class="ql-block">1959年,南安建造防洪堤:贵峰堤、镇山堤。据《南安县志》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南安开始治理低洼易涝地带。西溪下游莲塘洋、港仔渡、美林洋、溪美和井园,东溪下游梧山、月亮埔、金枝。</p><p class="ql-block">1959年冬,因建造美林段防洪堤,将檀溪自大石村直接改向李西南侧注入西溪。西溪沿岸小堤分4段,即溪口堤、镇山堤、贵峰堤和东山堤,四段总长7.43公里,均土堤。</p><p class="ql-block">1960年,溪美井脚街防洪堤建成。1966年,南安县城四周筑堤21.4公里。</p><p class="ql-block">1963年,南安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一座钢筋水泥公路大桥,8孔,跨径30米,长288米。(战备大桥)</p><p class="ql-block">1968年8月,南安县政府办公地点,搬迁到普南山,今市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南安县建造人民大会堂,那时、南安人民大会堂是晋江地区(今泉州市)最美建筑。</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南安县医院(地址溪美)。</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华路浇注水泥地。</p><p class="ql-block">八十年代、建造新华街。</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八十年代,南安县旧车站,从溪美码头迁至成功街,那时,南安县新建车站,堪称泉州市最美丽车站。</p><p class="ql-block">1980年,城关公社柝出,设置溪美镇。</p><p class="ql-block">1988年7月,建立南安县中医院(新华街)。</p><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16日,南安撤县建市。1998年9月1日,溪美镇,分柝成立溪美和柳城两个街道。1999年元月,南安市区,设置三个街道办事处:溪美,柳城,美林。</p><p class="ql-block">1999年4月2日,成立南安市成功科技工业区。二千年以后,建造顶溪美街、长安街,第二市场。</p><p class="ql-block">2011年10月,溪美街道辖9个社区、6个行政村。溪美街道办事处驻溪美社区镇府巷38号。溪美街道辖9个社区:中山、民主、溪美、湖美、彭美、崎峰、长兴、白沙崎、湖新。6个行政村:长富、莲塘、贵峰、镇山、宣化、大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溪美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时,溪美是南安中部一处小集镇,还是南安西溪水上运输中途停泊地,也是美林和溪美对渡停靠点。</p><p class="ql-block">据传说:古时南安县城在丰州,民国中期,泉南王陈国辉旅长提议将县城搬迁到洪濑,可是溪美、美林、英都和沿海乡镇的乡坤,不赞成。后来,溪美莲塘人陈佩玉团长再次提议搬迁南安县城,得到省政府领导的批准。</p><p class="ql-block">1936年年底,南安县署领导先来溪美办公。第二年,县各部门也搬迁来溪美办公。从此,溪美街成为南安县政治中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溪美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儿时,我最喜欢逛溪美街。</p><p class="ql-block">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那里,有许多商店、合作社、布店、五交、相馆、市场、防空洞、侨联、饭店、粮店、电影院、体育场、县政府等单位所在地。</p><p class="ql-block">那时,我经常当家里的采购员,到溪美买豆腐、买肉(凭票供应,无票证不卖),买豆豉、买豆油、豆豉、买白糖(凭票)、买盐、买火柴(番仔火)、土油(煤油)等。</p><p class="ql-block">记忆之中,有一次到溪美街,五交商店那里;旧时是一处山坡,有四通八达的防空洞。我们五个小孩拿着含油松木,点火,冒险钻地道。里面有三米宽二米高的,也有直径五十公分的圆洞,我们越走越深入,后来,有点迷路,走来走去都走不出洞口,再后来,外面有一群人钻进来,然后,我们就跟他们一起走出去。</p><p class="ql-block">我最高兴的事情是一年有机会到南安县电影院(人民大会堂)看一两次电影。</p><p class="ql-block">每逢节日,南安市政府体育场就放映广场电影,那时,我和几位小伙伴,就去观看电影,席地而坐,观欣电影;县政府公映电影,一般都是有教育意义的战斗片,样板戏,爱国英雄故事等。</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有零钱就到电影院购票看电影,或是在中山街租连环画看书,还是到戏剧院看戏。</p><p class="ql-block">那时,县城文化娱乐只有古装戏,布袋戏,电影,民间样板戏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印象溪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在南安县城生活五六十年,印象之中,溪美街非常热闹。</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几乎走遍溪美大街小巷。记忆之中南安县中山街骑楼、南安县旧车站、南安县文化馆、南安县南侨戏院、南侨饭店、南安县招待所、溪美码头、溪美农贸市场、溪美饭店、溪美街三忠座、溪美防空洞、溪美码头这些旧建筑,由于城市改造,永远消失。</p><p class="ql-block">晋江西溪,帆船穿梭。还有船夫,在溪美码头过夜。溪美搬运站,搬运工人在装卸货。</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最喜欢去南安县人民大会堂(旧时称电影院)看电影。节假日,南安县体育场(今市政府公园)经常公演电影,那时我们经常去观赏。</p><p class="ql-block">那时,溪美大街上,经常有打拳卖膏药,玩杂耍,我们也喜欢观看。</p><p class="ql-block">中山街有出租连环画,口袋里有零钱,也会租一两本看看。</p><p class="ql-block">武荣街有一户人家,出租儿童自行车,我也租过小小自行车,学习骑车技术。</p><p class="ql-block">春节时,城里张灯挂彩,体育场攻炮城,杂技表演,篮球赛,象棋赛,非常热闹。街上有许多小吃、美食、年货,红红火火,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上初中时,从美林去南安一中,每天都是行走来去。记得夏天赤脚行走在南安大桥上,桥面很烫,走路都不敢踩在水泥上。上学时,经常遇到溪美人在西溪河里挑水吃喝。</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到同学陈文煌家,准备一起去上课;他拿着一杯开水,请我喝;我刚好口渴,接过来就喝。我第一次喝到经过净化的河水,感觉有点药水味,不像家里的井水那么甘甜。那时,溪美街食用水都要到西溪河里取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溪美才用自来水。</p><p class="ql-block">那时,溪美市场农产品、鸡鸭、水果、蔬菜都是放在市场地上买卖,排地摊做生意。溪美市场,买卖都要到政府设置的公平称称重量。</p><p class="ql-block">那时,我经常去溪美买豆豉和豆腐。我喜欢观看煮豆腐,也喜欢吃刚煮熟的豆腐。</p><p class="ql-block">那时,口袋里有零花钱,就想去饭店吃一顿牛肉汤,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照相,去溪美相馆拍一张照片留念,是我一种梦想之一。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八十年代,南安县城,开始改建扩建。</p><p class="ql-block">1993年10月16日,南安撤县建市。</p><p class="ql-block">从此,南安县城,日新月异。</p><p class="ql-block">南安旧街不见了,新街不断扩大。南安溪美,有点像城市。</p><p class="ql-block">二千年,南安市成立溪美、柳城、美林三大街道,市区不断扩大。今非昔比,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繁华热闹、欣欣向荣。这就是溪美的魅力,这就是溪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5月10日(黄文明/随想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