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还你幸福的人生一武穴市中医医院搬迁后记(二)

初心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初夏,在浓浓的绿荫中,燃起一片火红,石榴花似盛夏繁星点缀武穴港城。武穴市中医医院重点学科建设争芳斗艳,也尽现风光与魅力。而康复科如同繁星中的一颗明珠脱颖而出,分外耀眼夺目。</p> <p class="ql-block">  早上八点,康复科中药熏蒸室的五张治疗床就已各就各位。一位前市老领导女儿说,老爸腰椎颈椎都有毛病,这里一直是他心中的”定点”医院。可苦于床位紧张,要排队侯诊,她每天只好早早开车送他过来,排个好位。</p> <p class="ql-block">  五月开门红,让康复科科主任吴良恒忙得不亦乐乎。他边作治疗边髙兴地说,搬迁新院区后,虽然看病的路远了点,但仍阻不断多年积累的患者情谊,就诊没降反升。今年1一4月,平均每天做康复治疗有300一400人次;住院病人保持在40到50人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均逆势增长了40%到50%。新院区成了越来越多康复患者就医的心仪之地。</p> <p class="ql-block">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奇迹不会无缘无故发生,而是医院打造的又一张靓颖名片的效应。</p> <p class="ql-block">  离开喧嚣拥挤的闹市,新院区落户美丽武山湖畔,优美舒适的就医环境,为康复事业高速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机。新院区可供康复治疗面积髙达3500多平方米,开辟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疗法、中医综合疗法等四大康复治疗区域,可同时滿足 100多名患者的治疗。医院还投入千余万元,添置磁疗、颅磁、振动治疗仪、情景互动训练系统、上肢机器人等先进治疗设备70多台(套),含盖中西现代康复两大系统的40多种疗法。过去患者治疗人等人、人等机的滞留现象基本得到缓解。传统康复手法蜕变,现代康复治疗学科大格局的形成,人们眼中的康复“小儿科”开始成长为武穴乃至全省业内的“小巨人”。</p> <p class="ql-block">  医之道,贵以专。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是患者得以康复的源头活水。在一批批躺着进来,走着出去的患者背后,凝结着多少医、护、技人员的心血与汗水!</p> <p class="ql-block"> 正在运动的是一位中学体育教师。谁会想到,他三个月前,突然中风,左脑出血,神智昏迷,没有认知地倒在地上。初生牛犊不怕虎,敢于担当的主治医师陈坚义从接手之日起,就一直没有放弃。他运用国医大师脐灸醒脑开窍法,唤醒神志清醒。一天一天地坚持,半个月后,终于等待到了他所需要的结果:右侧下肢慢慢抬起,脚可动了。接着,每天进行床边康复活动,在搀扶下行走。半月后,肌力终于突破了零,增加到2级。两个月后,完全自主吃饭行走,生话基本可以自理。没有做不到,只有没想到。凭着执着的追求,陈坚义和同行们经过循序渐进地科学治疗,终于超乎预期,只用短短三个月,就让马老师回到学生中间。</p> <p class="ql-block">  智慧的双手,让奇迹频频上演。在物理治疗大厅,一位当班的年轻康复师正在为一脑梗爷爷作半小时肢体治疗。这种治疗他每天要做八九人次,有六七个小时工作量,劳动强度可见一斑。日复一日的付出,一天一天的坚持,患者去年10月从上海转回这里治疗后,一天变一个样。现在,卧姿变为坐姿,下肢肌力由零级增加到2级。老伴看到了光明,又希望他能站起来,能走路,会说话。康复师没有轻言回答。但他们坚信一个朴素道理,耐心是最好良方,只要持之以恒,永不放弃,付出的汗水不会白流,相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p> <p class="ql-block">  你看,这位在做磨砂板作业治疗的张阿姨右手有力量了。常人这是一碟小菜,而作为脑卒中偏瘫的她却是蜀道之难。手握磨砂棒,在45度的磨砂板上艰难地推上推下。日复一日的枯躁作业治疗,看不到好转,阿姨一度想放弃,但陪同作业的康复师陈潇却没有放弃。边鼓励鼓劲,边陪她一次一次地练下去。另外,还给她增加“作业”,添加气压手套、腕部、手指精细动作等上肢肌力与功能训练。只要功夫真,铁杵磨成针。四个月的物理疗法,终于让她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明显改善。能取物放物,能抓稳粗柄勺子进食,不需陪护独立住院。</p> <p class="ql-block"> 让患者达到自理,并不是终点,回归社会,回归职业是他们的终极目标。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子叫杨良,他用自已的裁缝剪刀养活一家。天有不测风云,一场横祸让他遭到脑外伤,肌力陡降,不能走动,定向力和记忆力下降,别说养家糊口,自己还成了家里沉重的包袱。为了拯救这个因病返贫的家庭,抓住黄金治疗期,科主任吴良恒亲自担当他的主治医师,为他定制了一套中西结合的科学系统治疗方案,并亲自动手给他作康复治疗。经过物理治疗、针灸理疗、髙压氧仓治疗等系列治疗,只两个月他就痊愈出院。康复一人,幸福一家,小杨师傅又操起了往日生计,一家老小重新燃起了生活希望。</p> <p class="ql-block">  康复治疗患者六成是中风者。绝多卧床不起,不能自理,对护理提出了更髙、更专业要求。附在患者身上的尿管、引流管、气管、胃管等各种管子时刻要注意管理,防止滑脱或患者自已扯掉。长期卧床不动,循环不畅,患者极易发生褥疮,严重造成溃烂露骨。经常配合患者家属翻身洗身、换尿不湿和垫背水枕,成了护理不能轻意的环节,以确保褥疮发生率为零。防跌倒,防坠床,防意外发生,安全宣教成了这里护理的必备课。由于大部份患者失语,肢体语言成了护患交流的母语,呀呀学语的患者有时还需要护理人员担起幼师的角色。不断转换护理形态,保持超常的耐心,已是这里康复护理人员的的基本素质。</p> <p class="ql-block">  回应社会变化与需求,武穴市中医医院顺势而为,制订了康复建设长期战略规划,将康复科作为省级重点学科打磨。新院区(二期)康养医养区计划建筑面积5万平米,设置病床l300张。计划康复项目将扩大老年康复、心肺功能康复、重症病人康复、运动功能康复等10多种,让康复惠及更多病种和更多患者,为尽快建成湖北领先、辐射鄂東的武穴康复康养医疗中心再续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