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远去的謀埜斋

风中的雾溪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謀埜斋,是八十多年前曾外祖父刘铏为避日寇难,在新化锡矿山依山而建的一座公馆。妈妈和舅舅的童年,即在此度过。</p> <p class="ql-block">  每当忆及往事,妈妈总会谈起在謀埜斋的岁月。她晚年写的随笔集《晨昏漫笔》,对謀埜斋亦有详细记载。探寻謀埜斋似乎成了妈妈心中的梦。</p> <p class="ql-block">笔耕不辍的95岁母亲岳宁茀女士</p> <p class="ql-block">  为了圆妈妈的梦,2008年,我和弟弟李伟在二姨夫喻力精心地筹划安排下,与二姨夫妇、大舅刘实光,踏上了寻找謀埜斋的回乡之路。当地矿务局派专人陪同我们参观了矿史展览,寻访了开源公司旧址和飞水岩,但几经探询,竟无人知道謀埜斋的下落,难道她已经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了?</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尚能看到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  弟弟李伟与舅舅、二姨在枯水期的飞水岩上。</p> <p class="ql-block">  寻找謀埜斋,成了我古稀之年的一个夙愿。</p> <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22日,经过周密计划,我们夫妇与小妹夫妇、表弟岳菡以及表舅刘牧之一家、六姨刘六如,再次踏上寻找謀埜斋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车离长沙,一路坦途,进入冷水江,开始爬坡。山路崎岖,经过一段颠簸艰险的山路,远远的看到了锡矿山巍峨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 长沙赴新化途中</p> <p class="ql-block"> 远眺锡矿山</p> <p class="ql-block">  锡矿山并不产锡。嘉靖年间,村民在山上发现了一种银灰色的闪亮石头,误认是锡,故将此山命名为“锡矿山”。光绪23年,湖南巡抚陈宝箴命其下属采回样品化验,方知此矿石乃锑矿,而非锡。但锡矿山名称,则将错就错沿用至今。锡矿山锑矿储量丰富,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有“世界锑都”美称。上世纪三十年代,我的曾外祖父刘铏与段楚贤合股开办开源公司,成为锡矿山当时最大的矿业公司。</p> <p class="ql-block">  车行近锡矿山不久,羊牯岭碉堡奇幻般出现在我们视界。碉堡建于1932年。当年乡间矿霸觊觎锑带来的丰厚利润,多次企图夺矿。刘铏动用在湘军的关系,派李觉第十九师一个连的兵力护矿,段楚贤为了便于护矿,于当年在羊牯岭建立此碉堡。现碉堡成为锡矿山地标建筑,为湖南省重点保护文物。看到羊牯岭碉堡,我们知道日思夜想的飞水岩和謀埜斋离我们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  锑都文化的践行者刘震先生、粟芳老师以及深谙锡矿山历史的金牌解说员颜先生,在矿区迎接我们。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驱车进入不对外开放的矿区。一分钟后,飞水岩瀑布如同无数条璀璨的银链交织成美不胜收的图画迎接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的右侧是粟芳老师,背对我们的是颜进先生</p> <p class="ql-block">  我与神交已久的刘震先生</p> <p class="ql-block">  瀑布是从高高的锡矿山岩石上喷薄而出的一道泉水,由于落差极大,形成了壮丽的景观。飞溅水帘倒挂在青山峭壁之间妖娆多姿,飞水岩因此而得名。妈妈舅舅当年在这里嬉耍,奔跑,纵情享受乡野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与刘牧之舅舅一家、六姨妈合影于飞水岩。</p> <p class="ql-block">  我与菡弟、小妹</p> <p class="ql-block">  飞水岩下,有母亲笔下的老矿洞。现标有老矿遗址的洞口依然不断地驶出长长的矿车,运载着品相甚好的晶莹锑矿。隆隆驶过的矿车,不经意间把过去与现在悄悄地连接在一起。在这里,似乎能够听到前辈与后人穿越时空地对话。</p> <p class="ql-block">  看到飞水岩和老矿洞,参照妈妈的记述,此地应该就属于当年开源公司的矿区了。果不其然,导游引我们到一岩壁下,指着一个界碑介绍,这就是开源公司与宝和祥公司的界碑。你们看到的这一侧就属于原来的开源公司。我知道开源公司的公司旧址和妈妈笔下的謀埜斋就要到了。</p> <p class="ql-block">  界碑上开源公司字迹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复上车,前行几分钟,便到达16年前我与小伟来过的开源公司旧址。下车后,一行人激动地随刘震先生和导游拾级而上。在妈妈笔下的老街和开源公司台阶的交叉口,我情不自禁地向大家诉说着妈妈讲起的过去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沿石阶而上左转,便是开源公司旧址。旧址空坪有一栋残破二层小楼。据妈妈舅舅回忆,过去开源公司的二层小楼前,有一空坪。坪中设一篮球架,可供孩子和学生们打篮球。据说这个楼的二层,是段楚贤、刘铏等议事的地方,一楼则有鸦片烟室。闲暇时,段楚贤会在楼下吸鸦片。现在破败凋敝的二层小楼,是否即旧址,暂不得考,但经我与刘震先生反复确认,此处是开源公司旧址无误。现在看到水泥铺就的大坪,可能就是当年的篮球场。刘先生的父亲曾在北区锡矿山派出所工作,他的姑妈也常年居于此,他的指认毋庸置疑。</p> <p class="ql-block">  通向开源公司旧址的百年台阶。</p> <p class="ql-block">  石阶尽头破败不堪的房子,是开源公司老房子。左转即开源公司大坪。</p> <p class="ql-block">  在开源公司的大坪前</p> <p class="ql-block">  开源公司旧房子,据说很快就要拆掉。我们此行也许不可复制了。</p> <p class="ql-block">  临行前,做旅行攻略,曾反复与妈妈、二舅确认,开源公司与謀埜斋的位置关系。结合我两度来此地的经历,以及不同陪同人员的诉说(上次陪同人员为矿务局有关人员),此地确为开源公司。依据这个参照物,沿大坪左侧石台阶,循山路旧迹,应可达謀埜斋旧址。</p> <p class="ql-block">  此图和下图是大坪通向民房处</p> <p class="ql-block">  穿过这排房子,可达谋埜斋石阶下。</p> <p class="ql-block">  从大坪左侧,穿过一排年久失修的民房,妈妈和舅舅口中的謀埜斋门前斜着的几十级台阶果然映入眼帘。拾级而上,站在謀埜斋旧址的第一进大门台阶遗址,看到现存的建筑物都是解放以后重新翻盖的。老屋已随岁月了无痕迹。经刘先生指点,举目四望,散落在山间的謀埜斋遗址石台阶和依山而建的墙基却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  青苔旧石沧桑史,如梦往事凝眸间。循旧路上行,旷野梯田,遗迹再现。虽謀埜斋当年恢宏不再,往事却不如烟散去,幽情缱绻,历历在目,令人百感交集。</p> <p class="ql-block">通向谋埜斋的近百年石阶。石阶顺山势而建,因此是斜的。</p> <p class="ql-block">  在刘震先生指引下,拾级而上。</p> <p class="ql-block"> 妈妈笔下“谋埜斋大门是斜的”,可能因台阶是斜的,造成视觉差异。</p> <p class="ql-block">  站在谋埜斋旧址石阶上,远眺羊牯岭碉楼</p> <p class="ql-block">  我手指处及下图,是谋埜斋旧址残留的当年房子基础遗迹</p> <p class="ql-block">  在旧址翻建的民居旁,遇一老邻居,她确认此处就是八十多年前的謀埜斋旧址。闻知,不胜惊喜。据此,位置关系、旧址遗迹、知情者口述,三者相互印证,謀埜斋旧址终于找到了。</p> <p class="ql-block">  着粉色衣服的女士在谋埜斋旧址居住多年</p> <p class="ql-block">  谋埜斋旧址石阶上现在的第一排房子</p> <p class="ql-block">  尽管谋埜斋原屋不再,但旧地探幽,既圆了妈妈的梦,也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伏身拣拾旧址的石块,带回北京。也许它上面印刻着妈妈舅舅们当年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再见锡矿山!再见謀埜斋,尽管你已不复存在,但当思乡时,我们或许会在梦中相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李 2024年5月 记于北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