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石宝寨

平湖秋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5月2日,全家游览忠县石宝寨。</b></p><p class="ql-block"><b> 石宝寨,万里长江的一颗明珠。据资料载,石宝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400余载,历代修葺扩建,渐成规模。石宝寨依山临水,昂首江天,送万千舟楫,阅岁月沧桑。30余年前,乘轮在渝州和云阳往返,也曾数览石宝寨胜景。江水涨落,水面高低,遥望石宝寨,虽苍颜老态,然高风峻骨,奇峭险绝,印象深刻。三峡工程建设,长江水位上升,国家为保护文物古迹,修堤护寨,建桥通路,并对寨内建筑修饰扩建,石宝寨重新焕发青春。有人说,今日石宝寨犹置于三峡水库中的一方巨大盆景,玲珑剔透、楚楚动人,还有人将它称之为“小蓬莱"。</b></p> <p class="ql-block"><b>  久闻石宝寨之美,很想实地一游,总不得便。五一假期,儿子决定开车到石宝寨,了却我和老伴数年心愿。</b></p><p class="ql-block"><b> 上午10时半,我们到达石宝寨。久雨初停,天空虽然仍布满乌云,但太阳透过云层隐隐送来一些暖意。进石宝寨大门,一树三角梅灿烂开放。举目前望,一山突兀崛起,状若印章,人称玉印山。一座小小的玉印山,就感觉有些不同凡响。玉印山与脚下的江岸豁然分裂,独立于距江岸近百米之外的江水之中,一桥飞架,又将玉印山与江岸紧紧相连。石宝寨就建在玉印山上。每年十月下旬,三峡水库开始蓄水,当水面升至海拔175米时,石宝寨四面环水,盆景之态毕现。可惜我们来得晚了些,4月初,三峡水库开始泄水腾库,以备调节夏季洪峰,库区水面已降至海拔157米,长桥下暴露出褐色的江底,天下罕见的美景被打了一些折扣。</b></p><p class="ql-block"><b> 过长桥,便是防护堤。防护堤环石宝寨建设,从高空看,完全是一个“盆景"的盆沿。防护堤上截面宽约3米,用坚硬的青石板铺成,两侧则是精雕细刻的青石护栏。防护堤也是游客游览石宝寨的通道。行走在防护堤上,就如行走在环形石桥上,安全舒适。站在防护堤上放眼江面,行船悠悠,水波轻漾,再远处,青山白楼,薄雾缭绕,心也为之空阔清沏。此时游人如织,隐约听见一男士与人讨论玉印山的来历。我问同游的儿子:“你觉得这座小山是因为地壳运动而独立崛起或是江水冲刷而使之与江岸分离?"儿子答我:“这是地质学家研究的范围。"想想,儿子说的也对,这座小山的出现,无论何种原因,皆是上帝垂青、造化之功、天赐宝地、供造神品,一个普通游客何必苦苦去追寻它的来历呢。</b></p> <p class="ql-block"><b>  沿防护堤前行,一座高峭的楼宇突现在眼前。楼宇上端完全暴露在视野之中,下端却被绿树掩蔽,宛若浔阳歌女,半抱琵琶,歌喉未啭,己见清丽。再前行,便是楼宇正面了。定睛细看,楼宇依山临江,下大上小,逐层收缩,呈后仰之势。底层有一高大山门,门额上书写着“梯云直上"四个雄健有力的颜体行书字。楼层之间,飞檐展翼,翘角问天,有“我欲乘风归去"的感觉。各楼层临江面均开有近一米直径圆窗,下多上少,既可通风,又可观景。全楼通体赭红,傲然卓立,直插云天,于青山绿水之中,尤显夺目。此时的楼宇一改昔日的老态,神采飞扬、容光焕发,似在向世人展示俊美的身姿、又似在诉说今非昔比的惬意。旁边一旅游团导游正在解说:“这座楼共12层,下面9层,含9重天之意,直达山顶;山上3层。全楼均用马桑树作材料,背面凿石打桩,以岩为墙。全楼用原木穿斗结构,没用一颗铁钉,是前人木结构建筑的一个典范。”此处正是摄影留念的最佳位置,不少游客面对长江,背向楼宇,摄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下防护堤,入山门,登楼宇。楼内空间狭窄,木梯陡峭,人流熙熙,行动缓慢。我一边观察纵横交错的木结构,一边观看石岩上的字画雕刻,一边通过圆窗欣赏外面的风景。石岩上字画雕刻内容兼顾儒释道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思想。而窗外的风景则一层比一层开阔遼远,使人不禁想起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而木结构的美观坚固更使我感受到设计者巧夺天工的神思妙想和建造者精准无误的匠心绝技。我在心底为我们的祖先叫好!</b></p> <p class="ql-block"><b>  12时许,已攀至第9层。9层后门外,是一石坝,石坝对面,有一大殿,大殿门额上写着三个金色大字“天子殿"。至此,大多数游客已止步,散在石坝休息。我虽耄耋,却发少年狂,想继续攀登,欲睹绝顶风光。七旬老伴也伴我同行。正欲举步,有工作人员将我拦住,诧异间,见9至10楼木梯旁,有一列宋体黑字,上书“每次只可上下10人。"时楼上游客正缓缓下行,粗粗一数,应在20人以上。抖擞精神,继续攀登至11楼,同我们攀登到11楼的仅5、6人。11楼连梯口面积不足5平方米,前后两面也有圆型窗户,一面墙上,有一木刻对联,上联是“波涛听日夜",下联是“风雨经流年",没有横批和落款,不知出于何人之手。我和老伴站在圆窗前,招呼正在石坝休息的儿媳从下向上给我们拍了一张合影。岩险楼危,为安全起见,不准备再上12楼了,稍亊休息,顺梯而下。</b></p> <p class="ql-block"><b>  从9楼后门出来,过石坝,入天子殿。天子殿分前后两殿。前殿正面,是一巨大的关云长全身塑像,关云长两侧,各有一塑像,大约是关平和周仓。前殿两侧,分别是四大天王塑像,仙俗两道,集于一殿,不知当年的设计者是何初衷。入后殿,正面又是一巨型塑像,定睛一看,原来是玉皇大帝。入天子殿的游客很少,即使入殿,也是惊鸿一瞥,迅速退出,远不如前楼游客摩肩接踵。</b></p><p class="ql-block"><b> 从天子殿出来,见石坝东侧有一块矩形石制导游图,细细一看,恍惚大悟。原来石宝寨是景区总称,含七、八个景点,而前楼与天子殿是景区的主要景点。前楼正式名称为寨楼,亦称上山阁楼。查百度,知寨楼原是清乾隆年间,为解决上天子殿道路难而建,应是天子殿的附属建筑,建设时间晚于天子殿百余年。因我过去只在江轮上看石宝寨,只看到面江的寨楼,而看不见山上的天子殿,就误以为寨楼就是石宝寨,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尽管如此,但我还是认为,石宝寨的精华在寨楼,试想,神州大地,类似天子殿的殿宇何其多,而能与寨楼比肩的恐怕就难以觅寻了。</b></p><p class="ql-block"><b> 佇立石坝,沉思良久,突然想到,石宝寨寨楼石壁上有多处三国人物特别是关云长鏖战沙场的雕刻,天子殿前殿也是关云长的勃勃英姿,可见石宝寨的建设者对三国人物特别是关云长的顶礼膜拜,整个石宝寨是不是在表达一种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忠义;侠肝义胆,精忠报国。</b></p><p class="ql-block"><b> 那么,石宝寨所在地忠县县名是不是也缘于此呢!</b></p> <p class="ql-block"><b> 2024.5.10</b></p><p class="ql-block"><b>(少数图片缘自网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