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4月23日下午,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座纪念馆就是为了铭记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制造了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的暴行而筹建,是中国人民承载全民族灾难的实证性、遗址型专史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座有关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专史陈列馆及国家公祭日主办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扩建工程,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应邀在纪念馆的建筑空间中做一组雕塑。使之成为了我们铭记历史、寄托哀思的载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进纪念馆门口,首先看见的是一座11.5米高的雕塑,它是这组群雕的第一篇章《家破人亡》,一位悲痛至极被凌辱的母亲,双手无力地托着死去的婴孩,仰天呼号。也象征着受屈辱、被践踏的祖国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长长的雕塑广场,一组组青铜雕塑,栩栩如生。《逃难》是这一组雕塑的第二篇章,被置于一条寓意逃难之路的水池中,塑造了一组因血腥屠杀而逃离家园的人。这些雕塑都有真实的原型。年迈的儿子搀扶着八旬老母逃难,有被污辱的少女站在井边决意以死洗刷耻辱,有僧人在逃难途中为死者合上含冤的双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篇章《冤魂的呐喊》位于展览馆的入口。其整体形象是一座被劈开的山,一边的山顶上一只手直指苍穹,一边的山体上被绳索捆绑的人群密密麻麻,等待他们的,是被屠杀的命运。人们通过这道死亡之门、屠杀之门,走近那段历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做这组雕塑的价值取向,究竟是要激起仇恨,把那些日本侵略者屠杀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还是通过艺术的创造使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引起对人类命运的反思继而引发对和平的呼唤。创作这组雕塑的立足点是, 记住历史,而不是记住仇恨。在我塑造的几百个形象当中,没有出现一个日本人的形象,都是我们自己遇难的同胞、逃难的同胞、呼唤胜利的同胞。我要复活他们,要在他们逃难的过程当中,在他们临死前一瞬间的呐喊当中,体现出人类共同的心声。</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 吴为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幸存者留下的足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约翰·拉贝(1882年-1950年),德国人。1908年8月18日到达中国,先后在德国西门子驻北京分公司、南京分公司工作。1937年11月,发起并成立南京国际安全区并担任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约翰·拉贝拯救了约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中国人称他为“东方的辛德勒”“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被南京视为仁爱的典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贝因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和南京大屠杀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先后被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1950年1月5日在德国因中风去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约翰·拉贝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拉贝在南京的故居和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复制网络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约翰·马吉,美国传教士,出生于1884年,他的生平事迹极为引人注目,特别是在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期间,马吉担任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委员会主席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他秘密拍摄了四盘胶片,记录下日军在南京的暴行,1946年,东京审判期间,马吉作为关键目击证人出庭,他拍摄的这些影片成为定罪日军暴行的第一手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1年12月11日,马吉在英国坦格米尔上空与一架牛津教练机相撞,不幸身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马吉使用的摄影机和拍摄的胶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妮·魏特琳(1886年~1941年),女,中文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919年来中国,掌管南京金陵女子学院校务。1937年12月初日军进攻南京时、魏特琳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教务长,与舍监程瑞芳、总务主任陈斐然组成非常委员会,开放校园收容妇女和儿童。她经常从清晨忙到深夜,奋力阻止日军闯入难民收容所,被难民们视为“活菩萨”“守护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38年,为表彰魏特琳的感人义举,国民政府授予她奖励外侨的最高荣誉——蓝、白、红三色襟绶采玉大勋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1年5月14日魏特琳在美国逝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国民政府在获悉魏特琳去世的消息后,表示哀悼,并授给她一枚精致的银质奖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1年6月10日,国民政府又一次颁布了嘉奖令,以褒扬魏特琳在中国的特殊功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魏特琳像抱窝的老母鸡带小鸡一样,保护她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约翰 拉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纯如 女(1968年-2004年),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省淮安市。是出生在新泽西州的第二代美国华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4年,当张纯如在美国第一次看到一张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黑白照片,她彻底震惊了,继而恐惧、愤怒、疾声大呼:“为什么所有的英文书籍里,没有一本提及这段历史?他们是不是被蒙蔽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后,她历时三年,搜遍海内外所有关于那段历史的珍贵档案、照片和个人记录,她哭了!但让张纯如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整整60年过去了,日本都没有人代表他们的国家或民族公开道歉,哪怕连一个道歉的姿态都没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收集、写作的过程中,这个只有20多岁的女子经常气得发抖、失眠噩梦、体重减轻、头发掉落。她面对的是尽显人性恶劣、残忍血腥的历史,南京大屠杀是一部酷刑百科全书,这些她都要具体面对,还要叙述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纯如认为“遗忘历史的人必将重蹈覆辙”,为了警醒世人,唤醒西方的良知,也为了铭记沉淀在血脉里的耻辱,她决定让那段历史大白天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历时三载,她先后在耶鲁大学藏书馆找到了被刻意隐藏于此的《拉贝日记》、《魏特琳日记》,找到了大量被其他机构隐藏的珍贵历史照片和个人札记,找到了任何人都无法帮那帮野蛮杀戮者洗白的铁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7年,冲破重重阻碍,《南京大屠杀 被遗忘的二战浩劫》一书终于发布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家人安危的担忧,对日本大部分人拒不认罪态度的痛恨,对数百万日寇“集体人性”的极度失望,以及西方高层无动于衷的冷漠,恐吓,让张纯如对这个世界的“人性之善”失去了信心。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终于,2004年11月9日,她留下一个纸条后离开了家,饮弹自尽,时年36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二战浩劫》这部书的历史意义在于:让每一个心存善良的人看清侵略者的本质,看清那些帮助掩盖者的虚伪面目,为后人时刻警惕、防范类似历史苦难事件的发生敲响了警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拉贝、马吉、魏特琳、张纯如的事迹让中国人民铭记在心,成为历史的见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录南京大屠杀场面的浮雕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平广场高30米的《和平女神》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胜利号角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和平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得以建立的前提。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人类共同的期望。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就是要呼唤全人类反思,前事不忘,后事之师。</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