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孝</p><p class="ql-block"> ——有感于李密《陈情表》</p><p class="ql-block">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孝”文化备受推崇,“黄香孝亲”“李密赡养祖母”等故事历历在目,“孝”文化一直在被传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朝廷规定官员双亲去世,必须辞官归家,着素服守孝三年。汉代设立“孝廉”的察举考试,以道德品质为做官举荐的标准。东晋时期,社会稳定,士人生活富庶,饱读四书五经,孝道作为一种文化传统已经被高度弘扬。可在一个兵荒马乱、人命如草芥的乱世,李密这种安于贫穷、辞官不仕、躬亲侍祖的行为就显得独特而令人称道了。李密是妥善解决忠孝两全的难得士子,他以祖母年老体弱、无人奉养为由,从多方反复陈述,向晋武帝提出自己“愿乞终养”“辞不赴命”的请求,表达了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衷情,产生了强烈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最终打动了晋武帝,竟让高高在上的皇帝收回了成命,这也符合“圣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所以李密提出的“先尽孝后尽忠”的良策合情合理,因为古代臣子最看重“忠孝”二字,对饱读经书、熟习古贤之语的李密来说,忠孝不能两全,内心的抑郁和痛苦定是不少的,可他为照顾祖母,不惜放弃名节,忍辱负重,即便可能前途尽失也要向皇帝“陈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他将血浓于水的亲情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也因此,他的《陈情表》在历代文人的赞叹品读下得以升华,成为中国至孝的化身。</p><p class="ql-block"> 反观现在,物质条件优越,孝道与亲情却被冷遇,暂不提那些如蛀虫般的“啃老族”,婆媳相向、遗弃老人的现象仍然不少,子女与父母仇视相争也时有耳闻,单看敬老院孤苦无依的老人,低保房里独居的白叟们足以说明,当年,他们将子女抚养成人、教导成才,可时至今日却只能在寂寞和孤独中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记得两千年前李密在《陈情表》中“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希冀?往昔游子们守孝返乡的慷庄大道似乎已被个人利已的钢筋水泥所覆盖,那些碌碌于红尘的人们,竟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这个时代普遍的悲哀,失去了它濡养千年的光泽。</p><p class="ql-block"> 中国文学史上有“读《出师表》不哭者其人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其人不孝”的说法。李密反复强调“孝”,绝不仅仅是为其不奉诏仕晋而故意找借口,他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以应诏的。文中“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他的心声吐露,通过“祖母”与“臣”的两情相依,彰显了李密的拳拳孝心。自古“忠孝两难全”,唯有李密全两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孝”除了维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真挚情感外,还为社会尽了一份道德义务,孝顺父母,使长辈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尚,它隐含一种感恩的思想,这种感恩的文化薪火相传,促进了家庭和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成为古代世界文明延续至今的唯一的古文明,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孝道文化。从当前的社会现状来看,弘扬孝道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达,什么时候都不应丢弃。构建和弘扬社会主义新孝道,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的社会风尚,传承和弘扬孝道文化是让全国人民普遍受益的民心工程和民生工程,是建设幸福中国、美丽中国的需要,是人心所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