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江苏省的兴化与大丰、东台等地交界之处,有一条南北向的大河,叫做串场河。古代这里曾经是一片滩涂,滩涂上有许多盐场,这条河把这些盐场连成了一串,故名串场河。河的东岸有一条大堤,叫做范公堤。那么,范公是谁?这条大堤又为什么以他来命名呢?要说清楚这件事,还得追溯到千年以前的北宋时期。</p><p class="ql-block"> 据《宋史》记载,北宋仁宗年间,范仲淹曾经“监泰州西溪盐税”,也就是负债收取盐税的工作。亦说当时国家在泰州西溪镇(今属东台)这个地方建有专门储存食盐的官库,范仲淹任泰州西溪盐仓监,这是一个管理盐仓的官职,主要负责监督盐的生产、储存和运输等工作。总之,范仲淹当时的工作是与盐有关,也可以说他担任的是盐官。</p><p class="ql-block"> 由于当地临近黄海,故经常受到海潮的侵袭。唐朝时期,曾经在这里的滩涂上修建海堤以阻挡海潮。到宋仁宗时期,经过数百年之久海浪的冲刷,原来的海堤已经颓败不堪,遇到大潮水的时候,曾经多次发生溃决。汹涌的海水破堤而入,农田和盐场一片汪洋,村舍被海涛冲毁,人畜多有死伤。范仲淹平时和盐(农)民多有接触,对海潮的危害深有体会,对深受其害的盐(农)民十分同情。虽然他自己的职权管不到这个事儿,但是他并没有袖手旁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范仲淹毅然超越职权上书江淮制置发运副使张纶,请求修复海堤。张纶对范仲淹的建议极为赞同,便奏请以范仲淹知兴化县,主持修复海堤的工程。当时有人对此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修堤只能防堤外海浪之灾,却不能排堤内积水之患,得不偿失。但是张纶坚持认为修复海堤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朝廷最后采纳了张纶的建议,任命范仲淹为兴化知县,主持修复海堤的工程。</p><p class="ql-block"> 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由范仲淹主持,这项工程开始实施。但是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动工没有多久,就遇到了特大的海潮和雨雪灾害,海面上狂风怒号,卷起惊涛巨浪,有上百人在这次灾害中身亡,很多民工散失,工程受到了严重的破坏。此时,原来的反对者又站出来指责这项工程,朝廷也派人下来检查是否要停罢此事,修复海堤的工程一时面临流产的危险。当时朝廷诏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前来督查这件事,胡与范仲淹进行了多次深入的讨论,范仲淹力主工程继续施工,胡令仪也认可范仲淹的意见,最终工程得以继续进行。</p><p class="ql-block"> 经过艰苦的努力,工程终于圆满完成,计修复了海堤数百里。堤外每隔一定的距离建有烟墩(烽火墩),远近相接,如有兵变匪警,即在墩上点火报警;还有潮墩(救命墩)上百座,涨潮时,赶海人可以爬上潮墩避难。</p><p class="ql-block"> 新建的海堤,有效地阻挡了海潮的侵袭,保护了农田和盐场,并吸引了流亡在外地的近3000户人家重返家园。当地人民非常感念范仲淹和张纶的恩德,自发地为他们二人建立祠堂祭祀。大堤的名称原来叫做捍海堰,但是老百姓口头上都将这条海堤称为“范公堤”,时间长了,原来的名称反而没有人叫了,“范公堤”这个名称便一直留传至今。</p><p class="ql-block"> 黄海滨的陆地,是一片冲积平原。内陆的河流从上游侵蚀大量的泥沙顺流而下,到下游后因为流速减缓,泥沙便沉积下来,形成冲积平原。随着岁月的积淀,黄海边的滩涂不断向东延伸,范公堤便渐渐远离大海,逐渐失去了阻挡海潮的功能。后来,人们在这条大堤的基础上修建了通榆公路,再后来通榆公路成为了204国道的一部分,这条大堤也就默默无闻地躺在地下,成为人们车轮下的粒粒尘埃。</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