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今天要说的老马,是居住在蒲家沟的一个人,而非一匹马。</p><p class="ql-block"> 老马是位七十多点的高个子老男人。他时常不修边幅,衣服也脏兮兮的,只有偶尔去赶集或者走亲戚时,他才会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当他在镇上修剪了头发和胡子回来后,你会发现他原来是一个长相很不错的人,他那浓黑的眉毛、大而有神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在四川人中还是不多见的,还有他走路时挺拨的身姿,你会以为他是当过兵的人,而他就是这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老农民,你不得不认可一句老话:深山出俊鸟。</p><p class="ql-block"> 没事时我喜欢听老乡们摆龙门阵。他们说老马祖上原本是有钱人,民国时期,马家锅厂在方圆百十里内那是远近有名的,他们在城镇有店铺,乡下有作坊,生意十分兴隆。解放前,他家的一个在外经商的亲戚回来偷偷给他爷爷说,现在外面世事大变,在闹革命,以后钱越多的人会越遭罪,他爷爷先是不信,后来渐渐发现这并不是空穴来风,再后来,老马的爷爷就关了店铺、停了作坊,带上他的两个兄弟天天去镇上抽大烟、执骰子、喝老酒,除了不嫖娼,凡是乱花钱的事,马家男人都会去做,乡邻们说马家人这是给魔怔了。马家家里那两个原本装满了银元的大板柜,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双双见了底,临近解放时,他们家的人就都成了穿着破衣烂衫的穷苦人了,等到解放后划分阶级成份的时候,马家也就都成了根正苗红的贫农,并积极的和大家一起去参加打土豪分田地,忙得欢天喜地。</p><p class="ql-block"> 曾经,老马问他爸,你那时咋不偷偷掏一瓢银元悄悄埋在地里,现在一枚真资格银元能卖上好多钱呢,他爸顺手给他脑壳上一巴掌,说,看把你娃儿能的,那柜子钥匙天天挂在你爷爷身上,除了他哪个能、哪个敢打开柜子?!他爸还说,要不是你爷爷三兄弟败家败得快,我们马家就是实实在在的大地主了,那可就惨到家了!</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由于马家老人精明,家里劳力又多,他们就在河对面的高山上偷偷开荒坡种了不少苞谷(玉米),不仅家里那两个过去装银元的大柜子装满了干苞谷,还在屋里的阁楼上堆存了好多粮食,而每顿吃饭时,人们看到他们的碗里却都是野菜加苞谷面或是红苕,没人知道他家常常在晚上吃着偷偷套着的野味,并把锅里、嘴上的油荤清理得干干净净。60年闹饥荒,饿死人是常有的事,他们家的苞谷子就成了救命粮,老马说,他那时才十几岁,给他提亲的人就奔着他家那些苞谷来了,媒婆来了一拨又一拨,他就睁大眼睛选,选了个坝里的美女做老婆,生产队的人都说他福气好,其实都明白是有粮才是真的好。</p><p class="ql-block"> 多年前,老马看政府在鼓励外地人来蒲家沟投资建房,说是利用这山里的好山好水开发旅游业,他敏锐的察觉到挣钱的机会来了,没有余钱的他赶紧跟着别人在河道边打扫出一块空地,他先硬化了地面,再在靠里处搭个棚子,用于堆放他去城里买回的十几张桌椅板凳,等夏季来临,他和老婆就在河边摆上桌椅卖茶水,游客们喝着清香的本地茶、踩着河里的山溪水,玩得不已乐乎!老马挨个收着十元一杯的茶水钱,一张老脸乐开了花!他还在河边摆个小摊子,卖自家的蜂蜜、白茶、笋干、萝卜干,一个夏天下来收入很是可观。</p><p class="ql-block"> 去年冬季有人进山来收红藤(一种中药材),别人上山跑一天,最多能砍上一百多斤红藤背回来,老马一天却能跑两趟弄回来三百多斤红藤,大家说他爬山爬得跟山豹子一样快,众人都夸老马能干,他自嘲的说我就是个出力的货!</p><p class="ql-block"> 再过几天,我又要进山了,去看我心心念念的美丽山水,去听那更多的山里趣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