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有6个年头了。虽然过了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但对母亲的思念却与日俱增,多少次在梦里她还是那样的慈祥,还是那般的不知疲惫地忙碌着。母亲的离去,是我最大的痛、最大的遗憾。每当看见别人家的母子有说有笑,便会想起自已的母亲;每当路遇形似母亲的老婆婆,便会停下脚步注视半天。前几年,我刻意不去榆林,是怕看见那个熟悉的地方,已没有了我最爱的母亲。她那坐着轮椅、翘首以盼的神情,看到我突然出现时惊喜的表情……母亲,我最爱的人!您留给女儿的是永恒的爱和无尽的思念……</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娘家是神木县太和寨乡王米家畔村人,跟父亲是乡邻。母亲小时候比较命苦,8岁那年外婆便去世了。为了一双儿女,外公又续了弦。母亲跟继母在一起生活了六、七年,16岁那年嫁给了父亲。母亲很少说起外公、外婆,只是说外公家很贫穷。外公是怎样的人,我不知道,但在舅舅和母亲的身上能找到些许答案。舅舅十几岁就投身了革命,是远近小有名气的“秀才”。母亲正气、温良,也是当地有名的好姑娘。加之能和烈士家庭联姻,想必外公一定是个和爷爷、父亲一样正气的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很幸运嫁了个好婆家。爷爷牺牲后,不到30岁的奶奶便带着三个幼小的儿子坚强的生活着。奶奶不是一般的家庭妇女,她受爷爷的影响,也从事着一些地下党的革命工作。母亲嫁过来后,奶奶很疼母亲,说母亲从小没娘疼,她就是亲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年后,母亲去了父亲工作的地方,这一走便是几十年。母亲随父亲到处辗转,没上过学,但见多识广;受父亲的影响,没文化,但通晓大理。母亲一生温良恭俭让,勤俭持家,具有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的优良品德,每到一处都能赢得街坊邻居的一致赞誉,特别受人尊重。母亲和父亲在个人条件上虽然有些悬殊,但父亲很尊重母亲,两人一辈子都没红过脸。母亲掌管着家里的经济大权,我们几个想要零花钱,也必须伸手向母亲要,还得看平时表现的怎样。说实在的,父亲情商很高,他给予母亲绝对的权利,就是为了树立母亲在家里的地位和在儿女面前的威信。母亲依赖父亲,也非常支持父亲的工作。家里无论大事还是小事,父亲是决策者,母亲便是执行者。父亲工作回来的再晚,母亲都会坐在“海红子”灯下,一针一锥衲着鞋底守候父亲回家吃饭、休息。用现在网络语说,母亲就是父亲的"粉丝"。虽说母亲一生很平凡,但在儿女心里,母亲不仅不平凡,而且很伟大。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优秀的女人,母亲便是那个了不起的女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勤劳、节俭的人。听大哥说,三年自然灾害,我们的国家满目疮痍,到处闹饥荒,全家人没有多少粮食吃,母亲便每天提着筐子走上十几里地挖野菜、剥榆树皮,回来煮着、磨面吃。仅有点粮食母亲一口也舍不得吃,都留给儿女,自已上顿下顿吃野菜、榆树皮面,饿的全身肿胀,昏倒过几次。好在国家出台了"十边"政策,就是在路边、村边、田边等,可以开垦种地,母亲便将能种的地儿都种上了粮食和蔬菜。这年下来,家里的生活明显得到了改善。六、七十年代,搬了几次家,母亲为了让家人生活的更好些,能喂猪则喂猪,能养鸡则养鸡,每年院子里都种满时令蔬菜。几十年如一日,母亲都是起早贪黑操持家务,从无怨言,直至七十多岁。在我的记忆当中,母亲有干不完的家务活儿,和做不完的针线活儿。从早到晚,从里到外,不是忙这,就是忙那。忙完家务的母亲,不是躺着或坐着歇歇,而是开始搓麻绳,一搓就是好几梱。母亲衲的好鞋底儿,做的好布鞋,二姐说堪比买的。母亲做事特别专注,有毅力。记得只要打听到哪里农民刨洋芋了,母亲便与院邻结伴而去恢(翻)洋芋。别的人在一片地里这挖挖,那恢恢。母亲却只在一个地方恢,坚持不懈地恢,这不,回的时候别人只装了半袋子,母亲却能满载而归。母亲的节俭也是远近有名的。在吃商品粮的年代,几年当中,母亲能从全家人的口粮中,节省出了二、三个"三斗瓮”的面粉。为了便于存放,母亲用废旧报纸将瓮口糊封。为这事儿,二姐、二哥和我没少和母亲嚷嚷,但母亲不紧不慢的说“再遇上饿人年份就有吃的了”,没办法,我们争不过母亲。遗憾的是,当有一天打开瓮口时,却发现久存的面粉已变质了,吃起来苦滋滋的。回想起来,当时母亲从供应粮中节约下那么多的面粉,有多么的不容易,也可以想象当时家里的伙食水平有多么得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坚强的人。母亲的坚强令周围的人敬佩。记得文革后期,父亲几乎隔三岔五都会被红卫兵造反派拉出去批斗。每当听到十字街头的高音喇叭播放"造反有理"的歌和口号时,母亲便先派我去看今天批斗的人当中有没有父亲。如果有,便一把拉上我的手,焦急的一路小跑到大街上,站在那儿注视着父亲。母亲心里很难过,但她没有哭。那时的我才五、六岁。几十年来,我只见过母亲哭过一次,是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一天。每当想起那天的情景,我都会浑身发颤,心痛难忍。那时久病的父亲已到了弥留之际,但神志很清楚,就是说不出话来。大姐、大哥半抱着父亲,其余的我们儿孙七、八个围着父亲,个个泣不成声、泪流满面。父亲一一看着我们,来回在寻找着什么。当发现了炕沿边站的母亲时,眼神停顿了。母亲立马上炕扶着半躺的父亲,耳朵靠近父亲的嘴巴听着,我就听见母亲说,“你放心!你放心!”父亲带着诸多的不舍,撒手人寰。此刻,好比天崩地陷,儿孙们哭得撕心裂肺,母亲也哭了……大约十多分钟后,母亲站起来,抹干眼泪对大哥说,“不要哭啦,还有好多事要做”,便带着大哥忙前忙后去了……接下来的几天,大哥大姐要帮母亲料理父亲的后事,二姐、二哥和我,每天几乎哭得能昏獗过去,但再没见过母亲流过一滴泪。父亲走后,一大院子就住着我们母子4个人。我家住在大壕畔(水渠)旁边,到了晚上,四周漆黑漆黑,湍急的流水声,夹杂的树叶沙沙声,我感到很害怕。这时母亲便会硬气的说“自家的房子怕什么了?有我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有智慧的人。记得有一年,父亲和母亲商量,趁那年“闰月”想为自己置办“寿衣”。那天我们儿女们都在家,父亲对母亲说,把钱给娃们,让他们去置办吧。母亲便将锁着的抽屉打开,取出个布包,拿出了5元、10元的一沓沓钱,交给了嫂子。事后,父亲夸母亲做得对,说虽然女儿是长女,但这钱就应该给儿媳妇。每当想起这事,我总会想,换成了我会不加思索的给老大的…母亲虽说没文化,但很重视子女的学习。每次我们仨的中期、期末考试时,母亲都会炸年糕,寓意“年年高”。把得回来的奖状整整齐齐贴在后墙上,而且一贴就是好几年。母亲很会处理家里的兄妹、姑嫂关系,从不让我们背地里议论哪个人。也很会调解儿女小家庭的矛盾。不问是非,不管对错,首先训的是自已的儿女,从来不说媳妇和女婿的半个不是。当时觉很委屈,事隔多年,才悟出了母亲的大智慧。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不仅聪明,还有极强的创造力。七十年代的靖边县城,缺炭烧,母亲打听到煤场的煤面子公家不要的时候,便高兴的拿着一个大铁筛子去筛煤了。筛下来的细煤面,母亲用水、草、泥和在一起,团了好多的像皮球大的煤球,整整齐齐码在院子里。左邻右舍投来羡慕的眼光,说母亲真厉害。现在看来母亲发明的煤球比市面上的蜂窝煤还要诞生得早,实在是应该注册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煤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忘我的人。母亲一辈子都是为别人活着的,没有自我。听大哥说,在最困难最艰苦的那几年,母亲几乎没吃什么主粮,每顿饭做好盛给家人后,说自己已吃过了。其实是涮锅底汤喝了一大碗,便是一顿饭。70年代,家里日子明显好多了,我们仨也长大懂事了,每次吃饭都会要求母亲跟大家一起吃。尽管如此,母亲做好饭后,总会找出各种理由,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一会儿屋里,一会儿屋外,就是不吃饭。等大家都吃好了,母亲这才有多吃多,有少吃少。其实母亲不是在忙家务,她是担心饭不够吃。还记得有一年的七月十五,母亲从早晨起来便买肉、剁肉 ,拌馅、和面。煮好饺子后,家里突然来了四、五个父亲的乡下亲戚,母亲高兴地立马把亲戚让回了家,并给每个人面前摆好了碗筷。那天的饺子我们仨都没吃饱,母亲更是一个都没有吃……那时候,我们对母亲的忘我、礼让很嗔恼,但也很无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有梦想的人。母亲经常说,她希望家里无灾无祸,希望父亲的病早点好起来,希望每个儿女都能有出息,希望儿女都能找到个好对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常听父亲说去北京、西安出差,听说大哥上的省委党校也在西安。偶尔便会问“北京大吗?是毛主席住的地方吗?”“西安在哪里?好吗?”“火车有多长?还能吃饭、睡觉?”“坐飞机能看见下面的房子吗?”母亲是有梦想的。大哥是个大孝子,父亲去世的那年,大哥刚好在省委党校中青班上学。大哥为了让母亲散心,便利用假期陪母亲在西安玩了近一个月。乘火车、坐公交车,逛兵马俑、大雁塔、临潼、动物园、公园,别提母亲有多么的高兴。过了二、三年,大哥又利用出差的机会,带母亲去了趟北京。大哥那时已任榆林市(现在榆阳区)市长,大哥说他白天出去办事,晚上和周末陪老母亲游览北京城,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馆、毛主席纪念堂,返回时还乘坐了母亲心目中神秘的“飞机”。母亲说,这趟儿可玩美了,就是花了不少钱。这里要说明一下,费用都是大哥自掏腰包的。我们跟母亲开玩笑说,这两趟远门回来,感觉您的眼界更宽了,气质也提升了…大哥让母亲实现了梦想,至今我都很感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大哥陪母亲游览西安兴庆公园</span></p> <p class="ql-block">大哥陪母亲游览颐和园。母亲胸前戴着毛主席像章</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是个爱美、可爱的人。母亲特别爱干净、爱美。从我记事起,母亲一直穿着发白的灰色或蓝色的外套,外边再穿个马夹,头发梳的光光的,两边用发卡夹起来,看上去干净利落。到了90年代,母亲更讲究了。有一次,我婆婆从西安托人捎回来一条白色软料裤子,说是送给我母亲的,我很纳闷。原来两位母亲拉话时母亲说她喜欢一条白裤子……再后来,我给母亲做了一套藏蓝色西服套装,配上一双锃亮的黑色小皮鞋(母亲是半小脚,皮鞋很难买到),母亲别提有多么的高兴了。她每天早晨都去人民广场锻炼身体,回来不忘给我说,别人夸她是“俊老婆儿”。母亲说得一点都不假,后来遇见了个熟人,说广场上常常看见一个精致的俊老太太,可精神了,原来是你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母亲上年纪以后言谈很天真、很可爱。有一天,我回到家看见母亲正在翻看《陕西日报》。我一直以为母亲不识字,没想到母亲突然指着“人”、“口”、“大”、“小”,念出了声。我很吃惊,也很激动。“妈,你认识字?”母亲自豪地说,我上过“扫盲班”。接着又开始给大家背诵《三字经》、说快板、唱革命歌曲“妇女姐妹们快快来,赶快把你们的脚放开。缠脚解放人人爱,自由平等实行开。”我们兄妹几人逗母亲开心的同时,也佩服母亲有这么好的记忆力。母亲上扫盲班是真的,二哥说他第一次知道母亲的名字,就是扫盲班颁发给母亲的“扫盲积极分子”奖状上得知的。母亲爱小动物,养了一只小狗,跟小狗的感情特别深。有一天,喂养了好几年黑白小花狗“娜娜”突然走丢了,母亲非常难过,经常偷偷的抹眼泪。看着母亲整天陏陏寡欢的样子,二哥便花高价钱从别人手里买了只小鹿犬来陪母亲。小鹿犬蹦蹦跳跳,一会儿跳到沙发上,一会儿又跳上了窗台,特别调皮。母亲恋旧,好像是不太喜欢小鹿犬,甚至有点讨厌。我们安慰母亲,“这是只名贵狗狗,花了不少钱买的”,估计母亲是心疼钱,不再说什么了。终于有一天老母亲忍不住了,发火说“快把这个老家禽送了,麻烦死人啦!”二姐和我抚掌大笑,说二哥的孝顺瞬间变成了笑话。上年纪的母亲有些耳聋,有一次,六、七岁的女儿搂着外婆的脖子说“外婆,我看见您可亲啦”,母亲立马就说“你看见我恶心啦?”。女儿有个小闹钟,每天起床都会大声的、不停的叫喊“起床了!起床了!”一段时间后,母亲对我说“快把那个闹钟扔了吧,天天早上骂人”,我们几个听后,笑的前仰后合。看着九十多岁的老母亲如此可爱,那种幸福是用言语无法描述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爱美的母亲在照镜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母亲和俩个外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母亲俩外孙女</span></p> <p class="ql-block">“娜娜”、“小鹿跳跳”。二哥给母亲买的跳皮小鹿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96岁的母亲唱革命歌曲“妇女姐妹们快快来,赶快把你们的脚放开。缠脚解放人人爱,自由平等实行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岁月无情,母亲在她96岁那年的年关前离开了我们。当凌晨听到大哥打来电话的那一刻,我仿佛失去了整个世界,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母亲真的走了,永远的走了,留给我的却是永远的思念和永久的心痛。但母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女儿前行,母亲的音容笑貌将会永远存留在女儿脑海和心中,母亲的爱将会伴随女儿一生一世,缓缓流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两天就是母亲节了,愿亲爱的母亲在天堂安好!</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