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舍得

🌈人间竟好🌈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得,舍得,先舍后得,但往往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的多,舍掉的少。大到人生目标、中意的一段感情或者是小到一件相中了的物件,得到的时候是心想事成、喜笑颜开;舍掉的时候是长吁短叹、痛彻心扉,究竟到底是怎样做才能让舍与得达到一种内心的平衡与满足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舍得”这一概念源自于佛语,最早出现在《了凡四训》——“舍”,实无所舍;“得”,亦无所得,两字合称“舍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用大家都听的懂的话来说,就是“舍得”是指世间万事万物在取与舍之间的一种平衡,是既互相矛盾又相互统一。再简单一点说人话吧,就是有舍才有得,要想得,必先舍,不舍不得,大舍大得,小舍小得,如此这般,在一舍一得之间,人生已过百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一段对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某甲在听了某乙地慷慨激昂地有关一件事情的阐述之后,悠悠地问了一句:“你舍得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某乙听后,真的会怔上一怔,再次稳稳心神答道:“舍得啊,这有什么舍不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嘀妈耶,中国文字之变幻莫测,真得能让一老外听得懵了圈了,短短十几个字,三个“舍得”所代表的含义都各不相同,其中深意只有当事人才能意会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两日偶有暇闲去看了场电影,影片叫《末路狂花》,这个“花”指的是疯狂花钱的花,片中一个天天抠门抠到极致的壮汉,只想着自己早日实现“百万富翁的躺平计划”,可惜一场意外的医院误诊,让他以为是晚期脑瘤,于是谋生了一个大胆又疯狂的计划:卖掉了房子,凑齐一百万,把当年上学期间的三个结拜兄弟找到了一起,疯狂地要花掉他的毕生积蓄,虽然后来知道了自己是误诊生命又可以重新来过了,但在心情激动之时,又为那些被花掉所剩无几的金钱而痛哭流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影片诙谐幽默,搞笑不断地同时不就为大家很好地诠释了什么是“舍得”吗?他看似是“舍”掉了金钱,但是同时换回了兄弟们的友谊;而当他又重新获得了新生的时刻,却已经舍掉了他的财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我想说的是,往往在人生的重大选择面前,“舍得”既是代表了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也是一种处世的哲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我们得到的时候,就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而舍掉的时候,也不要瞻前顾后,能果断一点地“断舍离”也是让自己内心得到一种平静与解脱,何况咱中国人不是常说地一句话:“啥啥都是身外之物吗?生不带来 ,死不带去……”无论它是人还是财,哈哈,活的洒脱自在一些,不要凡事看得太重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