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庄繁华的闹市区中,有这样一条街道:它位于新华区东南部,铁器胡同和中华胡同之间,南北走向,南起中山路,北至新华东路。473米长,5.5米宽。正是这样一条不算起眼的街道,却折射出石家庄的百年繁华流变,百年商贸变迁。 <b> 南大街,是石家庄最有故事的一条街</b><div> 从中山路北“品汇时代”东侧进去,向北一直到大桥街,5.5米宽,380米长的街就是石家庄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南大街的全部。<br></div><div> 时光追溯到上个世纪之初。1909年,南大街初步形成。因位于大石桥南侧,故名南大街,是石家庄最早的商贸区。民国8年(1919年),从大桥街、南大街开始,每家商户集资10~20银元,将街道修为长方石块路面,这在当时算得上是较高级的路面。随后,大桥路、五一街、南大街一带逐步发展成商业集中的闹市区。<br> 南大街从1909年初成,到1919年,它一直是石家庄的商贸中心。<br> 晋商银号、交通银行,刻字店、狗不理包子铺、法国人商店、做秤的、小五金店,众多店铺,丰富了这条街。南大街斜对着的南湾街上,石门商会在那里办公。<br> 这里常年熙来攘往,人流密集,繁华程度和刚开机时无疑,但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1909年南大街初步建成,到1919年这条街面铺上条石,它一直是石家庄的商贸中心。甚至到新中国成立,他在石家庄也是顶级商务区。如今,南大街偏安于新华集贸市中心的东南。顶多只是一条不起眼的购物街,在地图上甚至没有他的名字<br></div> 可以说,南大街在近百年前就以商铺同行聚集的形式、民间私营资本的运作,成为比石家庄建城史还早的第一个城市商业中心。 <div> 让时间回溯到20世纪的前五十年。南大街似乎天生为“商”而生:<div> 石家庄银行业开山鼻祖 </div><div> 1908年,交通银行石家庄支行开业,为石家庄银行业开山鼻祖,是城市进入现代金融时代的标志;<br><div> 中国石家庄最早最有名的饭店<br> 民国3年(1914年),由清廷御厨张海亭投资开办的中华永信楼,座落在石家庄桥西大桥街和南大街交叉路口的西南角,座南朝北,字号中华饭店,是近代石家庄市最早最有名的饭店。张海亭善作宫廷风味,满汉全席,同时经营较为高档的海味菜肴,置办酒席宴会最早的清真饭庄石家庄市清真老字号饭庄――中和轩饭庄有80多年历史。民国9年(1920年),满氏兄弟由保定来到石家庄,在顺通巷(今中华胡同)建起了中和轩饭庄。民国25年(1936年)是初盛时期,1947年11月12日朱德等中央领导曾到中和轩就餐,1965年国庆节前迁址中山路繁华地段,1996年9月28日中和轩饭庄迁址至新华路东头。 <br><div><br></div><div> 开业最早的洗染店“德昌厚洗染店”,坐落在南大街中段,主要为富商士绅洗、染、熨、烫丝、麻、毛、呢类衣服,也为市民、农民染土布土线;最早的图书发行机构“新民书局”,在南大街路东,经营科教书。此外南大街还拥有中国银行最早在石家庄设立的支行、第一所小学校、第一所完小……<br> 这条街上有过多家银行,街的两侧曾是豪宅林立,出入豪宅的都是买卖人编去银行,石家庄解放初人民日报经理部曾在这里办公。<br></div></div></div><div> 上世纪二十年代,华兴厚绸缎庄等47家绸布店在南大街、大桥街形成了石家庄最早的行业聚集地。<br></div><div> 石家庄最早的图书发行机构是经营教科书的新民书局,<br>地址在石门南大街路东,经营人刘序臣。<br></div></div>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大石桥修建后,许多街道先后形成,但均系土路面。民国8年(1919年)从大桥街、南大街开始,每家商户集资10~20银元,将街道修为长方石块路面,继之又修建了平街(今五一街)、同乐街(今民族街东段)、木厂街(今中山路东段)、大同街、德胜街等石块路面,为当时较高级的路面。 1920年代的南大街 当年的南大街 图片中还有河北药房字样 南大街上的四季春饭店。 “19号”是一座四合楼院,建于民国早期,原为晋商开的银号。院子结构为二层楼院,北房、南房上下四楹五间,青砖乌瓦,卓尔不群。紧靠19号院东边的是南北四座楼,组成了并排的三套院落,结构十分严整精密,层檐栉比,楼院幽深。<br> 这座大院后来成为国民党特务组织“石门市动员委员会肃奸组”的办公点。这里曾疯狂捕杀共产党员,残害无辜百姓。<br><div>该组织成立于1947年5月1日,到11月消亡,因位于当时的石门市中正街(南大街)19号而得名“19号院”。<br></div> <h3 style="text-align: left;">左为南大街19号,解放后,此院成为居民住宅,新华集贸中心兴起后,成为商户的仓库。据老住户介绍,在19号院曾经发现过大量的刑具和白骨。</h3> 左为日伪时期的南大街19号 安全卫生协会1937年10月11日进入搜查的日军士兵<br> 南大街13号,左侧 南大街13号,也是一处银号。规模不比19号院小。解放后,此院成为居民住宅,新华集贸中心兴起后,成为商户的仓库。<div> 1958年市图书馆成立后,馆址就选择这个银号内。当时图书、文物均归图书馆保管,一直到1981年市文物保管所成立,文物才从这里搬离。<br></div> 1958年市图书馆成立后,馆址就选择这个银号内。当时图书、文物均归图书馆保管,一直到1981年市文物保管所成立,文物才从这里搬离。我在上初中时,骑自行车到桥东东马路的四中上学,下午归来时,每天都要在市这里逗留一、两小时,参看各种报纸。在这里见到过被打成右派的当图书管理员的楚庄(他是中国贸促会会长楚图南的儿子,当年石家庄民革的主委) 除了众多的银号、钱庄,中国银行在石家庄的第一家分号,也在南大街设立。民国9年(1920年),也就是南大街、大桥街等换成条石路的第二年,中国银行石家庄支行在南大街正式开业…… 在南大街上,还存在过中国人民银行石家庄分行(1948年),第一套人民币印制出来后,部分新币就送往这里;晋察冀边区银行(1947年);《人民日报》经理部(1948年,南大街18号);就连解放后“石家庄市政府”的第一块牌子,也是在1947年12月底,在南大街刻字铺由一位叫李文忠的老师傅刻成的。 在南大街北端,老五交化大楼的青砖墙、圆拱门、罗马柱,还依旧坚挺在时光的流逝之中。作为南大街仅存的历史老建筑,它见证了这条街道的百年风雨,也即将迎来这条街道的焕然新生。<br> 上世纪六十年代困难时期,南大街一带曾是自由市场,里面有卖自行车把套、钥匙扣等小玩意的。这之后它曾寂寥了很长一点时间,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华集贸中心逐渐兴起,南大街才又成为商贾聚集的繁华商贸中心。 这里就是曾经的南大街五交化商场,只不过后来一层都成了商铺,二楼都成了库房,摆满了很多商品。随着东边区域的改造,现在一楼已经被围挡为了起来。我们只能够看到二楼的部分,但依然挡不住它透露出的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底蕴,让人们感受到百年前石家庄的样子。<br><br> 从“品汇时代”沿着小巷子进去,有服装店、皮具店、童装广场,但沿街最多的,是南方人开的窗帘门店。 改革开放初期街上的服装摊位 制作:吴祥云 2024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