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辰 春游(6)赣南渼陂、流坑2024-0417/0419

皆明

4月17日上午,离开湖南省炎陵县不久就进入江西省井冈山地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多年前已经来瞻仰过了。<div>这次,我们路过井冈山市(茨坪镇)稍事休息,结合返程路线和时间,决定去看看以前没有去过的吉安渼陂古村和抚州流坑古村。</div> <b>27. 吉安渼陂古村</b><div>4月17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的“渼陂古村”。这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古村,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有书院、义仓、牌坊、革命旧居旧址等古建筑367栋,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div><br></div></div> <div><b><font color="#ed2308">(1)革命遗址</font></b></div><b><font color="#ed2308">红四军总部曾经驻在这里,如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font></b> <b><font color="#ed2308">(2)毛泽东同志旧居</font></b> <b><font color="#ed2308">(3)“二七”会议旧址</font></b><div>1930年2月7日至9日,红四军前委、赣西特委和红五、红六军军委于在此举行联席会议(亦称陂头会议或二七会议)。出席代表40余人,毛泽东代表红四军前委主持会议并作《目前政治形势及党的任务》的报告。会议讨论了政权、土地、武装、组织、行动等问题,决定扩大苏维埃区域,彻底分配土地和扩大工农武装为赣西南党的三大任务。</div> <b><font color="#ed2308">(4)其他革命前辈旧居</font></b> <b><font color="#167efb">(5)古村街巷建筑</font></b> <font color="#167efb"><b>七十年代的“知青”小屋</b></font> <b><font color="#167efb">28. 抚州流坑古村</font></b><div>流坑古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牛田镇东南部乌江之畔,占地面积3.61平方千米,是一个董氏单姓聚族而居的血缘村落,始建于五代南唐升元年间(937年至943年)。<b><br></b></div> 流坑古村的民居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楼房,高一层半,格局多为二进一天井,布局简洁,朴实素雅,是集历史文化、建筑艺术和民俗风情为一体,具有地方特色的赣派建筑,是代表着流坑文化的遗产和积淀。 流坑古村被誉为“千古第一村”、“中国古代农村文明的活化石”。国家4A级旅游景区。 <b>(1)历史遗迹</b><div>流坑古村村中现存500余幢建筑中,有明清古建筑及遗址计260余处,其中明代建筑、遗址19处。这些传统建筑中,有古典风范的民居建筑,有宏伟壮观的宗祠建筑,有幽雅别致的庙宇建筑,有功能各异的文化建筑,如纪念性楼堂、书院、戏台、牌坊等,还有店铺、水井、桥梁、古墓、古塔遗址等,计有戏台、书屋等文化建筑14处、牌坊5座、宗祠48处,庙宇8处。另有古水井、风雨亭、码头、古桥、古墓葬、古塔、古村门等遗址32处<div><b><br></b><div><b><font color="#167efb">董家祠堂</font></b><div>流坑为董氏单姓聚族而居血缘村落,全村以董姓为多,家族尊西汉儒学家董仲舒为始祖,但宗谱可考的开基祖则为南唐时的董合。宋时,流坑以董氏科第而兴旺,成为江南大家族聚居之地,时有“一门五进士,两朝四尚书、文武两状元,秀才若繁星”和“欧(欧阳修)董(流坑董氏)名乡”之美称。<b><br></b></div></div></div></div> <b><font color="#167efb">状元楼</font></b><div>状元楼,位于流坑村西街上巷,建于南宋时期,清咸丰十年(1860年)大修,系流坑董姓族人为纪念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年)恩科状元董德元所建。状元楼为两层砖木结构,下层前后门形成东西直通过道。前门右侧有转折式木楼梯通二楼檐廊,檐廊环护二楼与四围相通。楼面阔10.4米,进深10.8米,中间部分装有隔断屏风,中心为神阁(祭堂),内设神台。神阁门楣上悬“状元楼”三字大匾。</div> <div><b><font color="#167efb">大宗祠</font></b></div>位于流坑村北陌兰洲,本为董氏大宗祠三祠一体建筑组群中的一部分,始建于明嘉靖丙申年。 <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旌表孝节坊</font></b></div><div>此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的砖石建筑,其顶部的中间部分高出,两侧等高对称,上覆青灰瓦,檐角起翘。正面上方嵌有红石“圣旨”竖匾,中坊横条红石上刻有“旌表节孝国学董朝杰之妻张氏偕媳儒士金鳌之妻陈氏”,下方收有“节孝坊”三字。此坊装饰讲究,主要部位其檐宇部和各层坊上,其装饰图案丰富,有花卉、灵兽、祥禽、人物、诗文等;手法多样,有石刻、堆塑、砖雕、彩绘、墨书等,整个牌坊显得华丽典雅,气派轩昂。后来,又紧靠此坊建一住宅,以坊门作为正门,堂悬“本立堂”匾。<b style=""><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 <div><b>董燧故居</b></div><div>董燧,明代中宪大夫、刑部郎中。<br></div>董燧继承先祖董德修理学(“心学”)之脉,先后师从欧阳德、王艮、邹守益、聂豹等理学名人,倾心研究陆、王理学,一生用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游学、讲学和著述,结识了一大批江右理学名流,促使了当时流坑理学的振兴,成为明代后期的一位理学名士,被曾同亨誉为“理学名家”。 <div>“理学名家”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明代后期建筑,位于流坑中巷的中段,坐北面巷,紧靠其东侧,还建有一前置天井的小厅堂,门楣上署有“大夫第”三字,天井照壁上刻有“共徘徊”砖额,这是当时董燧休闲、读书、会友的场所。此宅前辟大门廊,为一进三开间,经后代改修,仅遗门廊部分为明代原物。其正门前两侧分立圆雕红石狮一对,虽经数百年沧桑岁月,显得斑驳古旧,但雄风犹存。门楣上悬挂的“理学名家”大匾,为明代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同亨所书,其书端庄丰润,洒脱劲秀;原还有曾同亨所题赠的“理学常存德义门,名家自有儿孙福”一木刻门联,把理学名家四字嵌入联中,妙趣天成,惜于“文革”之时散失。门廊的正前方6米处,一明代影壁式砖坊上面刻的“高明广大”和“文章辉列宿,冠冕重南洲”,为吉水状元罗洪先所书。其书端正劲秀,尤有柳体风骨。 [3</div> 大宾第<br>大宾第建筑组群,位于流坑村中巷西端南侧,坐东朝西,由七栋民居组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小院落,故有“村中村”之称。为流坑村董氏文肇淳派胤旋房族一支中的某商宦之家,先后建于清嘉庆、道光年间,占地2000平方米。 <br> <font color="#167efb"><b>仰山庙戏台</b></font> <b><font color="#167efb">(2)赣式民居</font></b> 记得广西黄姚古镇是青石板路面,浙江安昌古镇是花岗石路面,流坑古村是卵石里面。 <b><font color="#167efb">(3)流坑演艺</font></b><div><font color="#333333">如今各地旅游景点都安排了演艺表演,展示地方风土人情。流坑古村演绎的是与本地人物有关的历史情景剧……每天演出。</font></div> 短短的两天时间,在赣南两个古村走马观花,似乎穿越了一个颇有魅力的时空隧道,了解了赣南农村丰富的历史遗产和风土人情,还尽情领略了青山绿水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div>如果你有时间,建议也去享受一次这样的时光穿越之旅。<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