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出生在木镇国药号最后面的东厢房内。国药号在上个世纪49年前,是我祖上百年老药店陈葆元(亨记),陈葆元还有铜陵的(某记)、(酉记)等。上个世纪的56年公私合营,后成为铜陵和青阳医药公司一部分。后祖母受不了气,带着两岁的我下放丁桥公社明塘大队毛园生产队,因祖母娘家是同大队畈里郑家人。(下图是祖母娘家老房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后的今天再次来到木镇,我首先感受到了木镇老街的沧桑变迁。那些陪伴了我们多年的老商铺,如今已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几条新建但行人稀少的街道。偶尔驶过的电瓶车,更增添了几分空旷与寂静。(下图是木镇老街一部分)</b></p><p class="ql-block"> <span class="ql-cursor"></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木镇老街,一个承载着300多年历史的古街,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在民国时期,它是皖南的商品集散地,商贸繁荣,被誉为“小南京”。它不仅是青阳县的首镇,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成为了充满魅力的古街。(下图木镇老街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条老街在古代初名木竹潭,清代时更名为吴潭镇。木竹潭因大量竹木物资通过该镇七星河航道而繁荣,吸引了众多商贾墨客,沿街的小河边,运货的竹筏和小船停泊成排,简易的码头由毛竹并排搭建,形成卸货和泊船的平台,人来人往,繁忙而有序。(下图是沿七星河的木镇老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河岸边的木镇街道弯曲狭窄,长街短巷,井然有序,路面铺着青色石板,街道两旁的店铺古色古香,老字号、旧牌楼、马车、轿子、书局、酒肆、客栈、染坊、票号、银号等一应俱全,处处洋溢着浓厚的历史气息。(下图是木镇老街老店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木镇老街的人民沉浸在新中国翻身作主人的热情中,他们积极响应政府的新商业模式,提升了经商理念,商贸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政府又在古街上新建了公社大楼、大会厅、文化站、供销社等公共设施,使木镇老街成为了青阳县东部地区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下图是木镇国药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到了六十年代,木镇老街依然保持着商贸的繁荣,成为周边乡镇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沿街商铺琳琅满目,商品应有尽有,人们从早到晚络绎不绝,特别是在春节期间,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随着八十年代的到来,木镇老街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两旁盖起了小洋楼,各种商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卖水果、卖服装、卖电脑的,台球室、麻将室应有尽有。又新建了菜市场、自来水厂、电影院等现代化设施,使木镇老街的繁华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下图木镇老街一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这种发展也带来了遗憾。老街的文化和传统小吃逐渐消失,石板路被水泥路替代,铁匠铺和弹棉花的声音不再响起。青砖古铺上的马头和有门板的店面也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建筑和商铺。上街头的铁器店、杂货店、竹器店,下街头的国药号(陈葆元)、理发店、洗澡堂等老店消失得无影无踪。那些做裁缝(老李家)、修钟表(老王家)、刻私章(老邓家)的老师傅也渐行渐远。再也品尝不到那些带有地方味的包子、油条、糍糕、春饼等地方食品了。 (下图七星河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木镇老街的变化,是国家发展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不管是镇上的原居民,还是附近的乡村农民,都在这股潮流中感受到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为了自身的发展需求,还是为了子女的教育便利,许多人更愿意在县城甚至市区投资购房,而非选择镇上的居所。城镇化进程对古镇产生的吸引力是不可避免的,随着城镇化政策的不断推广,人力和资源更多地被汇聚到城市中,这将使木镇老街会进一步走向衰落。 (下图古铺木镇七星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木镇老街的过往,是一段融合了历史和现实的独特故事。从曾经的繁华到如今的寂静,这条古老的街道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承载了人们的记忆与情感。</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注: 图是凭两岁时记忆绘制的作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