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551.江汉神话长歌包含《黑暗传》《神仙宝鉴》《天星记》三部分内容。三者既有区别,又相互关联,至今仍然以民间锣鼓师傅口耳传唱和手抄本等形式存活在湖北省鄂西山区和咸宁等地的祀神还愿、丧葬仪式等民俗活动中。即将出版的《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神话·湖北江汉神话卷》共编辑收录所见到的62个江汉神话长歌版本。该卷序文系统阐述了江汉神话长歌的定义、分布范围以及版本源流。文章是该序文的节选。</p><p class="ql-block">纵观楚国八百余年历史,奠都于江汉地区就有约七百五十年(约前1040—前278,历时约760年),其中有四百年郢于荆州。曾几何时,楚人把统一了的南半个中国交给了秦人,若干年后,秦人又把统一了的中国还给了楚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江汉地区是中国上古史上不可抹去的一个“亮点”。楚人在这里创造了精彩绝艳的楚文化,浪漫诡谲的屈子华章光耀千古,崇巫尚灵的遗风犹在林泽中回旋。</p><p class="ql-block">大巴山进入湖北境内以后,人们称之为神农架山脉,它近东西向横亘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神农架的西面,与重庆市的巫溪县、四川的安康市相邻;神农架的北坡,则属于十堰市的房县和竹山县;东面与襄阳市保康县接壤,南面俯瞰着恩施州的巴东县,宜昌市的兴山县、秭归县、夷陵区,隔江与五峰县、长阳县相望。</p><p class="ql-block">2009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长江出版社大力支持下,启动“荆楚民间文化大系”出版工程(迄今已出版湖北民间文化图书近60种),在该丛书的“卷首语”里,鄢维新率先将湖北民间文化划分为六大色彩区:吴楚、荆楚、巴楚、蛮夏、秦楚、三苗文化区。</p><p class="ql-block">十六年后(2002年4月),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胡崇峻搜集整理的《黑暗传》。2011年12月,神农架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出版了《黑暗传》,吴承清、陈光坤任责任编辑。神农架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立即予以再版。</p><p class="ql-block">几乎与《神农架〈黑暗传〉多种版本汇编》问世的同时,刘大业在大洪山地区发现了《黑暗传》的“近亲”《神仙宝鉴》(刘大业将之命名为“涢山祭祀歌”)。⑨省级文化部门领导带着数位专家莅临随州考察数日。</p><p class="ql-block">江汉神话长歌的形象主体是以鸿蒙、混沌、玄黄、昊天(石龙)老母为代表的江汉群神,在盘古开天地之前的混沌黑暗世界里,以神仙们的开创活动为叙述内容,主要有宇宙(地球)的诞生、神界与万事万物的来历,三次洪水,三番孕育天地,盘古开天地,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治世等故事情节。除了时间顺序排在它后面的“排朝文、纲鉴”以外,绝大部分未见诸文献记载。</p><p class="ql-block">江汉神话长歌不是纯粹的汉民族神话长歌,它还混融有三苗遗裔(如瑶族、畲族)神话因子,与瑶族口传史诗《平王牒劵》等有着互证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黑暗传》和《神仙宝鉴》《天星记》都是江汉地区独有的民间文学品种,他们属于同一个宗族,但它们之间不存在直系血缘关系。即便是《黑暗传》各个版本之间也不存在统属关系,但涉及的神仙却在一个系统里面。所以,便以“江汉系列神话”来命名它们,如果要简称他们,那就是“江汉神话长歌”。</p><p class="ql-block">大洪国疑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洪山地区,古代是否存在名为“大洪”的方国,暂时未见到文献资料的记载,当地歌师傅们的口头传述中,也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但在襄阳市保康县、神农架林区民间流传的《黑暗传》抄本中,“大洪(鸿)国”却不止一次出现。</p><p class="ql-block">《天星记》传播源头在湖北京山,现有的民俗功能是用于丧葬,是一个歌师傅盘诘对歌的“耳录”版本。所出现的神仙人物数量是最少的,完全没有《神仙宝鉴》中庞大的女神、水神阵容。故事情节主要集中在盘古、女娲、日月神等身上。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等故事的细节极为丰富,且别具特色。盘古收服混沌、江沽食莲蓬等情节为他本所无。</p><p class="ql-block">本卷收入的62个《黑暗传》本子中,大约有三分之一唱到了三皇(天皇定光、地皇幽冥、人皇娑婆)五帝治世。后面就可以水到渠成地接“排朝文”了。“排朝文”的年代,短的可以唱到大禹治水、武王伐纣的《封神演义》,最长的甚至唱到了共和国的新时代。</p><p class="ql-block">晚清时,随州南部三位文人出身的锣鼓师傅,翰林编修彭芬若、翰林杨开润、秀才张世安“搜集整理了一套江湖书,名《神仙通鉴》,一共四十八本”。笔者以为,他们“搜集”到的,极有可能是被历代民间歌师傅们唱“散”了,唱“乱”了的抄本。</p><p class="ql-block">“先天”以黑暗、混沌、玄黄三位始祖的更替为主线,演绎了地球形成前的宇宙渐变情景;“后天”以盘古故事为主线,演绎了天地形成、日月升空、光明现世的艰辛过程;“泡天”以洪水故事为主,演绎了人类社会形成以前所遭受的几番劫难;《治世》则以三皇五帝故事为主,演绎了原始文明的创造历程。</p><p class="ql-block">黑暗传等当地故事的起源,分别是明代的《盘古至唐虞传》和《开辟衍绎通俗志传》。</p><p class="ql-block">清平县,汉置贝丘县,北齐省。隋初复置,开皇十六年(595)改为清平县,属清河郡,故治在今临清市 戴湾镇水城屯村。宋元丰四年(1081)因漯河决城毁,治所迁至明灵寨即今高唐县清平镇。明、清皆属东昌府。</p><p class="ql-block">1949年8月恢复清平县,属平原省聊城专区。</p><p class="ql-block">1952年平原省撤销,划归山东省聊城专区,同年县政府迁至临清市康庄镇。</p><p class="ql-block">1956年清平县建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临清县和高唐县、茌平县。</p><p class="ql-block">清平和临清时,有的朋友认为清平就是老临清,或着认为临清历史上叫过清平。</p><p class="ql-block">据临清县志记载,后赵时期,改清渊(治今馆陶青阳城村)为临清县,迁城于今河北临西县仓上村东卧牛坑内,因居汉屯氏故道东,故城“水东临清”,后来在南北朝的北魏时期,又建“水西临清”(居汉屯氏别河故道之西,故城仍在在今河北临西县仓上。(国家级遗址)。隋、唐、五代、宋各朝临清县址没变。金代迁至临清市旧县村,史称曹仁镇。</p><p class="ql-block">明洪武2年(1369)县治由曹仁镇迁至中州纸马巷。今考棚街纸马巷南首的文昌阁上还有象征性的“县治遗址”。明景泰元年(1450)砖城砌好后,县衙迁入砖城内。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修建跨汶卫二水土城延绵二十余里,与砖城相接。往后临清城再无迁址。1965年将临清县主体析出,划入河北,成立临西县。</p><p class="ql-block">提到清平县的人都会说临清是康庄镇。它是清平县的县治所在地。不错,这只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事(1939-1956)。</p> <p class="ql-block">2552.雪雁 金鹰无敌 待考</p><p class="ql-block">2553.青鸾从山海经到唐宋都是比较尊崇的神灵了,明清小说莫名其妙被红鸾星下凡给踩了,当反派当恶女当boss,总算扬眉吐气一次。</p><p class="ql-block">其实红鸾星是紫微斗数编的,根本不是天上星宿。如和能与文曲星配对?明朝老百姓恐怕压根不懂,想当然耳。</p><p class="ql-block">2554.2023年6月17日下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简称IAU)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NameExoWorlds 2022)——中国命名结果发布会”在北京天文馆4D科普剧场圆满落幕。</p><p class="ql-block">通过北京天文馆微信视频号和搜狐视频同步进行线上直播,公布了IAU采纳的杜鹃座恒星L 168-9和它的行星L 168-9b的中国团队命名提案——丹凤(Danfeng)和青鸾(Qingluan)。</p><p class="ql-block">母恒星L 168-9是一颗红矮星,被命名为“丹凤”(Danfeng),指红色的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象征祥瑞的神鸟。围绕着它快速公转的行星命名为“青鸾”(Qingluan),是古代传说中属于凤凰一类的神鸟,也称作青鸟,它行动迅捷、奔波不息,也是传递爱情的使者。大家熟知的李商隐诗作——“青鸟殷勤为探看”,就留下了它的美名。</p><p class="ql-block">丹凤与青鸾,这两个名称非常符合这个行星系统的性质,体现了天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也会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最后,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组长、北京天文馆研究员、《天文爱好者》杂志主编朱进老师线上进行了总结发言,他代表太阳系外世界命名活动中国方案遴选专家组对获得提名的团队表示祝贺,对所有参加命名活动的中国团队表示感谢,期待有更多的人参加今后的命名活动。</p><p class="ql-block">2555.金庸 十三宝刀 实为司马紫烟 宝刀歌</p><p class="ql-block">2556.古龙《剑霸天下》主人公王子玉,皇甫馨凤皇甫95年花山,同卧龙生《虎魄小子》陈青云《虎侠奇缘》,真身待考</p><p class="ql-block">2557.2003年梅艳芳死后我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16开本梅艳芳各个时期的舞台剧照生活照还有丧葬期间港台明星吊唁照片的薄册子,大概有四五十页,可惜后来不知哪个拿去没还回来</p><p class="ql-block">黄玉郎办的娱乐杂志,我以前买过一本,里面有崔成安画的恐怖漫画</p><p class="ql-block">2558.血掌圣心 =雪雁 玉女银凰;逍遥血旗=兰立 吞天铁血旗;龙虎战神通=墨余生 红花令;九阴天罡=南宫烈 天伦剑;九煞邪神=曹若冰 冰魄剑魂;佛灭神渡=金唐 狂魔荡龙;修罗血经=上官奇 血洗武林;神魔诀=卫民 玉鼎寒红;仇天恨地=关铭 武林帖</p><p class="ql-block">2559.张系国《黄河之水》</p><p class="ql-block">2560.武林三剑 真品</p><p class="ql-block">2561.情剑神龙</p><p class="ql-block">2562.天龙地虎生死令,陈青云索血令</p><p class="ql-block">2563.黄河传奇这杂志也有武侠刊载啊</p><p class="ql-block">2564.司马岚 黑旗贴,实为金戈 寒星剑</p><p class="ql-block">2565.清朝小说《绘图闺房秘术剑侠传》,作者待查</p><p class="ql-block">2566.卧龙生 太极剑笈 高臯 鹰飞江南+血溅江南 改编加料</p><p class="ql-block">2567.1976.5吸血蛾结束 1978.5古龙把七星龙王首载版权给了黄鹰</p><p class="ql-block">2568.台湾的吧 假面传奇 1981.8皇鼎文化版2册,实为闻小思作品</p><p class="ql-block">2569.个人猜测一下,惊魂六计是古龙创意,首部血鹦鹉取自楚留香,应该是古龙想自己命笔,而后黄鹰根据古龙提供的框架代笔完成,结果疗效甚佳,古龙干脆就把第二部也给了黄鹰,黄鹰彼时还未成名,署名自然还是古龙,稿费估计也是古龙给黄鹰的,以古龙那大咧咧的性子,看黄鹰如此人物,自然加以扶植……</p><p class="ql-block">否则黄鹰也不会后来牛闪闪的拍鬼片</p><p class="ql-block">2570.梁羽生 大漠风云路</p><p class="ql-block">2571.古魂《勾魂金燕》</p><p class="ql-block">2572.风云是没有人去搞文本的事情的,台湾大部分出版社基本就是 原来书是什么,版权是什么就照搬的,这样的好处,是成本比较低,换一个设计就行了。</p><p class="ql-block">出版社本身就是赚钱,不违法,版权不错,至于文本如何,其实受众本身已经很少了,尤其在台湾,出版社是不会花钱花精力搞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的</p><p class="ql-block">2573.卧龙生 迷魂阴阳</p><p class="ql-block">2574.前言</p><p class="ql-block"> 《血鹦鹉》、《吸血蛾》、《黑蜥蜴》、《粉骷髅》、《水晶人》到现在,“惊魂六记”已经有了五记,这篇《无翼蝙蝠》也就是最后的一记了,看过前五记的朋友,相信已知道“惊魂六记”是怎样的一种小说。</p><p class="ql-block"> “惊魂六记”这个名字原是古龙先生所订,黄鹰斗胆接写下去,只因为实在太喜欢这个名字,所以才再有《黑蜥蜴》、《粉骷髅》、《水晶人》、《无翼蝙蝠》这四篇小说的出现,原准备再写两篇,作为黄鹰的“惊魂六记”,但好像这种小说,写一篇都已太吃力。</p><p class="ql-block"> 也许,在找到足以令读者惊魂的题材之后,黄鹰会再补写两记,但只是也许而已。</p><p class="ql-block">2575.什么叫盗用名字呢,比如 万盛《铁剑流星》,你就得考证下这个 杜宏飞,到底是不是于东楼</p><p class="ql-block">2576.万盛《手枪》挺有意思的,有两种开本的正版 25开和32开</p><p class="ql-block">2577.代笔本身没有署名权,像古龙这张代笔揭露的情况,首先是台湾武侠风气不正,代笔不是丑闻。再一个就是古龙太有名,给古龙代笔也成为谈资。代笔这玩意很难界定,我感觉就是版权是谁的就是谁的作品,比如《名剑风流》你怎么也不能说是乔奇的</p><p class="ql-block">2578.①《侠者》在古武凌妙颜亲自传了</p><p class="ql-block">②于东楼名下不多,大家齐心合力烤一下就完了,工程量不大,比如那个《赤血牌》就是独孤红《血令》</p><p class="ql-block">2579.于东楼,我就看着他的那个手枪手枪不错。其他的书我都觉得不怎么样,差口气。而且我一眼就能看出来,有的桥段是用的古龙的,有的桥段用的是高庸的,那自己的东西不多啊。</p><p class="ql-block">2580.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23年10月5日13:00(北京时间19:00),瑞典学院将20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挪威剧作家约恩·福瑟(Jon Fosse),以表彰他“创新的戏剧和散文,为不可言说的事情发声”。这也是继2005年的哈罗德·品特之后,再次由剧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p><p class="ql-block">约恩·福瑟以新挪威语创作了大量作品,涵盖了各种体裁,包括戏剧、小说、诗集、散文、儿童读物和翻译作品。虽然他是当今世界上演出最广泛的剧作家之一,但他的散文也越来越得到认可。</p><p class="ql-block">福瑟是通过电话得知获奖的。“不是每个获奖者都相信我打的电话,”主持人说,“他(接电话时)正在挪威乡下开车,我们将有机会开始谈到12月诺贝尔周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对于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约恩·福瑟的反应是:“我感到不知所措和感激。”他在挪威出版商发布的新闻稿中说:“我认为这是对文学的奖励,首先是文学,而不是其他考虑。”</p><p class="ql-block">“他们打来电话时,我很惊讶,但同时也不惊讶。在过去的10年里,我已经为这种可能性做好了谨慎的准备,”64岁的福瑟告诉挪威公共广播公司NRK,“接到电话时我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2581.任剑逍遥 这个真身待考</p><p class="ql-block">2582.短刀行的首次版,应该是大陆《神州传奇》杂志连载,其后是百花和万盛</p><p class="ql-block">2583.诸葛飞雪《神州大侠传》,即弹剑江湖 诸葛青云</p><p class="ql-block">2584.《中国当代文艺家名录》云:马德昭,1940年生,安徽亳州市(谯城)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原)亳州市文联副主席,(原)亳州市作家协会主席……短篇小说《蝈蝈启示录》被誉为“生活中的绝品”,长篇小说《万能飞镖》被文艺出版社誉为“我国武侠小说的高手”……编辑民间文学及文史资料百余万字,出版故事集及资料书多部……每年均审阅修改业余作者大量文稿,培养了一大批文艺骨干,系全国较有影响的作家……</p><p class="ql-block">认识马德昭,是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当时,我是农村中学教师,他是亳县文联负责人。一向不安分守己的我,时常心血来潮地胡扯瞎编一些不成体统的文字,诸如民间故事、历史掌故、相声、三句半之类。当然,达不到发表水平,只是业余爱好,大不了写好的相声和三句半被集体改编后送当地的文艺宣传队偶尔演出一次而已。听说城里有一个专门搞文学创作的大文人马德昭,便带上几篇自己的文稿,在亳州城东方红电影院后面深巷子里的一间拥挤简陋、到处堆满书籍和文稿的居室里见到了他。</p><p class="ql-block">马德昭其时正值中年,中等偏上的清瘦身材,细眯的眼睛,满脸的和蔼、慈祥,说起话来总是面带微笑。马德昭长我10岁,让我称他为老兄。我说还是称马老师显得亲切,便把自己随身带来的文稿呈送给他,请他指教。马德昭老师接过我的文稿,特认真地翻阅,不时地喃喃细语,当着我的面儿作些恰到好处的点评,并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修改意见。</p><p class="ql-block">前不久,见了马德昭老师的亲属,问及马德昭老师的近况,说马德昭老师已驾鹤仙逝了。我惊愕道:“马德昭老师得的是肺气肿,年龄也不算太大,怎么说去就去了呢?”其人说:“哪是肺气肿?是肺癌!家人一直都瞒着他。”我想,似马德昭这等聪明人,自己得了什么病,瞒是瞒不住的。遂不胜悲痛。马德昭老师的音容笑貌和在文学创作方面对我的诸多扶助又浮现于脑际。聊作此文,以示追念。</p><p class="ql-block">2585.佚名著;金石校点《风流小拳王》,猜猜这是哪个晚清武侠小说?</p><p class="ql-block">2586.金儒=雪中士=谭自安=昊天牧云=朱颜=刘不备</p><p class="ql-block">2857.剑寒江湖梦</p><p class="ql-block">2858.五木翁其人,生平不详,其人是早期优秀武侠作家,创作了《剑箫缘》主人公黄浩,91内蒙古人民出版,后在纵横中文网连载时名为《玉箫公子》</p><p class="ql-block">后转为网络写手,著有有《绝尘一剑》主人公赵霖,《侠骨芳魂》主人公叶岚、蔡虹玉</p><p class="ql-block">2859.云岩,生平不详,著有《义胆英雄传》行世</p><p class="ql-block">2560.雪中士 夺命情</p><p class="ql-block">2561.刘德功《名珠奇缘》,真身待考</p><p class="ql-block">2562.渝人,生平不详,有《西地魂》行世</p><p class="ql-block">2563.鲍桐芗《包青天 续集 义侠龙虎榜》,大概迎合当年电视剧包公热</p><p class="ql-block">辛子有部《包青天 续集 南侠展昭》,这人是谁</p><p class="ql-block">2564.全云《雪山蛟龙》,实为陈文清 神枭鬼侠</p><p class="ql-block">2565.古龙 金枪侠 真身待考</p><p class="ql-block">2566.《断案奇观》作者:陈奔,杜亮著,认识吗?内中有侠义否?</p><p class="ql-block">2567.古龙意《天地阴阳怪剑客》,田歌阴阳剑。流传最多的是陈青云《十剑婊雄风》。真身?田歌的作品之一:陰陽劍!問題是,田歌先生仍然健在,作品却變成了古龍先生遺著!改哭還是該笑?</p><p class="ql-block">2568.玉翎燕,有多部散文集</p> <p class="ql-block">2567.玉翎燕剑底情缘有网络版,我倒是知道,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玉翎燕的</p><p class="ql-block">2568.王德新《天国外传》呢?和你之前提的太平天国的武侠是同一本吗</p><p class="ql-block">2569.东方亦青 一剑缘,实为玉翎燕剑底情缘</p><p class="ql-block">2570.铿尔就是杜拱拱啊</p><p class="ql-block">2571.宗岳的其实就是云中岳同名作,宗岳《逸凰引凤》93年的书</p><p class="ql-block">2572.慕容羽剑我写了,就是翁治兴</p><p class="ql-block">2573.黄有光《千古奇情记》</p><p class="ql-block">2574.贺誉是89年生人,14岁就写武侠了,现在写歌词,网络上这小伙照片都有</p><p class="ql-block">2575.刘肇霖,诗人,小说家。山东长清人。曾就读于北京辅仁大学。完事,后面的简介要收费。此人最知名的是聊斋演义,但也有武侠小说《玉连环》</p><p class="ql-block">2576.岳少鹏生于1955年,四川绵阳人。民进成员。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并任生产队长,1983年后历任四川省绵阳市松垭乡文化站专职干部,乡镇企业松垭食品厂厂长,绵阳市富乐食品厂副厂长,绵阳豪达黄金珠宝有限公司销售员,《绵阳日报》记者,《游仙报》记者、编辑。2001年起从事专业文学创作,发表作品200万字左右。200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p><p class="ql-block">2577. 云中子《女血蛾眉剑》</p><p class="ql-block">2578.和李新泰,高连欣合著电视剧本《管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1</p><p class="ql-block">2579.徐道铃,千秋义盗2</p><p class="ql-block">2580.这个俊然我写过,在第一个专辑的52里,他的《长长的乌拉银河》值得一买</p><p class="ql-block">2581.范阳河也是孝妇河的支流,孝妇河过我们村不远就掉头向西北,因而我们村也应当算在其南,地理位置大体相符。我们村这条河,沿村东而北,因流经范文正公庙的东面(阳面),因而被叫作范阳河。我很认同徐道铃先生的考据。</p><p class="ql-block">2582.徐道铃先生是老人民大学毕业的,对历史文化极有研究,文才学养都非常不错,这几年总领我们老徐家的修谱工作。据他研究,史料曾记载范仲淹“方显贵时,置负郭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于孝妇河南购置义田四顷三十六亩”。他还认为,我们村有许多范公遗迹,村大街正北原有一座大庙,叫范文正公庙。我也有印象,村里人叫北帝庙、北庙、正公老爷庙,现在当然没有了</p><p class="ql-block">2583.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孙俊然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2月15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6岁。</p><p class="ql-block">孙俊然,笔名俊然。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殇》《鸾凤奇冤》《长长的乌拉银河》《安图的后代》等。</p><p class="ql-block">2584.这个写乌龙院的曹复国是什么人</p><p class="ql-block">2585.沉洲知道是谁,和他合著的许六溪查查是谁</p><p class="ql-block">2586.其实看武侠这个东西啊,跟文化层次有关系,又没关系,大学教授有没有看陈青云的,我觉得有的,只不过他累了,他需要大脑休息,这时候陈青云书就是一种无脑阅读</p><p class="ql-block">2587.陈青云的书,不管是早期还是后期的,没有什么人情世故,打得太莫名其妙。从这点上说,不如民国武侠。尽管他后期改良也不行</p><p class="ql-block">2588.秦紅冷血十三鹰,先写了个短篇,有头无尾,找倪匡编剧,把故事编圆了,秦紅拿过去,嫌内容少,又硬塞了条支线进去,故事有拉胯了。</p><p class="ql-block">2589.真正武侠读者很少关心作者啥的,拿起一本书就看,不好看就丢。时隔多年印象中的武侠才是最好的武侠,但如果再拿起那本印象中的书来看,呸,什么垃圾书</p><p class="ql-block">2590.打比方,双鹰神捕,不用说大陆 2000年 福建那会,肯定是销量扑街的。就是80年代初的香港,双鹰神捕能卖多少呢?算算销量,武侠世界杂志按照当时的发行量 一万左右最多了,加上武林版 一般以500~1000为印量,而且基本从不再版。</p><p class="ql-block">也就是算上杂志(其实杂志不能全算到双鹰上),也就卖个 一万多点的销量,到底有多受欢迎,比比同时期 一版再版的四大名捕,在当时的差距就可以很明显了。</p><p class="ql-block">四大名捕单会京师,80年代左右,港台地区,就有武林版、长河版、明远版、神州版、万盛版,至少五种单行本。当然,双鹰神捕有部分后来台湾也以其他人的署名,印了一些,但是估计是不给版税的。</p><p class="ql-block">2591.挺群秀发独孤红,</p><p class="ql-bl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