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口那两棵古柏

王建西【原野草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摄影/作者:王建西</p> <p class="ql-block">听母亲讲,她的爷爷的爷爷曾经说,小时候这两棵柏树就这么大,老了还是这么大。</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父亲的父亲说,打他记事起这两棵柏树就一直没见长,到现在还是没见长。</p><p class="ql-block"> 母亲给我说,她儿时记忆中这两棵柏树就是这样子,现在还是这样子。</p><p class="ql-block"> 我很小时这两棵古柏就守在村口,现已六十多了还在守村口。</p><p class="ql-block"> 这两棵古柏就像两个卫士,威武雄壮,永远守卫在村口,保护村民平安,为村民保驾护航!</p><p class="ql-block"> 据村民讲:曾经有人想砍掉这两棵古柏当柴烧,没想到刚砍掉小树枝就感到不舒服,赶快停手,可为时已晚,第二天莫名其妙就得病了。从此再也没人敢打这两棵古柏的主意了。就是被砍掉的树枝也没人敢拿回家当柴烧,村民把树枝扔到庙的房顶上,很多年也不腐朽,仍在房上睡大觉。</p><p class="ql-block"> 因两棵古柏都在崖边,常年水土流失,怕树倒下,村民们几代人不断用大石头加固崖边,才使两棵古柏至今依然挺立在村口。</p> <p class="ql-block">两棵古柏旁边有一个小庙,供奉谁不知道。据老辈人说小庙很早就有,啥时建的说不清,也没有记载。也许是明朝,或者更早,也许有村子时才有这个庙吧?是先有树还是先有庙,没人说得清楚。反正这个小庙塌了无数次,盖了无数次,土庙塌了盖石头庙,石头庙倒了盖砖庙,盖过来盖过去始终都是小庙。</p><p class="ql-block"> 村子不大,只有几户人家,都姓房,也都是亲戚,都是一个祖宗。清朝时期有很多房姓族人搬离祖地,分散全国各地。每年清明都会从各地回来祭祖,村里还要宴请回来祭祖的房姓族群,一直延续到共和国成立才告结束。</p><p class="ql-block"> 母亲就在这个村里出生,在这里度过童年时光。直到母亲出嫁才离开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p><p class="ql-block"> 现如今母亲都八十多岁了,每年还要回去看看她的老家房河西沟村,看看她的侄子是胖还是瘦了。还有村口那两棵千年古柏,有没有再长粗。再看看那山有没有啥变化。</p><p class="ql-block"> 山变了,看不到漫山遍野粗大的柏树和老银杏树了。粗大的柏树早些年都砍伐殆尽,粗的做了房梁,细一点的做了椽子。现在柏树林都是胳膊粗的柏树,很少能看到粗大老柏树了。</p><p class="ql-block"> 因银杏给村民带不来经济收入,所以都把老银杏砍了,换种成石榴树。石榴还能给村民带来一点收入。</p><p class="ql-block"> 看不到泉眼里的泉水了,更看不到泉水里的红鲤鱼,再也看不到人们担着担子在泉边取水的场景了,因为泉眼早已干枯。</p><p class="ql-block"> 听不到山下的小河流水声,因为小河很久没有水了,小河道变成一条弯弯曲曲小路。儿时经常在小河捉螃蟹,现在已成了回忆!</p><p class="ql-block"> 主河道还有水,但水不大,比溪流大些。这条河是唯一流入韩峪水库的水源。</p><p class="ql-block"> 早先这条河水面很宽,水流也急,因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开山挖石把水源断了,所以山上的河水越来越小。</p><p class="ql-block"> 家也变了。原来的窑洞不见了,变成了土坯房,现在变成了水泥砖混房。居住条件更好了。</p><p class="ql-block"> 唯一不变的是村口那两棵古柏,永远守在村口,永远就那么大!</p><p class="ql-block"> 记得小时候我经常爬到村口那两棵古柏玩,有一次爬上村口那两颗柏树下面的那一棵,被舅发现,舅走过来严肃叫我下来。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挨一顿打。当我下来时舅没打我,只是给我讲道理:“你看这崖有多深,万一掉下去可咋办呢?”</p><p class="ql-block"> 幸运没挨打。其实舅根本就没打过我,但我害怕舅那严肃的脸。</p><p class="ql-block"> 我还经常到小河对面山上去玩,有时也会迷路,当我迷路时站在那里左看右看,只要能看到两棵古柏就找到回村的路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带母亲回她老家我都会带上相机,把村口那两棵古柏拍过来拍过去,拍了无数次,总觉得拍不够。因为两棵古柏太有神了!就想从各个角度多拍几张,总觉得拍得不理想。</p><p class="ql-block"> 如今村里的老人慢慢老去,留下的后辈不是在外打工,就是因山路不好走,搬离村子,在山下路边建起新的房屋。村里的房子大部分变成了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只有几家和柏树在村里坚守。现在再看村子已是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房河西沟村满山都是红土地,适合种果树,尤其是石榴,个大,皮薄,籽饱,主要是甜,真正的临潼石榴。每年石榴成熟时,村民们放弃打工,回到村子采摘石榴,和其他果实。年成好了能卖个好价,年成不好只能贱卖。遇到干旱石榴就歉收,遇到连阴雨石榴就会裂开,村民就烂包了,一年就白干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一些村民不太管石榴树,太难伺候了。冬季要给石榴树剪枝,春季浇水施肥,夏季给每个石榴套袋,秋季采摘石榴。费人费力还挣不了几个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来钱快。</p><p class="ql-block"> 不过房河西沟村风景特别美,有山有水有竹林,适合旅游休闲。经常能看到一些旅游爱好者组队来西沟村休闲。</p><p class="ql-block"> 春天他们挖野菜,夏天来纳凉。秋天是丰收季节,柿子、石榴都成熟了,可以自己采摘。农家还有自酿的柿子醋,顺便带一桶回家。玩饿了吃一顿农家饭,也可以自己下手做饭吃。冬天有它的景色,尤其是大雪天,这里的大山被银白色的雪覆盖,真像一幅巨画,美极了!</p> <p class="ql-block">  在不远的将来房河西沟村将会成为真正的旅游胜地,休闲、爬山、娱乐、餐饮于一身的全方位基地。</p><p class="ql-block"> 村口那两棵千年古柏欢迎你来做客。</p> <p class="ql-block">山村</p><p class="ql-block"> 人已去,村已荒,杂草重生无几户。</p><p class="ql-block"> 土墙倒,房屋塌,东倒西歪成废墟。</p><p class="ql-block"> 道难走,山下迁,路边建房便出行。</p><p class="ql-block"> 俩古柏,像卫士,不离不弃仍坚守。</p><p class="ql-block"> 房河村,西沟组,自然风景美胜收。</p><p class="ql-block"> 旅游客,常光顾,休闲娱乐好去处。</p><p class="ql-block"> 挖野菜,摘石榴,农家饭菜味道美。</p><p class="ql-block"> 小山村,待开发,将来准是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2024年3月23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历</p><p class="ql-block">王建西:汉族,中共党员,1962年12月9日出生,灞桥区洪庆街道庆华北区,庆华厂退休职工。现为《灞水两岸》平台主编。灞桥区作家协会会员,洪庆文化艺术协会会员,副秘书长。陕西艺术摄影学会会员。多篇文章散见于网络平台。文学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偶尔文学作品和摄影作品发表在纸质报刊杂志上。2023年西安市“百姓学习之星”和灞桥区“百姓学习之星”获得者。</p><p class="ql-block">微信号:w827998380</p><p class="ql-block">手机号:1357183203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