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风和日丽的四月,再飞彩云之南,走进腾冲,来到自然美丽古朴的边地小镇——和顺</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市城区西南4公里,是云南著名的侨乡。六百多年来,中原文化、西洋文化、南诏文化、边地文化在这里交融碰撞,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使和顺成为云南省四个典型的生态文化村之一。</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依山傍水、环山而建,绵延数里,聚落着寺院、道观、祠堂和众多小巷,还有100多幢清代宅院,建筑中西合璧,既有徽派建筑的婉约,又有西式建筑的明朗,兼有东南亚风情。</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始建于明代,原名阳温墩。因一条清澈小河绕村而过故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p> <p class="ql-block">民间广为流传的美誉:不曾来过腾冲,便不叫来过云南。腾冲有着一种决胜于云南的魅力,这座云南的边陲小城,是徐霞客赞誉的“极边第一城”,曾历经岁月的洗礼和时光的沉淀,现依然岁月静好,待客如故,保持着其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和顺的图书馆是中国最大的乡镇图书馆之一,是由华侨集资兴办,馆内藏书达到了7万多册,其中古籍真本就超过了1万多册,胡适熊庆来等名家的提字、著作都典藏在这里。因此享有中国乡村文化第一的美誉。在这样的小镇里竟有这么丰富的藏书,实令人惊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和顺图书馆孕育了和顺书香门户的气质及人杰地灵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走进这个有着百年历史的图书馆,处处充满了古老气息,在老木桌前坐一坐,体味一下无数先人们年轻时,在这里发奋读书的情景,顿时历史与现代的交融,让我好像穿越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和顺自古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明清两朝出了400多名举人秀才,是缅甸四朝国师尹蓉,翡翠大王张宝延,著名哲学家艾思奇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体验云南的历史文化,和顺古镇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选择</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的古宅,牌坊、祠堂遍布古镇,上千幢特色民居鳞次栉比,环山渐次递升,小桥流水,群鸭相戏,曾有名人诗赞和顺“决胜小苏杭”</p> <p class="ql-block">300多年前,千古第一旅行家徐霞客来到这里,被它的美丽和繁华所震撼留下了“极边第一城”的称赞</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被称作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高黎贡山艰险的高原驿道上,留下了无数马蹄印与人的脚步,和顺古镇的马帮博物馆里收藏着数百年来,马帮使用过的物品、生活用具、贸易品,大到马鞍、货框,小到账本、算盘、货币,还有那个繁华时代数十个大型商会的牌匾</p> <p class="ql-block">马帮,是腾冲人的生活方式,是他们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双肩扛起历史,世世代代往返于蜀身毒道,成为文化的使者。甚至在滇缅抗战中,还以身背马驮的方式为远征军运送物资,随军作战的腾冲人,为义战死足6300余人……</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火山脚下的这个边陲小镇,虽然没有丽江大理喧嚣热闹,但600多年流传下来的历史印记,却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文魅力,深深喜欢上了这里。旅行的意义不是去了多少景点,而是能在古朴幽静,山清水秀的地方,完全放松自己,细细品味,感知不同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走进和顺古镇就好像走进了一座文化的迷宫,这里有着近千幢古朴民居,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既能看到徽派的神韵,又能看到西方和南亚建筑元素的融入,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是和顺古镇不同于其他古镇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兴建于道光年间的文昌宫,是由海外华侨创办的中学遗址,亭台楼阁,苍松古朴</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是最大的名符其实的“华侨之乡”,早在400多年前,村民的脚步就已遍布了全球。现在,和顺侨居海外的华人、华侨有一万二千余人,而居住在本乡的人口仅有六千多人,其中,归侨和侨眷占全乡人口的80%。</p> <p class="ql-block">和顺的总兵府,腾越总兵张松林的住宅,古色古香。建于光绪末年,木质结构的建筑,镂空雕刻非常精细,历史文化价值很高。 这座总兵府原来是在腾冲市区,2006年被景区开发商柏联集团搬到和顺,现在成为柏联酒店</p> <p class="ql-block">寸氏宗祠又称寸家祠堂,是和顺古镇的标志性建筑,是腾冲寸氏宗族的象征、祠堂设计之精美,做工之巧妙,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艺术创造力。现今,寸家二十万子孙分布于世界各地,大多从商。每到清明时都会归根祭祖。</p> <p class="ql-block">李氏宗祠是和顺八大宗祠中建得最晚的,然而后来居上,布局大气恢宏。建筑有楼阁、石阶、拱门、林园清幽、视野宽阔,风景优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刘氏宗祠——和顺古镇内八姓宗祠之一,兴建于咸丰时期,祠堂傍水而建,为明清时代徽派建筑,青砖黑瓦。祠堂内匾联、题词比比皆是,弥漫着浓浓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后来由夫人王丹一捐赠腾冲,是两层四合院。院内主要展示艾思奇留学时用过的绘图工具、部分著作及手稿等。院外的艾思奇铜像,供人们缅怀。</p> <p class="ql-block">老街老巷,小桥流水、祠堂、牌坊、洗衣亭,每一个建筑都充满了故事。“洗衣亭”承载了老一辈出门闯荡男人们对家乡和顺女人的温情与思念</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传统建筑多采用木结构,以四合院为主,注重雕刻与装饰,建筑风格独特,保留着古朴的民风,走在青石板路上,环顾四周,仿佛走入了那段古老的旧时光,历史与现今就这么自然的交融于一起</p> <p class="ql-block">这个被火山环抱的小镇,东南西北各有一座火山,在火山台地上面,成千幢特色民居依山傍水而座</p> <p class="ql-block">沿着古镇蜿蜒曲折的巷子,去探访古镇的老屋老街和古老的宗祠,感受历史的沉淀与重厚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沿坡而上的青石板路,错落有致的巷道院落,一派水墨江南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街巷两旁房屋多为一层或两层</p> <p class="ql-block">和顺与其他古镇最大的不同,就是原住居民仍然以传统的模式生活在这里,<span style="font-size: 18px;">静谧朦胧的小镇因此依旧充满</span>浓郁的烟火气,浓厚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和顺家风文化长廊位于野鸭湖畔,全长400余米,错落分布了二十多组精心设计制作的石雕,浓缩介绍了十多个和顺家风文化的故事,分为走夷方篇、励志篇、孝道篇等十六个篇目,集中展现和顺历史上的道德楷模、文教先贤、抗日英烈、爱国典范等,是一个展示和顺优秀家风文化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走夷方篇:翡翠大王</p><p class="ql-block">家园篇 :军屯戍边</p> <p class="ql-block">和顺走夷方文化起源于明代中期,是当地居民为了生存和发展,远离家乡,前往缅甸、印度、泰国等南亚国家的一种生存方式。和顺毗邻缅甸和东南亚等国,自古以来就是川、滇、缅、印南方陆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p><p class="ql-block">早期,和顺人通过“走夷方”的方式,将儒家文化和先进生产技术带回来,繁衍生息。和顺走夷方文化是一部心酸史、血泪史、创业史、奋斗史和报国史,它体现了和顺人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的精神,以及他们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深厚情谊。</p> <p class="ql-block">勤奋篇:樵读成才 </p><p class="ql-block">礼仪篇:士和民顺</p> <p class="ql-block">元龙阁 依山临水,雕梁画栋,建筑精巧,风光秀丽,是一座儒、释、道三教合一的道观,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历经沧桑巨变,清乾隆时期重建。元龙阁建立在黑龙山之上,被很多参天大树包围。前面为黑龙潭,碧波荡漾,清澈透明,楼阁古树倒映其中,宛如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沿湖而行,依山傍水,美景相随,给人一种悠然入画之感</p> <p class="ql-block">野鸭湖 面积150余亩,因生态环境优良,逐渐成为野鸭等水禽的栖息地而得名。湖光碧水,青山绿树、古村落建筑构成了一幅“远山莽苍苍,近水何悠扬;万家坡陀下,绝胜小苏杭”的优美画卷。醉在这迷人山水间一点也不夸张</p> <p class="ql-block">不拥挤,不嘈杂,不过度商业化,更多的是淳朴的民风,闲时淡然的生活方式。悠闲漫步于街头巷尾,随心而走,十分惬意。正如杜甫诗中“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p> <p class="ql-block">不愧是中国第一魅力古镇,这也许正是诗和远方之一吧!来这边住些时日,慢慢享受这里的优雅闲静与暖暖浪漫……心中的愿望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和顺古镇的古朴与自然相融合,让人流连忘返!清新静美而和谐的风光风情让人陶醉!愿和顺永远內和外顺!再见🌹🌹美丽的和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