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三桥

宗淦

<p class="ql-block">天生三桥,大自然的无数杰作中,当之无愧堪称独步。这三座桥的高度、宽度、跨度分别在150、200、300米以上。三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形成了“三桥夹两坑”的奇特景观。即便是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在距离几百米之内就有如此宏大的三座天生石拱桥和两个巨型的由塌陷形成的天坑也是世间罕见的,因此,天生三桥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天生桥群之最”。而且,三桥的独步之处还在于三桥彼此之间也景色各异,互不雷同。天生三桥的奇、险、峻汇于一身,赋予了她天生丽质难自弃的非凡和明丽。</p> <p class="ql-block">天生三硚地处仙女山南部,位居仙女山与武隆县之间,景区内天生石桥气势磅礴,林森木秀、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是一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区。</p> <p class="ql-block">景区林森木秀、峰青岭翠、悬崖万丈、壁立千仞、绿草成茵,修竹摇曳、飞泉流水,一派雄奇、苍劲、神秘、静幽的原始自然风貌,以山、水、瀑、峡、桥共同构成一幅完美的自然山水画卷,其中天生三桥,飞崖走壁、擎天一柱、绿茵生辉、翁妪送归,仙女洞等景点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又名头道桥,高大厚重、磅礴气势,以雄壮称奇。桥高235m,桥厚150m,平均拱桥高度96m。拱孔跨度20-75m,平均34m,桥面宽度147m。天龙桥桥下发育有两个穿洞,左(南)侧的穿洞称为迷魂洞,洞底高出右(北)侧穿洞120m。洞壁有大量的破痕、窝穴及溶孔等水流活动的痕迹,地下伏流曾经从左穿洞流过,后来龊弯取直改道为右侧的穿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黑龙桥:黑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桥,桥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桥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为三桥中最高者;桥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桥面宽达193m,亦为三桥中宽度最大者。黑龙桥洞道的侧壁及顶部窝穴、溶孔、天锅、流痕等溶蚀形态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征。洞壁北侧发育有雾泉、珍珠泉、一线泉、三迭泉等4处悬挂泉,风格迥异。</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神鹰天坑,由青龙桥与四周的石崖构成,形状接近正方形,最大口径300米,最大深度285米。整个天坑被悬崖包裹,从高处看下去可以看到天坑中茂密的植被。神鹰天坑的特点在于其高空悬崖酷似展翅飞翔的老鹰,俯视坑底,故名神鹰天坑。要想进入坑底,需要从边缘出发,顺着接近90度的绝壁垂直下降80米左右,再沿着天坑崩塌形成的斜坡往下走100多米。</p><p class="ql-block">在地质学上,天坑是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显现出非凡的空间与形态特质,如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呈深陷的井状或桶状轮廓等。天坑通常发育在厚度巨大、地下水位很深的可溶性岩层中,从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通常与地下河相连接。目前发现的天坑分为两种,一种叫侵蚀型天坑,另一种叫塌陷型天坑,塌陷型天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主要类型,神鹰天坑就属于塌陷型天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生三桥</p><p class="ql-block">青龙桥:青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的第二座天生桥,又名中龙桥,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桥面高度为281m,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者;平均拱孔高度103m;桥面厚度168m,拱孔跨度13-58m,平均31m;桥面宽124m。青龙桥以高大著称,达281m,为世界喀斯特天生桥高度之最。从桥下仰视,拱孔高旷,壁立千仞;洞顶逐次崩塌断面呈弧形平行分布,展示着天坑、天生桥的形成、演化过程。黑龙桥:黑龙桥为羊水河峡谷上位置最下游的天生桥,桥名古已有之,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一条黑龙蜿蜒于洞顶而得名。桥面高223m,平均拱孔高116m,为三桥中最高者;桥厚107m;拱孔跨度16-49m;桥面宽达193m,亦为三桥中宽度最大者。黑龙桥洞道的侧壁及顶部窝穴、溶孔、天锅、流痕等溶蚀形态十分普遍,反映了古伏流的水流特征。洞壁北侧发育有雾泉、珍珠泉、一线泉、三迭泉等4处悬挂泉,风格迥异。</p> <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驿</p><p class="ql-block">在天生三桥的天龙桥的坑底院有一座座青瓦灰墙的古色古香的四合院,院落前挂着的灯笼上写着“天福官驿”四个字。该驿站始建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地处“钻天铺”和“白果铺”间之要津,是古代涪州和黔州官方信息传递的重要驿馆,后毁于兵燹。该建筑位于武隆天坑,天生三桥的青龙桥下端,坑底有条谷底大道,宽约5米,仿如古时驿道,可通行木制车,骑马。房屋位于道旁,屋顶被天龙桥万丈深渊所笼罩。四周岩石峥嵘,灌木苍翠,有一种阴深萧煞之气氛。</p><p class="ql-block">天福官驿建筑为木质结构,古典风格,小青瓦屋顶,翅角飞檐,由两个四合院连成矩形方阵,正门有朝门,天福官驿内庭四方约20间房舍,左厅为正殿,供官员办公及接待宾客,右厢是官舍及卫士住房。院坝存有古官员的马拉木质骄车。驿站外有栅马桩,及高竿悬挂驿站标旗,显示此处是官家豪强出入歇脚处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