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甲辰龙年的五四前夕,在一位老同学的推荐下,独自赶早去转了转位于昆明一二一大街的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原先估计1、2个小时可毕,实际用了一个上午。家门口的这座博物馆,以前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来过1、2次,对展览的内容走马观花,印象不是很深。最近几年来时间较以往宽裕后很想认真去转转看看,但博物馆要么是疫情封闭、要么是内部改造,时而开放时而关闭,直到这个五一假期才成行。</p><p class="ql-block">记得2020年疫情初始那年,用了5个多月读了岳南先生所著的《南渡北归》后,对西南联大在昆明短短8年的刚毅坚卓、弦歌不辍有了较深的印象,这之后凡是与西南联大有关的人和事,自己都会比较关注。近些年来,先后自发去过梅贻琦校长在五华区海屯路惠家大院的旧居、闻一多教授在司家营的旧居及纪念馆、费孝通教授在呈贡魁阁的旧居……。</p><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博物馆用三个楼层、分8个部分介绍了联大的由来、办学历程、抗战、学运等内容,除了文字讲解、影像播放外,还有不少老照片、旧物件等展出。从介绍得知,联大在昆办学8年间,设置了5个学院、26个系,共开出1600门课程,教师常年维持在350人左右,其中教授、副教授占教师比例高达50%以上,真正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据统计,在昆办学<span style="font-size: 18px;">8年间在联大任教的教授先后有300多人,85%以上为海外留学归来。</span>可以说,当时中国最优秀、最顶尖的知识分子精英都集中到了昆明,天才成群的来,三校联合、大师汇聚、群星璀璨。</p><p class="ql-block">联大在滇8年先后有8000多学子就读,3882人毕业。师生中有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奖获得者,邓稼先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5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175位院士。值得一提的是,“两弹一星”功勋中有一位是云南大理人,白族,即王希季老先生,他是联大42年毕业的机械工程系学生,之后考取赴美留学资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正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毅然与赵忠尧、华罗庚、邓稼先等一道返回祖国。60年代到80年代,中国发射的17种探空火箭中有12种由他担任总设计师或技术负责人。1975年,他担任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的总设计师。可以说,中国跃升为世界航天大国,王希季居功至伟。出生于1921年7月的他至今仍健在,这位功勋是云南人的骄傲、是白族的骄傲。</p><p class="ql-block">联大迁入昆明之初正是抗日烽火连天、国家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师生们“跑警报、钻山沟”,学业一刻也没有中止,联大对基础课要求非常严格,许多知名教授到低年级讲授基础课,教授们治学严谨、兼容并包,注重通才教育与文理交叉,注重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为服务抗战,临时开设了多门战时课程,如《兵工厂》、《要塞建筑》、《军用桥梁》、《兵工制造》等,8年期间,联大学子前后从军者1100余人,联大旧址中的纪念碑上有名有姓的就有834人,从展示的当年报纸上看到,1943年底联大4年级男生全部征调服役,45年初,梅贻琦校长的3个子女从军参与抗战。41年至43年间有12名联大学生被录取为空军飞行员与日军激战,其中5人牺牲,这在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专门的描述和感人的镜头。</p><p class="ql-block">联大在昆办学之初只开设了四个学院,后因云南呼吁,专门增设了师范学院,并开办了联大附中、附小,46年联大三校北归时,将师院整建制留昆,工学院的电讯专修科并入云南大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云南教育较为落后的局面。当年的附中、附小,即云师大附中、师大附小至今仍是云南最拔尖的中学和最拔尖的小学。</p><p class="ql-block">参观中不无感动的瞬间,其中在看到一封湖南省政府用笺的书信时,即步行团团长黄师岳给蒋梦麟、梅贻琦两位校长函婉拒金表和川资,原来是校方为感谢他护送300多学生从长沙步行3000里安全到昆,特意派人赴长沙赠他金表一只和川资500元。黄师岳婉拒所赠财物,并给蒋、梅写了这封信。很感人。信中说:“…在师岳不过奉张主席文白兄命,率领贵校学生旅行团到滇开课而已,随云跋涉辛苦,为民族为国家服务,与数百青年同行三千里,自觉精神上痛快与光荣。”</p><p class="ql-block">联大短短八年,何以硕果累累,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能不外乎是:一方面是共赴国难、同仇敌忾激发出的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源自三校不同传统的独特贡献,北京大学“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清华大学“通才教育,教授治校”的治学理念,南开注重实干的教育目标。三校一体,对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共同维护,最终缔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的西南联合大学。同有形的学术成果相比,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硕果,更需我们后人的挖掘。</p> <p class="ql-block">黄师岳给蒋、梅两位校长的函</p> <p class="ql-block">前排居中的就是黄师岳中将,据网上查到的闻一多之孙闻黎明先生的有关文章,黄师岳回长沙复命后,任国民党军队第五战区第十三游击队纵队司令,在皖南一带打游击,与新四军张云逸防区相邻。张黄私交甚密,黄师岳经常以各种方式补给张云逸军需。皖南事变后,中共担心国民党当局迫害张云逸家属,欲将其转移,需要经过黄师岳防区,没想到黄师岳竟“冒天下之大不韪”,派人专程护送通过。因为黄的“亲共”行为,他从未得到升迁,军衔一直是“中将”,抗战胜利后更是离开战斗序列成为“闲人”。1948年11月,辽沈战役结束,黄师岳在沈阳被俘,关押于战俘营。1950年,被俘国民党高级将领中的进步人士集中到位于北京西苑军营的华北“革大”学习。同年,时任广西人民委员会主席的张云逸赴京开会,发现了名单中的黄师岳,随即召见,征求其去向。黄师岳表示愿意跟随张云逸到广西工作。1950年12月,黄师岳被安排到广西人民委员会参事室任参事。1952年参加土改。1954年秋,63岁的黄师岳因脑血栓回南京家中休养。1955年春回广西继续工作,10月1日病逝,安葬在南宁东北郊皇帝岭公墓地。</p><p class="ql-block">《南渡北归》作者岳南曾在书中写到:“此事仅过80余年,却是今非昔比,观今日之时风,黄师岳中将当年人格之风范,令人不胜感慨。”</p> <p class="ql-block">当时联大的教室宿舍条件有限,一些师生往往泡在茶馆中读书学习。汪曾祺先生就说过,他有个同学就把洗漱工具放在联大附近的一家茶馆里,每天起身先到茶馆洗漱了再进课堂。学生们做作业、写论文都在茶馆里。</p> <p class="ql-block">1954年4月4日,联大台湾校友与梅贻琦(第二排左九)合影</p> <p class="ql-block">1948年,国立中央研究院首次评议和选举出中国历史上第一批院士,共81名,分为数理、生物、人文3组,其中出自西南联大的达27人。</p> <p class="ql-block">西南联大8位“两弹一星”元勋塑像,yyds</p> <p class="ql-block">由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于1946年5月4日落成。阳面用1178字将联大历程囊括无遗,阴面镌刻834位从军学生的名字,被誉为三绝碑。</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短短八年,天才成群的来,大师汇聚、群星璀璨的年代,虽不能至,心向往之。</p> <p class="ql-block">2022年2月下旬的一个周末,自驾去蒙自时,顺便去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转了转,参观了纪念馆里的《烽火学涯长歌曲行——西南联大蒙自分校记忆》陈列展览,对联大师生在蒙自的短暂时光有了许多了解。</p><p class="ql-block">1938年4月,经考察西南联大决定将文学院和法商学院迁到蒙自办学,对两个学院的数百名师生来说,两个学院暂时设蒙自,主要是由于昆明的校舍不敷使用。抗战之初,昆明难以马上安置一所有上千名教师、职员和学生的大学,而蒙自有铁路连接昆明,交通便利,又有闲置的房屋。那时候的蒙自,远离三寇的铁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对于刚从炮火的威胁下脱身的联大师生而言,这样的环境无疑是一块读书的乐土。但师生们心里也清楚,在远离战火的宁静之中,实际上却弥漫着流亡的苦楚。</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学校校舍分散于蒙自城区各地,现存旧址五处,即哥胪士洋行、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法国领事府、周家宅院、王家旧宅。</span></p><p class="ql-block">联大师生初到蒙自,就积极组织集会进行抗日救国宣传,在纪念“五·四”运动十九周年时,联大蒙自分校北大同学会发表了题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继续五四精神 担负救亡责任”</span>告全国同胞书。热心帮助蒙自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他们办起了夜校,吸引失学成人来学习,不但学文化,也讲时事,宣传抗日,教唱爱国歌曲,发起卫生运动,开展灭蝇运动,与蒙自普通大众沟通了情感的同时,在开启民智、传播进步思想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同年7月,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简易校舍建好,在蒙自的校舍即将让给拟迁蒙自的柳州航空学校。于是,在蒙自完成期末考试的文法学院师生们,于8月底9月初陆续返回了昆明。</p><p class="ql-block">在联大离开之际,蒙自这座原先宁静的古城,也开始荡起涟漪:社会风气逐渐开化,公共卫生明显改善,男女同校的中学开始建立,更有年轻人追寻着联大师生的足迹,北上昆明报考西南联大。而联大许多毕业生,也不断的进入蒙自,带动提高了当地的教育水平和文明开化程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