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1960年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通讯录 <h1><font color="#ed2308"> 时光不老 岁月流金 </font></h1> 1954年10月至1966年底,国家动员组织具有高、初中文化程度的毕业生(或35岁以下的青壮年)到新疆支援兵团建设,他们被称为“支边青年”。<br> 1956年至1961年,随着祖国一声召唤,海安先后四次动员,原烈士、南莫、张垛、韩洋等乡的3846名青壮年以及1550名家属,响应党中央号召,肩负重托,从鱼米之乡的黄海之滨来到3700公里外的茫茫戈壁滩。<br> 他们在气候干燥、风沙肆虐、热风炙烤的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托克逊县等地建起了10多个援疆“海安村”,也有部分青年加入了兵团,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一起,开始了战天斗地、挖渠引水、开荒造田的屯垦戍边岁月。<br> 他们用坚韧和智慧,把白茫茫的盐碱地改造成绿树成荫、瓜果飘香的绿洲和粮仓。用青春和汗水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民族团结精神,把海安人的淳朴、勤劳、勇敢的优秀品格镌刻在天山脚下。<br> 从海安到天山下、从黄海之滨到大漠戈壁,一代又一代的海安援疆人,不忘初心,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浇开圣洁的雪莲花。<br> 青丝染上了霜雪,戈壁变成了绿洲。转眼间64年过去了,当年戴着大红花离开故土亲人的支边青年,已年逾古稀。乡音无改鬓毛衰,第二故乡建功业。如今他们的生产、生活是个什么样子?怀着崇敬和期待,海安市摄影家协会一行3人远赴新疆,深入吐鲁番鄯善县七克台镇的“海安村”、七十二团等处,循着闪光的足迹,探访这群来自海安的拓荒者。 <h1><font color="#ed2308">艰苦创业的峥嵘岁月</font></h1> 当年支边时的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上世纪60年代村部旧址。60年的峥嵘岁月,过往的生活是美好的,是苦涩的,是心酸的,是难以忘怀的。穿梭的生活痕迹里,是斑白的头发对已逝岁月的历史见证。 岁月的年轮,真实地记录了支边岁月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印迹,也留下了一代支边人的青春岁月! 60年代,他们初到库木坎村,制作出了各式各样的传统农用工具来辅助生产。如今,这些海安支边青年当年用过的老物件,诉说着支边青年来到库木坎村与少数民族群众,在这样艰苦环境中,凭借着这些简便的居家用品、劳动工具,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投入到了洗碱造田向荒漠要粮食的生产劳动之中。他们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在这片美丽而广阔的土地上生生不息。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奏响了一曲兵地团结的赞歌。 平日里,一日三餐,请客吃饭,擀面条,乃至孩子的作业都要在这方小小的桌子上完成。来客人了,家人和小孩不能上桌,只好端着饭碗在旁边三扒两咽。上学的上学,下地的下地。那时的一日三餐都来自家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勤耕耘。一年四季青菜、萝卜、咸菜与大麦粥成了这张桌上的主角。 他们曾经用过的风箱,生火做饭时,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禾。至今不少村民还把风箱好好地保存着。 当年用简易的木架子支起辘轳,一根长长的绳子拴上一只木桶,支边青年靠手摇将一桶一桶泥土揺上来,挖井引水,用来灌溉、饮用,井水给村里人以恩泽,井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养活了一代又一代支边人。 凭借一把木犁,在干枯的田块里用翻耕,播种希望。年复一年,一代代的支边人在这片土地上忙碌耕耘、收获着。 当年支边青年播种用的木制“播放机”,前方有人牵引,后方有人把扶,开沟播种。 在坑洼不平、尘土满天飞的土路上,驾子车是主要运输工具。拉水、拉柴、运粮拖粪都离不开驾子车。 围绕在柴火燃起的灶炉旁,是传递给家人的每一份温暖。 沧海桑田,时过境迁,但沉淀在记忆深处的灯火却永难熄灭。刚来边疆的时候,村里没有电又没有煤油,村民用菜籽油点灯,全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母亲点上油灯放在饭桌中央,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喝红薯粥、搭咸菜丝,偶尔也会炒一点白菜,这便是全家的晚饭了。吃完饭,母亲在旁边纳鞋底儿、做针线、熬夜纺线。 一件件破旧的衣服,足以看出当年条件的艰苦,支边青年的朴素。 <h1><font color="#ed2308">青春留在戈壁滩</font></h1> 1960年,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奔赴荒凉的边疆,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这片土地,扎根新疆,为改变新疆的落后面貌奋斗了一生。他们“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精神理应被历史铭记。 鄯善县库木坎村是海安支边人集中生活的“海安村”。当年143名海安人来到这里与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携手,以愚公移山精神搬走了近百座大大小小的沙丘,运沙9000多立方,改良了2000多亩盐碱地、填平了800多亩窝地。如今,条田公路纵横交错,公路两旁绿树成行,原来住的牛马骡圈,现在都成了一幢幢一排排的庄园小住宅。现在居住在村里只剩下几十人,其中大多已是八九十岁的耄耋老者。他们基本上以务农为生,但不少疆二代、疆三代进入企事业单位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今年81岁刘连英,1960年和丈夫王存先从海安县烈士公社毛庄大队6队来到吐鲁番七克台镇库木坎“海安村”安家落户。他们奉献了青春挥洒了汗水,也见证了新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他们爱上了美丽的新疆。如今,刘连英夫妻俩都生活在鄯善县城里,他俩和女儿住在一个小区,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当她讲述完自己的支边往事和情感生活经历,感慨万千,邀请我为她俩在当年村部旧址前合影留念。 当年的支边青年王存先,今年87岁,青丝变白发。他拿起六十年代使用过的农具,诉说着当年开荒拓地、修渠、治碱地的劳动场景。 今年93岁的老人史善陶(左二),共产党员,担过村里会计,是库木坎村第一批支边老人,他一头银发,双颊消瘦,却精神矍铄。1960年他和老伴一同从海安烈士乡一路向西,辗转了半个月的货运火车到了吐鲁番挖渠引水,开荒造田,用青春唤醒亘古的荒原。如今,四代同堂共22口人,儿子、女儿通过上学走出农门,在外地成家立业,孙子是公务员, 生活其乐融融。一起支边的海安人常常围拢在一起讲述当年支边朴实而又感人的故事,从他们讲述的这些一件件小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村民团结一家亲的真挚情谊。 86岁的罗永干告诉我说:“1960年我从海安烈士公社来新疆支边时,只有22岁,住的房子是在地上往下挖一个地道式的地窖。 虽然后来改住窑洞,但风沙特别大,沙子时常埋掉半截窑洞口。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植树,如今,荒凉的戈壁滩已变成田成块、树成荫的沃野绿洲,成了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今年85岁苏汉,共产党员,1965年从海安韩洋公社兴旺大队踏上了从海安到遥远的新疆的旅程。他表示:“作为当时众多支边青年中的一员,我身负着时代的使命和个人的憧憬,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浑洒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位老人叫丁濮兰 ,今年88岁。1960年从烈士公社踏上向西的漫漫长路,在她全身心参与创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片沃土上。如今,丁濮兰住着200多平米的楼房,儿子是公务员,生活还算惬意。老人见到家乡来人,拍手迎接,脸上洋溢出幸福满足的笑容。 “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每当想起60年前来新疆时的场景,家住吐鲁番鄯善县库木坎村的86岁的王凤兰老人精神抖擞,仿佛所有的事情就发生在昨天。 当年支边的第一代海安人深深地扎根于这片荒漠大地,如今他们也都有了二代、三代、四代。从海安三里闸支疆来的顾志来,他的女儿顾官美是“支二代”,她孝敬老人,勤劳朴实、聪明能干,种有十几亩的葡萄,养了20多只山羊,年收入20多万元。 曹芬英,今年 81岁,1960年从海安县南莫乡马庄大队支边来到吐鲁番鄯善县七克台镇库木坎村。见到家乡一行人,老人兴奋不已,对家乡的炽热情感,他们从未淡忘。说起当年入疆的经历,她依然感慨万分。 曹芬英拿出那个闪耀着光芒的支边青年进疆50周年纪念章,感到无比的自豪和兴奋。 崔恒长,今年86岁,家住海安县烈士乡坚持大队,1960年响应祖国的召唤,满怀激情和梦想,义无返顾地踏上向西的漫漫长路,奔赴新疆,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西北。生有5个子女,现在两个是教师,一个是七克台镇干部,一个是社区干部,一个务农。 土坯房前留个影。崔恒长说:“婚前用泥巴打起的土坯磊砌的房屋,住了几十年。10年前,翻建了四上四下的楼房,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老屋是我一生中温暖的记忆,院子里的点滴变化也是我成长岁月中的珍贵流年!”<br> 在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下,新疆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做到了献了青春献子孙。几个海安“支二代”续写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厚情谊,把汗水播撒在荒漠戈壁。繁忙的劳动没有磨去青春的光芒,集体的生活里留下了无数欢声笑语。 <h1><font color="#ed2308">乡里乡亲一家亲</font></h1> 位于伊犁洲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的第四师七十二团里也有个“海安村”。60多年了,他们一直生活在这里,平时家里有困难,大家都会来帮忙,生活中,他们互相学习,生产中,他们相互帮助,逢年过节,相互拜年,没有汉族和维族的区分,维族朋友也都会说海安话,大家就像一家人。 新疆兵团农四师七十二团,位于伊犁洲新源县肖尔布拉克镇,当年的海安支边青年与兵团融为一体,经过64年的战天斗地,搬走沙丘,平整土地,栽种防风林,开挖排碱渠,修建道路……用辛勤的汗水把戈壁荒滩浇灌成万顷良田,把沉睡古老的盐碱地建设成了美好的家园,一排排居民新村楼房,流水潺潺,树木葱郁,好一番塞上江南的景象。 今年80岁的王秀芳,性格随和,个头不高,身型偏瘦,一头银发梳理得纹丝不乱。听说家乡来人了,她急忙跑过来,当我向她问好时,她立刻笑眯眯地拉起我的手,操着一口海安话,“谢谢呀,谢谢你们来看我呀!”<br> 王秀芳家住海安县张垛乡朝王大队8队,1960年和张垛乡胜利大队的夏圣南一起,怀揣着一颗“好儿女志在四方”和“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豪情,支边来到第四师七十二团,几年后,他俩结为伉丽,丈夫前年去世。夏老太虽然在过往岁月中经历了千辛万苦,但老人的身子骨很硬朗,行动自如,精神状态很好。<br> 眼前这位鹤发童颜、气色大好的倪大旺,今年86岁,1960和老伴姜长英,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海安县张垛乡支边来到新疆农四师七十二团。两人生育了3个孩子,老伴于3年前去世,他现在和儿孙们一起生活得和和睦睦。 爷爷过生日,接到孙子从远方打来的祝福电话,爷爷笑的合不拢嘴。 2024年4月20日是倪大旺老人的86岁生日,家里人为他准备了庆寿宴,子女儿孙全部到齐,一同为老人庆贺生日。邻居王秀芳(左一)当年是和倪大旺夫妇一起来新疆的,听说倪大旺今天过生日,前来祝寿。 倪大旺听说老家要来人,一大早全家老少在楼下等着我们的到来。倪大旺拉着我的手,领我到家里坐坐。老人和蔼地笑着告诉我,今天是他的生日,留下来一起吃个饭。饭后,相互说了很多客气的话,邀我合影留念。相约我每次来伊犁都要来看望他。 <h1><font color="#ed2308">结束语:</font></h1> 60多年来,海安支边、援疆不断增添新的内涵,像坎儿井的流水那样,浇灌出绚丽多彩的民族团结之花。支边青年,60年中饱含着磨难和艰辛。可以自豪地说,海安支边青年没有辜负党和各族人民的期望,没有辜负故乡的父老乡亲的嘱托,他们向党和海安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建设边疆的史册上书写下光辉灿烂的篇章。<br> 忆往昔,风华正茂;看今朝,两鬓斑斑;64年风雨兼程,64年春华秋实,斗转星移,祝愿海安支边前辈喜乐安康!寿比南山!尽情享受晚年美好的幸福生活!疆二代、疆三代们将传承支边前辈的优良传统,将“屯垦戍边”精神传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