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台湾东华大学教授谢明阳先生在微信上告诉我,他将在后天来桐城,并且期待能见到我。</p><p class="ql-block"> 我和明阳先生相识有十年之久,他是研究桐城历史文化的学者,第一次来桐城就是搜集方以智的史料,同时了解有关桐城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史料的。桐城的方以智,是明末清初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集哲学、医药学、物理、植物学、天文学、数学、音韵学、击剑、书法、绘画等于一身,是那个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谢明阳先生是为他筹划了多年的学术著作的写作做准备,决定来到实地考察的。谢明阳说,他一来桐城就被这里的文化氛围所吸引,并且喜欢上了这座令人神往的小城。</p><p class="ql-block"> 桐城自明代中期开始人文崛起,涌现出许多文化世家,方以智就是著名的桂林方氏家族中的一员,这个家族从嘉靖年间的方法,到方大镇、方大玄、方孔炤、方维仪、方文、方拱乾、方苞,以至近现代,人才辈出,不胜枚举。而到了清代,桐城更是以桐城派而名闻遐迩,以至人称“天下文章其出桐城乎”,可见焰烈之势,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地方,涌现出了这么多了不起的人物,他们或以文章、或以学术、或以官显、或以诗歌、或以思想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桐城人,以至形成了“想过去,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看今朝,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的局面,当然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们的关注,谢明阳就是其中之一吧!</p><p class="ql-block"> 谢明阳第二次来桐城带来了他的研究成果,即:《云间诗派的诗学发展与流衍》、《明遗民的“怨”“群”诗学精神》、《明遗民的庄子定位论题》。煌煌大作,功底深厚,他将来桐城的考察收获转化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研究是深刻而又严谨的,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台湾学者与大陆学人之间的不同,与那些浮躁者的粗制滥造,谬误百出的垃圾文字绝然不能相题并论!明阳来桐城,我与有关人士陪同他考察了桂林方氏家族的一些遗迹和相关史料。记得河南大学张永义教授、中山大学邢益海教授也来了,他们都是对桐城文化极为感兴趣的专家学者;我们一起深入桐城人大关方氏的居住地,了解了连理亭、勘察了古代的北大道,又去龙眠山,寻找方家的月形山,历史的面纱逐渐被剥开,在朦胧之中,似乎与那些远去的古人在交流。明阳先生是那么一丝不苟,非常认真地记录着、寻找着,他回到台湾之后,又写出《天地之孤,方以智及其师友的生命情志》。在这些著作中,我们看到一个学者的人生轨迹和他做学问的艰辛步履。</p><p class="ql-block"> 谢明阳先生先后数次从台湾来桐城,时间跨度约十年之久,他从近五十岁,竟然到了快退休的年龄,而我由快退休到已经退休八九年之久,不禁感叹人生易老天难老,岁月真是不饶人啊!我和明阳先生的交往可谓是平平淡淡,却又是真切而让人难忘的,这当中最主要的是彼此间的那份真诚。</p><p class="ql-block"> 前天,安徽大学教授江小角发来信息,说,“谢明阳教授明天要来桐城,我安排晚宴接他吃饭,你过来,他说,他想见你。”</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下午,小角教授发信息,说,“陪明阳先生在方以智故居参观,你过来。”江小角教授是著名的桐城派研究专家,经他手点校出版的国家清史工程桐城派历史文献达千余万字,堪称著述等身!小角不仅是我的朋友,更是我敬重的学者。接到他的信息,我立马赶了过去,在方以智故居,我和明阳先生再次见面了。</p><p class="ql-block"> 谢明阳依然那么文雅,说起话来亲切而温宛,他的激动让脸面有些微微泛红。我们一起参观展室,一起随性而聊,时间仿佛不曾让我们分隔,亲切感一直弥漫在我们之间。人与人之间我相信是有磁场的,小角教授、明阳先生,我们的交往或长或短,但彼此间不论见与不见,不管是多久,仿佛就是一见如故……</p> <p class="ql-block">左起:作者、台湾东华大学谢明阳教授、安徽大学江小角教授</p> <p class="ql-block">江小角教授和谢明阳教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