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日渐深,更是绿肥红瘦的美好时光。在盎然春意轻抚下,我区研讨之花也在随之绽放。如果说,春之美在于生机和勃发,那么教之美,就在于钻研与升华。为切实提高我区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2024年5月7日下午,赣州经开区七年级语文组齐聚赣州市金岭学校,共赴一场散文教学的视听盛宴。</p> 课例展示 <p class="ql-block"> 《一棵小桃树》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焦岚老师从自读课文的旁批为出发点,带领孩子们找寻描写小桃树和自身经历的句子,进而体会文本明暗交织的双线结构。在梳理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让每个孩子化身作者来说说在小桃树身上给予的情感,步步深入,最后让孩子们总结从小桃树和作者身上得到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学生阅读散文时,要通过与作者、文本的对话,透过文字去触摸作者鲜活的生命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李睿老师根据自读课文的特点,尊重学生的初读体验,以“小桃树与我“为线,让学生展示了初读感受。把学生领到窗口,却不向他们描述风景,放手让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创造性解读,将自己的人生经验、生活阅历、思想情感与文本融合,读懂文本的丰富意蕴,深化自身的生命体验。</p> 评课议课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三江学校林贵梅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共同优点:强调自读课文的阅读方法,关注旁批和阅读提示;抓住本文的教学重点:双线结构、托物言志的手法;围绕本单元的学习目标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文中对小桃树的形象的描写,把握作者的情感,从中获得人生感悟。</p><p class="ql-block"> 焦老师的教学思路清晰,从文本出发,抓住小桃树的生长经历以及“我”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明暗两条线。在结束时用方言朗读,既总结了课文要传达的人生启迪,又体现了焦老师较高的语文素养。</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非常细致地带学生解读文本,能够抓关键词分析小桃树的形象特点,品析作者情感,紧扣旁批和阅读提示来引出教学环节。同时李老师很关注散文教学的朗读,学生朗读贯穿了整个教学过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蟠龙中学曾邱娟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都抓住了自读课文来展开教学,把课文的旁批和阅读提示作为支架,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探索。重难点突出,重点是明暗线交织,难点是理解作者对小桃树寄予的情感。两位老师都侧重于让学生去交流感悟,体会作者的字里行间的情感。</p><p class="ql-block">不同点:</p><p class="ql-block"> 焦老师文学素养高,讲课过程中没有多余的话。导入很有意思,用作者的名字讲故事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课堂氛围融洽,老师注重抓大放小。</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文本把握到位,多角度评价激励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整个课堂很活跃,带引导学生突破难点:托物言志,在课堂结尾,由作者,作品回归到学生自己,小桃树是作者的一个梦,是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李老师也期待班里的小桃树们在未来梦想成真,最后,板书构成了一个“凹”让学生了解作者给自己取这个字的由来,升华课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赣六中陈祖荣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焦岚和李睿两位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两堂精彩的同课异构课《一棵小桃树》,两位老师教学功力深厚,紧紧抓住了自读课文的教学要求,充分利用单元提示、旁批及阅读提示来指导教学,教会我们如何用好部编版教材;其次是两位老师均提供了助读材料——贾平凹个人成长经历,由已知到未知,搭建学生理解支架,让学生更好得理解文本;最后是重难点突出,两位老师巧妙得将明暗交织线索及托物言志两个重难点讲明白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香江学校蒋海燕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焦老师能引导学生从旁批入手、结合旁批进行学习,符合自读课文的要求。教学设计结构明晰、重点抓住了小桃树的特点,自己的成长经历来对比这是怎样的小桃树,怎样的我。焦老师上课亲切随和、娓娓道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线索、引导学生总结,适当的指导恰到好处。</p><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语言富有感染力,重视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从朗读中理解这棵没出息的小桃树。课堂扎实,从阅读提示、旁批入手,每个问题都有针对性、从小挑树、生长环境,形象、品质、层层深入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赣五中蓝丽平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的课堂架构非常清晰,课堂各有千秋:</p><p class="ql-block"> 焦老师课堂把控能力较强,放手让学生自己品读小桃树的特点,及时启发学生抓住关键词,注重课堂生成。尊重学生自我阅读感受。教学语言优美,语气和蔼,课堂气氛融洽。如果声音抑扬起伏大些,更能调动学生课堂气氛,比如:在学生品读小桃树特点是适时指导学生朗读。</p><p class="ql-block"> 李睿老师特别注重文本细读,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小桃树的关键词,如形容词,动词,叠词去感受小桃树的形象特点。李老师素养很高,课堂语言干净,对学生评价具有针对性,给学生树立较强自信心,善于调动课堂气氛。课堂结尾与学生活相勾连,从“我”到“我们”引导学生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勇于面对生活,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厚德学校方音老师点评:</span></p><p class="ql-block"> 《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是统编初中语文七下第五单元的两篇散文。单元导语中指出其人文要素是“自然景物中蕴含的情感与人生感悟”,相对应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同时在教学策略和学习方法上指明了路径一比较法。比较阅读可以是一篇文章中的比较,比如《紫藤萝瀑布》通过品读关键处和景物的前后对比,我们了解了紫藤萝一盛一衰的特点。《一棵小桃树》中小桃树的成长历程和“我”的人生历程的比较。也可以是类文的比较阅读,比如《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两篇文章在写法上的异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文外郭晓宇老师评课:</span></p><p class="ql-block"> 《一颗小桃树》是七下的一篇优美散文,由于学生已经学习完前一篇《紫藤萝瀑布》基本掌握了托物言志类文章的特点,所以《一颗小桃树》作为自读课文要注重学法的迁移,落实托物言志类文章的阅读方法。焦老师在课堂上环节设计很清晰,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旁批,有的放矢推进课堂教学,目标清晰明确。李老师的课堂从旁批和阅读提示切入,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支架明确,同时对学生朗读做了有效指导。对于自读课文的教学,两位老师都选择了恰当的方法指导学生自读,达到了培养学生能力的效果。</p> 总结寄语 <p class="ql-block">教研员何光玉老师对本次教研进行总结:</p><p class="ql-block"> 1、全体七年级教师要潜心备课,备那些学生能听懂、能理解、有收获的内容,学生已懂、讲了也不懂的少讲或不讲。今天下午焦老师和李老师这两堂课就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们都在教孩子如何解读课文而不是教课文。焦老师最后对“作者写小桃树其实是在写生命”的点拨就把握得很好,整堂课由浅入深。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将学生、教材、资料三合一。</p><p class="ql-block"> 2、备课是预设,课堂是生成,有课堂生成时要及时延伸。比如李老师课堂中的男生朗读得特别好,这时老师可以趁机鼓励他,继续努力,以后也许能获得像贾平凹一样的成就。</p><p class="ql-block"> 3、所有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要尽快成长,平时多关注各种语文教学大赛,多去参加,勤学习,助力自我成长。</p> <p class="ql-block"> 万物初成迎初夏,一夜暖风带暑来。在这阳光微熏的夏日,上课老师通过《一棵小桃树》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力量、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况味。我们相信:教研是一场生命影响生命、生命温暖生命的旅程。我们将继续携手并肩,以教研为舟,以智慧为帆,深耕课堂,笃行致远,让我们继续昂首奋进,携手同行!</p> <p class="ql-block">【何光玉名师工作室】</p><p class="ql-block">主持人:何光玉</p><p class="ql-block">成员:徐吉凤、杨丽萍、朱九莲、张力丹、余新华、叶云云、钟小蓉、肖梅、李睿、李媛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