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西湖之青绿

海粟

<p class="ql-block">  西湖之青绿,如画镜中浮。</p><p class="ql-block"> 柳絮随风舞,碧波荡轻舟。</p><p class="ql-block"> 翠峰倒影入,湖光共天秋。</p><p class="ql-block"> 白鹭飞双影,水云间梦游。</p><p class="ql-block"> 荷叶承露滴,蜻蜓点水头。</p><p class="ql-block"> 鱼翔浅底草,莲香满湖流。</p><p class="ql-block"> 断桥残雪在,雷峰塔影留。</p><p class="ql-block"> 西子湖畔走,烟雨任风流。</p> <p class="ql-block">  西湖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清晨的西湖通常被一层薄雾笼罩,湖水显得格外宁静和清澈。绿色的植被在朝阳的照射下逐渐苏醒,为整个景区增添了一抹生机勃勃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碧绿的湖水:在晨光的映照下,西湖的湖水呈现出一种碧绿色,平静的湖面像一面镜子,反射着周围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翠绿的柳树:湖岸边的柳树在清晨的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的绿色枝条垂挂下来,与湖水相接,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人文:在历史和文化方面,西湖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之源。唐宋时期,许多著名诗人如白居易、林逋、苏轼等都留下了大量描绘西湖美景的诗词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西湖的自然之美,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气息和人们的生活情感。</p> <p class="ql-block">  楼外楼始建于1848年,拥有超过170年的悠久历史。这家餐馆不仅是杭州三大名酒楼之一,还是无数历史文化名人的聚餐之所。它的名字源自宋代诗人林升的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这句诗描绘了西湖周围山峦叠嶂、楼阁连绵的美景,而楼外楼餐馆正是取其意,以表达其地理位置和环境之美。</p> <p class="ql-block">  中山公园是杭州西湖孤山地区的一个著名公园,位于浙江杭州的孤山中部,这片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背景,曾是清代行宫御花园的一部分。公园门前的一对汉白玉狮子,左侧为雄狮,右侧为雌狮,是明代的遗物,见证了历史的变迁。1927年,为了纪念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公园被正式命名为中山公园。公园内的景观布局巧妙地将孤山的自然景色与人工修建的亭台幽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和谐的画卷。园内有中山纪念林和中山纪念亭,还有贮月泉、绿云径、四照亭等著名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历史故事。</p> <p class="ql-block">  孤山本身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有着丰富的历史和人文景观。它自唐宋年间就已闻名,南宋时期还曾建有规模宏大的西太乙宫,将大半座孤山划为御花园。此外,孤山还有秋瑾墓、放鹤亭等多处名胜古迹,每一处都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西湖天下景”是一句描绘西湖美景的诗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这句诗表达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意思是说西湖的风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来到这里都能体会到它的美。这首诗中,苏轼还写道:“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意思是每个人对西湖的感受各有不同,但很少有人能完全理解它的全部魅力。苏轼自诩为“狂直”,愿意独自享受山水之乐,他认为这可能与自己的天性有关。他描述了自己在西湖周围三百六十座寺庙中游览,寻找幽静之地,每次都能发现不同的美妙之处,但这些感受难以用言语表达。即使在清夜梦中,他的感官仍然能回味到西湖的清新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  西湖的文化景观: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是中国园林设计的典范。西湖的核心要素至今仍然能够激发人们“寄情山水”的情怀。2011年,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泊类景观。</p> <p class="ql-block">  岁寒崖是西湖孤山地区的一个著名景点。岁寒崖旁的摩崖石刻由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吴昌硕所刻,记载了唐代孤山寺僧人释惠皎在此处刻《法华经》的历史。这一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古代书法艺术的精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宗教活动的一瞥。</p> <p class="ql-block">  绿意盎然的道路:绕湖而建的小道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木和灌木丛展现出丰富的绿色层次,为晨练的人们提供了宜人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  鲁迅塑像:位于西湖的孤山东麓草坪,是一座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文学家诞辰一百周年而建立的铜质雕塑。雕塑高3米,由著名雕塑家潘锡柔创作,鲁迅身着长衫,双手交叠于膝前,架腿而坐,跷一脚,面朝东方,凝视着远方的西湖。从他的凝视中,可以想象到他当年在西湖边思考和写作时的情景。这座雕塑不仅是对鲁迅先生的缅怀,也是对那个时代文化氛围的一种体现。</p> <p class="ql-block">  苍绿的山丘:远处的山丘也被一层淡淡的绿色所覆盖,山上的树木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特别。</p> <p class="ql-block">  青翠的草地:湖边的草地上露珠闪烁,草叶上的绿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更加鲜活,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陈其美是辛亥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该组织的元老之一。在政治舞台上有着较大的影响力。他与孙中山、黄兴等人一起,是辛亥革命初期孙中山的重要支持者和助手。作为青帮的代表人物,陈其美与多位重要的政治人物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与蒋介石、黄郛结为金兰兄弟。蔡元培曾称赞陈其美为“民国第一豪侠”,这表明他在同代人中的威望和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中国印学博物馆是一座国家级专业博物馆,与西泠印社紧密相连,位于杭州西湖的孤山西麓、西泠桥畔。博物馆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原为杜月笙旧居,经过改造扩建后,与整个西泠印社孤山社址融为一体,依山而建的回廊、亭阁使得博物馆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得益彰。馆藏文物丰富,共有914件(套)文物藏品,这些藏品纳入西泠印社库房统一管理。博物馆的主要功能包括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和学术交流,是我国印学研究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西湖武松墓之迷:大家看到武松墓一定很奇怪,为什么会建在西湖边呢?据说,在清朝时期,钱塘江边六和塔下曾出土刻有“武松之墓”的石碑,这一发现使得武松这个虚构的英雄人物在现实中也有了“存在”的痕迹。1924年,武松墓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泠桥畔修建,尽管该墓在1964年被平毁,但在2004年,基于对西湖历代传统文化的挖掘以及广大市民游客的要求,专家学者论证决定在原址恢复了武松墓。这座墓高2.8米,直径4米,墓圈高1.1米,墓碑高3米,由福建青石制成。它的存在不仅为《水浒传》这部文学作品增添了一份现实感,也成为了杭州西湖一个独特的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结语:清晨的西湖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是人们开始新一天的好去处。游客和当地居民常常选择在这个时间来到西湖边散步、打太极或者拍照,享受这份宁静和清新。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湖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西湖的美景也逐渐呈现出更加生动和多彩的一面。同时,西湖不仅是杭州的自然名片,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是中华文明传统的重要象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