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游玩周庄古镇,除了看看水乡风情,陈逸飞画笔下的著名双桥。还要逛逛那些水乡大户人家的宅院,领略他们曾经的生活场景。周庄有“两厅”值得一看,一个是沈万三后人建造的沈厅,另一个便是张厅。张厅与沈厅都在一条街巷上,相聚不足百米。</p> <p class="ql-block">两座宅邸都是周庄古镇重要的文化遗产,从两处宅院的建造年份来看,沈厅建于清代,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张厅,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年)所建。清初出卖给张姓人家,改名玉燕堂,俗称张厅。张厅前后七进,房屋70余间,占地1800多平方米,厅旁箬泾河穿屋而过,正所谓“轿自前门进,船从家中过”。作为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历经五百多年沧桑,但气派依旧。</p> <p class="ql-block">张厅的主人,据说是清代当朝四品的张姓官员。为了不当政治棋子,编了个类似“莼胪之思”的借口,堂堂正正的“中隐隐于市”。中国历史上所谓的“莼鲈之思”,实际上是不能简单地解读作对江南的莼菜与鲈鱼的思念,或者按照现代美学文艺学的思路理解为一种思乡情感。而是可以说它依然包括着中国诗人政治家惯有的政治苦闷以及由此而生的幽昧情怀。张厅厅堂的匾额也由原来的“怡顺堂”变成了文人气浓重的“玉燕堂”。急流勇退居然退出一段佳话,不能不佩服古代政治家摸爬滚打历练出来的聪明。至今在所有的资料中,这位张氏官员的姓名一无所知。也许周庄官方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想把张氏的情况公之于众。</p> <p class="ql-block">张庭有很多楹联。各处楹联并不是出自名家手笔,却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颂圣、知足、苟安。大堂楼的一幅对联“轿从门前进;船自家中过”,把张厅的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画屏上的“点梅彩笔不争俏;吟雪诗魂岂畏寒”,表达的是一种品格。另一幅对联“山静无言水自喻;兰因有信竹相怀”,将山水、兰竹景致描写的生动有趣。张厅听戏堂一幅对联道尽了人间事:“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有点万物皆空之意。主厅为玉燕堂,正中上方悬挂着一块“玉燕堂”大匾,匾下中堂挂一幅“赏松图”,两侧是一副对联:“春当和时兰长足;气无曲者竹生初”。此对联颇有道家无为思想。描绘的是春天大自然欣欣向荣的景象。厅堂后柱子镌刻着的<b>“家居亦以古为鉴,事过始知天胜人。”</b>楹联用篆书书写,不太引人注意。但不竞让我大吃一惊。“家居亦以古为鉴”的头尾字正是我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从周庄回来后,认真百度了一下,此对联竟出自于宋朝著名诗人陆游的诗<b>《遁迹》:“遁迹荒村惯忍贫,秋毫不使丧其真。家居亦以古为鉴,事过始知天胜人。临食致思方下箸,读书有得每书绅。放翁耄矣当知幸,布褐藜羹毕此身。”</b>全诗译文是:“遁迹荒村,习惯忍受贫困,即使是秋毫小事也不使失去真正的道义。在家居中也要以古人的经历为镜鉴,只有经历过事情才能知道天命胜于个人意愿。临餐时发觉其中道理,方才动筷用餐;读书时得到了真知灼见,每读一本书都有所收获。放翁年事已高,应该知道自己很幸运,穿着布褐,吃着简单的藜羹,度过此一生。”至此我这个年逾古稀之年的老人才真正知道了我的名字的出处。也真正领会了父母亲给孩子取名的良苦用心。</p> <p class="ql-block">陆游的这首诗引起了我对陆游生平的兴趣。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主义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陆游一生在山阴故里闲居长达30年,其间创作了田园诗计一千余首。陆游的诗作极大丰富了中国古代田园诗的艺术风格,为这一诗歌题材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去年10月我去了一趟绍兴。绍兴是陆游的故乡。在这座古城里,有很多关于陆游的传说。诗人的一生都充满了诗意。特别是在沈园,诗人和唐婉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p> <p class="ql-block">沈园,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沈园本是南宋时期当地大户沈槱的私家花园,原占地七十亩(约46667平方米),史称“沈氏园”,距今有800多年历史。当时园内水榭楼台,假山凉亭,绿树成荫,满满的江南园林之色,是“越中名园”,众多文人墨客也常来吟诗作赋、赏景游玩。而今参观沈园,除了领略宋代园林的风貌,就是倾听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p> <p class="ql-block">陆游一生仕途坎坷,感情波折,生活不幸,陆游和表妹唐婉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在陆游20岁时与唐婉结为伴侣。由于婚后种种原因,陆母极为不满,并且强迫陆游和唐婉分离。尽管陆游百般乞哀告怜,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两人还是执手相看泪眼的劳燕分飞。后来,陆游依随母愿另娶王氏为妻,唐婉也迫于父命另嫁同郡的赵士程,这段美满婚姻至此曲终人散。</p> <p class="ql-block">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漫游山阴城,在沈家花园静坐独饮,借酒浇愁时,让他始料未及,唐婉与丈夫赵士程映入眼帘。尽管两人分离多年,内心情感还是心心相印,悲不自胜的陆游正要放下酒杯,抽身离去。这时唐婉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这时的陆游感受到了唐婉一脉深情,便潸然泪下、一饮而尽,然后在粉墙之上题下《钗头凤》:</p><p class="ql-block"><b>红稣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b></p><p class="ql-block"><b>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b></p> <p class="ql-block">也在这一年,秦桧病逝,陆游终于开始了仕途生涯,不久还被调入了京师。一年后,唐婉再次来到沈园游玩,当看到这首初恋为她作的《钗头凤》时,不由得心如刀绞,曾经的委屈奔泻而来,于是在旁边也写下了一首《钗头凤》:</p><p class="ql-block"><b>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b></p><p class="ql-block"><b>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b></p> <p class="ql-block">伤口又一次被撕开的唐琬无力再承受疼痛,情意凄绝,日渐消瘦,37岁便抑郁而终了,两首《钗头凤》由此成为千古绝唱。沈园照壁上就是那两首唱和千古的《钗头凤》。</p> <p class="ql-block">陆游此后北上抗金,又转川蜀任职,几十年的风雨生涯,依然无法排遣诗人心中对唐婉的深情眷恋。陆游六十三岁、六十七岁、七十五岁、八十一岁、八十二岁、八十四岁的时候,他多次回到沈园,写下了九首怀念唐婉的诗词。</p><p class="ql-block">陆游八十四岁时的春天,也是临终前一年,他由儿孙搀扶,再游沈园,沈园的一草一木,还是那么枝繁叶茂,还是那么景色迷人,然而,陆游心情沉重,他提笔写下最后一首思念唐婉的诗七绝《春游》:</p><p class="ql-block"><b>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b></p><p class="ql-block"><b>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b></p><p class="ql-block">“沈园中的花花草草,一多半都是认识我陆游的。当年的美人终究尘归尘,土归土了,往事不堪回首,如幽梦般匆匆而过。。”彼时的唐婉,已经去世50年了,陆游无法遏制对她的思念,半个世纪的时光,陆游曾经数次来到沈园,他曾经在这里意外邂逅唐婉,也曾经在这里一次又一次地哀悼唐婉。沈园与唐婉,都成了陆游心中难以抹去的痛楚。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p> <p class="ql-block">周庄旅游归来,从张厅的一幅对联追溯到陆游在绍兴的爱情故事。背起行囊出发吧! 旅游会给你带来无限的乐趣和遐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