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妙应寺白塔,又称“释迦舍利灵通之塔”,也称“灵通万寿宝塔”、“释迦舍利灵通宝塔”,因通体白色,故俗称“白塔”,元时有“金城玉塔”之美誉。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路北的妙应寺内。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元朝国师亦怜真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妙应寺白塔是元大都遗存下来的重要标志,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是北京最早的藏传佛教佛塔,也被认为是北京最古老的标志性建筑。是后世研究元代佛教及其建筑艺术的重要史迹,是汉、蒙、藏民族团结和中-尼两国友好往来的见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和艺术价值。1961年3月4日,妙应寺白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因为腿疼不能远距离的去玩,因此我今天选择了去妙应白塔寺去转转,白塔寺2019年6月我来过一次,由于殿内修建没能如愿,三年的疫情封了三年的寺,期待的事情今天可以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下了地铁顺着熟悉的路线,先到了鲁迅博物馆,因为没到开馆时间大门紧闭,于是我想顺着胡同去往白塔寺吧。北京的胡同虽然多如牛毛,但各有特色,反正时间也够转一下二环里的胡同也会增长见识,于是边走边拍一路走来。</p><p class="ql-block"> 二环里有许多的名人故居和古迹建筑,你可能在冥冥之中就可能遇见,来之前做了攻略,知道了阜城门内大街还有历代帝王庙,但到这里才知道这条街上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济寺”,广济寺马路对面是“中国地质博物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啊!今天又掏着了。</p><p class="ql-block"> 逛完了白塔寺我的腿开始阵阵疼痛,但好不容易才来到这里也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拐着病腿向历代帝王寺走去。过了赵登禹路又走了大约500米来到了历代帝王庙,结果大门紧闭,问了一下保安才知道,每周一、二、帝王庙休息,无奈继续向东走,走了一会到了广济寺大门口,抬眼往里一看,院子里停了不少的汽车,时不时还从院子里往外开,头上挂满了小𣄃,也看不懂是什么旗,从院内的挂件及各种装饰来看这里商业气息浓厚,于是我想参观的愿望也就沒有了,这时也走累了,腿也更加疼痛了,于是我过了马路看了一下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大门就上了离此不远的地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老舍名著《骆驼祥子》中,祥子对虎妞这样说:“这儿什么都有,有御河、有故宫的角楼、有景山、有北海、有白塔、有金鳌玉蝀桥、有团城、有红墙、有图书馆、有大号的石狮子,多美,多漂亮。”</p> <p class="ql-block"> 祥子说的就是阜成门内大街,这是北京城极具文化元素的一条街,沿线分布着鲁迅博物馆、历代帝王庙、广济寺、妙应寺(俗称白塔寺),文物古迹众多。</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街区成为网红打卡地以后,胡同更有活力,看到这样繁荣的场景,居民自豪感油然而生。游客们走入胡同,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开放式沟通和连接,新与旧的碰撞不仅不违和,还能形成一种自然的共生关系。</p> <p class="ql-block"> 一个胡同一条马路这是是历史的传承,也是老北京的特色,虽然各户人家居住面积不大,但这里有他们的生活的痕迹和美好的回忆,虽然家里没有卫生间,不管风里雨里想解手都要跑到胡同里的公共厕所,但是生活的睹多方便谁也不愿离不开这面寸土寸金生活了几辈人的宝地。一个门洞里住了多少户,一看胡同口的电表箱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 宫门口头条位于西城区阜城门内大街北侧,呈东西走向,东起宫门口西岔,西至阜成门桥,全长330米。清代称头条胡同。1965年将象鼻子胡同、箭杆胡同并入。宫门口是北京古老的胡同之一。</p><p class="ql-block"> 宫门口头条宫门口二条宫门口三条宫门口东西岔白塔寺东夹道赵登禹路宫门口头条|“宫”指的是始建于1433年的朝天宫,曾是北京城内存在过的规模最大的皇家道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同里的文创小店</p> <p class="ql-block"> 在阜成门的白塔下,始终保有一片「非著名」胡同群,行走其中抬头便是白塔,让人安心而踏实…老居民悠闲的安居于此,散发着浓浓的烟火气。随着时代变迁,这里也迁进一批精致的店铺,适合闲暇之时漫步、访古、沉思,又或安静的享受美食咖啡。</p><p class="ql-block"> 在2022年十大“北京最美街巷”评选中,可赏红墙白塔、可观竹影婆娑、可品中西美食的百年胡同“宫门口东西岔”榜上有名。您可能想不到,从违建遍地的乱巷变身“最美街巷”,宫门口东西岔胡同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p> <p class="ql-block"> 离白塔不远处就是1918年兴建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虽然楼已破旧,已往的风光不再,但在医学领域仍然是不可攀登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药店始建于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是一家以经营道地中药饮片、高档参茸滋补品为特色的药店。</p><p class="ql-block"> 白塔寺药店其前身为北京的琪卉堂、大和堂两家药店。因地处阜成门内的妙应寺白塔而得其名。白塔寺药店是一栋古朴典雅又具有现代化建筑风格的五层大楼,药店营业用房为地下一层至二层,现有营业面积12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妙应寺就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上,里面有一座白塔特别显眼,所以俗称白塔寺。它始建于元代,原名叫大圣寿万安寺,寺里边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也是元大都城保存至今唯一完整的元代文物遗存。早在1961年,妙应寺白塔就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妙应白塔寺山门</p><p class="ql-block"> 现在大家看到的白塔寺山门是复建的。复建的白塔寺山门早已不是了原貌,白塔寺山门的原貌有阿弥陀佛四个大字,山门门洞上也有四个佛文阿弥陀佛,现在都没有了,白塔寺山门有三个门洞,四个墙垛子,每个墙垛子后面各有一个凹进去的洞穴,每一个洞穴里站着一位护法神,从东往西分别是持双锤的、持双锏的、持双剑的、托令牌的,四位护法神。现在复建后都没有了,早已经不是原汁原味的真正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p><p class="ql-block">面阔三间,歇小顶,殿内中央供奉弥勒佛及韦驮,两侧供奉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里的大肚弥勒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里供奉的南方增长天王</p><p class="ql-block">南方增长天王:梵文:Virūdhaka。“增长”中国佛教徒认为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护持佛法,故名增长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谓能令众生善根增长,居须弥山南天,普天身像常见为青色,穿甲胄(zhòu),手握慧剑,以保护正法不受侵犯,此尊王护持南瞻部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里供奉的西方广目天王</p><p class="ql-block"> 西方广目尊天王是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观中四大天王的大天王之一。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据中国大乘佛教僧众云:西尊王能以清净法眼观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故此圣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里供奉的北方多闻天王</p><p class="ql-block"> 多闻天王,为佛教护法之大神,是四天尊王之一。此尊王原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中的财神、北方保护神俱毗罗,早在印度古代史诗《摩诃婆罗多》等书中就已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王殿里供奉的东方持国天王</p><p class="ql-block"> 东方持国尊天王,梵名“提多罗吒”,中国大乘佛教僧众所云护世四大尊天王之一,主据东方。据中国大乘佛教僧众云东尊王护持三千大千世界国土,是故尊名称作东方持国尊天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塔寺里的古树</p> <p class="ql-block"> 北京白塔寺求健康和平安最灵验。妙应寺白塔曾名为"大圣寿万安寺"、"妙灵寺",供奉有赤金舍利长寿佛,因此很多人前来这里祈求延年益寿和健康平安。也有世人说白塔寺求健康非常灵验,有人甚至特地赶到白塔寺转塔多圈以求得平安健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足铜香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白塔寺功德钟</p><p class="ql-block"> 1998年铸“白塔寺功德钟”一口,上有《重铸白塔寺钟铭及诗》,但未挂在钟楼内,而是摆放在寺内。</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觉宝殿</p><p class="ql-block"> “大觉宝殿”,旧时又称“三世佛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殿前有月台。殿门外上方悬挂乾隆帝题写的“意珠心境”金字匾额。殿内原先供奉三世佛,两侧是十八罗汉。殿内佛像及陈设在文革前被捣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元代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佛宝殿</p><p class="ql-block"> 七佛宝殿:位于大觉宝殿北侧,面阔五间,内部供奉七尊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天花板同样设有三个盘龙藻井。殿前有甬路连接大觉宝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p><p class="ql-block"> 此尊菩萨像铸于十七至十八世纪之间,在现藏的千手观音像中属年代较久远的珍品。高77厘米,铜鎏金,局部泥金彩绘,镶嵌绿松石,三面三层观音面之上为忿怒面,最上为如来寂静相,是拉克西弥派作品。观音像正前面有8只主手臂,各持宝珠、法器、弓箭等物,其余手臂略小,整齐排列于身后两侧,呈扇形似孔雀开屏,菩萨耳饰、颈饰、胸饰、腕钏、臂钏、足钏等均以绿松石镶嵌,光彩夺目,工艺极为细腻精妙。</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佛宝殿地面金砖</p><p class="ql-block"> 金砖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可用来修缮古建筑,也可用作商业空间设计,历久弥新,千年不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透气性强,吸水性强,与室内装饰十分兼容,时代的包浆感,更彰显出金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绪年间的金砖</p> <p class="ql-block"> 具六神通殿,是白塔寺保存最古老的大殿,也是唯一未被破坏的殿堂,基本保持了清朝初年的建筑陈设和格局。殿中释迦佛像上方横梁悬有一黑漆横匾,书“具六神通”金字,匾中央上方四方印章篆书为“乾隆御笔”,此殿因此而得名“具六神通”。殿内主设清乾隆年间的木雕三世佛像,即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药师佛;殿堂西墙陈设有宫廷画师所绘的八幅清代唐卡,长1.39米,宽1米,距今已二百余年,画面仍色泽鲜亮,堪称镇馆之宝;殿内梁柱为乾隆年间的胭脂墨大点金彩绘,其余陈设一如旧制。历史上“转塔”曾是北京老百姓的一个重要民俗,具六神通殿就是专门为四时供塔而建。</p><p class="ql-block"> 据工作人员说,这个大殿文革时期是库房,所以未被破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世佛殿</p><p class="ql-block"> 三世佛殿位于塔院南端,又叫具六神通殿,面阔三间,歇山顶,内供三世佛,殿内悬乾隆帝御书“具六神通”匾额。特别的是,殿外北墙有坐南朝北的佛灯龛三间,供当时的信众燃灯使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 阿弥陀佛(梵语Amitābha),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大乘佛经主要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观无量寿佛经》,对阿弥陀佛及其西方极乐世界均有详述。大乘佛教流传之地,如中国、日本等大乘教区,阿弥陀佛信仰也尤为繁盛和重要。而汉传佛教的净土宗,则完全以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作为专修的法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释迦牟尼</p><p class="ql-block"> 佛教创始人。姓乔答摩(也译作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牟尼”(Śākyamuni)是佛教徒对他的尊称。释迦,种族名,意为“能”;牟尼,亦译为“文”,是尊称,意为“仁”、“儒”、“忍”、“寂”。合为“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意即释迦族的“圣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药师佛</p><p class="ql-block"> 药师琉璃光如来,简称药师佛、又称大医王佛、消灾延寿药师佛,为东方琉璃净土的教主。据《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记载,药师琉璃光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每愿都为了满众生愿,拔众生苦,医众生病。药师琉璃光如来成佛后,始终实践着大愿。药师琉璃光如来不仅是能救治众生心性灵命中的贪、瞋、痴的大医师,更能救治众生身体疾病苦厄,所以也是佛教祈求消灾延寿的本尊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塔院</p><p class="ql-block"> 塔院整体高出地面2米,四围红墙,院墙南门上额题“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院”,白塔就在院子的中央偏北。</p> <p class="ql-block"> 根据资料记载,1937年夏天,一个名为“永德建筑厂”的施工队开始修缮白塔寺,整个工程一直持续到了年底。我们如今在白塔基座的西南角能够找到一块小碑刻,上面正写着“中华民国二十六年旧都文物整理实施事务处重修于七月经始十二月竣工”,印证了修缮的时间信息。</p><p class="ql-block"> 由于此次施工从1937年7月持续到12月,所以能够于11月“登古塔追古忆今”的罗德俊,很可能是参与白塔寺修缮的文物保护工作者</p> <p class="ql-block"> 出于保护文物的考虑登白塔的楼梯口已经锁上了。出于好奇,我询问了附近与我同年龄的的居民,他告诉我楼梯口早就锁上了,记不清有多少年了,里面的的舍利子也放到别处保护了,塔里面也没什么好看的了。</p> <p class="ql-block"> 去北京白塔寺求健康,信众可以选择拜佛或围绕白塔转圈,这两种方式都是表达虔诚的仪式。寺内尊重每位信众的个人信仰和祭拜习惯,不强制统一祭拜方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妙应寺白塔</p><p class="ql-block"> 妙应寺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下有三层台基,台基上覆莲托位平面圆形塔身,再往上为塔脖、十三天、青铜宝盖和宝顶。白塔比例匀称,高50.9米,状如覆钵,其制如盖,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矗立在密集的北京民居之间。</p><p class="ql-block"> 塔基是用大城砖垒起,呈T形的高台,高出地面2米,面积为1422平方米。在塔基的中心,筑成多折角方形塔座,面积为810平方米,叠高9米,共三层,下层为护墙,二、三层为须弥座,每层四面各左右对称内收两个折角,因此拥叠出许多角石和立面。须弥座束腰部分,每块立面都被两边角柱及上下枭枋所衬托。塔基上砌基座,将塔身、基座连接在一起。莲座上又有5条环带,承托塔身。</p><p class="ql-block"> 塔身塔身俗称“宝瓶”,形似复钵,上安7条铁箍,顶端为一直径9.7米的华盖,华盖以厚木作底,上置铜板瓦并做成40条放射形的筒脊,华盖四周悬挂着36副铜质透雕的流苏和风铃,微风吹动,铃声悦耳。华盖中心处,还有一座高约5米的鎏金宝顶,以8条粗壮的铁链将宝顶固定在铜盘之上。</p><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因为蒙古、西藏地区普遍崇信藏传佛教,所以矗立着藏传佛教白塔的妙应寺再次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康熙、乾隆两朝,斥巨资大修白塔。特别是在乾隆十八年(1753年)的修缮中,乾隆皇帝赐全本大藏经724函,御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卷、藏文尊胜咒及其他宝物若干,作为镇塔的宝物。民国年间,驻寺喇嘛迫于生计,出租庙产,承租者每月逢五逢六举办市集,由此形成的白塔寺庙会成为北京四大庙会之一。</p><p class="ql-block"> 在寺院中拍白塔不是最佳位置,因为距离有限加之树木的遮盖白塔不能彻底展现尊容,处于无奈只能仰拍。要想拍好白塔院墙外是个好去处。所以院墙院也成了拍白塔网红打卡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建造白塔的阿尼哥被当地誉为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白塔高约51米,通体洁白,砖石结构,由塔基、塔身、相轮、华盖、塔刹组成,其形制渊源于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p><p class="ql-block"> 白塔由阿尼哥主持修建,融合了中尼佛塔建筑艺术,既适应宗教活动的要求,又达到壮观王城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阿尼哥(1244-1306年),尼泊尔皇族,出生于“精致艺术之都”帕坦,自幼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具有杰出的建筑、绘塑、铸造才能。他16岁来到中国,经帝师入思巴推荐给忽必烈,深受元朝三代皇帝的赏识和尊崇。</p><p class="ql-block"> 入仕元朝40余年,他终生致力于中尼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开创了“西天楚相”艺术流派,培养了大量艺术人才,对后世影响深远。史料记载,他一生完成了3座大塔、9座寺院,铸造、绘塑作品更是不计其数。</p><p class="ql-block"> 阿尼哥的艺术成就是中尼两国交往史上的精彩篇章,因其为中尼文化交流作出的重大贡献,被尼泊尔人民誉为民族英雄。</p><p class="ql-block"> 750余年历史的白塔是中尼文化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年),由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勘察选址,元朝国师亦怜真与尼波罗国(今尼泊尔)工艺家阿尼哥分别负责装藏和建造事宜,并迎释迦佛舍利藏于塔中。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p> <p class="ql-block"> 京城古刹妙应寺内“敕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喇嘛塔,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的元代建筑。</p><p class="ql-block"> 2023年以来,白塔寺成为新晋网红和城市漫步热门打卡地。咖啡、精酿、各色小店、文艺街拍,让白塔寺街区不只有“白塔”。在这里,几乎每家店都有一个能欣赏到白塔的露台,店主绞尽脑汁地推出契合白塔文化的饮品或周边,甚至以白塔为灵感起店名。</p><p class="ql-block"> 白塔寺街区意外火出圈的原点是北京的城市更新。通过“微修缮、微更新”环境焕新,传统文化与新生业态正在这里融合,新老居民也在白塔下过上了新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这位美女一行5人,她们来自江苏除州,我祖籍是徐州宿迁,说起来我们还是老乡呢,有句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但在白塔寺遇上这句话就得改改了,应该是“老乡见老乡,满眼是红墙”。因为白塔红墙让我们认识,因为白塔寺让我们结缘,有缘人相见没啥好说的,拍照吧!</p> <p class="ql-block"> 据说妙应寺白塔无论在日光或月光下都没有影子,即“无影白塔塔无影”。还有人说,“白塔寺是没有影子的,它的影子在西藏”。从科学的角度讲,有光照的情况下完全无影是不可能的。塔无影可能是因为塔身高大且又呈圆锥形,加之周边都是狭窄的胡同,塔的影子往往隐没于胡同两侧墙壁的投影之中,所以无论在日光下还是月光下,无论从任何角度,都不可能看到白塔的完整影子。</p> <p class="ql-block"> 妙应寺白塔形制是依据古印度的窣堵坡式佛塔式样,采用尼泊尔特有的覆钵式喇嘛塔的造型建塔。</p><p class="ql-block"> 妙应寺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塔刹3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下有三层台基,台基上覆莲托位平面圆形塔身,再往上为塔脖、十三天、青铜宝盖和宝顶。白塔比例匀称,高50.9米,状如覆钵,其制如盖,通体雪白。如同一个巨大的宝葫芦矗立在密集的北京民居之间。</p> <p class="ql-block"> 白塔寺周围除了有百年历史的中药铺外还有几家十分考究的文创店和饭店。这个小姐姐就是在白塔寺红墙外的饭店边上拍的照。</p> <p class="ql-block"> 在白塔寺里游览了近一个小时,出来后到东墙外的网红打卡地拍红墙和白塔,正在拍着,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叽了哇啦的说话声,回头一看一个胖女人正在给外国的青年男女说些什么,虽然听不懂,但从说话的手式能看出这个胖女讲的就是有关胡同的事情,于是我拿出手机记录了这个场面。</p> <p class="ql-block"> 胡同游现在已不是国人的游玩方式了,外国人也迷上了中国的胡同,这不,这一众外国人在导游的带领下也来游胡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