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脚踏雪山用目观,我面前扎下了一营盘。也不知人马有多少,把雪山围了个不透严......”五月,杏花,桃花,梨花已飘落,但洁白的流苏花、山楂花、洋槐花、紫色的野丁香次第开放,一股脑儿将香气铺满石匣这座古老的村庄,一声声逐云而起又宛转跌宕的章丘梆子戏腔在这片花香里,在花鼓楼顶山前,望野民宿的唯美空间也绽放开来。</p> <p class="ql-block"> 一瓣瓣似雪非雪,似玉非玉,乱人心弦。又见深情的故土,又见亲切的梨园,又见宾来如归的笑颜。</p> <p class="ql-block"> 笑颜在绽放,时间在流淌。时间也很有趣,两小时前它还在章丘梆子博物馆门前的那棵杨柳树的枝条上荡秋千,还在博物馆的小戏台前见证着一场乡风雅韵的挂牌仪式,聆听着各位领导的讲话,现在就又来到了众宾的畅谈声里,来到了与山肤水豢接触的舌尖上;来到了热情碰撞的杯壁上;更来到了京剧、周姑子、章丘梆子、山歌、怀旧歌曲、民族风等真情演绎的兴致里。</p> <p class="ql-block"> 柳絮在蓝天下飞舞,时间从天籁中穿过,官庄周姑子剧团团长梁芬唱的是《双生赶船》里一段:“琵琶弹出断肠调,梦中弦音到耳边。这琵琶弹得我心儿碎啊,细听好像苏青弹......”只觉得她的声音从低处拔起,高处跌落,其间叠叠回环,余音绕梁。于亮兴唱了一段《鲁明争西》,又唱《龙凤呈祥》,转腔换调,起伏波动,感情充沛,如大河奔涌,如彩云流动,声声传十里锦绣,句句递乡情雅韵。腾振国先生唱的《山歌唱出好兆头》,洋洋盈耳,宛转悠扬,唱出了山的丰饶,水的清莹,鸟的喧腾,只觉得花鼓篓顶上已是山楂累累,枫坡里已是红豆串串。落落大方的主持人赵芳轻唱一首民谣《小芳》,蓦然间唤醒了小河,在耳边哗哗流淌,真是那“天外飞来一片云,不知身是客,五更尤作未归人。”恍惚间竟使我分不清歌里歌外,小芳是谁,谁是小芳。</p><p class="ql-block"> 这些妙处,不管我形容的是否恰当,却能用词句来描绘,而王永春老师演唱的《可可托里海的牧羊人》,有一种神奇的带入感,我的眼前浮现出了广袤的草原,感受到了壮阔背景下那个故事的凄美,听着听着只觉得有什么要从心里往外涌,可又涌不出来,就那么搁在心里,至今也不知如何来具体形容,只想再听一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窥探,时间在奔跑。我站在一棵缀满青杏的树下,向东一望,看见了轿顶山和青山顶,磊拓嵯峨,峰头流云,侧身披着一幅生动的青绿画卷,让人移不开眼。我想梨花象征着美丽与高雅,希望与幸福,梨花有五片花瓣,与此次的挂牌数不谋而合。济南市章丘区,作家协会创作基地、朗诵家协会活动基地、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基地、又见梨园非遗精品研学基地,不对,应还有一个!我明明觉着是五个的。一阵风吹来,尚未褪去青涩的杏子在枝叶间躲躲闪闪。</p><p class="ql-block"> 在石匣洁净的天空下,我反复琢磨那片如雪的花瓣,它的名字叫——“又见梨园”。这是挂牌仪式中一个极具特色的研学项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更在行走的过程中。走出城市,步入乡村;走出教室,步入田野;走出知识的海洋,脚踏生活的土壤。在石匣古村亲身体验农耕文化、戏曲文化、民风、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p><p class="ql-block"> 时间总在你最留恋的地方加快脚步,而此时,作家的醇厚、朗诵家的真挚、画家的馨香......旖旎在一起,化作了一道美丽的风景,一颦一笑,点亮了石匣古村暮春的天空。</p><p class="ql-block"> 时间在树梢上扇动,在那只叫“滴滴水子”的小鸟的鸣声里婉转,虽无限留恋,但还是要启程,我忽然想起还有一个基地,从我小学毕业离开石匣的那一刻,就住进了我的心野,到如今,它是思念的垒土筑成的九层之台,此时我也想为它揭牌,那就深深刻上李白的一句诗吧:</p><p class="ql-block"> 仍伶故乡水,万里送行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