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序</p><p class="ql-block"> 岁月如流,时光荏苒。蓦然回首,人生的日历不觉已翻过了57个春秋。近日因闲暇有时,突然萌发写回忆录的念头,随即提笔,时作时歇,辍成此文。当然,写这篇回忆录,并不是自己高看自己,把自己当作“名人”;也不是想自我吹嘘,给后人留下什么。而是动动手脑,以防手生脑生。就像有人炼书法、有人学摄影一样,并非都想成名成家,只当一种休闲,只是自我陶冶。写回忆录,回首往事,一幕一幕,宛如浏览、观赏和回味以往照片一样,能诱发一些兴趣,勾回一些激情,调节一些精神,使人仿佛感觉时光倒流,风采依在,青春重返,旧景再现。至于文笔怎样,写的结果如何?这些都无关紧要。写东西,总比打牌搓麻更有意义些。动笔活脑,延缓衰老,回味人生,自乐自娱,这是我书写回忆录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童 年</p><p class="ql-block"> 时光回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一天清晨,一个男婴在福建省建瓯县大市街大甲巷一家民房中呱呱降生落地。这家姓黄,祖籍莆田,早年挑货郎担到闽北谋生,定居建瓯。男婴为黄家第三儿子,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这个男婴就是我。根据算命先生所言,我命里缺水而取。按照莆田人习惯,在名字中最后一个字的前面加个“阿”字,因此,我的小名叫阿洪。那时我家中比较困难,出生不久,父母原准备将我远送南洋,由于爷爷舍不得,送人未成,便在家中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远到乡村供销社赚钱养家。我很多时间,是跟随母亲在其织毛衣工作的编织机边长大的。母亲经常工作得很晚,我年幼困眠难熬,就在母亲的编织机下睡着了。母亲下工后抱我回家,我仍然在酣睡中。</p><p class="ql-block"> 大约三四岁时,我寄托到幼儿园。一来幼儿园有小孩做伴,有个去处,可解决无人带我问题。二来幼儿园有老师带领,学学唱歌,做做游戏,听听故事,可增长知识。那时年小,幼儿园给我留的记忆很少。然而不知为何,有一件事却没能忘记。那是幼儿园组织跳“找朋友”的舞蹈,男生要找女生,女生要找男生,全班小朋友都去跳了。我可能是觉得害羞,拒绝跳这舞。老师左说右劝都不行,拿我无法。大概是我做的十分不对,所以这事还能留在脑海里。</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家门口不远的鼓楼上,高挂着一口大时钟,供大家看时间用。那个年代,家里有钟的人非常少。我家一样,家里没有钟,需要做饭时,姐姐经常叫我到鼓楼看钟点,然后回来报告,以此掌握时间,为我们做饭。我6岁那年,开始在建瓯南门小学读书。两年后,跟随父亲到他的工作地——一个名叫铜溪的乡村,在那里读三、四年级。农村人少,学校有40多个学生,分四个年级,却只有一个教师,采取学生轮流上课,实行复式教学。学科有数学和语文,老师认真负责,知识还丰富,也能转得过来,学生的学习质量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在铜溪村,因为我是城里来的小孩,与农村小孩相比,有些不同的见识,相对也比较调皮,加之父亲在供销社工作,我有时帮忙卖货,所以很快有了一些要好的朋友。那时农村基本没有文化生活,我用供销社包装货物退下的薄纸皮,剪制成一副厚厚的扑克牌,下课时和同学们一起玩扑克,也很惬意。老师见状,因为无聊,也加入了我们打牌娱乐。课外,我在田里、山里、河里玩耍,经常是弄得一身泥水,一身汗衣,给百忙的父亲又增加了洗衣的麻烦。由于铜溪村小,只办初小。我在那里读完四年级后,又回到建瓯,在管葡小学读完五、六年级。那时,多数人家庭经济都不宽裕,夏天,我们基本上没有穿鞋,打着赤脚,在上学的路上,故意踩得很响,想引起行人注意。穿着上多是哥哥退下的旧衣服,补丁加补丁,那时提倡艰苦朴素,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那个年代时髦的语句,所以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反而是以此为荣,十分高兴。由于上有哥哥姐姐,我的童年,主要任务是读书,不要帮做家务,仅参加学校一些轻微劳动。童年时期,除了还保留在国家三年因自然灾害吃糠饼和排队购买按人头供应白菜的一些记忆外,童年无忧,没有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和值得回忆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二、文 革</p><p class="ql-block"> 1966年,我在小学即将毕业时,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爆发,正常的读书停止了,没有小学升初中统考。我因为家庭出身下中农,属于“红五类”,被建瓯一中直接录取。文革初期,建瓯一中率先在全县成立了“红卫兵战斗兵团”。由于学生有朝气,有激情,是尖兵,是最早投入运动的有生力量,是运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被称为“红卫兵小将”。我去建瓯一中报到后,很快被吸收到红卫兵战斗兵团,分配在油印组,主要印制宣传单。这是我在人生中承担的第一件社会工作。我感到自己已经成人,已经投入社会,心情非常愉快,没有嫌其脏苦,在那里干得十分欢快,除了油印,还帮助装订。空闲之时,我在那里还学会了刻钢板。很快,我又开始帮助上街发传单,不辞辛苦,远到车站、影院,到人群最多的地方,向人们分发着传单,宣传文化大革命,宣传毛泽东思想,宣传红色大好形势。有时,人们蜂拥挤来,抢要传单,我被挤得难以发放,就将传单成把地撒向天空,然后往下一蹲,迅速脱身,又到其他地方发放传单去了,直到发完为止。</p><p class="ql-block"> 随着运动的不断推进,几个月后,各种文革组织雨后春笋般的成立。由于在批斗“走资派”(当时领导干部大多数被称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简称)时,各派组织看法不一致,加之对运动观点有分歧,还有些别有用心的人想夺权。在派别之争中,产生摩擦,不断升级,最后演变成武装械斗。父母怕我年小受到无谓的伤害,让我离开红卫兵组织,跟随父亲到铜溪村帮助他。</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铜溪村交通不便,从建瓯县城出发,走山路前往,要翻过一座大山,道路崎岖,人烟稀少,非常僻静,沿石阶蜿蜒而上,必须一口气爬坡走20多里山路才能到山顶,然后一直下山。全程共50华里,只经过一个村庄。父亲是供销社下派到这个村代销店工作的。全店只有一人,进货和销售全由父亲负责,人手不够,先时请我伯父,后雇请当地一村民帮忙。我到铜溪村后,帮助父亲看店卖货,有时找我儿时在这里读书的同学和村里其他好友玩。我不断接触、了解了农村许多乡土风情,特别喜欢村民的勤劳、淳朴和热情,学会了砍柴、抓鱼、捉鼠、捕鸟,掌握了一些山里知识。比如懂得了最好烧的柴火排序是“一槐二枫三楮四檫”,这些柴火的最大特点都是耐烧,火力旺,能燃为灰尽;懂得了槐木干时最好烧,而青时却又最难烧的特性,人们经常把这种树种在山头上,用于做防火隔离带;懂得了苦槠木最难烧,可用于做木门防火,炼成炭后用于打铁耐烧,必须拉动风箱吹风辅助才能燃起;捉山鼠可用竹管做成捉鼠器,捉田鼠可用脚踩手捉,躲在田埂洞里的田鼠,可用水灌、烟熏把它赶出等等。我在山上用绳子给鸟下套,活捉了不少野鸽、斑鸠、竹鸡;在河里、田里钓到和直接用手捉到了许多活鱼,有时去采些一种叫醉鱼草的花和籽,把它晒干后敲碎伴上泥土拿到小溪里醉鱼。我砍了许多柴火,每担重达一百三四十斤,不用麻绳,就地取材,直接用山藤或竹子剖成篾片捆扎。每次到铜溪,我为父亲砍的柴火都要堆得高高的,像一堵墙,当地农民给了我不少赞赏。这些农村生活,给我带来许多在城市里无法享受的乐趣,也使我的身心得以锻炼。我还分别远到10里和20里外的两个乡镇(时称公社)供销社采购货物,赚那每斤货物每10里路只有1分钱的挑货费,“路远无轻担”的感觉,是从那时开始领略的。</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母亲调换了单位,厂里生产的竹筷产品供不应求,下班后可将原料领到家中加工成品,赶制货物满足市场供应,并增加收入。为了多赚些钱,改善家庭生活,我又回到建瓯,在家中为企业加工生产。我头脑灵活,手脚勤快,很快学会了削制竹筷工艺,一支竹筷最快时只用12刀就能削成,其中削筷子上部4刀,下部3刀,砍制筷头花纹4刀,对齐铡截筷尾1刀。每天傍晚,到母亲下班的路上去接她挑来的制筷原料。晚上生产到11点多,白天把制好的竹筷挑到隔壁不远的二中学校门口水泥地晒干,那时文革停课,校门口晒东西无人干涉,晒干后磨去筷口毛刺,按每200根竹筷10双1桌、10桌1把头尾捆扎好成品,让母亲上班时带到厂里交货。辛勤的付出带来了回报,家中的伙食有了改善,家里也添置了一架永久牌自行车,过年时也穿上了用“咔叽布”制成的新衣服。厂里的竹筷销路一般时,我又到铜溪村帮助父亲。</p><p class="ql-block"> 此后,母亲厂里竹筷生产需要,我就到建瓯削制竹筷。厂里生产不那么忙时,我又到铜溪村帮助父亲。这样来来往往,度过了文革中最疯狂的三年。</p> <p class="ql-block"> 三、复 课</p><p class="ql-block"> 1969年,文化大革命三年内乱结束,学校复课了。我回到建瓯一中,开始了中学学习。建瓯一中的前身是“建溪书院”,据《建瓯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六(1687)年,瓯宁知县邓其文在建溪书院设义学,聘请名师教授家境贫苦无力上学的青少年”,此后随着朝代变迁数次易名,作为学校建制的建瓯一中是在“建溪书院”的基础上创建的。1949年建瓯解放,“福建省立建瓯中学”与“县立中学”合并为“福建省建瓯人民中学”,学校初具规模,成为闽北最高学府。解放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56年校名始称“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1962年学校被列省56所重点中学之一。出现多名高考状元,会考成绩名列闽北前列。然而,文革时期,学校与全国各地一样,教育体制也受到冲击。那时按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的最高指示精神,初、高中学制均由过去的三年被压缩到两年。</p><p class="ql-block"> 中学时期,我们学习有数学、语文、政治、物理、化学、生物、文体等正常学科,按“以学为主,兼学别样” 的革命教育方针,还增加学工、学农、学军、学医,把学生培养得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每学年增学一个项目,每周4个课时。我第一学年是增加学医,请中医到校讲课,主要学习中草药和针灸这些中华瑰宝,有时跟随中医上山学习识别采摘青草药,有时拿银针在自己身上找穴位扎针做试验,确实学到了一些医学知识,比如青草中的“百部”治疗咳嗽,“白毛藤”可以止血,“杠板归”治疗痔疮等等,得到一些效用。第二学年是增加学工,我们到工厂向工人学习生产技术,有铸造、锻工、车床、汽车修理等。第三学年学军,请部队军人来校进行队列等军事训练。第四学年学农,则要到距离学校20里远的校办农场,边读书边参加农场生产劳动。主科老师和我们一起在农场开展教学和劳动,其他科任老师每周从城里学校赶来,集中上一二天课。中学时期,虽然增加了“四学”,但学习仍然以各个学科为主。在校学习期间,由于我上课能认真听讲,理解掌握课本知识较快,特别是数学学科,我成为班里的“尖子”之一。几乎每次考试均做到第一个完卷上交,老师阅改后将我的试卷作为标准卷挂在班门口,让大家考后对照,计算出自己的考绩。受老师指派,我还经常帮助批改同学作业,有时帮助改考卷。我各科学习的总成绩,位于班中前列。</p><p class="ql-block"> 中学期间,我们在学习为主的基础上,坚持“又红又专”的革命教育方针,按照防止把学生培养成“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的资本主义接班人的要求,经常参加一些社会劳动。每年夏季放假时,都要参加支援农村抢收抢种的“双抢”劳动,有时还参加秋收劳动。期间,建瓯县学习太行山人修建“红旗渠”精神,组织全县人民挖掘水渠,学校也承担了县里分配的部分工段。我们每天步行8里路,到北门郊外挖掘水渠,自带午饭,收工后步行返回,挖渠近半个月。有一次,我们在挖渠返回一半的路上,发现城里浓烟滚滚直冲天空。我们受革命教育的培养,“火光就是命令、火场就是战场”自然成了我们的行动要求,大家奋力奔跑,气喘吁吁地赶到火场----县里一家生产玻璃制品的工厂,毫无畏惧,没有杂念,直冲火海,帮助抢救工厂物资,1小时后火势被消防战士控制,我们才回家。到家后已疲惫不堪、精疲力尽。</p><p class="ql-block"> 中学四年间,不管有这样和那样的各种“插曲”,但仍然以学习为主,打下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中学的四年,成为我读书学习的重要时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插 队</p><p class="ql-block"> 1973年初,中学学业完成后,由于国家教育尚未恢复高考,许多同学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以知识青年身份上山下乡(时称“知青”和“插队”),到农村,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大有作为。我由于家中已经有哥哥和姐姐两个人在插队,按照当时政策,属于暂缓对象。我通过托熟人在建瓯县塑料厂找个临时工作,当了一年的纽扣产品生产工人,与工人直接接触,感受了他们爽快朴实的性格,也在那里领略了“三班倒”的滋味。不久我姐姐作为优秀知青选调,从建瓯插队的农村到南平地区商业部门工作。我又变成上山下乡对象,没得商量。我在建瓯县塑料厂报了名,于1974年6月,加入了上山下乡的滚滚洪流,到了建瓯县小桥公社小桥大队(现在称乡镇和行政村)插队。</p><p class="ql-block"> 小桥公社位于建瓯东南部,方圆298平方公里,辖13个大队,山青水秀,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出土西周青铜甬钟的故地,系南宋史学家袁枢的故乡。插队那时盛产水稻、木材、毛竹,还大面积种植了茶叶、柑橘等经济作物,口粮供应较足,分红值较高,是比较富裕的乡村。口粮和分红,是当时插队选点的重要条件。到了小桥大队,我被安排在知青农林场。说是农林场,其实没有林业,只有10余亩的山陇田和近3亩的平洋田,还有一片400余棵被霜冻严重打伤的柑橘树。农林场有10多名知青,大队派一名老农带领我们,教我们农活,另请一名农妇为我们煮饭。我们刚到,就遇“双抢”农忙时节,这是农村中农活最艰巨的时节。六月炎天,高温酷暑,劳动强度大,作业时间长。插队时的“双抢”不比当学生去支援时的“双抢”,无法相提并论。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早晨4点多就起床,一则为了赶农时,二则免日照暴晒,大家空着肚皮,到田里每人割完一担谷子,挑到晒谷场后才吃早饭。早餐后,又迅速到田里再割一担谷子到晒谷场,然后吃午饭。午休2个小时后,又割一担谷子。每人每天3担任务。傍晚收工之后,非常疲乏,连人带衣跳到河里,连冲带洗,上岸后衣服一凉,次日再穿。抢收10多天后开始抢种秧苗,“双抢”时间持续20多天。大家刚插队时,都想让人有个好印象,为争取表现,勉强坚持。在“双抢”中,由于劳动消耗非常大,流汗多,带去的水不够喝,我就地取材,喝田水解渴,不想小肚难以适应,得了痢疾,不时起夜,身体非常虚弱,病了一场,但还在坚持劳动。队友中也有人中暑,有人得了其他病痛。“双抢”后10多天,开始为水稻松根耘田,这也是件难干的农活。虽然比不上“双抢”劳动强度,但是直身弓腰埋头,双手直插田底,为水稻根部松扒。从田的这头,一口气扒到那头后,才能站立起来伸一次腰。加之田里水稻的叶片长满锋利的小锯齿,手臂被割划了许多小口,早晨被露水沾后,因露水有毒,形成了小脓包,涂上了几天碘酒才愈痊。夏收后,开始翻田筑埂。田埂另一边长满杂草,需用劈埂刀把它劈去。我在劈埂草时,为了方便甩开膀子,脱去上衣。不想烈日无情,灼伤了我的皮肤,红通通的,火辣辣的,十分疼痛,几天后脱去了一层皮。太阳再晒,皮肤变黑了,象鸭子一样,反而水泼不入,偶尔逢雨也不怕了,轻轻一抖,水珠滚落。仿佛应证了当时的时髦语句:晒黑了皮肤,炼红了思想。为了缩短与贫下中农(当时出身最红的农民称呼)的差距,我穿上了哥哥插队时制作的农民装衣服(蓝色棉布,面前7个像蜻蜓似的布制民衣纽扣),把自己打扮得十分农民,学了满口的当地农民腔,使自己与农民没有什么差别。冬季,主要农活是改造农田。一是平整农田,把几丘小田并入大田,山坡铲平造田,整天挖土填田,以适应“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之一的农业机械化需要。晚上用晒干的竹子制成火把照明,又干2个钟头。二是修改河道,建造河堤。寒天腊月,赤着双脚,水淹过膝,直冷刺骨,在河水中打上木桩,编上竹片,再堆上石头和泥土,筑成河堤。叫河水让路,由弯曲改为直流,腾出大片河床,填土造成良田。每改造一片农田后,看到辛勤劳动取得的成果,心里也感到欣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那火红的年代,“战天斗地,其乐无穷”!那年,大队革委会授予我为“农业学大寨先进生产者”,获得了荣誉奖状和一条印有“先进生产者”红色字样的白毛巾奖励。农林场那些被霜冻打伤的柑橘树,经过我们修剪伤枝,对根部进行培土施肥,自己调剂制作农药治理害虫等,第二年长出了新枝。但由于被霜冻伤过度,产量很低,虽投工投劳较多,却得不偿失。</p><p class="ql-block"> 在插队的那时期,没有什么文化活动,农民精神生活贫乏。那时不比现在家家户户有电视机,互联网,那时连收音机都很少。于是村里举办夜校, 作为农民文化活动的场所。当时把革命放在首位,夜校称为“政治夜校”。由于我们是知青身份,大队把我们当作文化之人,让我们当夜校老师。每晚为农民读报,宣传政治,掌握形势,了解外界新闻,还教他们识字学文化。插队不久,由于革命形势需要,我们所有知青,都参加了村里普通民兵。在平时,每天清晨利用早饭前进行民兵训练。农闲时,每年集训几天。在训练时,我比较刻苦。投手榴弹时,手练酸了,还在坚持。我瞄靶认真,打靶准确,报靶动作严谨规范。军训总结会上,我得到了表扬,随后被吸收为武装基干民兵,配了枪支,定人定枪,后来还当上机枪手。大队民兵营长是个复退军人,组织有方,训练有素,把民兵队伍带出了名。县武装部组织召开全县民兵工作会议,为了丰富会议内容,指定我大队民兵到会议去作队列、刺刀、战术等示范表演。我因为瞄射快,枪法准,还被选定参加实弹射击表演。射击时,用的是曳光弹,弹出枪管,直飞靶心,可以目睹,煞是好看。我没有辜负领导和大家的期望,弹无虚发,枪枪命中,钢靶倾倒,掌声响起。平时,村里抓阶级斗争,不时安排民兵押解“四类分子”(指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到大会批斗。本村民兵由于本乡本土,有些忌讳和顾虑,押解“四类分子”的差事大多落到知青身上,我经常接受这样的任务。那时我们思想单纯,警惕性高,按照斗争需要,把“四类分子”当作敌人,押解时非常认真,并对他们很严厉。只许他们老老实实,不许他们乱说乱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通过批斗一些坏人,达到教育一片作用,村里的工作部署,均能迅速得到落实。我在当武装基干民兵时期,还和另一知青民兵徒步飞跑10里路,持枪奋力追赶和抓到一名纵火烧村的刑事犯罪分子,把他押送县看守所移交法办。公社为了维护稳定,把各大队“刺头”(指不服从领导、调皮捣蛋的人)集中起来,开办路线教育学习班,帮助他们“提高认识”。每个大队派1名工作人员,到学习班管理“刺头”。大队干部看我斗争性强,在公社抽人时,把我派了去。几天后,学习班上了轨,只需留下2个工作管理人员,我当时算是“能文能武”,留了下来。一个月后,学习班任务结束。在即将返回知青点时,县法院到公社办理一个涉及30多人的刑事大案,需要抽1人帮忙,我又被留了下来,办案一个多月。以后,公社干脆把我留了下来,协助公安特派员抓治安管理,帮助开展“四类分子”改造脱帽评审,帮助武装部搞征兵工作等等。有时跟随领导下乡,有时自个单人下去。我背着绿色斜挎包,带上油布伞(那时没有折叠伞),陌生山路,偏僻小道,勇往直前。我在公社干了近1年,辖内有13个大队,我走过10个。</p><p class="ql-block"> 下乡插队的蹉跎岁月,是知青一代人中最难忘的时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经过艰苦历练,养成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锻炼了身体,磨练了意志,成为人生的一份宝贵财富。下乡插队的蹉跎岁月,更是知青一代人中最宝贵的青春时期,它用意志的血滴和拼搏的汗水酿成了琼浆,它用永恒的执著和顽强的韧劲筑起一道铜墙铁壁,为今后能排除万难,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人生路途坎坷,曾被我们踩在脚下,过去的已成历史,迎来的是我们日后的无限欣慰与无怨无悔的奋发。</p> <p class="ql-block"> 五、返 城</p><p class="ql-block"> 1976年9月,我母亲工作到龄退休。按照当时国家政策,可照顾1名子女接替安排工作,称为“补员”。由此,我离开了“绣地球”的地方,从农村又回到城市,到母亲原单位----建瓯县体育器材厂工作。</p><p class="ql-block"> 欢歌辞旧程,举步越鲲鹏。这是一个县办集体工厂,主要生产航空模型材料、乒乓球桌、篮球板、举重台、单杠柱等各类木制体育器材,规模较小,但规格却很高。产品生产由国家轻工业部、商业部和体委“两部一委”下达计划。我被安排当厂采购员,主要负责生产用原材料供应,经常跑到省、地有关部门拿材料供应计划,到农村组织收购调运木材。那时社会服务配套不足和运力紧张,我到省上办事,要先坐汽车到地区,然后转坐火车到省城。火车是绿皮慢车,一路停靠,且经常是人满无座,必须站6个多小时才能到达福州。下火车后,迅速转乘公共汽车,到站后要飞速奔跑,去抢登记旅社住宿。运气好时可住上客房,运气一般只能住走廊,运气差时则住澡堂。到地区办事,因为经常是临时决定,买票困难,只好托熟人,买了没有座位的站票(那时提倡多拉快跑,没有超载限制),在汽车门里边,一直站到目的地。下乡采购有时坐车,有时步行。深入偏僻山村,探路而行。下乡调运木材还好,国家轻工业部以非常低价调配给我们一部解放牌大汽车,坐自己单位的车,可免去托人购买车票之难。而发运产品则雇请国家运输部门代运。我的厂地处郊区,有时厂里需要一些零星用品,我就骑自行车到城里购买。后来县里为了扩大我厂产品的生产,由我们这个集体所有制小厂兼并了县国营木制品厂,我们的厂部搬迁到被兼并的企业厂址,距城关更远,有5公里路程,厂里需要零星用品,我要骑更远的车到城里采购。由于长时间在郊外来往,我的骑自行车的技术大有提高,冬天经常放开双手骑车,在沙石公路上行驶,那时公路车辆很少,远处见车来,我随即双手扶车把,正常行驶,确保安全。</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厂,我在出差途中,经历过两次危险。一次是在去乡下调远木材回来的路上,汽车刹车突然失灵,当时天色已黑,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那时候没有通信工具,为了赶时间、赶任务,驾驶员只好放慢速度,谨慎驾驶,在下山的长坡中,靠手刹缓行。我坐在车上,心里头七上八下,忐忑不安,与驾驶员二人一道,目视前方,全神贯注,以电影《甲午风云》中邓世昌率员撞舰的姿态,做好随时牺牲准备,小心翼翼,于凌晨1时,把木材运到厂里。另一次是我与运输部门一起出差送货,到南平时,货物本应送马站仓库,但驾驶员走错路,把车开到林业学校方向,发现走错后,停车调头。由于运货是两个车厢的挂车,路窄坡陡,驾驶员先把挂车脱离,然后去调头主车。这时停在一边的挂车突然滑动,一场车翻不知是否会造成人亡的事故眼看就要发生,这时我不由自主的冲上前去,用肩膀死死顶住,大声呼叫。驾驶员回头一看,迅速捡了一块石头,塞在挂车一边轮下,另一边车轮仍在滑滚,驾驶员又捡了一块石头,塞在另一边轮下,挂车前滑半米,又旋转了60多度,被迫止住。一场危险虽被化解,但我俩脸色苍白,后怕不已。</p><p class="ql-block"> 从事采购员工作,是当时人们羡慕的工种,认为可以出差观光,还可以拿补贴。但是办事艰难,途中艰辛,以及花费开支等等,没有经历的人是难以体会的。还有为了赶行程的早出晚归,更属小菜一碟,家常便饭。在这个厂,我干了两年。</p><p class="ql-block"> 1978年,全国范围开展批判“四人帮”罪行、打击投机倒把、打击贪污盗窃的“一批双打”运动。我被抽到县二轻局,参加“一批双打”工作,办过两个案子。一年后,运动结束,工作队领导见我有一定工作能力,要推荐提任我当县日化厂副厂长,同时县二轻局也要调我到局机关工作。经过权衡,我选择了后者,工作关系正式调到二轻局。我进局机关后,安排当生产干事,主要负责收集局管辖的23个企业生产情况,编制生产计划,掌握生产进度,编写生产简报,推广先进经验等工作。我虚心向老同志学习,认真努力工作。在当新手时,看到老同志写材料,我帮助抄写,那时没有电脑,文字材料全部用手书写。一段时间后,我掌握了业务和有关情况,在老同志忙时,开始学写材料,请他们帮助修改。后来,文字材料大多由我来写。“做别人的事,学自己的手艺”,我的文笔得到了很大长进,加上在局机关站位高,视野拓展,工作能力也有了较大提高。</p> <p class="ql-block"> 六、充 电</p><p class="ql-block"> 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运用广播、电视、文字教材、音像教材、计算机课件和网络等多种媒体,面向全国开展远程开放教育,举办新型高等学校,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在职人员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1983年,首次开办经济类企业管理专科。为了争取高层次和更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我在爱人的支持下积极投入复习,参加了全国入学统考。由于有动力,有功底,考分发布时,我获得高分,以高出录取分数线40%的优异成绩,被中央电大录取,在当地业余教学班学习。边学习边工作,不脱产,每天听课2小时,其他靠自学。教学班组织辅导,听课结束又回单位上班,学制3年。那时工作忙,条件艰苦,学习主要时间都要靠班后的夜晚。除了在每学期考试后到新学期开课前的一段“真空”时间,我放弃了任何娱乐。特别是临考前夕,更是刻苦,复习几乎通宵达旦。那时考场纪律不比现在,非常严格。发现作弊,不仅挂科无法毕业,而且还全省通报。作弊3次,取消学籍。因此,学员们都认真对待,不敢怠慢,充分理解掌握课本知识,要点部分背得滚瓜烂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由于学习认真,辛苦没有付之东流,3年下来,成为班上为数不多,18门课程能全部一次性通过的学员,顺利拿到了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文凭。期间,全国组织对我们这辈在特殊时期的高中毕业生进行数学、语文两个学科的“双补”考试,我也获得数学高分和语文名列全县前几名的好成绩。</p><p class="ql-block"> 电大最后学期,我们业余班学员与全日制学校学员一样,也要撰写毕业论文,作为学习成果的全面检验。我充分利用专业对口和多年从事生产管理部门工作的优势,拓宽视野,认真选题。在管辖所属的企业中,把管理水平高、产品有竞争力、市场营销好的建瓯雨伞厂作为毕业论文选题企业。充分运用电大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全新的视角,进一步深入企业调查研究,认真挖掘企业管理中的经验和亮点,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梳理、归纳和总结,撰写了《小产品是如何跻身到国际市场上的----建瓯雨伞厂纸伞生产变革的调查》。这调查报告生动反映了一个县办集体所有制小厂,在国内“伞市”发生突变的情况下,从产品生产变革入手,以变应变,改油纸伞为花纸伞生产,把一个濒临于淘汰的小企业产品,经过革新换代,重新搞活了,产品由国内销往国外,以物美价廉的优势,跻身到东南亚、西欧、北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产量翻了3番,出口量连续3年名冠全国的成功经验。毕业作业指导委员会给予了“报告观点正确,内容翔实,分析透彻,论证有力,阅后使人耳目一新,深受鼓舞,对推动工业企业深入改革具有指导意义”的高度评定,被推选为论文答辩第一人,经过答辩,又给予了“学员能全面准确回答问题,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较高政策水平”的评语,成绩定“优”。此后,文章多次引用到省、地、县各级主管部门会议上交流,再后经过修改、补充和压缩篇幅,在一些国家级和省级杂志刊用。</p><p class="ql-block"> 有目标才有动力,有追求才有快乐,有爱好才有寄托,有思想才有明天。通过电大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在我的脑海里日新月异。我在工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得更加成熟起来。知识是财富,它使人明智。经历是财富,它使人成熟。电大学习,为我日后的工作和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 七、启 用</p><p class="ql-block"> 1987年2月,我在参加电大学习7个月时,二轻局为了加快企业发展步伐,成立了“企业体制改革办公室”,任命我为办公室副主任。从此,我第一次戴上了“官帽”。由于体改办未配主任,由我负责全面工作。组织上的信任,给了我发挥能力的平台。职务上的“破冰”,又给了我极大的激励。我通过努力学习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短时间内掌握了一些企业改革知识,在管辖企业内大胆地探索、创新和突破。首先在建瓯县雨伞厂进行全县第一家企业股份合作制改革尝试。我根据实际,设计和起草了该厂《企业资产股份制改革试行方案》、《股份制试行章程》、《股东代表会、董事会章程》等,经过充分论证,付诸实施。该厂实行股份制改革后,壮大了集体经济,搞活了内部机制,企业与职工形成骨肉相连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和活力,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当年实现产值和税利分别比上年增长40%和65%。这项有特色、有效益的成功改革,得到省体改委和二轻厅领导的赞赏,在全省二轻局长会、全省二轻企业改革经验交流会和全省股份制研讨会上作经验介绍、推广。《中国集体工业》、《城镇集体经济》、《福建企业管理》杂志和《福建日报》、《福建经济报》等国家和省级报刊均对此作了专题报道。随后,又在建瓯县竹木综合厂、日用品厂推行全县第一家工业企业个人租赁制经营改革,在建瓯县制鞋厂推行全县第一家工业企业集体租赁制经营改革。1988年,率先在全县组织三对企业实施兼并改革。同年,我兼任了建瓯县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员和建瓯县工商企业管理学会理事。1989年,我兼任二轻局生产股副股长、合作指导股副股长,其中合作指导股负责调查研究和宣传报道等方面工作。我针对当时轻工市场疲软,资金紧缺,生产滑坡等问题,通过深入调查,掌握第一手资料,提出摆脱困境应建立“二轻工业发展基金”、支持二轻开发新产品“贴息贷款”、对二轻企业实行“财政收入总额承包”等政策扶持建议,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同时与领导一起积极向县有关部门反映呼吁,引起县人民政府重视,专题召开办公会议,听取汇报,做出扶持决定,为促进建瓯县二轻工业发展起到了“供氧输血”和“放水养鱼”的重要作用。其中《建瓯县二轻企业实行财政收入总额承包》被《改革时报》头版显著位置刊载。</p><p class="ql-block"> 在工作中,我不断总结、积累、研究、探索,结合工作实际,撰写了大量宣传、推广经验和反映解决问题的文章,为企业发展摇旗呐喊。其中《深化企业改革的一种好形式》、《“菌菇膜”王国的一颗新星》、《县联社为所属企业服务的几点做法》、《“十连冠”启示录》等文章分别被《中国集体工业》、《中国轻工业经济》、《轻工集体经济》、《城镇集体经济》、《福建外贸经济》等杂志刊载,《二轻集体企业面临的困难及解决途径》、《“小、穷、亏”集体企业的现状与出路》、《企业兼并的困扰与对策》、《加快建瓯二轻工业发展的思考》等调研报告,分别被《福建经济报》、《城镇集体经济》、《福建体改研究》和《福建经济》等杂志刊载。几年来,我先后在10多家国家和省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30多篇,被地区报刊及省地县主管部门和党委政府内刊,以及广播电台等采用文章、信息、报道500多篇条。1987年起连年被县委宣传部、县广播电视局评为新闻报道工作积极分子、优秀通讯员,1988年被《轻工集体经济》杂志社聘为通讯员,1989年被省二轻厅评为优秀通讯员,1990年被《中国集体工业》和《集体工业经济》杂志社聘为特约通讯员,1991年分别被《福建经济报》、《闽北日报》聘为特约通讯员,同年被福建省二轻厅、二轻联合社授予“先进集体经济工作者”,被建瓯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企业改革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获得浮动工资一级奖励, 1992年被选举当任建瓯县二轻集体工业联合社常务理事, 1993年被省二轻厅评为“全省二轻系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p><p class="ql-block"> 因为有志,小溪汇成了大海;因为有志,枯枝盼到春的绿叶。山路曲折盘旋,但毕竟朝着顶峰延伸。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到山那边的风光。经过激流的一番磨砺,卵石才变得更加美丽光滑。 1992年初,国家为了鼓励和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从优秀工人中吸收录用干部,我经过长期努力,作为表现突出一员,经单位推荐、县委政府研究、地区人事部门审批,从一个集体所有制以工代干身份的人员,被吸收转为了国家正式干部,成为一名佼佼者,但同时也是一位幸运者。因为全县类似我如此身份被录用的人员寥寥无几、曲指可数,此后国家再也没有组织和安排这样的转干机会。</p> <p class="ql-block"> 八、转 岗</p><p class="ql-block"> 由于我的工作努力和积极表现,以及在报刊杂志发表了不少文章后,渐渐有了一些小“名气”。一些上层单位想调我过去,其中福建省二轻厅要调我到厅合作指导处工作,市(建瓯于1992年县改市)体改委要调我去工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要调我当分管工业副市长的秘书。因同学已经推荐我到人民银行,加之个人性格考虑,我婉言谢绝了他们的盛情邀请。1993年6月,我靠自己发表的报刊杂志文章为“资本”,靠同学的热心和鼎力推荐,调入了中国人民银行南平地区分行工作。从此,我在经济工作的征途上有了重大转变。先时,被安排在调查研究室从事经济调查分析和金融研究,撰写有关文章和调查报告,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在调查研究室工作两个多月,写了近10篇文章,其中评为省级三等稿2篇,地级一等稿1篇,地级二、三等稿4篇。这时办公室综合岗要人,领导考虑该岗位的重要性,我被调了过去。办公室承上启下,联系左右,是全行机关的重要枢纽和领导的参谋助手,主要职责是办文、办事、办会。我安排在综合秘书岗位,负责全行性材料综合撰写工作。为了确保这项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我认真学习文件,积极参加会议,主动深入调查,根据收集到的各种情况和材料,综合撰写了大量文稿。艰苦无声的工作,常常是时间紧迫,时效性强,任务繁重,因而我经常早上班,迟下班,有时甚至是早晨、中午和晚上连续加班赶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类材料的综合整理和上报工作,为提供上级进行金融决策和促进我地区金融事业发展,应尽了一份力量。公文把关,是综合秘书岗位的另一项工作。为确保公文的严肃、准确和规范,我按照有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各类文稿进行逐行逐字的认真会核,严格把关,使核后公文达到重点突出,观点鲜明,条理清楚,文字精练。为了有效提高公文写作水平,我认真学习公文理论知识书籍,收集平时在公文把关和深入基层中发现的公文质量问题,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撰写了近2万字的公文讲稿,巡回到辖区9个县(市)基层支行以及在本机关,举办了10场公文知识讲座,每场近4个课时。通过巡讲后,全辖区的公文质量有了突破性提高,达到一个新的水平。1997年我被提任办公室副主任科员,因办公室人事有所变动,工作有了新的分工。当时后勤服务尚未分离出去,办公室两位主任主要负责行政事务以及档案服务等管理工作,文秘工作基本由我负责。我除了综合材料和公文把关外,还主抓政务信息工作。政务信息是各级领导了解情况的耳目、决策的参谋、沟通上下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其便捷快速,作用和效果往往是大报告所不能取代的。正因为如此,各级各部门对政务信息越来越重视,把它列入工作评比考核。我认真重视组织,通过调查研究、查阅文稿、参加会议等渠道,突出重点、亮点、热点、难点和关注点,采集、挖掘、精选有价值的信息,亲自撰写,取得积极成效,被上级采用信息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一些信息获得省政府领导批示。办公室连年获“全省人民银行系统信息调研先进单位”、“全市(南平1996年地改市)党委系统、政府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单位”表彰,我个人同时获得这些系统“信息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p><p class="ql-block"> 2000年,南平市中心支行(地区分行已改名)对机关实施干部竞聘改革,我积极报名参加这次竞聘。通过笔试、施政演说和面试等程序,尘埃落定时,我在50多位竞聘者中,以名列前矛的优异成绩获得成功,被任命为纪委综合科副科长。纪委与监察室合署办公,履行党纪检查和行政监察两种职责。由于单位领导作风正,带出了好队伍,没有发生违法违纪问题。平时主要围绕教育、制度和监督开展工作。到纪委后,我通过向老同志请教,阅看大量资料和文件,用很短时间就熟悉了有关业务,在领导的授意下建立了人民银行上海分行辖区(沪浙闽)第一个纪检监察网页。日常负责撰写了大量文字材料,多次被上海分行纪委抽调参加对辖区纪检监察论文审改汇编及各项业务检查,受到好评。</p><p class="ql-block"> 2004年,在我进入“知天命”之年,南平市中心支行党委提任我为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和纪检监察办公室主任。从此,肩负着更重要的职责,也有了更好施展才华的平台。我认真当好纪委书记的助手,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在开展各项工作中身先士卒,发挥作用。我坚持用先进理论导航、优良传统启迪、正面教育引路、反面典型警示,运用会议、简报、文件、网络等多种形式,有效开展理想信念、从业道德教育。为了扩展教育效果,我收集大量丰富素材,撰写讲稿,在机关和主动深入到基层支行开展巡回讲座,先后讲了《反腐败与先进性》、《廉洁与健康》、《本领与学习》等,大家感到受益匪浅,一些同志课后还专门写了心得体会,收到较好成效。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制度先行,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规范权力运行,是纪检监察部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我注意从改革、完善和健全制度入手,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探索有效监督机制,先后制定了10多项制度规定,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机制。监督是反腐败工作的关键,我积极组织,精心安排,开展监督检查、执法监察,检查工作在数量、层面和力度上,年年有新发展和新突破。勤奋是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一部壮丽的史诗。奋斗者在汗水汇集的江河里,将事业之舟驶到了理想的彼岸。2007年,南平市中心支行被授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2003—2005年度纪检监察先进单位”,我个人被人总行授予“中国人民银行2003—2005年度纪检监察先进工作者”,并在上海总部辖区纪委书记培训班上作了经验介绍。2009年8月,根据上级对领导干部任职年龄限制的规定,我与其他同志一样,从领导职务转任为非领导职务,在领导职位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p><p class="ql-block"> 人生的意义在奋斗中闪光,不懈追求和经历奋斗的艰苦,才会拥有成功的喜悦。自参加工作起,我不断努力拼搏,算是事业有成,先后得到各级充分肯定和表彰,其中获人民银行总行表彰1次,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福建省二轻厅表彰7次,获奖励工资升级1次,获优秀行员6次。总计获得各级授予“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通讯员”、“履行岗位责任制先进个人”等各种荣誉称号和奖励达68项次。事业无须惊天地,有成就行!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p> <p class="ql-block"> 九、家 庭</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一生中,事业上能有所建树,与家庭的培育和帮助是分不开的。家是生命的摇篮,家是生活的源泉,家是精神的支柱,家是心灵的驿站,家是幸福的港湾。有了家才有了一切。一切的一切,都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便是家。</p><p class="ql-block"> 我结婚前,家中有父母和兄姐和妹妹共7人。父亲常年在外地乡村供销部门工作,为了赚钱养家,每年难得几次回。父亲工作努力、勤劳善良、待人真诚,与人为善,与当地人们结下了丰厚的感情,受到广泛好评和爱戴。父亲是家庭中提供经济,抚养我们兄弟姐妹的主要贡献者,寿逾九旬而终。母亲原籍福州,日寇侵占福州时远嫁我父,生儿育女,持家养家。母亲非常辛苦,从省城到农村,在莆田时,参加过挑石头等强度体力和其他生产劳动。举家迁到建瓯后,既抚育我们,又工作赚钱,先后在两家县办集体企业工作。退休前,是厂领导班子成员。母亲是家庭中的重要贡献者。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大哥16岁就只身一人远到古田溪水电站工作,每月除留下必要的生活费外,寄钱回家,补贴家用,后经过奋力拼搏,从山沟调到省城立足,是省电力调度中心的一名高级技师。大哥非常关心弟妹成长,经常给我们讲述人生奋斗的道理,为我们引路。大哥聪明好学,善于钻研,不时给我们讲述理财投资等经济知识,希望我们有所成就,希望家族兴旺。姐姐上山下乡插队后调到南平地区商业部门,工作努力,提任财务副科长,曾获市“三八红旗手”。姐姐在我很小的时候,既读书,又带弟妹,还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给了我们生活很大的照顾。目前母亲身体不好,她在尽全力照顾。二哥上山下乡插队5年后又当兵7年,宝贵青春献祖国、献人民,在部队荣立过“三等功”,复退后从事驾驶工作,在华能国际电力(福州)公司供职,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二哥虽然年纪只大我3岁,但父亲在外地工作,大哥早年外出谋生,二哥过早承担了家庭男人的责任,以致在他外出当兵后,我们仿佛突然失去支柱。二哥聪明好学,木工、水工、电工、泥水、电焊等样样都会,兄弟姐妹的家庭装修,全是他在帮忙,质量保证,还减少了大量费用。妹妹先后在建瓯二轻和烟草企业,从事人事政工和财务会计等工作。当年妹妹鼓励支持我读电大,学知识长本领。在我读电大和调到南平工作期间,我爱人出差时,经常帮助我照顾小孩,使我得以专心学习、专心工作。兄弟姐妹,手足之情,血浓于水,骨肉天亲。</p><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结婚了,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我爱人皮肤白皙,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十分贤慧善良,相夫教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我是在插队被借调到公社时期认识她的。当时她是一位大队民兵营副营长,也被公社借调,在“高富公路”建设指挥部,我们多次见面,因工作不同,却没有什么联系。但事有凑巧,上苍安排,姻缘天定。我补员返城后,她到福建林学院读书。我调到建瓯二轻局工作不久,她从学校毕业,也到建瓯二轻局工作,并也安排当生产干事。那时起,我们开始了真正的认识和了解。她工作认真,为人热情。我们一起下企业,一起调查收集生产情况,一起写情况汇报,一起探讨企业管理。我们相互认识,经常接触,相互了解,一起工作。她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心灵手巧,做事勤快,很快吸引了我。夜晚,我们一起看电影,一起聊天,一起谈论同事朋友,一起探讨人生。一年后,我们牵手人生,她成了我的妻子,很快又成了我的贤内助。结婚时,她的学历和工资收入都比我高,但从来没有任何嫌弃过我的语言,反而是支持我,鼓励我。如果没有她的帮助,我的人生有可能不是现在这样。我报名和参加电大学习,她给了非常大的支持。那时我们已经有了小孩,为了让我专心学习,她承担了照顾小孩和全部家务活,个中艰辛,难以言表。三年电大学习,没有她的支持,我难以顺利毕业。后来她调到县人事局,地位比我高,以后还升任调配科长、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仍然没有轻视我,还是不断积极支持我。我到地区工作,两地分居多年,家庭均由她负责照顾,我才能安心工作。再后来为了让我全身心在地区工作,同时也免于我因分居两地奔跑的辛苦,她放弃了自己的黄金事业,提早退休把家搬到南平。她为我付出了许多许多,在我成功事业的“军功章”里,有她的一半。她是我的好妻子,一生中的好伴侣!娶她为妻,是我一生中的荣幸!黄金有价情无价,丹心无悔共连牵!如此深美之爱,理当终身相报!</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一个女儿,自幼聪明可爱。1岁时,还没开始识字就会看图识画。一本印有北京各大建筑物的画册,她看过几遍后,就能记下,随意翻出其中一页,就能迅速说出来,丝毫不差,我们都自叹不如。她看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均提前报出了播音员要报的下一个城市名称。她1岁半进托儿所,对歌词能在没有配音的情况下按照歌曲旋律,有节奏地嚷读出来,而且发音准确。她3岁念幼儿园,4岁半进小学读书,我们很喜欢她。每逢节假日,都会带她去玩。建瓯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古城,唐朝盛典时期,城内有寺庙108座。五代十国时,有一个名叫王延政的人在此建都称帝。悠久的历史,留下了一些古迹,我们带着她,玩遍了这些地方名胜。有时她走累了,我就把她举抱起来,然后让她骑在我的脖子上,或坐在我的肩膀上,继续前进。我们还带她远到万木林、归宗岩、天湖山等地去郊游,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带给的欢乐。</p><p class="ql-block"> 女儿13岁半时,考到全国重点厦门集美轻工学校读书,两年后学校保送她到福州大学计算机专科学习。此间,她又以惊人毅力同时学习和参加全国计算机本科自学考试,获取毕业。然后在摩托罗拉属下珠海一通信技术服务公司工作,表现突出,多次获得总经理大奖。以后又调到福建移动和诺基亚合资的一家通信技术服务公司任经理助理。女儿的工作完全靠她自己,我们无法帮忙。在当今大学生比比皆是,不少天之骄子“毕业等于失业”的年代,她能靠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取得一席之地,免去父母对子女就业难的牵挂和烦恼,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忙。目前,女儿在她奋斗的征途中,与西安交通大学一毕业高才生携手共进,结为连理,有了自己的幸福小家,一起为我国通信事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华。</p><p class="ql-block"> 我的一家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我十分感激他们!路还在,梦还在,我们还在,幸福还在!青山不老,亲情永恒!</p> <p class="ql-block"> 十、旅 游</p><p class="ql-block"> 旅游是我人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我开拓眼界,也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人生。绚烂的静雅,天地的造化,自然的恩赐,它给予人生一种高境界的享受。 </p><p class="ql-block"> 《中国旅游》电视节目中有这样一句口号词,叫着“健康生活,从旅游开始。”这些年来,我利用工作出差和自费旅游相结合,到过国内的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宁夏、四川、湖北、湖南、江苏、浙江、江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加上本省各地,走过了近半个中国。除三大直辖市外,还到过南京、银川、呼和浩特、成都、贵阳、武汉、长沙、沈阳、大连、旅顺、济南、泰安、青岛、烟台、蓬莱、苏州、杭州、宁波、无锡、汕头、南昌、上饶,以及浙江、福建两省的大部分城市,游览了各地名胜古迹,饱览了祖国景色秀美的大好河山。</p> <p class="ql-block"> 自然风光,首推山景。看山,每一个处景,都是一幅画。我国现有4处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名山,我全部去过。其中登览黄山与泰山各两次。黄山称为“四绝”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有“黄山归来不看岳”和“登黄山天下无山”的感叹。泰山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举目眺望,山川美景尽收眼底,领略千里风光,“五岳归来不看山”。峨嵋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有“峨嵋天下秀”之称,集佛教文化与自然风光为一体,与神秘的乐山大佛并为世界它给予人生一种高境界的享受。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的岩壁上,又名凌云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闻名遐迩,古有“上朝峨嵋、下朝凌云”之说。武夷山由于地处本地辖区,因为陪客等工作需要,我登山20多次。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美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入选为“中国十大名山”,评为我国唯一的“全球十大幸福地”。我登山游览过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中的山大多是拔地而起,山上峰峻石奇,或玲珑秀丽,或峥嵘可怖,或平展如台,或劲瘦似剑。张家界,既有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奇观,又有举世罕见的砂岩峰林异景。奇峰三千,秀水八百,其壮观不亚于黄山,是一部独一无二的山水奇景,一幅百看不厌的风情画卷。一位著名诗人这样评价:“五步称奇,七步叫绝,十步之外,目瞪口呆”。著名政治活动家程思远在此留下了“人生不到张家界,百岁岂能称老翁”的赞词。我还登山游览过江西的庐山、三清山、龙虎山、龟峰。登山游览过浙江的普陀山、雁荡山、江郎山、仙都山、龙泉山、雪窦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我去过三次。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我还登山游览过福建的黄岗山、太姥山、清源山、冠豸山、石竹山、鼓山、青云山、淘金山等等。所到之处,观赏了不少高山峡谷风光,亲眼目睹了大自然的无穷神奇和魅力,每次都让我心旷神怡,目不暇接,流连难返。</p> <p class="ql-block"> 游山玩水,山水相连。人们对于山和水有着与生俱来的依恋。看水,有莫测的神秘。玩水,被柔柔地包裹,胜似母亲温暖的怀抱。我游览过长江三峡,两岸悬崖峭壁,江中滩峡相间,水流湍急,体验了“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江峡情景,见到迄今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我游过江苏无锡太湖,太湖水域辽阔,碧波浩淼,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长篇电视剧中著名的“赤壁之战”,就是取太湖作江景拍摄的,太湖建有三国城,后又继建了水浒城。我还游览过山东济南大明湖,宁夏中卫沙湖,福建宁德的白水洋、鸳鸯溪、九龙祭,三明大金湖和仙游九鲤湖等。仙游九鲤湖是相传在汉武帝时,有何氏九兄弟在此炼丹济世,丹成跨鲤成仙,因此而得名,以湖、瀑、洞、石四奇而著称于世,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明代、清代才子唐伯虎、冯梦龙、纪晓岚等都先后慕名来到九鲤湖游览,盛赞为“第一蓬莱”,其风景可见一斑。大海,对人们有着极大的诱惑力。游览大海,是玩水中的重要部分。我到过厦门、舟山、青岛、蓬莱、大连等地,观赏了那一望无际的海景,洁白如雪的沙滩,蔚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海天一色,辽阔无边,我们的心胸仿佛也宽阔起来,“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景象油然而生。在大连圣亚,我游览过中国第一座海底通道,浪漫体验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座情景式海洋乐园,完成“从陆地进入海底,再从海底回到海上”的奇幻旅程。我到过旅顺,远眺了雄伟壮观的军港及战舰,海风吹来,触景生情,军旅歌唱家苏小明那“海风把战舰轻轻的摇”的动人歌曲,仿佛在耳边响起。我到过湄洲湾、平潭岛、东山岛,跃入了那些地方的海水中,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搏击海浪,尽情畅游。</p><p class="ql-block"> 山水之外,溶洞称奇。游溶洞探幽猎奇,奇趣盎然,千姿百态,别有洞天。在浙江兰溪,我游览过被誉为“全国洞府航游之冠”的地下长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全长2500米,洞内星罗棋布散布着各种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内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长河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游人既可乘舟揽胜又可步行游览。地下长河所在地还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夫人赵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称此处有两绝“景为江南一绝,情为千古绝唱”。在浙江桐庐,我游览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瑶琳仙境,其为华东沿海中部亚热带湿润区喀斯特洞穴的典型代表,以曲折有致的洞势地貌,瑰丽多姿的群石景观,在彩灯从不同角度的照射下,五光十色,被誉为“全国诸洞之冠”。在浙江金华,我游览过有“水石奇观”之誉的双龙洞,该洞最大特点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从外洞进入内洞必须平卧小舟,贴水而行,仰面擦崖而过,最窄处水面离洞顶仅30余厘米,不得抬头,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一绝,“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相传,我国老一辈领导人中没有进过双龙洞的有两人,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郭沫若。毛泽东晚年时因为发福,无法卧船进洞,曾卡在中央进退两难,是卫兵硬把船下压才解围;而郭沫若是因为觉得自己是文人怎能平卧船上,自认清高不肯进洞。在湖南张家界,我游览过被评选为“中国最美旅游溶洞”的黄龙洞,其庞大的立体结构洞穴空间、丰富的溶洞景观、水陆兼备的游览观光线路,独步天下。但是游览该洞却给我留下了一点遗憾,主要是被洞内导游忽悠,指引游客走近路,使拍摄电视剧《西游记》中金箍棒的“定海神针”这个张家界十佳景点未能见到。在福建将乐,我三次游览了被誉为“中国四大名洞”之一的玉华古洞,这里是一种天然的美,灵动的美,以风取胜、以水见长、以云夺奇、以石求异的风姿神韵,处处透露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奇瑰迷幻,在中国溶洞景观的丛林中绽放异彩,情景交融,给人一种置于仙境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祖国西部,疆域辽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在那里,尽管它多数地方没有内地景观那种盆景似的奇秀,却有着足以征服你心灵的磅礴气势、宽广浩瀚的壮丽。我到过内蒙古呼和浩特,游览过希拉穆仁草原的风光。草原的天空,碧空如洗,湛蓝湛蓝,非常清晰,毫无污染。蓝天下飘着白云,白云下绿草无边。我骑着一匹枣红马,漫游草原,观赏这犹如美丽画卷的景色。下马后,又观赏了蒙古式赛马、摔跤等表演,还进入蒙古包,品尝牧民送上青稞酒、酥油茶和烤羊腿。我到过宁夏银川,驱车到中卫沙坡头,游览“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腾格里沙漠。在那里骑着沙漠之舟骆驼,跋涉于茫茫沙海。看的过瘾,玩的尽兴。坐上齐胸高巨轮的沙漠大型越野车,领略在沙海中冲浪的惊奇。在沙漠行车,看似无路却有路,隆隆的越野车在沙海飞速行驶,左冲右闯,波浪起伏,时而前进,时而倒退,时而上窜,时而俯冲。从沙谷往上冲向沙峰,与地面几乎形成90度角,又仿佛把人带到悬崖边上,好似要把人从车上甩出。游客不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既心惊胆颤,又无比刺激。从高约百米的沙坡头的坡顶往下滑沙,是那里的游览特色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地质结构,滑沙时座下会发出一种奇特的响声,人钟巨鼓,沉闷浑厚,称之为“金沙鸣钟”,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我到过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游览了被誉为“梦幻仙境”和“童话世界”的神奇九寨沟。九寨沟属高山深谷碳酸盐堰塞地貌,以翠海、叠海、彩林、雪山、藏情“五绝”驰名中外,又以水景最为奇丽,泉、瀑、河、滩将108个海子连缀一体,碧蓝澄澈,千颜万色,多姿多彩,“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有“九寨归来不看水”和“世界水景之王”之称。加之被誉为“人间瑶池”的黄龙彩池,水乳交融,美不胜收。其情其景,令人如醉如痴。</p> <p class="ql-block"> 江山如此多娇!祖国这般美好!与自然风光相对应的是人文景观。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史与现代人们的巧匠神工,为人类留下了许多无比璀璨的瑰宝。我看过许多人文景观,纵古观今,有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有被世人誉为“东方金字塔”的宁夏银川西夏王陵,有历经2260年而不衰,当今世界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有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万里长城等名胜古迹,有山东曲阜的孔庙孔府孔陵,有中国四大名楼中的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有满天明星的镇北堡西部影城、东方好莱坞浙江横店影视城和央视无锡影视基地唐城,有被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至今难以破解千古之谜的浙江龙游石窟,有当时(1999年)中国大陆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高楼的上海金茂大厦以及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的上海东方明珠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拙政园、狮子林等古园林名胜,以及姑苏城外的寒山寺、虎丘塔,杭州西湖十景,以及保叔塔、六和塔、灵隐寺等,让我亲身感受了天堂之美。人称“万国建筑博览”、“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厦门鼓浪屿,我曾两次住岛,共达10多天,在那里学习和工作过。具有六千余年悠久历史,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之称的江南水乡乌镇,被称为中国最美丽小城的湖南“凤凰古城”,被美国卫星误探为核反应堆的福建土楼,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的纪念船----嘉兴“南湖红船”等著名文化之旅,均有过我的足迹。在江西婺源,我走进被称为中国最美乡村,观看了那大片的油菜花,满目金黄,好似花的海洋,还观看了当年在那里拍摄《闪闪的红星》影片的彩虹古廊桥。在浙江绍兴,我在这个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之美誉的城市,走进了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中的书法胜地兰亭,观看了蕴藏着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唐婉凄惋动人爱情故事的沈园,坐着称为水乡精灵的乌篷船,游览了号称“天下第一盆景”的东湖,到了鲁迅先生笔下描写童年生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中的后花园,参观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祖居,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之深,被国家授予“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在福建惠安,我观看了那“威振海邦”至今保留着当年倭寇炮轰城池痕迹的古城堡,更欣赏了那以勤劳吃苦闻名著世的惠安女和她们那“封建头、民主肚”的奇特装束。我还去过安葬着中华民国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南京中山陵,去过原国民党总统蒋介石故居浙江奉化溪口,以及被称为红色学习教育基地的红岩革命圣地渣滓洞、白公馆,闻名于世“皖南事变”的历史产物上饶集中营。在以上景观中,最让我欣赏的是称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的明、清两代北京紫禁城宫殿和以孔子故居为庙按皇宫规格而建的山东曲阜孔庙,这两处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中的两大建筑群,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极其雄伟和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金碧辉煌,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的游程中,坐过各种型号飞机20多架次,坐过从山东烟台横跨渤海湾到沈阳大连的海轮,坐过中国第一长河中的长江游轮,还坐过最古老的运输工具羊皮筏子,在滔滔黄河之中,渡向彼岸。游程中,也曾有过一次险历。那是在2008年5月12日,我和爱人前往神奇的九寨沟游玩,下午飞机在贵阳中途停靠,2点28分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了,因成都机场不能降落,我们一直等待。次日接通知可以起飞,早晨8点再次登机,登机后又被告知成都机场原因没有起飞。一直在机上等到11点多,再接通知可飞。当飞机滑到跑道后又接通知停止,反反复复。下午近2点,飞机总算飞向天空,半空中又接通知,只能在重庆机场降落。飞机着地后又在机舱里坐等1个小时后,我们被通知下机,然后被安排改乘大巴,晚上8点多后到达成都。在前往宾馆路上,看到路两边都是因地震从家中疏散出来的人们,有的在帐篷里,有的在大街上露宿,天空中又下着雨,一片凄惨的灾景,难以入目。夜间,余震不断,寝卧难安。次日,因国家叫停了这里的旅游,我们只好改变行程,决定返回重庆,改游三峡。但当我们赶到汽车站时,却被那里的情景惊呆了,因当时飞机和火车已停运,出省唯一通道的汽车被调去运救灾部队,大批旅客被滞留,站内和站外人山人海。我们无路可走,没有办法,只能在车站等待,花钱买了别人不愿再傻等要退出排队的较前位置,在那里继续排队等待。站内人多繁杂,水泄不通,人声鼎沸,震耳欲聋,烟汗臭味,直扑入鼻,空气十分浑浊,简直让人窒息。我们每隔二十分钟轮流出来透气一下。直到下午,汽车调回,可以出行,我们才在蜂拥的人群中奋力向前挤了1个多小时,艰难地买到了车票后,即刻上车,有惊无险,离开了那受灾受难、夺命难言的是非之地。世界上任何事情,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我的旅程虽然经历过险途,但总体还是平稳。</p><p class="ql-block"> 旅游,给了我许多亲身经历的愉悦,给了我许多美好难忘的回忆,将这些美景装入脑海,实现在情感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徜徉和回归,使人心旷神怡!旅游,每一个人都是画中一景。面对美景,让山水净化心灵,让文明摒弃杂念,成为心中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结 束 语</p><p class="ql-block"> 朝花夕拾,往事如梦,流光岁月,记忆犹新。生命不是一篇“文摘”,不接受平淡,只收藏精彩,她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一个“连载”,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不会在你背后留有空白;生命也不是一次彩排,走得不好还可以从头再来,她绝不给你第二次机会,走过去就无法回头;生命,就是拼搏,就是战胜自己,锤练自己,升华自己;生命,就如鲜花般绽放,不管其如何短暂,只要盛开过,绽放过,芬芳过,就是美丽的无悔;生命,又像淡淡的流水,流经高山、流经田野,用自己的生命努力生活;生命,因热爱而更加精彩,也因执着而更顽强、珍贵和动听。生命如彩虹,给我们的人生铺满了神奇的色彩。生命亦如歌,对于一个成功者,珍惜了自己的以前,努力了,奋斗了,终于成功了。回顾自己这半个世纪的历史,人生阅历还算丰富,事业也算成功,仕途也较平稳。虽与达官贵人难以相比,但在芸芸众生中也属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征途艰辛,铸就事业有成。游程经历,充实丰富人生。人间,真的没有白来!人生,理当知足常乐!让我们珍惜生命,善待自己,热爱生活,快乐永远!让生命昂首走过,让生命之花怒放!让生活更加美好!让生活恣意奔放!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阿洪写于2011年10月)</p><p class="ql-block">注:这是我13年前的作品,封存于电脑中。为防止遗失,特将其发表于《美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