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诗谈

胡堡冬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闲暇时翻翻古诗词,发现梅花与诗有着不解之缘。早在《诗经.召南》和《山海经》中就有记载了。在民间,西北流行的《梅花落》,就是古羌人对梅花的赞美。</p><p class="ql-block"> 《碑雅》中说:“梅花优于香,桃花优于色。”这似乎是将梅花与桃花进行比较,其实,梅花在诗词中总是馨香飘散,高雅不凡的。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将梅花的品质描绘得那么纯真高洁,既便凋零,也不甘堕落。那纯正的芬芳,也足以醉人千里,流芳百世啊!</p><p class="ql-block"> 如果梅的幽香醉人,那么诗人咏梅的姿色,也同样牵人情思。</p><p class="ql-block">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旁溪桥。不知退水花生发,疑是经雪冬未销。”这等丽色又是多么冷艳呀!苏轼的“怕愁贪醉独开迟,自恐冰客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志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你看,梅的风韵跃然纸上,没有什么花能与之相比了。卢梅坡的《雪梅》“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更是写尽了梅的冰容霜姿和傲骨含芳。</p><p class="ql-block"> 在古典诗词中,梅又是离愁别绪的托情者。据《荆州记》记载,陆凯与友人范晔别离时,曾写过这样一首诗:“折梅逄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托梅寄情,音在弦外,煞是感人。陆游在《浣花赏月》中也曾写过“带月一枝低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高适的《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这些千古佳句,曾撩动了古往今来多少人的乡思别绪啊!</p><p class="ql-block"> 诗人咏梅,更多的是借梅抒发情感。“念尔霜中能作花,”“念尔零落逊寒风。”南朝诗人鲍照在《梅花落》中吟出了正直知识分子的风骨,这也是至今为止,发现最早的咏梅诗了。至于像“万花能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凌霜雪而独秀,宁洁白而不污,”“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等诗句,更是意味深长,隽永难忘了。诗人们对梅的深深赞美,既是托物言志,更表达了他们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美好的情操。</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诗人们给梅花注入了千年的情思和高洁的品质,我们在掩卷沉思之余,同样也品味出古人藏在诗中的爱梅之心,是那样的芳香四溢。</p><p class="ql-block"> 梅花是中国的花,更是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孕育出来的花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