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兴起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径

半坡痴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从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兴起看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路径</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原平农民散曲社成立于2008年8月。2009年山西黄河散曲社《当代散曲》杂志第九期为刊登原平市农民散曲作品开辟了《曲进乡村》专栏,并加编者按说:“农民创作散曲,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尽管他们的处女作水平有限,但它总是散曲界的一件新生事物,是散曲这一奇葩在农家田野散发出的第一缕清香。我们祝愿这一缕清香传遍祖国大江南北广阔的原野。”十五年来,曲进乡村如春风般吹遍了原平城乡的山山水水,它在人们的好奇、怀疑,甚至嘲笑中一天天发展起来,创作队伍由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500余人,社员遍及全市十五个乡镇的一百多个村庄社区。山西诗人王美玉十年前在《读原平市农民散曲有感》一文中写道:“想不到短短五年时间,这些辛勤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散曲写得如此赏心悦目!那种贴近生活,关注焦点,漫咏主旋律的内容,展现了当代农民的大视野。曲调的运用和挥洒自如的功底,凡拜读过的曲家,都不得不为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由衷地拍案叫绝!”这么多年以来,他们的创作活动在自娱自乐的同时,无形中肩负起一种社会使命,让散曲立足田野,紧贴时代,赞美新生活,唱响主旋律,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可喜贡献。</p> <p class="ql-block"><b>一、时代召唤“曲进乡村”</b></p><p class="ql-block"> 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赋予新农村的产物。改革开放不仅鼓了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舞了农民追求精神生活的热情。在赞美新生活的热潮涌动中,散曲不仅靠高雅的文学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学爱好者,它所具备的通俗、易懂、诙谐、顺口等特点,也紧紧地抓住了农民诗人的心。在退休教师王文奎的带动下,一支散曲队伍在原平的山乡村庄出现了。王老师注重挖掘人才、培养骨干、想方设法提高大家的创作积极性。同时创办《田籁之歌》小报和《农民散曲》社刊,作为社员发表作品的主要阵地。定期举行散曲研讨和知识培训,还从外地请来名家授课辅导。使农民作者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的境地,一个作者写道:“写诗写曲迷心窍,三餐饱饭嚼诗道。痴迷半夜背宫调,全家老少都嘲笑。做梦也么哥,清醒也么哥,酸甜自有心知道。”(王云飞【正宫•叨叨令】)。把散曲创作的苦乐酸甜和盘托出,反映出农民诗人的执着追求。</p><p class="ql-block"> 十五年来,散曲社陆续自费编辑出版了《兴农曲》《铁血丰碑》《农民散曲选》《田籁之歌》等10多部诗歌散曲书刊,免费发给群众阅读。先后共创作散曲作品4万余首,在省级以上书报刊物发表作品4000余首。喷绘展板300余幅,在各乡村农贸集市、戏场、庙会、婚庆等场地悬挂展出宣讲200多场次,受众达2万人以上。利用现代网络创办微刊,现已发表作品300余期,为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在全国各类散曲大赛中屡屡获奖,尤其是2016年第七届《华夏杯》全国诗词大赛中,农民作者宋高柱、邸梅兰、弓志芳等三位作者分别获一、二、三等奖。2015年11月,在第三届中国乡村文明发展论坛上被授予“全国乡村文明建设十佳单位”称号;2017年年4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原平市“中华散曲之乡”称号。</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原平农民散曲家们,挥汗田垄间,扎根山水间,耕耘黄土地,播种散曲苑,天天收获着好心情。一个作者满怀豪情写道:“牵牛拽马老行家,种麦撒葱栽过瓜,瞅空轻描诗穗花。不图啥,一半儿辛劳一半儿雅”(【仙吕•一半儿】)。王文奎老师生前曾情不自禁地放声吟诵:“民歌体,曲式裁,放声一吼人人爱。原汁原味原生态,呀!咱百姓也把风流卖”。</p> <p class="ql-block"><b>二、放歌田园曲,唱响主旋律</b></p><p class="ql-block"> 中华诗词学会领导在考察原平农民散曲社以后指出:原平这块土地上,有着深厚的散曲文化积淀……出现了振奋人心的“农民散曲现象”,这些散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写,写农民”的本色散曲。能让人感受到吹过沟沟壑壑的风,流过春夏秋冬的景,麦米黍豆的清香,五谷丰登的喜悦。能感觉到皱皱的皮肤,浑浊的眼神,酸臭的汗味,纯朴的心的跳动。能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和正能量的冲击,让人​振奋,让人感动。一是反映新时期农民的精神风貌。王银章的【正宫•塞鸿秋】:“金秋十月菊花帅,燃红城里烧山寨。滹沱河畔一枝怪,芬芳飘到云天外。诗农一起来,相互传帮带,咱农民决心下定还诗债。”正是农民这种对新农村富裕生活的情感流露。连对农民的称呼也发生了变化,过去只知道有果农、菜农、棉农,现在又出现了“诗农”。旧社会农民还不完的是阎王债,现在农民还的是“诗债”。真叫人无限感慨!又如农民邢晨【仙吕•醉扶归】耕:“春是一坛酒,先醉俺家牛。不待扬鞭奔墒头,撅死难松扣。犁透良田万畴,休看身前后”。此曲语言奔放灵动,手法夸张,善于组合春耕物象。春天、醉牛、鞭子、犁、良田,作者将其融合一起,就是一幅春耕景象。“先醉”“不待”“撅死”“犁透”比兴有序,环环紧扣,描写了农民劳动的自豪心态,充满了淡定从容的生活气息和精神风貌。二是用散曲表达对惠农政策的感激之情。王银川【正宫•叨叨令】《俺村浇地不收费》就是出自内心的自然流露:“俺村浇地不收费,村民喜悦得实惠。满渠肥水浇田地,禾苗万亩吐新翠。快乐也么歌,快乐也么哥,你瞧:李三乐得满眸眸泪。”这些曲句由心而出,既富有曲的韵味,更无丝毫雕琢之痕,不能不说这是农民的肺腑之言。在农民眼里,哗哗欢畅的水渠是那样的“满”,碧莹莹的水是那样的“肥”,是没有种过田、浇过地、更没有因浇地为交电费发过愁的人所难能感悟到的。也只有农民才能乐得“满眶眶泪”。邢登科的【正宫•叨叨令】精播好:“精播下种新机器,省工省力新工艺。留苗自定随人意,锄头无用将丢弃。你知道也么哥,你知道也么哥,兴农更要凭科技。”从另一个角度着眼,对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好处加以赞扬,写出农村变化的另一番气象。作品才给读者以非凡印象与深刻记忆。一项不算太大的改革,一个算不上风景的“景观”,“精播机”代替了“汗滴禾下土”的千秋辛劳,应该算的上是农事中的今古奇观了。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因小见大,用“小题”写出大文章。三是对美好富裕生活的赞美。何然然的【正宫•塞鸿秋】包饺子:“葱花肉馅油盐拌,揪团白面捏成片。包成饺子排排站,沸腾锅里团团转。一锅美味餐,成了家常饭,如今的日子人人赞。”将目光从田野移至厨房,描绘出与众不同的山村别样风景,同时表达出对富民政策的感恩情结。四是用散曲对某些不良倾向的抨击。李千里【正宫•塞鸿秋】骗婚奇事:“山沟沟娶进新媳妇,嫩生生脸蛋彤云布。贴身身外套牛仔裤,满街街喝彩人钦慕。几叠票票拿,偷奔他乡路,闹心心苦处与谁诉?”老实巴交的庄家汉好不容易娶个媳妇,却遇上了骗婚,最后落个人财两空,能不闹心?再如邢登科的【正宫•塞鸿秋】无题:“一来请帖心慌跳,内心烦躁强装笑。巧立名目将钱要,母猪下崽邀你到。谁人兴此风,烦恼谁知道,这场公害如何告!”此风越演越烈,真是该管管了。五是民歌俚语入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添了活力。马卯连的【正宫•叨叨令】植树之歌:“山坡坡栽树一排排队,绿茵茵合了民心心意,雨丝丝滋润圪梁梁地,桃红红染了槐花花味。爱树也么哥,绿化也么哥,青山醉了心窝窝醉。”这是一首民歌化的妙曲,合成一组和谐的交响曲。让原平成为散曲与民歌结合的散曲之乡。</p> <p class="ql-block"><b>三、农民散曲与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b></p><p class="ql-block"> 农民散曲社文学创作活动以精神文明实践为宗旨,以文化服务为中心,实现了由“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转变,由教育群众、引导群众发展为群众自觉参与,自愿加入各类公益性文化活动,逐步走出一条有引导、有带动作用的典型示范路子,在振兴乡村文化、加快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步伐中发挥了良好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精神生活需求日益旺盛起来。在各种民俗、民间文化逐步兴起的同时,某些不良风气如赌博、酗酒、打卦算命、求神拜佛等现象也沉渣泛起。这些现象,让农民散曲社员们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们意识到农村文化阵地正气不去占领,邪气必然会乘虚而入。所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是当务之急。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寓教于文化艺术,逐步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原来热衷于打扑克、搓麻将的闲人、在街头胡聊海侃的群众、坐在炕头诵经拜佛的妇女们逐渐抛弃陋习,接受新理念,不少人自愿加入到歌颂新生活的队伍中来,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新生力量。</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原平农民散曲作品,至少在三个方面超越了历史上的作品。一是在题材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歌颂当代农民美好生活,跳出了“吊古伤怀”“才子佳人”、离愁别恨的题材窠臼;二是在格调上,鲜明地体现了当代农民热爱家园、勤劳致富、快乐怡然的美好情怀,不落入“愤世嫉俗”“徘徊惆怅”“怨天尤人”的颓唐境地;三是在语言上,更加活泼地运用农家土语和时代新语,爽朗上口,跳脱自如,直表心声,摆脱了“引经据典”“强说新愁”“欲说还羞”的陈腐气息。总的来说,原平农民散曲作品植根群众、脱胎劳动、敢于创新、处处释放着拥抱时代、讴歌生活,陶冶情操、滋养心灵的正能量。</p> <p class="ql-block"><b>四、从送文化到种文化</b></p><p class="ql-block"> 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兴起,为我们走出了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鲜活路径,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送文化”不如“种文化”。培养发挥乡土文化人才的引领带动作用,效果要好于灌输式的“送文化”,把新思想和新风尚播种到农民群众心坎,让乡土文化人才成为生发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农村生根发芽,蔓延发展。这样的效果远远大于组织几支文艺队伍去送几次演出。二是如何让群众参与进来,必须符合群众口味。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避免“干部讲、群众听”的单一模式。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发展壮大,正是顺应了当地群众的地域文化特征。他们在田间地头经常组织“赛诗会”。传统节日张挂散曲作品进行展示交流。群众便于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三是正确地引导和鼓励支持,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在原平农民散曲社发展过程中,宣传文化部门及时给予支持和鼓励,为散曲社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并邀请全国散曲界专家多次到原平调研,和农民散曲社的社员们共同交流,并搭建平台走出去,获得“中华散曲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农民散曲社社员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水平越来越高,也吸引更多的人参加进来,实现了健康良性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