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亭镇的来历

华夏之邑

<p class="ql-block">《左传》云:宋围曹,曹伯阳筑五邑于其郊,有黍邱。《杜预注》云:下邑县西南有黍邱亭。会亭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称黍邱亭,北宋时置会亭镇。会亭之名来源于“议事亭”,相传此亭是西汉时地方官员开会议事的地方,当时有“东有造律台,西有议事亭”之说,故名“会亭”。明设驿站,称会亭铺,清咸丰年间属永(永城)、夏(夏邑)、归德(今商丘)三县共管,又称“三合县”。会亭镇商贾云集,是闻名遐迩的中州小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称。</p><p class="ql-block">南通谁郡(今毫州市)、北接夏砀,西连归德,东接永城到淮徐,商贾旅客交会于此,在这里停歇、交易、喂马、吃饭或小酌,于是一座座的馆舍出现了,一个个的店铺形成了,甚至车水马龙,络绎不绝,这也许就是会亭镇的初始吧。</p> <p class="ql-block">会亭在宋朝时地位就十分重要,因为靠近隋唐运河,八大家六大姓很快形成,周边官仓、十里铺、六里饭棚等村落相应而生,并在运河北岸隋堤建“风凉亭”一座,当地官员乡绅常在亭内集会议事,人们便称为“议事亭”。“议事亭”一时间名声在外,当时人说“东有造律台(酇城),西有”议事亭”,议事从古至今都是以开会形式存在的,久之,善于节省词语的豫东人便把这里简称为“会亭”。明朝时在这里设了驿站,随着驿站的设立,会亭日益繁荣,山西商人在这里建了会馆,封疆大吏关守箴在这里建了花园,不少回族民众迁居会亭北街安家落户,官府也在这里设置管理机构。据史料记载,会亭最大的官吏是驿丞。明代时有一任驿丞名叫羊无忌。羊无忌为官清正廉洁,为地方办事尽职尽责,很受会亭百姓拥戴。尤其他智筹治河款的事,被当地百姓传为佳话。当时运河淤积,水流不畅,羊无忌想治理河道,但苦无银两。正在这时,会亭逢庙会,东边酇阳的羊姓富户和西边济阳的羊姓富户都来赶会,恰巧碰在了一起。两个人都是财大气粗,为谁是公羊谁是母羊争吵起来,争得脸红脖子粗,各不相让。</p> <p class="ql-block">于是就来到驿衙,找羊无忌大人评判。羊无忌手捋胡须,不置可否。心想这下治河款有指望了。他当时找了个借口休堂,让衙役放出口风说,谁明白,谁就是公羊。两家羊都非常明白,为了争个脸面,都争着送银两。羊无忌对两方贿赂照收不拒,但却迟迟不表态。两家继续送。羊无忌看看治理河道的款差不多了,就升堂宣判,将惊堂木一拍,慢悠悠地说:东酇阳,西济阳,中间夹个老水羊。你们两家都是公羊,我才是老母羊。这样,两家都觉得官司打赢了,非常高兴,正要告退,羊无忌说,且慢,我有几句打油诗要送给你们,算是你们的银两没有白花。诗曰:两羊相斗不相让, 为争公母上大堂。 只因修河无银两, 老爷甘愿当母羊。 可笑二位不思量, 母羊倒比公羊强。 若说这话你不信, 公羊从来母羊将。笑声哄然,两位公姓羊家灰溜溜退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