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今日游览</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五台山</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和</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阎锡山故居</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台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介于北纬38°55'—39°66'、东经113°29'—113°39'之间,景区规划面积607平方千米,行政管辖面积436平方千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有宗教活动场所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著名的有:殊像寺、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南山寺、黛螺顶、金阁寺、万佛阁、碧山寺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台山不仅是著名的佛教圣地,也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 《名山志》载:“五台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属太行山系的北端,跨忻州市五台县、繁峙县、代县、原平市、定襄县,周五百余里。</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上山途中有见到徒步登山的香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台山有浩如烟海的佛像,数量多达30000余尊,不仅有佛、菩萨、罗汉、胁侍、供养人、护法神,而且还有儒教、道教、地方宗教、帝王将相、僧侣居士等。这里的佛像分为八种类型:泥塑,金属,石刻,木雕,烧瓷,脱纱,刺绣,画像。此外还有佛塔、影壁、牌楼、碑碣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到达五台山参拜的第一个寺庙是菩萨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庙。位于五台山台怀镇的灵鹫峰上,整体金碧辉煌,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庙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经多次重修,特别是在清代,由于满族皇帝崇信藏传佛教,康熙皇帝将大文殊寺从青庙改为黄庙,并按照藏传佛教和皇家规制进行了重建,赐名为“菩萨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菩萨顶占地面积45亩,拥有殿堂楼房430多间,包括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这些建筑屋顶覆盖着三彩琉璃瓦,即便历经数百年风雨,至今仍色泽如新。菩萨顶不仅是五台山黄庙之首,也是满族语言中“菩萨居住的地方”,在清代,康熙和乾隆帝朝拜五台山时,通常住宿于此,并留下了许多御笔碑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这块石碑上留有文殊菩萨的脚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台山文殊菩萨的脚印石碑来历有以下几种说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说法一:这块脚印石碑是乾隆皇帝让人雕刻的。乾隆皇帝迷信佛教,对神明十分敬仰。相传这块脚印是文殊菩萨留下,乾隆皇帝就让人按照这个脚印雕刻了这块脚印石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说法二:这块脚印石碑是康熙皇帝让人雕刻的。这块脚印石碑是康熙皇帝让人雕刻的,据说是文殊菩萨为了惩罚在五台山上的贪官污吏而变成一块石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从菩萨顶后山下来,便看见慈福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慈福寺,位于五台山菩萨顶背后紫霞谷口南侧,又名禅堂院,地处一面背阴坡下段,寺院布局呈长条带形,上方有大片树林,下面有沟谷河水流过。该寺虽在台怀寺院集群区,却背它寺而独立,有如龙神幽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慈福寺创建于清道光年间,属于黄庙,这里是五台山黄庙中藏式建筑风格最明显的寺宇之一。该寺占地面积为7800多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80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爷庙又称五龙王殿、万佛阁,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台怀镇中心,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四年, 文殊菩萨为了广济众生,化成了五龙王,所以也称作广济龙王菩萨,五爷庙是五台山上许愿祈福最灵验的寺庙,当地人一般是早晨空腹到五爷庙许愿,每月农历的初一或者十五可在零点去烧头柱香的人很多,据说最多可以许三个愿望,至于是否灵验,您可以亲自去看五爷庙上悬挂的匾额和络绎不绝的人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爷庙是五台山最著名的寺庙之一,也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它的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五台山的主要信仰中心之一。五爷庙供奉的是广济龙王,传说中能够保佑五谷丰收、风调雨顺。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强烈的信仰氛围,许多游客都会前来祈求平安和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排队敬香祈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我们来到五台山时正赶上塔院寺大白塔在维修,故便未入内参观,为弥补遗憾,以下大白塔图片均为网上搜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塔院寺位于山西五台山佛教中心区台怀镇,原是大华严寺的塔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明成祖永乐五年(1407年)扩充建寺,改用今名,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青庙十大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据说塔院寺因寺院中有释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迹图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萨的发塔,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殊像寺,位于五台山南麓,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寺庙。它的创建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是五台山的主要寺庙之一。殊像寺以供奉文殊菩萨而著名,是五台山最重要的文殊菩萨道场之一。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文殊菩萨的智慧和慈悲,领略到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五台山文殊菩萨在殊像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殊像寺位于山西省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该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殊像寺,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睺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寺院,五台山文殊菩萨就在殊像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殊像寺为典型汉式寺庙,东西115米,南北约200米,占地面积2.7公顷。采用庭园布局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散植松树,创造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山门面南,面阔三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内供护法神哼、哈二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山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两侧设腰门。过门殿两侧摆钟、鼓楼,均为面阔三楹,进深一间,单檐歇山。山门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五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前后格封木壁板,中三间设欢门,稍间开欢窗,殿两侧置腰墙,界以一进院落,腰墙辟腰门与二进相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阎锡山故居,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河边镇。始建于二十年代初,三十年代结束,长达14年之久,耗资140万两银。整个建筑群坐东向西,原长135.2米,宽119.7米。占地面积61834平方米,近30座院落,八百余间房屋。现存18座院落575间房层,占地面积3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体设计分为上下两院,前后为东西花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阎锡山(1883年10月8日—1960年5月23日),字百川、伯川,号龙池,山西五台河边村(现属定襄县)人。民国时期重要政治、军事人物,晋系军阀首领。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政府公派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协军校,中国同盟会会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宣统三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举为山西都督。北洋政府期间支持袁世凯称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六年(1917年),兼任山西省长,先后设立公私合办的山西省银行、太原兵工厂等诸多金融机构和军工企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次年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十九年(1930年)与冯玉祥、李宗仁等倒蒋,中原大战失败后逃往大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掌握山西军政大权。“九一八事变”后支持蒋的不抵抗政策。抗日战争时期采取两面政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8月1日,他正式创办了对山西现代工业发展影响深远的西北实业公司,并出任总理,以实现其亲自制定的《山西省政十年建设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1949年4月逃离山西,后赴台湾,1960年5月23日病逝于台北,终年77岁,葬于七星区阳明山。</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20240426</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