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罗城镇,位于犍为县北约25公里处的铁山下。古时,这里是乐山通往荣县,及至蜀南各地的重要道口,承接着商货转运和山村市集的功能。元明时期,这里为边防要地,设有守备驻扎。清初,罗城正式设为递铺,名称罗城铺。清代诗人吴廷俊留有诗作《白鹤道中步月至罗城铺旅宿》:“坦途任踯躅,月挂东山西。归人出篱棘,醉客相扶携。”民国时期,罗城改设为乡。上世纪中期,置罗城区和罗城镇。至今,当地及周边乡人仍习惯以罗城铺、罗城场称呼之。</p> <p class="ql-block"> 罗城一带,早在3000年前就是古人屯聚与养息之地。镇东北处的金井战国墓群中,曾发掘出土了大批战国时期的文物,包括多种生产生活用具和多种兵器。发掘出土的器物大多为青铜制品,其中有4枚刻有纹饰和徽记的铜印章,这些出土文物被考证为古蜀杜宇时期的遗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城的兴盛,始于当地早期的冶铁业。盐铁管制,历来是国家之要策。西汉时期,南安(今犍为)即设有“铁官”(注:铁官,秦汉时期管理铁的冶铸和贸易的机构,也是官职)。丰富的铁矿和煤炭资源,保障了冶铁生产,充实国库,也植富当地。铁山曾出土刻字为“昔武侯炼铁于此”的石碑,或能旁证三国时期这里是蜀汉政权铁制兵器的生产地。清同治《嘉定府志》中记有:“铁山,犍、荣、威间数百里,产铁。诸葛武侯取铸兵器。”罗城东6公里处的金石井镇,为东晋时期冶官县治所,其辖域包括今荣县全境及犍为东部地区,清嘉庆《犍为县志》中记有:冶官县“以县有铁山,出铁置冶而名也”。冶官县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撤销,其存在时间长达800余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城及金石井一带,位于两大产盐地——犍为和荣县之间。西汉时期,南安就设有盐官。清晚时期,盐业官营进一步加强,犍为专设有盐务评议所,相应地,金石井也专设有盐务管理机构。从乐山,经罗城往犍为、荣县,以及川南地区的道路,为古时的盐道,金石井和罗城,则成为了重要的盐道商埠。罗城,依盐铁业而兴市场,以兵将驻扎而建驿铺,作为盐铁制品、煤炭和山货集散地的罗城街市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一直保持着繁荣。</p> <p class="ql-block">▲古镇围墙上刻画的罗城老街俯瞰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罗城铺,建在铁山北麓,远离江河,人称“旱码头”,其选址显然是沿用先前的军防驻地和驿铺。山中要塞,强调封闭和坚固,易守难攻。罗城铺的建筑格局,也凸显其防御功能。“罗”字的繁写为“羅”,即“四维为羅”,显然,“羅”字形象地表达了罗城铺之闭塞特点。罗城之名的来历,有多种玄谈妙说,究其根本,应与其地理特征和城建形态有关。古时将石围之地或封闭之建筑形态称为罗城,也将郭城称为罗城,即罗守城卫,如浙江绍兴齐贤镇羊山石佛寺崖壁上刻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的《羊石山石佛庵碑记》中记有:“吾越羊石山,去府治三十里。隋开皇时,越国公杨素采羊山之石以筑罗城。”唐代时,成都筑有罗城。清嘉庆《成都县志》载:“唐乾符六年,高骈为剑南西川节度使,以子城湫溢展筑罗城,周二十五里以甓甃之。”再如,芦山县东有罗城山,清同治《雅州府志》中记载有,该山“绵亘如城”。风水学中,也把这种若似城郭的地方叫做罗城,认为罗城为结穴之地,可关拦龙脉之气而大富大贵。以“罗城”为地名的地方有很多,如广西罗城县,即因四周群峰环绕而得名;广东罗城镇,古时为罗定州郭城;福州罗城,为唐代时郭城;另如雅安上里镇,明清时其地名为雅州水东乡罗城。再如,达州大竹有罗城乡。以“罗城”为村名的就更是多不胜数,如山西晋源、山西汾阳、甘肃高台、广东五华、安徽贵池、湖北大悟、湖北通山、江苏邳州、云南玉龙、河南商城、四川大竹等地都有罗城村,贵州安顺还有罗城坝的地名。清初中期,先后有多批次湖南邵阳籍移民迁至犍为罗城一带,而他们的祖居地也有罗城之地名,这恐怕不完全是一个巧合。</p> <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大量移民辗转从远地迁入四川。先后定居于犍为罗城的移民分别来自广东、江西、湖广、广西、贵州、陕西等省,以及本省他地。罗城的“吴张姓”家族,即为湖广移民后裔,其先祖制定的姓氏安排,很是特别。吴姓与张姓夫妻二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从湖广省麻城县来到犍为,后落业于罗城,为续接两家香火,吴张二人重修家谱,约定其后代实行一代姓吴,一代姓张,世代传承。罗城一地客家人很多,其中尤以来自广东和江西的为多。外地移民纷纷到来,给罗城增添了生气,清乾隆晚期,形成了上下罗城两个草市,清晚民初时,上下罗城连通,罗城街场建筑规模和人口住户规模皆扩展到历史新高。</p> <p class="ql-block"> 依山顺势,罗城主街建在山丘平顶之上。山丘呈椭圆状,自然而然,合围建起的街道成了“梭形”或“船形”,由于街两边的建筑带有宽阔的柱廊,街道又像一个大凉亭,故当地乡人称其为“凉亭子”。传统古朴、布局奇巧、自然随形的罗城老街,真可谓是匠心独运,很多传说也由此展开。关于罗城“船形街”设计与建设的故事,相传较多的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阴阳调和”说,二是“求雨盼水”说。这些说法显然是后人之臆想和附会,这里就不予评之。清晚民国时期,罗城形成纵横多条街道的格局,时有正西街、正南街、东大街、中菜市街、半边街、兴隆街、兴顺街、石桥街、横街和新街等街道。</p> <p class="ql-block"> 罗城老街上的建筑,由于用地之限,密集度高,建筑风格属于川南民居传统的穿逗木构形式。“船形街”东西长逾200米,南北最宽处近10米。灵官庙和川主庙位于街东端,清真西寺坐落于街西头,街中部还有一个大戏台。整个“船形街”,用五道栅子门封闭其各出入口。密集的木构建筑,防火尤为重要,为此罗城人专设灵官庙一座,以保平安。灵官是道教崇奉的护法尊神,明宣德年间,明宣宗封灵官为“隆恩真君”,并加封其为“玉枢火府天将”,后来人们将灵官奉为“火神”。老街两边的柱廊,遮阳挡雨,给当地乡人提供了良好的过往、歇息和聚集的环境条件,古来“凉亭子”一直是人们进行草市交易和闲杂工劳的地方,也是人们聚会、喝茶、玩乐的地方。也就是在这里,能让外来之人充分感受到罗城的特别,以及罗城的古朴与原始。</p> <p class="ql-block"> 罗城老街外围,还有一些民国时期的建筑。正街与新街之间用石质梯级小巷相连,整个镇场有十二道栅门,各家院后墙彼此相连形成大的围墙,由这样的布局可看到罗城驿铺除了商住聚集与社会功能外,还有必备的防御功能。</p> <p class="ql-block"> 罗城老街古戏台背面的石坊上刻有一幅对联,为犍为文化名人郭良先生所撰。对联曰:“罗众志以成城,倚铁峰、枕峨秀、跨八百里巫云,长驱五海;灵古今而作官,纳优孟、集高腔、通四千年昭乐,胞与万方。”此对联将罗城之地理景象、外省移民不远千里辗转前来,以及古来曲艺戏剧通融演变等史实表述了出来。其中,“罗众志以成城”,更是将外省多地移民们齐心合力,艰苦奋斗,建新乡为故乡,终有成就之历史精炼概括之。</p> <p class="ql-block"> 由一个山间驿铺发展成一个远近闻名的乡场,罗城之历史就是一部移民落业奋斗史和移民文化融合史。明末清初,大量移民来到罗城,在这偏远的山地,他们首先要面对和的是食物、用水、居所,以及和睦相处等问题。移民们或开荒拓土,或坐贾行商,勤以立身,俭以养德,在罗城奠定基业。随着来人不断增多,用水问题凸显。罗城远离江河,缺乏自然水源,移民们遍寻四下,凿井钻眼,挖塘垒堰,天工人代,以福荫子孙。丰衣足食之后,移民们充分利用罗城山势地貌,兴修建筑,整治街道,街场规模渐成。移民们安居他乡,不忘宗祖,报本追远,先后修起了宗祠、会馆,以保持族群记忆,聚合亲友,相互扶持。</p> <p class="ql-block"> 罗城的移民会馆包括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广东会馆、四川会馆、广西会馆、贵州会馆、陕西会馆等。江西会馆,又称万寿宫,位于罗城“凉亭子”老街内,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初年(1736年),为二进两殿带厢房和戏楼的合院建筑,民国时附设初级小学校。湖广会馆,又称禹王宫,位于罗城新街,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为三进三殿带庑廊厢房和戏台的合院建筑,民国时期曾设镇公所于此。广东会馆,又称南华宫,位于罗城“凉亭子”老街东端,该会馆始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为二进两殿带戏楼的合院建筑。四川会馆,又称川主庙,位于罗城“凉亭子”正东街,与南华宫相邻,该会馆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二进两殿带戏台的合院建筑,川主庙山门为石质坊式,旧时称“新川坊”,高大气派。广西会馆,又称寿福宫,位于罗城镇磨子场,该会馆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贵州会馆、又称荣禄宫,位于罗城“凉亭子”老街内。陕西会馆,又称三圣宫,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为二进两殿带戏楼的合院建筑。逾年历岁,这些会馆多已损毁,保留较为完整的仅川主庙,其他一些会馆,则只能从历史记录或残存遗物中寻找些许蛛丝马迹。各地之民风民俗,也随着移民的到来,传续和融合,在罗城得到发扬。</p> <p class="ql-block"> 落业罗城的外省移民中,回民人数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早于元末明初时,就有少量陕甘回民流落到罗城。明末,以及清康熙、乾隆、嘉庆时期,先后有多批次回民从湖南宝庆府(今邵阳)迁徙至四川,其中一些辗转来到罗城。移民中很多是举家前来,包括苏姓、蔡姓、马姓、张姓、杨姓、海姓、王姓等多个家族。回民聚居于此,先后在罗城修建了四座清真寺,根据所处方位不同,分别称为清真北寺、清真西寺、清真南寺和清真东寺。清真北寺,始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为四座清真寺里历史最为久远的一座。作为回民聚集地,罗城一地有着浓烈的伊斯兰文化色彩,在开斋节等宗教节日里,当地回民都会举行庆典活动。各种清真食品,如“罗城干牛肉”、“焦巴牛肉”、“麻辣牛肉”等很有特点并受食客喜爱。</p> <p class="ql-block"> 罗城保留下来的大致完整的古建筑是灵官庙。灵官庙,又称灵祖庙,始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后于清咸丰和民国时期有过培整修缮,为二进两殿合院式建筑。灵官庙前街心有一个四角宝顶双层戏台,前台和后台用木隔扇相隔,左右各有一门,上面分别写有“出将”、“入相”的字样。两侧为民居,底层架空,保持街道空间隔而不断,戏台成为长街之视觉中心。从古至今,灵官庙和戏台一直是当地民众开展各种活动的主要场所。每年二月,罗城都要举办盛大的庙会,灵官庙至戏台一段则是庙会最为热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罗城的繁荣达到鼎盛。“凉亭子”街两边,店家商铺栉比相邻,牌匾招幌盈千累百。当时有很多老字号,如“三元号”、“丰泰号”、“亨又亨”、“四能堂”、“长清源”、“铁山春”、“祥泰天”等。米店、盐店、酱园、绸布店、鞋店、油坊、杂货铺、剃头铺、纸火铺、裁缝铺、铁器社、陶器社、药房、茶馆、饭馆、旅店等,也是应有尽有。逢场天里,长街分成几区,有菜市、肉市、竹木市、农具市等,周边乡人一早就涌进“凉亭子”,或卖或买,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接踵,饭馆里热气腾腾,各家茶馆,更是将桌椅摆在柱廊和街沿,茶客们在这里喝茶、听戏,享受劳累后的清闲。</p> <p class="ql-block"> 特别的建筑形态、特有的移民文化,使得罗城名声远扬,这让我们看到了,古镇之魅力,就在于其所具有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我的微信公众号《巴蜀文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