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相营古堡

李焰川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两千多年前,从成都到西昌,要经过“九关十八营”,如今这些辉煌的营垒关隘早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唯有“登相营”还静静地座落在巍峨的俄尔俄则山下,深沟河畔,大凡从这里经过的人们,都会从残缺的古城墙上,从长满青苔的城垛及瞭望口中,读懂他岁月的沧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相营,又称:登相营石城、登相营古堡、茶马古道——登相营古驿站。史料记载:司马相如奉汉武帝之命“过零关、桥孙水、以通邛都”,开凿出了从成都通往南亚次大陆的古“南方丝绸之路”中的“零关古道”。零关二字,裸露于越西通往水观音桥头的石崖上,没有题款,也没有时间,据说是民国时期建昌梁道尹根据零关县所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零关古道是南方丝绸之路上最为惊心动魄,历史积淀最为深厚的一段。相传,诸葛孔明南征时军队住扎于此,他常常登高检阅军情,故称:登相营。而登相营之前叫什么名字,已无从考查。自从诸葛亮从此经往过后,又有人称此道为:“孔明鸟道”,诸葛亮还在山顶亲手写下“今日山头”的字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曾多次从登相营身边经过,但都无缘进堡走一走,看一看,听听故事。今日有幸进堡,听说里面的木质房屋已被三十年前的一场大火几乎烧尽,除了留下的几间石房外,其余都是新修的水泥砖房。堡子不大,原来有上百户人家,现在却只有三十多户彝、汉相融的住户,而且大部分关门闭户,说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和孩子,整个堡子没有学校、没有诊所,甚至没有商店和餐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如此破败的场景,谁又会想到这里曾是常年马帮不断,商贾云集的地方。登相营繁华的时候,南来北往的商旅都集中在这里,日流量马匹上百、人员上千,最多时高达三千多人。明朝时,还建成了“三关、两营、七堡”屯兵护路。都说堡有四门,我们只见南北有两个石墙通道,早已没有城门的模样;炮台、戏楼等也没有了踪影,只有玉皇殿还保留较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彝族谚语曰:“只要毛驴不死不病,每年还能在则俄乃加多运三回货;只要挑夫扁担不折不断,每年还能在则俄乃加挑三次物。”以前的登相营,马铃声、马碲声、吆喝声,声声不断,响彻山谷;运货的、挑担的、押货的、走亲访友的,来来往往,好不热闹。这里不仅有马帮的经过,还有大象的往来,有修公路时发现的石碑为证,而且还有人叫登相营为登象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零关古道马蹄清脆,丝绸之路人来货往。好几次我坐车经过登相营,都看见深沟河边有一小段,一小段的石路,听说在那些石头路上还留下许多清晰的马蹄印,后来有人在此开山采石,破坏了上千年的石路。在这条石路上,走的最多的是建昌马,此马身材矮小,但背负、爬山能力超强,谁会想到,随着古商道的衰落,马帮的消失,还导致了建昌马种的消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登相营还有一笔值得书写的历史,那就是红军长征留下的故事。为了掩护红军主力走彝区小路,争取时间抢渡大渡河,左权、刘亚楼率领千余红军走大路以达到迷惑国军主力的目。红军进入登相营休整是秋毫不犯,露宿街头巷尾,并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顺利攻下九盘营。小路有“彝海结盟”的创举,大路也有军民“智取九盘营”的传奇,只不过堡内没留下半丝红军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零关古道到现代公路,从铁路到高速公路,从高速公路又到高速铁路再到飞机,我们的出行是越来越便捷。此时此刻,我们再遥望零关古道,再回头看看登相营的前世今生,我们真的是思绪纷飞,感概万千,总感到有一股强大的历史洪流冲击着我们的三观,震荡着我们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已经消失,零关古道上的马帮已经远去,只有俄尔俄则这座神龙出没的冰雪之峰见证了登相营的过去,也只有深沟河流淌的溪水在为登相营叹息。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登相营,但我在想,难到就让零关古道上最后一个古堡衰败下去,难到真如《金刚经》所说,尘归尘,土归土,一切都皆为泡影?</p> <p class="ql-block">有些图片来自网络,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