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失误谈《1996年1月》

魏占军

<p class="ql-block">语文教学失误谈</p><p class="ql-block">语言学家吕叔湘曾经指出,我们的高中毕业 生,用10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学习本国语文, 却是大多数过不了关,岂非咄咄怪事!吕先生的话是近20年前讲的,但时至今日,此 种状况仍没有多大改变。这样的语文教学,难以出现 李白、杜甫、曹雪芹,也很难出现鲁迅、茅盾、郭沫 若。就是现在的许多中学教师,一大部分人写个计划总结也感到为难。事实已经无情告诉我们:近几十年 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失误。那么造成这种失误的症结 何在呢?</p><p class="ql-block">一、偏离根本</p><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学会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即教学生学会母语,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可事实上, 负荷重、内容多使得语文教学举步维艰。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内容能渗透的都要渗透,应该说,语文课本身已经具有了综合性,任何一学科相关的文章,只要 具备了典范性和规范性,都可以选入语文课本,并且 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学 鲁迅的小说《故乡》,自然引起学生对农村经济日益 凋蔽,农村生活日益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考,激 发出改造社会创造新生活的愿望;学吴伯萧的散文 《记一辆纺车》,自然就了解延安当年生产自救的战 斗生活,就会被"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的精神所 感染,大可不必每个词都要讲出微言大义来。小说 《孔乙巳》中的一个"排"字,从这个动作讲到人物 的心理,由此讲到人物的性格,再讲到造成这种畸形 性格的社会背景,由浅入深,层层挖掘,唯恐疏漏。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讲成政治思想教育课 或别的什么课。正如张志公所说:"识字、读书、做 文章,中国历代教育就干这三件事。"我们不反对有</p><p class="ql-block">意识的渗透,应该要掌握分寸。常听教者有这样的 词语充斥课堂:"通过什么"、"表现什么"、"反映什 么"、"歌颂什么"、"批判什么",自觉不自觉地注重 了思想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形式问题。不要忘了,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学习文章,首先要学它是怎么写 的,然后才是写了什么。现在语文教学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字、词、句、 段、篇章结构、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语法修辞逻辑、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教育、政治思想渗透,使得语文 教学顾此失彼,其结果是"样样通、样样稀松"。</p><p class="ql-block">二、游戏课堂</p><p class="ql-block">受理论错误导向的影响,教法相当混乱。只要是 冠以教改的名目,想怎么教就怎么教,随意性极大。 实在没有什么新招,就来个"满堂灌"或稍加变通的 "满堂问"。"满堂灌"早已被人们否定,它视学生为容器,按 范读讲解、分析总结、练习的三段式,把时代背景、 作者介绍、主题思想、人物性格、写作特点,一味灌 进去。可实际上,学生是无法接受的,教师讲得再多 再细,变不成学生的实际能力,也是枉然。而称之为"启发式"的"满堂问"却为人们所津 津乐道。其特点就是处处设问,以问代讲,哪怕是明 白如话也要问一问,以示启发。下面是一教学名家的 讲课片断:</p><p class="ql-block">师:这些山奇怪不奇怪呀?</p><p class="ql-block">生:奇怪!</p><p class="ql-block">师:这叫什么?</p><p class="ql-block">生:奇峰罗列!</p><p class="ql-block">师:这些山的样子多吗?</p><p class="ql-block">生:多!师:种类多吗?</p><p class="ql-block">生:多!</p><p class="ql-block">师:这叫做﹣-</p><p class="ql-block">生:形态万千!</p><p class="ql-block">师:这叫做"奇峰罗列,形态万千。"</p><p class="ql-block">课本上都有,何须再问。这种看似热闹火红却毫 无意义的提问,只能是空耗精力,浪费时间,实在是 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敝端。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种 教学方法为很多人所称道,说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发 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大有推而广之的势头,看 看现在有关课堂纪实类的文章,十之八九是这种"满 堂问"的方法。至于那些以示新潮的教法就更是五花八门,什 么戏剧式的,歌舞式的,画画式的,演讲式的,游戏 式的,这些教法无论是什么形式,都有一个共同特点 -﹣游戏课堂。例如一位搞"愉快教法"的教者,在 一篇文章中介绍了他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时 "造型"的情况。"造型"需要时间和空间姑且不说, 单那"型""造"得了吗?浮雕中的人物姿式是一码 事,人物的表情就很复杂,或愤怒激昂,或刚毅坚定, 如果学生不是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就很难"迅速灵 活地改换姿势,分别适时地把浮雕中的内容造型表 现出来",如果"造型"不伦不类,或者几个同学的 面部表情不是恰如其份,其结果不又是"一阵阵笑 声"吗?那样,无疑有失文章庄严的色彩。初中生已 经有了一定的看图能力了,教此文利用挂图就足够 了,"造型"实在是画蛇添足之举。</p><p class="ql-block">教学是个实在活儿,我们提倡创新,但是任何脱 离实际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都是有害教学的。如此这般,脱离根本,游戏课堂,也就难怪我们 的学生历经10年寒窗苦读却胸无点墨头脑空空了。</p><p class="ql-block">针对目前这种教学状况,有必要正本清源,纯洁 教法,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p><p class="ql-block">那么语文课应该怎么教呢?叶圣陶早就说过: "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引导学生俾善于读,则 其功至伟"。可见,语文教学关键在于读上,听说读 写,读是基础,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会读善读方面下 功夫。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指导学生背诵,并 辅以释义讲解。会背诵自然就读熟,而读熟了就自然 体会到文章的各方面的妙处。"书读百遍,其义自 现"、"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都是最精辟的论断。我国历史上文学名家灿若群星,那时的语文教学大概都是以一贯之的背诵为主,也恰 恰是由于死记硬背,使得他们功底扎实,挥发自如。 古今中外那些文学大师们,没有不注重背诵的。唐宋 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年轻的时候就能熟背《论语》、 《孟子》、《大学》等著名古文典籍。世界上最早的长 篇小说《源氏物语》的作者,日本古典文学家紫式部, 能大段大段地背诵《史记》。郭沫若20岁之前就能熟 背《诗经》、《唐诗三百首》。茅盾能把《红楼梦》倒 背如流……。杜鹏程曾对中学生说过:"多记,就是 要多背诵一些好文章,这对你们的语文学习是很有 好处的。……中学时期记忆力好,记的东西比较牢, 我中学时期背了很多文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 现在还能背出。年轻时背的诗文对我的创作就很有 帮助。"这的确是经验之谈。</p><p class="ql-block">如果学生用10年的功夫,几千课时,多背多读, 有几百篇文章烂熟于心,占据大量的语言材料,积累 各方面的知识,应用起来必然会得心应手,左右逢 源,正所谓"积之愈久,发之愈佳"。古人早说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背会唐诗三百首,不 会作诗也会吟"。</p><p class="ql-block">读多了背多了,经过一定的训练,自然会写会 听,说,就更不成问题。没听说那位文章高手洋洋 言一挥而就,说起话来却笨嘴笨舌语无伦次的,正 谓:"人物风流语自华"。</p><p class="ql-block">所以我认为,语文课要适量增加背诵篇目,删 一些繁杂内容,特别是课后那些"文章为什么用这个 词?用别的词行不行?说出道理"之类的练习题,意 义不大,干脆删去。还有些问题,学生能体会到就行 了,不必非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还要根据各年级的 特点,规定一些必读长短篇名著。学生不是很爱看小 说吗?那就放手让他看去好了。</p><p class="ql-block">这样,既把教师从很多无效的劳动中解放出来, 又相应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作者单位:赤峰市阿旗煤矿中学〔责任编辑 石 羽〕</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