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西洛南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民俗节吹来"好家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闹社火捎带"逛新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开篇先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五佛殿,奇文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六道文明“密码”你可知道?</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亮亮的潇河水从大山深处辗转出山,一路蜿蜒曲折,起伏跌宕,到了西洛,眼界骤然放宽,这是一片开阔的河湾地。在寿阳县志上,记载着这里是“五水合一”的地方。在《水经注》中,潇河又称洞过水,系汾河支流,流域范围在山西省中部。其起源于昔阳县马道岭,西流至太原市南晋祠附近入汾河。全长147公里,流域面积3894平方公里。支流有龙泉河、白马河、里思河、涂河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就在潇河南岸边,两座地势高峻的黄土墩寨,隔河而望,南边的较高,叫做“南东”;北边的较低,叫做“北东”。这都是现在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年的三月廿八,是南东村传统的古庙会。乡村振兴带来了古村新变,党建引领突出了文旅文化。乌兰牧骑文艺小分队,带来了表演唱《德兴寿阳好家风》,小演唱《三治三建逛新村》,寿阳民歌对唱《从东来了个箍漏锅》,还有乌兰牧骑小分队、乡土诗人郭一带队的张韩河打铁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南东、北东的村名到底有何来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密码1:村名是“南东”,还是“南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东村位于西洛镇中心靠南位置,西洛,在清代县志里写为“西落”。一是说潇河流到这里,地势平缓,洪水带冲刷来的由树木、淤渣,甚至不幸被洪水冲走的人,就都能在这里搁浅在岸上。记得小时候潇河上游我们村里的木桥墩、木桥板,大水冲走后,沿河寻找,最终到西洛河滩上就可找到。西洛的第二个说法,是这里地处榆次、太原、寿阳边界,属于“三不管”地带。当时交通不便,这里偏僻荒凉,洪灾不断,人烟稀少。故而许多逃难的灾民、被皇家追杀的部落,也会钻进这里的山沟山寨,隐姓埋名,繁衍偷生,躲避皇家的税赋或追杀。所以这里的林家坡就有福建移民而居,传衍至今,南河村的独特碉楼、南东村的圪洞院(地窨院),都是这种“边民生存”的文化遗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南东村、侯家沟两个自然村合并,全村221户,劳力352人,总人口678人,耕地面积2000余亩。201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515万元,人均纯收入6776元。南东村紧临九榆公路,潇河边上,交通便利,土地肥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南东,只是方位词,却又指代并不明确。我以为,村名应该是“南墩”。这里地形高峻,四面绝壁,别看现在的南东公路土路好几条,早些年只有唯一的一条崎岖山路,就是现在由东面进村的陡坡石板路。西面的通往镇上的公路是近年才修的。《辞海》里说,墩寨,是早年战争的工事设施,五里一墩,十里一寨。结合这里的地势险要、民居隐蔽、庙宇众多等特点,大致可以肯定这里是边民隐蔽生存的地方,这样的话,“南墩”的村名好像更为合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密码2:隐蔽地下的地窨院,因何而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南墩村,看到的有古庙、古树、古碑、古泉水井等众多生存遗址。房屋建筑样式有土砖、石基结构,或为砖木结构房屋,其中最为突出和独特的,是建在地下的圪洞院,也叫地窨院,也即地下的“四合院”。这些院落就地挖土,挖成四面土崖,再靠崖打窑,独门独院,便于防护。外地人进村,只见绿树,不见村庄,隐蔽性极好。这种院子保存较好的有20多处。其最大特点是,冬暖夏凉,安全幽静,坚固保险,现今极具开发和保护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窨院,是黄河文化的一个鲜亮符号,是独具特色的地域名片。它浓缩着黄土先民的聪明才智,历经数千年岁月的风雨洗礼,历经世事变迁,感知人间冷暖,它所遗留的先民的生存智慧和文化内涵,让人体会一种别样风情,让人无不感慨万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东村的地窨院有20来家是保存较为完好的,它们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一般从上而下挖约十多米深天井似的深坑,形成露天场院,然后在坑壁上掏成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放眼望去,并不见所谓的地窨院。老乡带我们走进不远处的一个大的方形土坑里,传来说话声、鸡鸣声、狗吠声,老乡说:“下面就是咱们的家。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人。人在窑洞坐,院落地下生。平地起炊烟,远闻鸡叫声。天地成方圆,家家有水井”。这时我们才明白,地窨院,原来就在下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顺着地下巷道,一路下坡,便是“藏而不露”的门,推开门,穿过深深的门洞,进入院子,抬头仰望天空,真是“天圆地方,堪比世外桃源”。地窨院因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点。人们白天在地面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既可享受冬暖夏凉,又是躲避自然灾害和强盗侵袭暴虐的最佳屏障,据说这种居住形式已有四千年的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此四面密封,地窨院的排水系统是怎样的呢?原来。每家在院的一角挖一个旱井,下雨时雨水流入旱井,既不会淹没院子,又可饮用。窑洞上面多为打谷场,窑内直通上面作为烟囱。不少人家院内有粮仓、有马厩、有库窑、农具窑等等。更为智慧的是,也有打谷场上凿洞直通窑洞内,碾打晒干的粮食,可从打谷场的通过小洞直接灌入窑内仓中,既节省力气又安全方便,平时则在洞口加盖石块封住。</p> <p class="ql-block">接着前面的思路,南东的先人为什么要建造这样的院落呢?按照本村的地理位置、生产条件、人杰地灵,其富庶程度,在西洛、在榆次,都不算贫穷的村落。可是为什么单单选择这样一种居住方式呢?会不会原来这里最初的住民就是逃亡落难的将士家族,因与当朝不合,被判满门抄斩,只好逃亡至此,遁入山寨,隐忍生存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样就必须建造这种隐蔽易守的地窨院,卧薪尝胆,暗中恢复部族元气。在唐代、明代的朝廷就有这样追杀异己、斩草除根而流亡异地、藏匿深山的记载。</p><p class="ql-block">(未完)</p> <p class="ql-block">(本期摄影 吴新爱 曹永红 草根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