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又一个五一假期来临,30号下班,踏上了去往南昌的高铁。</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从南昌乘坐高铁抵达景德镇!打卡街边一家生意爆好的冷粉店,味道环境服务都非常不错,人气也很棒!团购价格也很美丽,来景德镇都来打个卡吧😄</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西北与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与万年县为邻,西同鄱阳县接壤,东北倚安徽省祁门县,东南和婺源县毗连。</p><p class="ql-block">景德镇是我国的“千年瓷都”,可谓“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p><p class="ql-block">景德镇瓷器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千多种品名。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是称誉世界的古代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景德镇陶阳里历史文化旅游区~</p><p class="ql-block">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还保留着景德镇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见证地,被誉为景德镇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景德镇拥有2000多年的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窑史、600多年的御窑史,位于老城区的陶阳里是景德镇瓷业的中心,明清时期手工制瓷技艺达到巅峰,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故宫95%的藏瓷烧制于此。</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徐家窑,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如今,在老师傅们的共同努力下,这座老窑所承载的历史文脉和陶瓷文化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街边随拍~</p><p class="ql-block">漫步在景德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陶瓷元素,空气中都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陶溪川~</p><p class="ql-block">景德镇陶溪川是世界著名的瓷窑遗址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高,是中国陶瓷文化的代表之一。在这片历经沧桑的土地上,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经典的艺术作品,堪称中国陶瓷文化的瑰宝。夜晚的陶溪川文创街区也非常值得一逛。各种小工艺品、小摆件,玲琅满目,一定可以让你大饱眼福,领略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吃个景德镇特色早餐~牛骨粉,前往高铁站。</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多一点,到达黄山北站,打卡屯溪老街。黄山北站可以寄存行李,有公交直达屯溪老街~</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位于黄山市中心城区,北面背倚华山,南边溯临新安江,是一条保存完好的古老而繁华的步行商业街,全长1272米,精华部分853米,宽5至8米。包括1条直街、3条横街和18条小巷,由不同年代建成的300余幢徽派建筑构成的整个街巷,呈鱼骨架形分布,西部狭窄、东部较宽。因屯溪老街坐落在横江、率水和新安江三江汇流之处,所以又被称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保存最完整、最具有南宋和明清建筑风格的古代街市,也是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屯溪老街与北京国子监街、苏州平江路一同当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p> <p class="ql-block">安徽歙砚是一绝!歙砚主要产自于安徽歙县及其周边黄山市的屯溪区、徽州区、休宁县、黟县、祁门县,以及宣城市绩溪县的部分地区,其中歙县是歙砚的主要产地。歙砚也被称为龙尾砚,因其优质的砚石主要来源于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的溪涧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的毛豆腐,很喜欢!</p> <p class="ql-block">屯溪老街出来,乘车到安庆。为的是来黄梅戏发源地安庆听一次原汁原味的、有较高水平的黄梅戏!提前通过平台购买了5月2号的《荞麦计》,演出地址:安庆黄梅戏艺术中心。</p><p class="ql-block">《荞麦计》故事简介:徐文进与王三女是一对恩爱夫妻,生有一子名唤细宝。因家道贫寒,徐文进白天打樵,夜晚攻读,日子过得非常清贫。在父母六十寿辰之日,王三女将家中仅剩的荞麦粉做成荞麦粑,携细宝前往娘家庆贺爹妈大寿。嫌贫爱富的蒋氏和王百万,对有钱的大女儿二女儿前来拜寿十分殷勤,对穷三女百般挖苦奚落,为一碗馊豆腐汤将其母子撵出门外。天寒路滑,王三女母子借宿马棚,被前来巡查的蒋氏推进了漫天风雪的夜幕中……问明原由的徐文进立志刻苦用功,奋发向上。经受了几次灾难的蒋氏和王百万,由一个百万家财的富翁变成了沿门乞讨的街下囚。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文进终于得中头名状元,对前来乞讨的蒋氏母亲,不忘养育之恩,并将其迎接回府,供养天年。</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睡到自然醒,吃个炒粉,前往池州,打卡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p><p class="ql-block">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误认为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里的杏花村是在山西的?原来,唐朝诗人杜牧任池州刺史期间,曾经过杏花村饮酒,这首诗也是在那个时候创作的。诗中杏花村指的正是安徽池州的杏🌸村</p> <p class="ql-block">位于合肥市桐城路的安徽省黄梅戏剧院好人剧场!晚上在这里有一场演出《女驸马》。为了一堵国家级黄梅戏演员的风采,提前通过平台购买好了戏票。</p> <p class="ql-block">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是黄梅戏传统剧目,是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该剧通过女扮男装冒名赶考、偶中状元误招东床驸马、洞房献智化险为夷等一系列近乎离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戏剧情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能在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欣赏到《女驸马》全场演出,非常幸运!整场演出舞台效果惊艳,故事情节紧凑完整。演员表演非常精彩!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六尺巷~</p><p class="ql-block">六尺巷位于安徽安庆桐城市,《六尺巷》的故事发展在清代康熙年间,是安徽桐城境内的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吴姓盖房欲占张家隙地,双方发生纠纷,告到县衙。因两家都是高官望族,县官欲偏袒相府,但又难以定夺,连称凭相爷作主。相府家人遂驰书京都,张英阅罢,立即批诗寄回,诗曰:"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得诗,旋既拆让三尺,吴姓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于是,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此巷在桐城市区西南隅,东起西后街,西抵百子堂,巷南为旧时宰相,巷北为吴姓住宅,长约100米。现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尺巷的故事,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传为美谈。</p> <p class="ql-block">天气原因,雨很大!六尺巷出来已经无心再逛别处了。本想尝一尝桐城特色美食大关水碗,可惜大多数饭店下午2点到5点之间是不营业的,无耐只好放弃,返回合肥。</p> <p class="ql-block">合肥中市街,满大街美食让人馋涎欲滴。这家网评很好的徐州特色小地锅,里面配有丸子、粉丝、贴饼,味道实属不赖,这一锅两人的份量被我一个人吃光光😄</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假期即将结束,再是依依不舍,也要收拾好心情。假期最后一天起个大早,返程回家。期待下一次旅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