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涯成旧梦 花甲战友情谊深 ——綦江1964年参军老兵60周年纪念新旧照片对比相册

一圣

<p class="ql-block">纪念参军六十周年</p><p class="ql-block">新旧照片对照相册制作序言</p><p class="ql-block"> 撰写:翁 庆 德</p><p class="ql-block"> 时间是把雕刻刀,打造了我们的模样。新旧照片的对比,一种人生的见证,回忆的延伸,岁月的缩影,它保留着过去的场景,承载着战友之间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旧照片是过去的时光,见证、记录着我们的成长与变迁;新照片,则是岁月在我们脸上刻下的痕迹,是时光赐予我们的成熟和稳重,是从青涩少年、成熟壮年、古稀之年、耋耄之年间的转变,同样记录着我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一张照片,一个瞬间,一种情感。看着一张张泛黄当年穿军装的照片,仿佛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哪个曾经的时代,那个曾经年轻的面孔,是60年军旅生涯的定格,让人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而新照片,则将当下的时尚与衰老容颜融合,呈现人生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幢憬未来。</p><p class="ql-block"> 新旧照片的对比,不仅只是简单对比而言,而是带我们去追忆曾经的过往的同时,更加深悟青春已逝,容颜已老,年轻真好!坚定我们沉淀下来的惟愿一一一保重身体,岁月静好!</p><p class="ql-block"> 为此,我们收集特制作了一个新旧照片对照的相册。其目的是让每一位战友去追忆60年前那个风华正茂、眼神中充盈着对未来渴望和梦想的同时,更加感悟时光流逝,我们已是皓首苍颜,面额上的皱纹记录曾经的风霜,这就是曾经的我们和现在的我们。在此刻,留住现在就好。心不老,其余都是虚无。若心不老,少年仍是少年,你仍是你。</p><p class="ql-block"> 岁月悠长六十载,尘世沧桑皆领悟。人生的路,总会有几道沟坎;生活的事,总会有几分辛酸;岁月的情,总会有几多遗憾。青春容颜已离去,想开看开抛烦恼,知足常乐夕阳度。</p><p class="ql-block"> 回忆过去,满满的战友情忘不了。“战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在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有过伤,还有痛,还有你,还有我。”</p><p class="ql-block"> 战友们:一路走来,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卷走了容华,阅历成熟了心智,让我们用年轻的心态活在当下,心如顽童,笑口常开,保重身体,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诗文:翁庆德</p><p class="ql-block">墨宝:郭维泽(著名篆刻和书法家)</p> <p class="ql-block">原第二野战医院会计、现青岛市瑯琊鼎书画院院长、著名国画家许家训战友为綦江64年兵入伍60周年联谊会所作</p> <p class="ql-block">人员按年龄大小排序</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各位战友:在纪念綦江六四年兵入伍60周年之际,我们特收集了40位老兵中现健在的25位战友50多年前的旧照片和现在的照片。除收集了部分集体照外,原第二野战医院会计、著名国画家、青岛琅琊鼎书画院院长许家训老战友和著名篆刻家和书法家郭维泽为綦江64年兵入伍60周年纪念作画和书法各一副,孔兆智战友对照片进行了精心修复、设计、美化,制作了“今昔照片对比”相册。在此,我们对许家训战友、郭维泽和孔兆智战友的大力支持深表感谢!</p><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观看分享这些照片中,在深感美好青春奉献军营的同时,是否领悟到岁月流逝沉淀、容颜已老以及生活经历的坎坷与人生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不管长短,都经历过一段难忘的故事。而我们这生所经历的每一个故事,于社会而言,都承载着时代变迁的轨迹,对个人来说,都记录着我们成长与变迁。</p><p class="ql-block"> 每一张照片,都是一段故事,每一段故事都是一份情感。映入眼帘的每一张旧照片,虽然年久有些泛黄,但充分说明它已经经历了岁月的洗礼,相册画面中的情景依旧清晰可见。看到这些照片,仿佛又闻到岁月的味道。那些年轻的容颜、青涩的时光,都化作一份淡淡的感慨,让我们感觉重回到那个当兵的时光;看到新照片,虽然清楚认识到我们已经老了,但我们一定在时光终将飘远的生命旅途中,抛弃一切烦恼,憩居一处安谧的静地,积极寻找幸福安康的足迹,不与世纷争,不去羡慕高山逶迤的雄姿,不倾苍穹广博的神秘,拾一颗善良纯朴的心灵,做一个健康幸福、知足常乐的人,让余下的时光在指间划落,心情愉悦乐无穷,祈盼各位多保重,保八望九奔百岁,七十周年再相会!</p> <p class="ql-block">梦中最忆是军营/姚贵垠(原青海西宁第二野战医院医务处)</p><p class="ql-block"> 只此青绿,唯有军营,那个让我魂牵梦萦的“第二野战医院”。</p><p class="ql-block"> 一张黑白的军照,穿越六十年的时空,诠释了毛泽东时代的辉煌:</p><p class="ql-block"> 一张珍贵的合影,永驻了“第二野战医院”战友们首爆后的喜悦。</p><p class="ql-block">它是新中国第一个甲辰龙年最值得骄傲的时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青春的笑脸,打开了尘封的历史记忆——第二野战医院</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前,为了蘑菇云的升腾,“第二野战医院”在青海高原应运而生,战友们不负担当,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西宁市西关大街62号“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三生有幸,有缘置身其中,作为一名白衣战士,见证了第二野战医院1964一1979那个火红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巾帼英姿,首先想到了我少年崇敬的偶像——内一科军医黄玉英</p><p class="ql-block">60年入伍的二军大校花,她是我初中时期,从中央“首爆”的新闻记录片中,最先见到的二院偶像:一定是天意的安排,数年后在“天地之中”应征入伍,千里迢迢、竞在西宁的军营不期而遇,成为同一科室朝夕相处的战友。只是感叹那个特殊的岁月,不问西东,相逢确不相知,直到75年转业上海,都无从知晓,她多次身赴大漠的荣耀。</p><p class="ql-block"> 好事多磨,一晃半世纪,直到七秩逐梦,才得以通过微信语音的交流,一吐为快,致敬英雄,了却心愿!</p><p class="ql-block"> 老兵情深,自然想到了我的老首长医务处主任刘云初</p><p class="ql-block"> 他十四岁入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天赐军中八年,并肩战斗、共度春秋,缔造了一个新兵与老兵的不解之缘,跨越地域、年龄、职务的鸿沟,结为令人羡慕的“忘年之交”。</p><p class="ql-block"> 人逢知己千言少,闲暇的时光,不仅“谈天说地”话世界,还能“咬文嚼字”求正解,甚至聊到运动的精彩,足球的“倒钩射门”,排球的“鱼跃救球”……唯有不涉“核”。转业地方,同享精彩,在西宁钢厂,在青海大通,在河南郑州,举家重逢,欢度良宵,留下了人生最美的记忆。尤其是最后一次面谈,他的“出了两次国,没有用护照”的告白(一次抗美援朝,一次中印反击战),幽默霸气,堪称金句,突显了毛泽东时代一名老兵的至高情怀。</p><p class="ql-block"> 军中贵人,自然想到了我的入党介绍人,医务处助理员张学民</p><p class="ql-block"> “同志”贵人加兄弟,五十年前,在医务处引荐我,走进庄严的“信仰”之门,不忘初心跟党走,从军营到地方,从基层到机关,从“三十而立”到“六十耳顺”,完成“党政军后尽开颜”的夙愿。</p><p class="ql-block"> 喜遇e时代,“一文”惊诧人,有幸在新浪博客,看到他回忆二院历史的文章,拂去了战友深藏的秘密,让我对二院使命的担当,刮目相看,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p><p class="ql-block">中”。匪夷所思,同一办公室,春夏秋冬九轮回,工作桌对桌,天天面对面的“领路人”,竞七次远赴罗布泊,多次立功受奖,而我却浑然不知。敢问当今世界,还有什么理想与信念?什么使命与担当?能让一名普通的士兵,严守军纪:“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以至战友“守口如瓶,不露半字”。</p><p class="ql-block"> 战友至上,自然想到了二院奠基的“六四渝兵”。政治处干事翁庆德,革命熔炉百炼成钢,与二院同生共长的他热情豁达,活力四射,心底宽广,品行俱佳。无愧于毛主席的好战士,军地杰出的两用人才,“光荣在党五十年”,幸运莅临了“首都北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盛典。初到部队,正是从他无尽的关爱中,感受到革命“大家庭”的温暖,高原携手,驰骋赛场,挥洒汗水,共谱芳华。更可贵之处,他以自己两次“参核”的心路历程,精心编撰了《走进核爆》相册,弘扬二院的“马兰精神”,传承部队光荣,铭刻了近百名新老战友,前赴后继,无怨无悔,为祖国的军事医学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二度甲辰忆往昔,更不会忘记,那个岁月远征马兰,先后为国献身的二院战友:英年早逝的李汾,二十八岁的侯燕,首爆女杰邓桂云,麻醉大师杨秀荣,内科主任王翔林,以及先我而去的刘云初,同年转业的阚树芳,“党委谈话人”陈军……等“参核”的战友,名垂千史,永活心中。</p><p class="ql-block"> 我的战友我的团,沐浴着毛泽东思想的阳光雨露,出而不凡,不负时代,为共和国的砥砺前行,赢得了最大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时光轮回一甲子,谨以此文:</p><p class="ql-block">纪念第二野战医院成立既参加“中国六四首爆圆满成功”六十周年:</p><p class="ql-block">致敬毛泽东时代“干的惊天动地事,做的隐姓埋名人”的二院战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