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忘却的记忆

东方

<p class="ql-block"><b>《不能忘却的记忆》十六 仁义之师</b></p> <p class="ql-block">  战场是残酷的,战地是血腥的,战士是刚强的!当硝烟散去,战场也会有仁爱的和风,战地也会有和煦的阳光,战士也会有慈爱的情怀!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及清剿残敌的战斗中,我们对待受伤越军、黎民百姓以及妇女儿童是仁慈恻隐的,展现了指战员们的博大胸怀,彰显了我军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霸权的仁义正道!</p><p class="ql-block"><b> 优待女俘</b></p><p class="ql-block"> 3月6日,我团 2 营奉命搜剿越南高平省班扬地域的逃窜残敌。2营 4 连在距离班杨村庄2公里的山脚搜索时,抓获一名受伤的越军女俘虏。抓获时,她已不能行走,右臀部伤口已经感染化脓,浑身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腥臭味!战士们将她抬上用两根两米长竹子和一根绳子编成的简易担架,从 2 公里外的山脚草丛中抬出。当时,这位受伤的越军女俘一袭黎民百姓服装打扮,看似有些土气,但难掩其明眸皓齿、花容月貌。一头乌发的长发飘然垂落,衬托出她丰神绰约的曼妙身姿。抬担架的战士心里嘀咕着:这女子姣好的容貌,不俗的气质,指定不是一般的凡夫俗子!</p><p class="ql-block"> 4 连连长杨松鑫、随 4 连行动的 2 营副教导员黄孝和询问这位受伤女子,并喊来随连的越语翻译协助翻译。她除了自称自己是在校大学生,回家度假外,其他所问缄口不言。</p><p class="ql-block"> 随后, 4 连派两名战士将她抬至营部, 2 营营长李广茂迅即指派营部医生给她清理包扎伤口。只见营部医生麻利地操持手术剪刀将她右脚裤管剪开一道口子,双手扯住裤管口子两个角使劲一撕,将裤脚撕开至臀部位置,清理感染化脓的伤口。这一撕不打紧,露出了她穿的绿色军用短裤,捅破了她“是在校大学生”的谎言!后经审讯,她供认自己是高平守军某团卫生队副指导员。</p><p class="ql-block"> 原来,我团 2 营 4 连在 3 月 5 日黄昏突袭班扬村庄时,这位越军副指导员和另外两名越军从村庄逃了出来。在逃跑途中,她被我团 2 营 4 连发射的 6 0 迫击炮弹弹片击中右侧臀部受伤,爬到山脚草丛里躲藏了近二十个小时;另外两名越军跑的不知所终。 </p><p class="ql-block"> 2 营在山区清剿残敌,抬着一位受伤的越军俘虏,行动多有不便;更为担心是她的伤口已感染,营部的医疗救治条件有限,急需转后方医院救治。 2 营营指决定连夜将她送至我团位于巴脱的“伤员中转站”,并将搜剿缴获的战利品送交至团部。</p> <p class="ql-block">  4 连 2 排长王春明奉命担负这项艰巨的任务。当晚20时许,王春明带上一个加强班,抬着躺在担架上的女俘,扛着搜剿缴获的战利品,向巴脱方向搜索前进。夜色朦胧,夜路难行,他们抬着受伤的女俘,既要避开越军埋设的地雷陷阱,又要防备越军特工队半路劫夺俘虏。两名战士负责在前探路,弯着腰摸着铺设在地面上的战地电话线谨慎前行;两名战士在后断后,与押送队伍保持一定的距离,眼光六路耳听八方,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戒备!搜索前进约2小时左右,押送小分队遭遇到越军特工队的袭击。只听到一伙人从公路左侧的山上呼啦啦的冲了下来,大约有6、7个越军特工人影。王排长见状急令:“防止特工劫俘,准备战斗!”话音未落,只见战士们端起冲锋枪朝发出声响的方向一阵狂扫,也不知道有没有击中越军特工?瞬间,越军特工不见了踪影。夜色暗淡,越军特工以及溃逃之敌如同一股暗涌,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窜出来,此地不能久留!王排长急令道:“不要恋战,赶紧走!”</p><p class="ql-block"> 这时,防守在公路左侧对面山上的我团三营炮连听到枪声,远远看到急匆匆赶路的押送小分队战士的身影,误以为是越军特工,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差一点交火干了起来!幸亏口令对答及时,确认是自己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晚上23时许,押送小分队完成了押送受伤女俘虏的任务。</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我团后勤处汽车排战士贾庆友、兰孝龙奉命负责转运受伤女俘虏。他俩驾驶着解放牌卡车风驰电掣地来到了巴脱“伤员中转站”,两名战士将受伤的女俘虏抬上卡车货箱,将担架放平在货箱的箱板上,为防汽车颠簸将伤员从担架上颠出来,兰孝龙还特意用绳索将担架捆绑固定在货箱的两侧栏板上,并将绳索围绕担架连同躺在担架的女俘虏绕了几圈,确保万无一失后,发动汽车引擎后向水口方向徐徐驶去。 </p><p class="ql-block">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也不知,这位女俘虏后来怎样了?! </p> <p class="ql-block"><b> 善待妇幼</b></p><p class="ql-block"> 2 营 6 连 2 排在一次清剿中,在班扬高地的山坳里遇到一群饥困荒野、饥肠辘辘的小孩,歪七竖八躺坐在草地上。这群小孩大约有十来个,大的十四、五岁,小的五、六岁,由一位少妇和一位十七八岁的姑娘带着。少妇怀里还抱着一个大约周岁婴儿,正在给婴儿喂奶。见到我们的战士,那位喂奶的少妇紧张而警觉地迅速将正在吃奶的婴儿推开,把上衣衣襟使劲往下拉,婴儿突然没了奶头,哇哇大哭起来!有位战士不解的问随连翻译,这位妇女怎么见了我们,突然不给婴儿喂奶呢?!</p><p class="ql-block">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每一个战斗连都配备了一名翻译和向导。这些翻译和向导大都是自1975年越南实行排华政策以来,被越南当局驱逐驱赶归国的华侨。他们在越南生</p><p class="ql-block">活时间比较长,对越南的风俗民情了如指掌。这位翻译不无揶揄但十分认真地说道:“越南民间有一个风俗,她们认为,女性下身隐私部位是爹妈给的,可以随便让人看;而女性上身隐私部位是上天造化,属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随便给人看到!”战士听后,一脸茫然。</p><p class="ql-block"> 那位十六、七岁的姑娘披着长发,穿着白色奥黛民族服饰。尽管白色奥黛粘满了泥土和污垢,但丝毫不减其窈窕和优雅。在民族服饰的映衬下,娇美稚嫩的面容,修长曼妙的身材,挺拔丰满的胸部,柔软纤细的腰肢,很是好看。对于我们这些在战火中鏖战了二十多天的大兵来说,犹如看到了人间仙女,极度疲惫的身心仿佛精神了许多!</p><p class="ql-block"> 奥黛是一种类似我国旗袍的越南民族服饰。它由上衣和裤子组成,上衣上半段酷似我国的旗袍,长及脚踝,胸部勒紧,两侧腰收紧,从腰部开叉;上衣的下半段分前后两片裙摆。奥黛里面配条白色或是同花色的长达腰际的阔腿长裤,恰到好处的凸显了女性曼妙的身姿。</p> <p class="ql-block">  小孩们穿着各色服装,她们虽然面色鸡黄,浑身脏兮兮的,但个个天真、活泼、可爱,挺招人喜欢的。见到我们,她们不约而同的从草地上站了起来,挪动着小脚,在路旁跟着我们的队伍走着!杨连长要随连部翻译前去询问情况。那个十六、七岁的姑娘告诉我们,他们被公安赶进了山里,几天没有吃东西,实在是饿的受不了,就从山里跑出来了。并指着炊事班战士挑的绿色方型压缩饼干桶说道:“我们肚子饿坏了!</p><p class="ql-block"> 战士们得知后,迅即将自己挎包里仅有的两三包压缩饼干掏了出来,分送给他俩和孩子们;我随营部行进至此正好遇见,也从挎包里掏出两包压缩饼干递给了一个小女孩。</p><p class="ql-block"> 压缩饼干比较硬,散发着一种诱人的麻油清香。只见小孩们狼吞虎咽的啃了起来,不一会功夫,就啃完了一块。有个小孩一口气啃完了一包三块压缩饼干,那可是我们一天的口粮!我不无担心的对翻译说道:“要她们少吃点,待会口渴喝水,肚子会发胀难受的!”小孩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其饥饿的程度可见一斑!</p><p class="ql-block"> 6 连准备离开山坳时,她们跟着我们的队伍不肯离去! 6 连杨连长担心搜剿中一旦发生遭遇战,会伤害到她们,要翻译耐心地向她们解释,部队正在执行搜剿任务,随时可能发生战斗,跟在部队后面随时会有生命风险!并给他们又分发一些压缩饼干,并嘱咐两位年长一点的妇女照顾好孩子们!她们听后面无表情,站在原地望着我们的队伍渐渐远去!</p> <p class="ql-block"><b> 救助黎民</b></p><p class="ql-block"> 我们跨出国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在田野村庄很少看到越南的黎民百姓。当时,我们就感到有些纳闷,临近我国边境地区村庄的越南老百姓都到哪里去了呢?后来在越北山区清剿残敌的战斗中,遇见或碰到一些零零散散的黎民百姓,经询问得知个中原委。</p><p class="ql-block"> 原来,越南当局在邻近我国边境地区县级行政区实施“净边计划”和坚壁清野政策,除保留少量的官员、军警家属外,强迫黎民百姓离开自己的家园。早在1979年的2月之前,邻近我国边境地区的黎民百姓就被越南公安或民军赶进了荒山野岭之中,不得有违抗和抵触,否则就遭到殴打和捆绑。越南公安宁肯让黎民百姓饿死荒野,也不准许他们出山逃命,据有关资料披露,高平地区赶进越北山区被饿死的老百姓多达数万之众。</p><p class="ql-block"> 我们遇见越南黎民百姓时,及时开展战地群众工作。一方面向他们揭露越南黎笋当局忘恩负义,在中越边境挑起战事,出兵柬埔寨,妄图拼凑“印度支那联邦”,称霸东南亚等罪行;另一方面向他们说明中国军队是被迫进行的自卫还击,给黎笋集团以沉重打击后并会撤军;说服动员她们走出荒山野岭,回到自己的家园;并申明中国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不会侵犯越南百姓的利益。</p><p class="ql-block"> 在搜剿残敌的间隙,我们奉命作了一件当时令很多战士想不明白,不愿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军人嘛,以服从命令为天职!</p><p class="ql-block"> 3 月6 日,我团2营在班扬山洞搜剿到越南当局囤积的大批我国政府援助的粮食后,团前指电令:“就地开展济贫救困,给从荒山野岭走出来,回到班杨村庄的贫困老百姓分发一些粮食和食物。</p> <p class="ql-block">  2 营营长李广茂随即布置各连在加强警戒的同时,做好济贫救困工作。战士们从山洞里抬出一袋袋粮食、红糖等食物,分发给班扬村庄的黎民百姓,并在装粮食的布袋或器皿上贴上“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中越文对照字样的宣传标语。</p><p class="ql-block"> 在当时,被我们济贫救困分发了粮食和食物的越南“黎民百姓”,他们是否真心接受并心怀感激之情,感恩菩萨心肠的中国军人?我们不得而知!时过境迁,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这事做的挺滑稽、挺可笑,也挺不可思议的!</p><p class="ql-block"> 其实,战争环境下,在异国他乡的这种济贫救困的举措,是极不安全的,也是不够理性的!更何况东、西线战场正面之敌在我军的猛烈攻击下,采取“化整为零、化军为民” 的策略,逃遁穷山僻壤,极有可能混杂在“黎民百姓”之中,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难以辨别清谁是真正的“黎民百姓”的!战士们放下手中武器,开展济贫救困,一旦被越军逃窜之敌利用或遭遇越军特工队的袭击,其后果不可想象,势必会付出的惨重的代价和损失。</p><p class="ql-block">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是两个国家之间的战争,这是一种民族矛盾!如果没有战争,战争地区的“黎民百姓”可安享平和稳定的生活;但战争的爆发,他们陷入了无辜和无助,甚至是踏在了生死边缘。在异国他乡的战地,我们还沿袭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所形成的“军爱民、民拥军”的那套经验做法,开展战地群众工作,给越南“黎民百姓”济贫救困,恐怕在当时对于化解两国战争而引发的民族矛盾,获取她们的好感和拥戴于事无补,他们恐难从内心深处接受和感恩!</p> <p class="ql-block">  本文根据李广茂、杨松鑫、杨文辉、高长青、王春明、罗俊海、兰孝龙以及本人回忆整理。</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14日凌晨1时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4年4月30日11时凌晨修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