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老物件</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快如穿梭,人类已进入二十一世纪,面临全新发展的新时期。工农业的机械化、智能化,交通、通信的高速化、网络化,微信、支付宝、电子商务应用的普及化,使人们完全打破常规,摆脱窠臼,社会生活和日常工作迈向了亘古未有的微软智能时代。 </p><p class="ql-block">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虽然现在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但以往的传统生活经历仍历历在目。每当夜阑人静,空暇闲聊的时候,总想回味过去的激情岁月,畅想以前的流年趣事。 </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初期,那时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生产力落后,人民生活艰难,整个国家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全民实施计划经济,农村是人民公社化,走的是集体主义道路。过往的陈年旧事,至今仍记忆犹新,无论是社会琐事、学校往事、生活趣事等等,蓦然回眸,另有所感,别有一番风味,不仅增加了一份记忆,更增添了一种情愫。</p> <p class="ql-block"> 1、泥屐与雨帽</p><p class="ql-block"> 提起“泥屐”,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会记得。屐,即为木屐,就是用木头做成的鞋子,是以前人们常用的雨鞋之一。它是根据脚的大小制成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然后在木板下面前后钉上两只木板腿,呈“π”字形状,再用竹篾根据脚的合适程度缠在前后腿上,扎好即可,也有的在前腿上钉上一绺结实的橡皮或牛皮等。如果雨天道路泥泞,又不走远路时,我们可以选择泥屐代替雨鞋,步履轻盈,像踩高跷一样,走在泥路上伴随你的脚步会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过去因为经济条件差,一般家庭买不起雨胶鞋,倘若有一双,就似为家庭之宝,全家人出远门时才能穿着,一旦有损坏之处,就用胶水补好再穿。而泥屐基本上家家都备有,每逢雨天,人们穿上它方便省事,不用刷洗,简单利落。</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记得小时候几个小伙伴雨天集中在一家打扑克的场景,都穿着泥屐,而且在屋檐下排成一行,像似执勤的列兵一样,整齐如一,十分好看。</p><p class="ql-block"> 1993年8月我到西山底初级中学任教,当时学校只有一座刚建成的教学楼,其它房屋全是土坯房,路面也没有硬化,若遇雨天校园到处一片泥泞。那时好多老师都自制有泥屐,我也做过一双,记得泥屐前面是用架子车轱辘外带做成的,雨天时穿上它在校园行走脚不沾泥,轻快自如。若遇下雨天气,上课时教室门口,在教师住室门口大都有一双泥屐摆放,成为一条别样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乡村道路都进行了硬化,逐渐告别了泥泞路,泥屐这种最原始的雨鞋也退出历史舞台。</p><p class="ql-block"> 雨帽,顾名思义就是防止雨淋戴的帽子。过去人们生活比较困难,农家人下雨天很少打雨伞。我记得那时雨伞都是有钱人的专利,而且雨伞是用一种特殊的能折叠的红纸做成,这些红纸围在伞撑上,而伞撑又和伞把相连接,上下开合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每逢下雨时,打一个红色的纸伞就是富贵身份的象征。后来雨伞变成布做,用桐油在上边刷几遍,以防透水,那叫桐油伞。雨帽以制作简单,材料易取,不用花钱被广大百姓所采用,可以说是农家常用的雨具之一。</p><p class="ql-block"> 雨帽一般由双层竹篾编制而成,中间加一些笋叶、塑料布等用来遮风避雨,可直接戴在头上,不用手持,轻巧耐用,非常方便,帽子中间还能系上带子,带在下巴上,防止被大风吹掉。雨天出门,走亲访友,放羊放牛,学生上学时,它便成了不可缺少的必备雨具。</p><p class="ql-block"> 曾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们在村东岭上放牛,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几个小伙伴头戴雨帽围在一块做游戏,正当玩的起兴时,突然刮来一阵大风,把雨帽刮的老远,雨帽挂在树枝上,其中我的受损最严重,帽中的笋叶四零五散,成了一个大窟窿,后来父亲又用新笋叶把雨帽修补好。</p><p class="ql-block"> 社会在不断发展,雨伞也成为一种最普遍的家什进入寻常百姓家,而伞的种类和功能也很多,例如晴雨伞、防紫外线伞、情侣伞、儿童伞等,且具有折叠方便,轻巧耐用的特点。而雨帽因体积较大,做工粗糙,携带不便,又不能登大雅之堂,逐渐被时代所淘汰。</p> <p class="ql-block"> 2、磨子与碾子</p><p class="ql-block"> 上一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还没有机械传动的面粉机,群众们磨面、碾米仍然是传统的石磨、石碾,这种磨碾方式一般都有牲畜来拉,若没有牲口也可人力推,但比较费劲,且效率较低,用时较长。</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老家有三盘磨子和一盘碾子,南边窑洞有一盘磨子,北边并排两个窑洞分别有一盘磨子,沟东有一个大场,在场北头的一孔窑洞里安放了一盘青石碾子。我清楚记得小时候母亲磨面的情景,早上天蒙蒙亮就起来套上牛(或驴)拉磨,为了防止牲口偷吃磨台上的粮食,要给它戴上掩眼和笼嘴,待磨下来三四遍后,在箩面柜里箩面,这样反复拉磨五六遍就基本磨完,最后剩余的就是麸皮了。</p><p class="ql-block"> 有时拉玉米糁或磨面时,若没有牲口,干脆就是人力推磨。我记得有一次家里没糁吃,晚上把煤油提灯挂在窑壁上,和父亲轮换着推了半斗(约25斤)玉米,要反复推下四五遍才可,下来后我们已是满头大汗,精疲力尽。</p><p class="ql-block"> 过去因交通不便,南方的大米很少到北方,所以我们几乎吃不到大米,每年家家都种两种谷子,一种是黍米,一种是谷米。黍米一般有粘性,端午节时可做粽子,黍子全棵晒干后还可勒笤帚和刷子;小米没有粘性,可熬米汤,又是月子妇女补身的上等佳料。但黍子和谷子产下来不能直接食用,要经过碾子反复碾压去除谷糠才能变成米,因此要想喝上小米粥,碾谷子就是必须的第一个过程。</p><p class="ql-block"> 每年秋末冬初,老家场北头的碾子就派上用场,有碾米的、有碾柿糠的、有碾辣椒的……碾子和磨子一样都需要套上牲口来拉,若是没有牲口,只有人力来推,但较费劲,一个时辰下来都会汗流浃背,头昏脑胀。</p><p class="ql-block"> 磨盘和碾盘上都有交叉排列凹凸状的石斜纹,就是靠这些斜纹与粮食之间产生剧烈摩擦才能磨成细面。但用时间久了,这些凹凸部分就会磨平,说明磨子钝了,隔一段时间就必须让锻磨人用锻磨锤继续锻凿,使其纹路凹凸明显,这样磨子就会快,磨出的面粉就精细。我记得在中方村有一个李老汉,经常到我们村锻磨,锻磨时,先将磨盘卸下来,然后延倾斜的石纹逐条锻凿,无一疏漏,一锤一响,精雕细琢,待上下磨盘锻完,整个磨子才算锻成。</p><p class="ql-block">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昔日的石磨、石碾已被自动磨粉机、联合制粉机所代替,粮食加工已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渐次发展为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现在的石磨与石碾已被一些景区或社团收藏,这些历史遗物和场所已经成为教育下一代的文化基地。</p> <p class="ql-block"> 3、犁、耙与耧</p><p class="ql-block"> 纵观人类文明的进化史,无不与农耕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如果没有农耕文化的进步就没有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延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长江流域河姆渡人和黄河流域的半坡人。这些先人们是农耕文明的鼻祖,开创了华夏文明的先河,是中华文化之源头和根本。</p><p class="ql-block"> 从远古人的“刀耕火种”到神农氏的“尝百草,播五谷”,充分彰显了先民们为了生存和自然抗争的艰难历程。他们从旧石器时代到铁器时代,更体现了人类农耕文明的不断进步,从原始的石犁造田到后来的铁犁耕种,大大的提升了生产力,从而推动了历史发展的进程。</p><p class="ql-block"> 尤其是“牛拉铁犁”的耕作方式,传承了几千年没有改变。直到现在某些山区地带仍能寻觅到它的真容。</p><p class="ql-block"> 解放初期,由于我国生产力低下,科技水平落后,工业基础基本为零,农业仍徘徊在解放前的落后水平,其中耕牛是重要的劳动力,犁、耙,耧等是主要的劳作工具。</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犁有犁身、犁辕、犁底、犁铧构成,其中犁身、犁底是有结实耐磨的木头制成的,犁辕和犁铧是由铁制成。犁必须有专业木匠来制作,那叫“投犁”,这种技术活一般的木匠做不了,制作时有一定的诀窍,犁身、犁辕、犁底、铧尖必须处在一个平面上,只有这样才能重心合一,得力顺手,牛拉起来自然省力,快捷自如。</p><p class="ql-block"> 耙是农民耕作的重要农具,主要是用来耙地,当土壤经过深犁以后,通过耙地这个环节才能够使土地平整实落,有利于下一步的播种。</p><p class="ql-block"> 耙有耙身、耙刺、耙钩三部分构成,耙地时人站在耙上,前面由耙钩与绳索相连让两头牛拉着,利用人的重量和耙刺把土地平整踏实,只有这样播下的种子才能与土壤直接接触,促使正常萌发,提高农作物产量。但耙地也要适时,要根据犁地后的情况而定,不可操之过急。如果土地较湿,犁过的地呈片状,坷垃较大,必须晾晒一晌,打碎坷垃后方可继续耙地;倘若地块墒情适时,犁地后即可耙地,耙的遍数越多土地越平整,越实落。</p><p class="ql-block"> 耧也是主要农具之一,土地犁耙后,紧接着就要根据节气变化适时的进行播种。通过耧才能使种子均匀的种在土壤里,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和成长。</p><p class="ql-block"> 最原始的耧都是木制的,主要有耧把、耧身、耧斗、耧腿、耧花组成。耧地时,前面套上牲口(牛或马)做牵引力,然后将种子倒入耧斗,调整好籽眼,伴随着牲口的走动摇动耧身,这样种子就会通过籽眼均匀拨动,下到耧腿,然后经过耧花下至地里。下籽的快慢除了与籽眼有关系外,还与牲口快慢,手摇的速度有关。若牲口慢,手摇要快一些,反之,手摇要慢一些,这一点是耧地的关键,由掌耧人根据情况适度把握,准确下种。另外耧地时要注意观察耧腿中种子下种情况,有时土地较湿,泥土堵住耧花容易造成坐耧,那么这条退的耧花就会阻塞,必须立即拨开泥土才能继续耧种。</p><p class="ql-block"> 耧地是一项技术活,一般都是由经验丰富的老农来掌握,年轻人缺乏经验,耧地时会造成缺勾断垄现象,直接影响到下一年的收成。</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变改,传统的种植观念和耕作方式已被现代化农业所替代,再加上化肥、农药的使用,优良品种的推广,从而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因为全面实施机械化,减少了劳动时间,所以农民可以利用大量空闲时间走出家门外出务工,既增加农民收入,又提升了物质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 4、牛车与架子车</p><p class="ql-block"> 在我记忆中最早农业生产用的车辆就是牛车,是当时农业运输的主要工具。牛车主要由车身、车辕、车毂、车轮等组成。车身呈梯形,由比较结实的硬木料构成,中间有一根较粗的圆形木头做车辕,车辕最前端有一根横木叫车轭,车轭两边呈向下的凹形,用于套在牛的脖子上。车毂在车身的重心位置,由坚硬的木料做成,用于固定车左右两边的生铁大轮。两个车轮后边还有一根横木叫刮木,主要是下坡时压住车轮,以增加摩擦力来控制车速。</p><p class="ql-block"> 每年芒种前后,麦子成熟了,麦割后能通车的地段由牛车拉至麦场,不能通车的一般都是人力用担子担回。同样在收秋时牛车也可以拉玉米秆、谷杆、豆类、红薯秧之类农作物。</p><p class="ql-block"> 牛车一般都要选择个头大,强壮且听话的两头犍牛来拉车,赶车的人都有丰富的经验,车的行走、停止、上坡、下坡都有一套固定的口令,牛听到后必须按口令行事,只有这样,使用起来才顺手省力,提高劳动效率。</p><p class="ql-block"> 上一世纪七十年代,全国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尤其在丘陵、山区大搞水平梯田,兴修水利。这时村里才有了架子车,因为它简单方便,既能人驾驶,又能牲畜拉,因此逐渐代替了笨重的牛车。到八十年代后,土地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家都养牛,且都有了架子车,那是架子车已成为农业主要运输工具,减轻了农民劳动程度,提高了生产力。</p><p class="ql-block"> 人类是历史前进的动力,科技创新是人类发展的催化剂。昔日的牛车已不复存在,架子车偶尔还能见到。当今社会农业机械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手工作业、体力劳动。现代农业从开始的犁、耙、种,以及施肥、农药、收割,成为一条龙式全程服务,虽然投资大了点,但劳动强度大大减轻,提高了生产效率。就拿三夏工作来说,过去从收到种几乎一个月左右,现在两三天即可完事。农闲后,农民可以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其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经济收入稳步提高,农民笑开颜,自由自在,充满着幸福,洋溢着快乐。现在农民除了老家有住房外,在县城也有车有房。既是农民又是市民,生活有保障,富裕奔小康。新时代赋予他们优越的环境,共同谋福祉,齐筑中国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甲辰季春之末于颐园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