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上海有句老话,“十年上海看浦东、百年上海看外滩、千年上海看七宝”。七宝古镇位于上海市西南部、蒲汇塘两岸,是距离上海市中心最近的古镇。后汉时已有人居住,宋初张泽舍宅拓寺,七宝寺从松江旧址迁于此。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皇帝赐额“七宝教寺”,在寺的周边逐步形成集镇形态,历史绵延千年。明万历以前称之为北七宝镇。到明万历元年,改称“七宝镇”,并实行一镇三治,以蒲汇塘和横沥河为界,分属华亭、上海、青浦三县分治,成为三县赋税倚重之地,是上海千年发展的一个起点。</p> <p class="ql-block">民间流传七宝有“七件宝”,即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在古镇北门大楼的山墙上,在人头攒动的老街旁,都装饰着这七件宝贝。2024年“五一节”期间,我们夫妇俩得闲游览了七宝古镇。</p> <p class="ql-block">古镇不算很大,风景秀丽、古色古香。北门的牌坊正面题额“七宝老街”四字,后面题额“北宋遗存”四字,彰显了千年古镇的风韵。</p> <p class="ql-block">古镇以七宝老街为中心,钟楼广场为地标。</p> <p class="ql-block">钟楼广场上的钟楼是七宝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七宝拥有的“七件宝”之一氽来钟就藏于七宝钟楼内,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撞钟在佛教中有清烦恼、增智慧、保平安的寓意。每年除夕送旧迎新,钟声四越,为七宝百姓祈福。</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有许多文创产品。</p> <p class="ql-block">七宝老街的范围是青年路以南,富强街以北,浴堂街、九曲弄以东,新镇路以西的区域,占地约86亩,集旅游、博物馆、餐饮、购物为一体。老街自明代初成,形制规整,方正对称,呈棋盘格。其中,蒲汇塘与南北大街垂直相交,街分南北,巷串东西,整体呈“非”字形。</p> <p class="ql-block">其中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节日的老街,“人从众叕”是它们的共同特点。</p> <p class="ql-block">沿着北大街南下,可以看到老街尚有多处古迹。其民居、商铺、桥梁仍保持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棉织坊”。</p> <p class="ql-block">棉织坊是七宝棉织工艺的人文历史展览馆,集中展示了七宝棉织产业的发展历史,完整展现了棉织产业种植技术和纺织工艺,着重介绍了七宝的特色棉织布料--希布(即“七宝尖”)。展馆结合史料,以实物、影像、图文等方式,生动再现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辉煌历史,记载着古代七宝棉织产业的不朽盛况。</p> <p class="ql-block">这里展示了我国古代衫、袴、袄、袍等服装式样和褥、被等床上用品的用途与实物。</p> <p class="ql-block">展馆突出介绍了七宝发展的灵魂人物﹣﹣黄道婆。黄道婆被尊称为棉纺织行业的鼻祖,这源于她将传统的纺织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棉纺织品的质量,革新后的技艺在上海及江南地区推广后,使上海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挂上了“衣被天下”的桂冠,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海洋经济与海洋文化的发展。正是由于她在棉纺织业上的巨大贡献,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为古代棉纺织革新家,在从事纺织业的百姓及商贾心中以“祖师神”加以崇拜。黄道婆是我国古代劳动妇女勤劳勇敢、刻苦学习、大胆创新、无私奉献的杰出代表,她的名字和功绩永远驻留在广大人民的记忆中,她的精神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二楼还布置了喜房。这里陈列了拜天地、拜高堂的客堂以及新婚洞房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女方的嫁妆用品,供游客品味传统婚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明清期间,七宝的棉纺织业发达,而女子自然是纺织业的主力军。因此,在七宝有个特殊的婚俗,就是新媳妇花轿到了之后,一定要婆婆上前搀扶才会登堂入室,当时人们对女子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蒲溪广场位于北大街的南端、蒲汇塘桥的北侧,北东街和北西街的交汇处。这里是七宝老街的中心。周边商铺林立,置有叠石瀑布。巷口两边的一副对联“一千年镇藏金莲,五百岁桥枕玉斧”,点出了七宝古镇的“两宝”。</p> <p class="ql-block">右转进入北西街,就是七宝皮影艺术馆。七宝皮影有百余年历史,至今有七代传人,系江南皮影的一大流派。七宝皮影艺术馆是集七宝皮影艺术的展览、制作、演出、研究、收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馆,其皮影剧目在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更符合当今的审美情趣,更彰显海派皮影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就是张充仁纪念馆了。张充仁先生祖籍七宝,是我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曾与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合作编绘《蓝莲花》而轰动欧洲。为纪念张充仁先生,其家乡特建纪念馆,面积600平方米,为明清风格江南庭院。</p> <p class="ql-block">张充仁纪念馆馆内设有:“序厅”、“饮誉欧洲”、“画室春秋”、“雕塑泰斗”四大展区,陈列着张充仁的雕塑作品、绘画、实物及相关书报照片,展示张充仁先生生平及艺术成就。</p> <p class="ql-block">紧贴张充仁纪念馆西墙的是一座古戏台,又称“避风台”。七宝北镇向为青邑东南重镇,建有避风台,是为了方便船民避风雨之苦。说起这个避风台,不得不说曾任青浦县令的屠隆。屠隆(1543年-1605年)是中国明代传奇作家、戏曲家,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授颍上(今属安徽)县令,后调任青浦(今属上海)县令。屠隆认为七宝有避风台,实为利民之举,欣而为台题诗:天寒雪色晕微红,自是神仙下汉宫,不有高台临太液,因风吹去碧云中。屠隆为官勤政清廉,为民不辞劳顿奔走于道,政余编剧作诗,以启民知,厥为楷模。该台于清道光年间坍圮。2002年夏,七宝古镇修复之际,台重筑,置楹联:“两袖清风游九峰三泖不误吏事,十里雨雪踏七镇八乡倾怀民情”,颂其功德,名益史章。</p> <p class="ql-block">七宝老街以蒲汇塘为界,北称北大街,南为南大街。七宝老街范围内的蒲汇塘上有三座桥。中间为蒲汇塘桥,为三孔石拱桥,因跨蒲汇塘而得名。明代正德十三年(1518)由七宝里人徐寿、张勋集资始建。清代同治三年(1864)重修,镌刻桥名等文字。1946年桥上建棚,后屡次翻修。1979年修缮桥身。2000年10月拆除顶棚,全面修复。</p> <p class="ql-block">蒲汇塘桥东、西两侧原来各有一座木桥。清代道光十七年(1837),有僧学修、道金、悟瘅募化,以石易木,改建安平、康乐二桥。桥面、桥柱均为整块石材。民间相传,东、西二桥为观音菩萨被下界胜景所动,不慎落绣鞋一双所化。这是东石桥,现称“安平桥”,1972年因河浚而拆除,2002年春,古镇修复时重建。</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石桥,现称为“康乐桥”。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后毁塌。2002年春,古镇修复时重建。</p> <p class="ql-block">这三座桥飞架南北,纵横于流水中。我们站在康乐桥上观赏美景,好一幅与魔都气质迥异的江南水乡风光!悠哉游哉,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过了康乐桥,来到浴堂街的“老公社”。这里原属文昌宫,是1958年9月21日成立的“七一人民公社”旧址。这是上海郊区第一个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也是上海最大的人民公社。改革开放后,它成为一个具有东方意境的创新艺术公社﹣﹣水月堂,通过艺术展览、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及文化交流等项目,以当代视角解读、传播传统文化,打造全方位的创新文化艺术空间。不过,这里看上去好久没人来了,大门紧锁,一辆机动三轮车停在大门旁。</p> <p class="ql-block">再往南走,到了富强街,就是老当铺旧址了。清代年间富强街有当铺,故富强街旧称典当街,颇具规模,成为松郡之地金融活动重要场所。曾因典当浙江巨商十二对紫金狮子而闻名遐迩。抗战期间,毁于日寇炮火,其废墟后俗称典当场。现于原址建以传统当铺模拟景点,重现古代当铺经营场景,模拟当铺经营活动,表现古七宝商业文化风情。不过近日大门紧闭,未见开放。</p> <p class="ql-block">沿着富强街朝东走,有一家“令竹•大关筇竹馆”。这是由沪滇两地企业合作建设的,意味着昭通大关的筇竹家具和工艺品等筇竹系列产品在上海有了展示销售的平台。一根筇竹竿要用来制作家具或者工艺品,它的竹根至少要有50年的生长年龄。竹竿需控制在2.8-3.8年生长周期内,过短则韧劲不足,过长则易裂。据悉,一件筇竹家具或工艺品还要历经调直、塑形、组装、打磨、上色、搽漆等多道繁复工序才能制作完成,极富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富强街上的上海七宝艺术馆,又名七宝书法艺术馆,馆内珍藏建国以来“海派”书法最有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书法作品和“中国书法之乡﹣﹣七宝”部分作者的书法作品。七宝艺术馆以书会友,以此作为奉献给七宝市民和来到七宝游览的海内外来宾的一道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蟋蟀草堂也在富强街上,是一座集蟋蟀竞斗和古今虫具展示的明清建筑,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每年秋季,均有“蟋蟀节”奉献于众,让民众与游客在实战中感受蟋蟀文化的乐趣。如今却今非昔比,蟋蟀草堂底层已出租给一家茶叶店,蟋蟀捉、养、斗等器具散见各处。</p> <p class="ql-block">转入南大街,可以看到七宝酒坊。“七宝大曲”向为众人所周知。酒坊集传统大曲酿造过程,让人一目了然。又集全国各地所产酒类,琳琅满目,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七宝茶馆是一家百年茶馆,也在南大街上。据《七宝镇志》记载,七宝茶馆原为始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汇水楼茶馆,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上世纪五十年代汇水楼率先引入书场,引茶馆风气之先河。2000年七宝古镇开展旅游,扩建茶馆,成就今日之规模。</p> <p class="ql-block">从南大街转向南东街,这里有“老行当”旧址。原来通过七宝历史上的老物件和老照片拉开人们尘封的记忆,讲述七宝的故事,感受老七宝的魅力。如今,那些铁匠铺、竹器坊、园木作铺等老行当已成为历史,“老行当”的大门也已锁上。</p> <p class="ql-block">由御前街、镇企路南下,到宝南路西转,有一座天主堂。七宝是上海最早传播天主教的地方。七宝圣母天主堂始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次年8月2日举行开堂典礼。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首次扩建,形成规模。新建的庭院大门为品字形三门。圣堂立面式样仿效古典哥特式,正门上有钟楼,高达三十多米,内悬含金铜钟三座。天主堂白色素雅,十分宁静祥和。</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两旁特意摆放着一对明代石狮子,以赢得更多当地人的认同,让教堂本土化。教堂正面玫瑰花窗的位置安装了一座大钟,钟面上镶有MARRIA(玛丽亚)字样。</p> <p class="ql-block">出天主堂,沿宝南路往东,过横沥港,有一座小寺庙,原名东圣堂,因与七宝教寺南北相望,又称“南七宝寺”,俗称铁佛寺。其始建有两说:一是清光绪《青浦县志》称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建;二是《松江府志》称元至正年间(1341-1370)建。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里人徐泮等铸铁佛供奉,高丈许。1966年8月,铁佛被毁。现在的南七宝寺有两进院子,第一进被两棵银杏树塞满,据说已有170年以上树龄。前殿供奉千手观音,后堂供奉各路神仙,寺内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东圣堂的北面,就是七宝古镇的发源地七宝教寺。七宝教寺西临横沥港,南滨蒲汇塘,东靠新镇路,与老街仅百米之遥。</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讲经堂,法堂,藏经楼,僧寮,客房等,并配以七层宝塔,庄严雄伟。</p> <p class="ql-block">七宝教寺前身为东吴大将军陆逊及后裔陆机、陆云之香火祠,后因子孙皈依佛门,将陆氏家祠拓为佛庙。最初位于松江陆宝山,俗称陆宝庵、陆宝寺。据说吴越王钱镠将“陆宝寺”误听成“六宝寺”,特赐以金宝莲花经,并云“此亦一宝也”,遂改名为七宝寺。后因江水啮岸,宋初时再迁,移至今七宝镇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获宋真宗赐额“七宝教寺”,由此“七宝教寺”正式得名。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有里人徐三重筹资重建,山门正对北大街。后寺僧承业又募修了大殿和东、西、中3座香花桥。就此,教寺占地达到40余亩,另有寺河约6亩,各种建筑千余间。七宝镇区也得以迅猛发展,成为地方重镇。七宝教寺在清同治年间因战火被毁,2002年移至现址重建。重建的七宝教寺由香港著名设计师俞宗翘先生设计,其特点是柔合汉唐以来早期古寺建筑为基础,充分使用现代工艺和材料,秉承古风之遗建成的新世纪佛寺。</p> <p class="ql-block">七宝塔,全名叫做七宝琉璃玲珑塔,始建于2002年。塔高47米,共7层,法界圆融。塔内每一层供奉一尊菩萨:底层为四大天王中的北天王多闻天王毗沙门,护财守富;第二层供奉的是南海观音菩萨;第三层供奉的是消灾延寿药师佛;第四层为阿弥陀佛;第五层为地藏王菩萨;第六层为文珠师利菩萨;第七层为文曲星君;每层都有上千个相应的微型神位,以供善信们托名供奉。</p> <p class="ql-block">哈哈,手捏塔顶,取决于拍摄者的角度和水平哦!</p> <p class="ql-block">天王殿是进入圣殿的第一关,入口处供奉了观世音,出口处供奉了韦陀。有万夫不挡之勇的四大天王(也称为四大金刚)陈列大殿的两侧护法。</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是佛教寺庙的主殿,是如来佛祖承奉香火之地。两侧分别供奉十八罗汉。</p> <p class="ql-block">地处横沥港和蒲汇塘转角处的梵音亭,内有大钟,上书“氽来钟”。赵孟頫的《七宝寺》一诗,曾描绘了当年的辉煌盛况,梵音缭绕、钟声清脆愉悦,净化人们心灵的气氛十分浓切。诗曰:“探奇来宝地,名刹冠丛林。院设机云代,经描吴越金。霜钟清惊鹤,池竹绿浮琴。投绶堪元论,桃源莫浪寻。”</p> <p class="ql-block">七宝教寺,千年重光,寺园合壁,功德无量。</p> <p class="ql-block">在七宝古镇的东北端,也有一座牌坊。正面提额“七宝老街”,背面提额“古意今韵”,提纲挈领地点出,千年古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的确,在七宝古镇,我们仿佛看到千年前的上海,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有着江南水乡的神韵。无论经过多少年的风风雨雨,历史的痕迹隐约可见,文化的底蕴越加深厚。</p>